馬——潔凈煤技術(復習)_第1頁
馬——潔凈煤技術(復習)_第2頁
馬——潔凈煤技術(復習)_第3頁
馬——潔凈煤技術(復習)_第4頁
馬——潔凈煤技術(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1.潔凈煤技術:是煤炭高效和潔凈開發、加工、燃燒、轉化及污染控制技術的總稱。2.潔凈煤技術的根本目的:減少環境污染和提高煤炭利用效率。3.我國潔凈煤技術的主要目標:全過程減排污染物,重點是減排二氧化硫;中懸浮顆粒物;氮氧化物;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節約煤炭,減排二氧化碳;強化煤炭轉化,改善能源終端消費結構,實現煤炭低碳化利用,促進能源安全問題的解決。4.潔凈煤技術分類:煤炭燃燒前凈化技術:選煤、型煤、水煤漿。煤炭燃燒中凈化技術:低污染燃燒、燃燒中固硫、流化床燃燒、渦流燃燒。燃燒后凈化技術:煙氣凈化、灰渣處理、粉煤灰利用。煤炭轉化:煤氣聯合循環發電、煤氣化、煤的地下氣化、沒得直接液化、煤的間接

2、液化、煤料電池、磁流體發電。煤系共伴生資源利用:煤層氣資源開發利用、煤系有益礦產利用、煤層伴生水利用。第三章 型煤技術5.粉煤成型后具有多方面的優點:可以提高爐窯效率5%-15%,從而節約煤炭7%-15% 可以減少粉塵排放量30%-60%,從而降低大氣中粉塵顆粒物濃度 使用固硫添加劑的型煤可以降低SO2排放20%-50%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酸雨的危害 使燃煤的其他有害物質排放降低6.型煤:是按照一定粒度要求,將一種或者幾種煤粉在有或者無粘結劑的條件下,加工制成一定的外形和物理化學性質的煤炭制品。7.粉煤成型過程主要有無粘結劑成型和粘結劑成型兩種,根據成型的溫度分為冷壓成型和熱壓成型8.煤炭無粘

3、結劑成型的機理有瀝青質假說,腐植酸假說,毛細孔假說,膠體假說,分子粘結假說等。9.常見的型煤粘結劑可以分為有機粘結劑,無機粘結劑,復合粘結劑工農業廢物粘結劑等四大類。有機粘結劑:焦油 瀝青 腐植酸 木質素 硫磺酸 高分子聚合物。特點:粘結性強,制取的型煤冷態強度高,但高溫時易分解燃燒缺少成焦成分,因此對型煤熱性能的作用不太強。無機黏結劑: 粘土 石灰 水玻璃 石膏 水泥 氯化鈉等 特點:價格低廉具有一定的粘結強度,且內含堿金屬 堿土金屬,碳酸鹽或者氧化物等成分。*10.粘結劑的要求:流動性好,在煤粒表面易擴散,分布均勻。能很好的潤濕煤粒表面。價廉,原料來源廣泛,無污染。無機物含量低(灰熔點),

4、固硫效果好。制備工藝簡單。抗濕性能,適于長途運輸11.型煤生產工藝隨著原料煤的性質,型煤用途,成型方式等會有不同(如圖),分為冷壓成型和熱壓成型,冷壓成型是指原料在低于100度的溫度下進行的成型,包括無粘結劑成型和粘結劑成型第四五章12.煤漿技術:將煤炭粉碎到足夠的細度后和流動介質混合攪拌制成漿體燃料以替代石油等液體燃料的一種新型煤基潔凈流體燃料制備技術。水煤漿是由60%-70左右的煤與39-29的水及少量添加劑經過磨碎和強力攪拌而成的兩相流漿體;13.水煤漿的特點:流變性觸變性霧化性燃燒特性環境特性14.水煤漿按用途分:燃料水煤漿、氣化水煤漿15.水煤漿的穩定性是水煤漿產品最重要的物理性質之

5、一,是評價水煤漿質量的主要指標16.水煤漿穩定性:水煤漿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保持不產生硬表沉淀的性能稱為水煤漿穩定性。17.評價方法:靜止觀察法,棒測發,濃度差法,倒置觀察法,沉降速度試驗法,振動法,離心法。四種穩定性評價方法:靜止觀察法,棒測發,濃度差法、殘留物質量百分比法殘留物質量百分比法原理:將一定量均勻的水煤漿式樣置于容器中,在規定的條件下震蕩或靜置一段時間后,將容器垂直倒置一定時間,待水煤漿完全流出后,稱量容器內殘留物質量,以水煤漿的殘留物占水煤漿試樣的質量百分比表示水煤漿的動態或靜態穩定性。18.水煤漿制備關鍵技術有制漿煤的選擇,煤的粒度級配,添加劑19.成漿性:制漿用煤本身具有的這

6、種制成高品質水煤漿的難易程度20.煤質對成漿性的影響: 水分:內在水分越高,制備相同質量濃度的水煤漿能外加的水就越少,水煤漿的黏度越大,因此,制漿用煤內在水分不能太高。 灰分:灰分越大,水煤漿的黏度越大。灰分越高,煤粒表面物化性質越不均勻,可磨性降低,成漿性變差。 含氧量:變質程度越低,含氧量越高,煤中含氧官能團大多具有較強的親水性,親水的含氧官能團大量存在,可以把制漿用水的一部分吸附到煤炭顆粒的內外表面并形成具有類似固體彈性的水化膜而使作為顆粒間流動介質的自由水減少,導致水煤漿黏度增加。另外,還會影響添加劑的效果,增加添加劑的用量。 可磨性:HGI越高,磨礦越容易,可以得到大比例的超細煤炭顆

7、粒,提高煤炭顆粒的堆積效率,制備高濃度水煤漿。 煤的變質程度:低變質程度的煤孔隙發育,比表面積大,內在水分高,可磨性差,外表現的含氧官能團造成添加劑分子的反吸附,降低添加劑效能并增加添加劑用量,成漿性差,變質程度太高,外表面疏水性強,易造成煤炭顆粒凝聚,不利于制備低粘度高濃度的水煤漿21.成漿性評價:含氧模型: D=7.5-0.051HGI+0.223Mad+0.025O2daf不含氧模型: D=7.5-0.051HGI+ 0.5Mad HGI哈氏可磨性系數Mad煤的分析基水分,%Odaf煤的干燥無灰基含氧量。%D煤的成漿性指標C=77-1.2D C水煤漿的定黏濃度22.成漿性分類:成漿性難易

8、程度指標(D)定黏濃度/%易<4>72中等4-772-68難7-1068-65很難>10<6523.水煤漿的級配技術:提高煤炭顆粒堆積效率的技術稱為水煤漿的級配技術24.顆粒的堆積三種狀態:單一粒徑顆粒的堆積、多種離散粒徑顆粒的堆積、連續分布粒徑顆粒的堆積25.添加劑是提高水煤漿的品質和成漿性的有效手段。添加劑主要有:分散劑、穩定劑、其他化學助劑。分散劑是促進分散相在分散介質中均勻分散的化學藥劑。水煤漿的分散作用主要是為了降低其黏度,增加流動性。26.分散劑作用機理:一般認為有3個方面:潤濕分散作用、靜電排斥作用、空間位阻和墑斥力分散作用。 潤濕分散作用潤濕角:液滴在固

9、體表面附著穩定后,三相交界處從固液界面經液體內部到液氣界面的夾角(=0強親水性 <40弱親水性 =40-90疏水性 >90強疏水性) 靜電排斥作用 空間位阻和墑斥力分散作用機理膠體顆粒在分散系中的相互狀態取決于二者之間的范德瓦爾斯分子引力和靜電斥力作用的結果27.分散劑種類:離子型、非離子型常用水煤漿分散劑:陰離子型聚烯烴系列聚乙烯磺酸鹽、聚二烯磺酸鹽聚丙烯酸系列丙烯酸與苯乙烯聚合物鈉鹽木質素磺酸鹽系列腐殖酸鹽、磺化腐植酸鹽取代基聚萘磺酸鹽系列羧酸鹽及磷酸鹽系列多環多元羧酸、聚羧酸鹽陽離子型聚氧乙烯系列山梨糖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烷系列28.穩定劑作用:使水煤漿具有剪切變性的流變特性使

10、沉淀物具有松散的結構,防止產生不可恢復的硬沉淀29.水煤漿制漿工藝包括:選煤、破碎與磨礦、捏混與攪拌及慮漿等環節。30.水煤漿的制漿工藝根據磨礦方式劃分,有濕法制漿、干法制漿、干濕法聯合制漿31.濕法制漿:高濃度磨礦制漿、中濃度磨礦制漿、高、中濃度磨礦級配制漿第七章32.熱解:將有機物缺氧或惰性氣氛狀態下加熱發生一系列的物理變化和化學反應使之分解形成氣體,液體和固體的熱分解反應。其中氣體主要是以氫氣一氧化碳甲烷等低分子碳氫化合物為主,液體產物主要是鏈烴和芳烴組成的燃料油固體類物質主要是含礦物質的碳類化合物質稱為焦。33.煤的熱解:沒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至較高溫度而發生的一系列物理變化和化學反

11、應的復雜過程。34.熱解過程:第一階段為干燥脫氣階段(室溫300)發生均相變化.脫水.脫氣。當t120脫水;t200開始脫氣;t300開始熱解。第二階段為解聚、分解階段(溫度300600),t350開始軟化,有煤氣,焦油蒸汽逸出;t500膠質變稠并固化形成半焦;t550-600繼續形成半焦,出現裂紋。第三階段為縮聚階段:t800 半角形成焦炭;當t1500 會出現石墨化階段(制備碳塑鋼材料)。35.煤的燃燒過程:煤中的可燃物成分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強烈地氧化反應并伴隨著發光發熱的過程36.流化床:固體顆粒流體及完成流化過程的設備稱為流化床。37.流化:固體顆粒在自下而上的氣流作用下具有流體性質的

12、過程。顆粒尺度較大而操作氣速較小時在床下部形成鼓泡流化床。其連續相是氣固乳化團分散相是氣為主的氣泡。顆粒尺度較小操作氣速較高加以使用分離器使逸出物料不斷返回形成另一流化形態稱快速流化床。38.流化床燃燒:小顆粒煤與空氣在爐膛處于沸騰狀態下進行燃燒的方式39.流化床的優點:燃料適應性強易于實現顱內高效脫硫NOx排放量低燃燒效率高灰渣便于綜合利用。40.動力配煤:根據用戶對煤質的要求將若干種不同種類.不同性質的煤按一定比例摻配加工而成的混合煤。41.為什么要動力配煤?動力配煤最大的優點是可以充分發揮每種煤的特點相互取長補短使配煤質量滿足大中小不同鍋爐的需要,配煤還可以提高出口煤質量,動力配煤的環境

13、效益也十分明顯,通過科學計算的配煤技術將高熱值煤與低熱值煤合理配煤既充分利用低熱值煤資源又可以減少高熱值煤用量,不僅可以提高利用效率還可以節約資源。42.動力配煤原理:公式太多,我不想打,自己去看。第八章以后43.燃煤煙氣指燃煤向大氣中排放煙塵、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微量重金屬元素及碳氫化合物二噁英類等其他有機物質。44.煙塵是煤炭燃燒過程中與廢氣同時排出的煙和塵的總稱。45.脫硫技術根據脫硫產物分類:干法脫硫、半干法脫硫、濕法脫硫。46.煤氣脫銷技術主要有選擇催化還原法、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濕式氧化吸收脫硝法、電子束輻射法和脈沖電暈法。47.煤氣化的基本原理:煤的氣化過程是以煤或煤炭為原料,以氧氣、蒸汽或氫氣為氣化劑,在高溫條件下通過一系列反應將原料煤從固體燃料轉化為氣體燃料的過程。6CO變換的目的:如果煤氣化的最終產品要求是城市煤氣、替代天然氣、合成氣或是制氫氣的話那么粗煤氣中的CO和H2的比例必須進行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