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科學入門第一節:科學在我們身邊1、科學的重要性:科學技術促進了人類文明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了負面影響,需要和諧發展科學技術2、學習科學的方法是: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積極探究實驗??茖W研究最重要的環節是實驗。3、觀察和實驗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方法。第二節 : 走進科學實驗室1、 常見儀器:試管 : 是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試管加熱時,要用試管夾(長柄向內,短柄向外,手握長柄),試管內的液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 , 試管夾應夾在距離試管口1/3 處 。加熱時試管要傾斜45 度 。 ,并先均勻預熱,再在液體集中部位加熱。熱的試管不能驟冷,以免試管爆裂。電流表: A 測定電流的大小。電壓
2、表 : V 測定電壓的大小。酒精燈:是常用的加熱儀器,實驗室的主要熱源。使用時用它的外焰加熱。燒杯 :能用于較多試劑的反應容器,并能配制、稀釋溶液等。表面皿:可暫時盛放少量的固體和液體。藥匙:用來取用少量固體。玻璃棒:主要用于攪拌、引流、轉移固體藥品。能直接加熱的儀器:試管、 蒸發皿、 燃燒匙不能直接加熱的儀器:燒杯、燒瓶不能加熱的儀器:集氣瓶、水槽、漏斗、量筒加熱常用儀器:酒精燈、電爐、酒精噴燈2、 用手在瓶口輕輕煽動,使少量的氣體飄入鼻孔。禁止把鼻子湊到容器口聞氣體。3、 實驗室意外事故的處理:酒精燈失火:立即用濕布撲滅。割傷:用雙氧水清洗,再貼上止血貼。燙傷:用大量冷水沖洗受傷處吸入有毒
3、氣體: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并請醫生處理被化學試劑灼傷:首先用抹布拭去皮膚上的化學藥品,接著用緩緩流水沖洗1 分鐘以上。4、膠頭滴管的正確使用注意事項:使用滴管時,膠頭在上,管口在下;滴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更不能接觸容器。滴管用完后應立即沖洗,未經洗滌的滴管嚴禁吸取其他試劑。 “懸掛式”5、酒精燈的正確使用酒精燈的結構:燈帽、燈芯、燈芯管、燈身。酒精的量:燈座容積的1/4 到 2/3點燃:用火柴點燃,嚴禁用另一個已經燃著的酒精燈點火?;鹧娴慕Y構:外焰、 內焰和焰心三部分,加熱時用酒精燈外焰加熱(外焰溫度最高,焰心溫度最低)熄滅:用燈帽蓋滅,切不可用嘴吹。第三節:科學觀察1、 單憑我們的感官
4、進行的觀察還不能對事物做出可靠地判斷2、 經常借助于一些儀器和工具來幫助我們做出準確的判斷。3、 常見的記錄方法:文字描述、表格記錄、圖形記錄 第四節:科學測量1、測量是一個將待測的量與公認的標準量進行比較的過程。4、 長度的測量:國際單位:米;常用: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納米1 千米 =1000米; 1 米 =10分米 =100厘米=1000毫米;1 米 =106微米=109納米3、 刻度尺 是常用的長度測量工具,正確使用該工具的方法是:一選二貼三垂直,估讀單位莫忘記。( 1)了解刻度尺的構造。觀察:1 零刻度線2 最小刻度值:讀出每一大格數值和單位, 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長度和單位
5、,即為最小刻度值。3 量程:一次所能測量的最大范圍。( 2)使用刻度尺時要做到:* 放正確: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刻度尺有刻度一端緊靠 被測體。* 看正確:眼睛的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 讀正確:先讀被測物體長度的準確值 ,即讀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讀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計值 。數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單位 。* 記正確: 記錄的數值準確值估計值單位測量所能達到的準確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決定的。( 3)長度的特殊測量法。* 積累取平均值法:利用測多求少的方法間接地測量。如:測一張紙的厚度、一枚郵票的質量、細鐵絲的直徑等。* 滾輪法: 當輪子沿著曲線從一端滾到另一端時,記下輪子滾動的圈數。長度
6、=周長×圈數。如:測量操場的周長。* 化曲為直法:測量一段較短曲線的長,可用一根沒有彈性柔軟棉線一端放在曲線的一端處,逐步沿著曲線放置,讓它與曲線完全重合,在棉線上做出終點記號。用刻度尺量出兩點間的距離,即為曲線的長度。如:測量地圖上兩點間的距離。* 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測量物體長度。(測硬幣直徑)4、 體積的測量:體積是指物體占有的空間大小。固體體積國際的單位是立方米( m3) 。液體體積常用的單位有升(L)和毫升(ml) 。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 米 3 1000 分米 3 106厘米3 109毫米31 升 l 分米 3 1000 毫升 1000 厘米 3(1) 規則物體體積
7、的測量,是建立在長度測量的基礎上,可以直接測量,利用公式求得。(2) 如果是測量液體體積,可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測量。(3) 不規則物體用排水法測體積。在使用量筒(刻度均勻)和量杯(刻度不均勻)時應注意:( 1)放平穩: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2 )觀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3 ) 讀正確: 讀數時, 視線要垂直于筒壁并與凹形液面中央最低處處相平 。俯視時,讀數偏大;仰視時,讀數偏小。5、溫度的測量1、溫度指物體的冷熱程度,用溫度計測量2、實驗室溫度計的工 作原理 :利用水銀、酒精等液體的熱脹冷縮 的性質。3、常用溫度計的種類:體溫計、水銀溫度計、酒精溫度計、家用氣溫計。溫度的常用單位是:,它
8、的規定:標準大氣壓下,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100,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在0100之間等分成 100 份,每一等份表示:1。溫度的國際制單位是:開爾文(K)。4、溫度計的使用:( 1) 使用前應觀察溫度計的量程,不能用來測量超溫度計量程溫度。( 2)測量時,手握溫度計上端,要使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 若測液體的溫度,應使 玻璃泡完全浸沒在液體中, 但 不接觸容器壁 。( 3)讀數時,應等到溫度計中的液柱穩定后開始,一般不能離開被測物體讀數,眼睛應平視,視線與溫度計內液面相平。注意零下和零上溫度的區別。( 4)記錄時,數字和單位要寫完整,零下的溫度要標上負號。400C,讀做四十攝氏度
9、;-3 ,讀作零下三攝氏度。5、體溫計( 1)用途:測量人體的體溫( 2)構造特點:水銀柱很細、玻璃泡與玻璃管之間有一段(很細)的彎部( 3)優點:反應靈敏、可以離開人體讀數( 4)使用時應注意:一次用后,再次使用應先將水銀甩回玻璃泡( 5)測量范圍(量程):35 42。6、其他溫度計:電子溫度計、金屬溫度計,不同的溫度計原理不同,構造和量程不同。第五節:科學探究提出問題建立猜想和假設 制定計劃獲取事實和證據檢測與評價 合作與交流第二章第一節1. 蝸牛的結構:眼、口、觸角、足、殼。殼具有保護的作用;足是運動器官, 能分泌粘液;粘液的作用:減少與地面的摩擦,傳遞信息等。蝸牛到處爬行的目的:尋找事
10、物,交配繁殖后代等;2. 蝸牛的感覺器官:蝸牛有視覺、觸覺、嗅覺、味覺,沒有聽覺。3. 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生 物非生物1. 有應激性沒有應激性2. 能生長不能生長3. 能進行新陳代謝(需要營養,需要排泄廢物)不能進行新陳代謝4. 有嚴整的結構(由細胞組成)沒有嚴整的結構5. 能生殖和發育不能生殖和發育6. 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沒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7. 能適應環境,影響環境不能適應環境,影響環境生物與非生物最重要的區別:是否有生命4. 植物與動物的最主要的兩個區別是:( 1) 、能否進行光合作用。植物可以,而動物不能。( 2) 、能否自由或快速地運動。動物可以,而植物不行。植物與動物的最重要的區
11、別:能否進行光合作用。第二節1. 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最根本的區別:有無脊椎骨2. 脊椎動物的分類: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其中哺乳類最高等。3. 魚類的特征: ( 1)終身生活在水中;( 2)體表被鱗片;( 3)用鰓呼吸; ( 4)用鰭游泳;(5)卵生,體外受精;( 6)變溫動物;4. 兩棲類的特征: ( 1 )幼體水生,成體陸生或水生;( 2)幼體用鰓呼吸,成體用肺兼用皮膚呼吸;( 3)幼體用尾游泳;( 4)成體有兩心房一心室,皮膚裸露,有豐富的腺體(能分泌粘液); ( 5)卵生,體外受精; ( 6)變溫動物兩棲類的代表動物:青蛙、蟾蜍、蠑螈、大鯢等5. 爬行類的特征:( 1
12、)體表有角質鱗片或甲;( 2)用肺呼吸;( 3)貼地爬行; ( 4)卵生,體內受精;( 5)變溫動物爬行類的代表動物:蛇、鱷魚、龜、變色龍、鱉、蜥蜴等爬行動物的幼體首先擺脫了水的限制,成為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6. 鳥類的特征:( 1)身體呈紡錘型;( 2)體表被羽毛;( 3)前肢特化成翼; ( 4)胸肌發達;( 5)體溫恒定;(6)卵生,體內受精;( 7)飛翔生活鳥類的代表動物:雞、鴨、鷹、鴕鳥、貓頭鷹等7. 鳥類的哪些結構和飛翔相適應?( 1)全身被羽毛( 飛翔和保溫) ,前肢變成翼,身體呈紡錘形(可減小飛行時空氣的阻力);( 2)胸肌發達;(牽動兩翼飛翔)。( 3)口內牙齒退化長骨中空,有
13、的骨薄,愈合,既堅固又輕巧( 減輕飛翔時的體重) ;( 4)有氣囊和肺相通,能進行雙重呼吸。( 為飛翔提供足夠的氧氣) ;( 5)腦比較發達8. 哺乳類的特征:( 1) 體表被毛;( 2) 胎生, 體內受精;( 3)有乳腺;( 4)哺乳;( 5)體溫恒定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動物最重要的兩個特征,也是哺乳動物成活率大大提高的原因。哺乳類的代表動物:白鰭豚、蝙蝠、老虎、鯨魚、袋鼠等等哺乳動物是動物界中分布最廣、最高等的動物。9. 脊椎動物的進化過程: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從水生到陸生;從低等到高等;從簡單到復雜;從卵生到胎生;從變溫到恒溫。10. 易錯的物種:海馬、鯊魚是魚類;鯨魚、美人魚、蝙蝠是
14、哺乳類;鱷魚、 甲魚是爬行類;娃娃魚是兩棲類;鮑魚是軟體動物;企鵝、 雞、鴨、鴕鳥是鳥類。11. 無脊椎動物的分類:( 1)原生動物:身體單細胞,如草履蟲、變形蟲; ( 2)扁形動物:身體背腹扁平。如血吸蟲、渦蟲(3)腔腸動物:身體輻射對稱,如水母、水螅、???、珊瑚(4)棘皮動物:體具棘皮,如海星、海膽、海參(5)節肢動物特征:身體、足分節,有外骨骼,如昆蟲、蝦、蟹等。昆蟲體表有外骨骼,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 對足, 2 對翅( 6)軟體動物:身體柔軟,大多數有貝殼,如河蚌、蛤、章魚、烏賊、鮑魚、田螺(7)環節動物:身體有許多環節,如蚯蚓、水蛭(8)線性動物:身體線形,不分節,如蛔蟲
15、、鉤蟲、絲蟲。其中節肢動物是種類和數量最多的動物,原生動物是最低等的動物。第三節1. 種子植物 :能產生種子的植物稱之為種子植物。(注: 種子植物是自然界中最高等的植物); 沒有種子的植物(孢子植物 ) : 不能產生種子的植物稱之為孢子植物。種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的區別是有沒有種子。2. 植物的六大器官:營養器官:根、莖、葉,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果實一般由果皮和種子組成;種子由胚和種皮組成;3.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區別:種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是植物界進化最高級、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類群4. 被子植物的特征:( 1) 種子都包被在果皮里;( 2) 都有根、 莖、 葉、花、果實、種子5.
16、 裸子植物的特征:( 1)植株高大,根系發達;( 2)抗寒、抗旱能力特別強; ( 3)沒有真正的花,果實裸子植物:松、杉、柏(除卷柏是蕨類)、銀杏、蘇鐵。6. 裸子植物的葉子大多呈條形、針狀等, 這對它們有什么好處:可以減少水分的散失7. 孢子植物:( 1)蕨類植物;( 2)苔蘚植物;( 3)藻類植物8. 蕨類植物的特征:( 1)有根、莖、葉的分化;( 2)靠孢子繁殖;( 3)生活在陰濕的地方,在水中受精蕨類的代表植物:蕨、胎生狗脊、滿江紅、芒萁、卷柏9. 苔蘚植物的特征:( 1)有莖、葉分化,但無根分化;( 2)靠孢子繁殖; ( 3)在水中受精,即生活在陰濕的地方苔蘚類的代表植物:葫蘆蘚、地
17、錢10. 藻類植物的特征:( 1 )無根、莖、葉的分化(最低等的植物);( 2)靠孢子繁殖;( 3)能進行光合作用;( 4)多數生活在水中,少數在潮濕的地面上藻類植物的代表植物:衣藻、 小球藻、 水綿、 海帶、 裙帶菜、 鹿角菜、紫菜、石花菜11. 植物之間的區別植物 /器 官種 子果 實花根莖葉類別生活環境 繁殖方式桃有有有有有有種被子植物陸地種子生 殖松有無無有有有子 植 物裸子植物陸地種子生 殖蕨無無無有有有孢蕨類植物陰濕孢子生 殖無無無無有有子 植苔蘚植物陰濕孢子生 殖葫蘆蘚物海帶無無無沒有根莖葉的 分化藻類植物陰濕孢子生 殖12. 植物的分類等級:從高到低:界、門、綱、目、科、屬、種
18、分類等級越高,生物間的共同點越少,生物數量越多分類等級越低,生物間的共同點越多,生物數量越少第四節1. 1665年, 英國 的科學家 胡克 發現了細胞, 實際上他看到的是死細胞的細胞壁。2. 物鏡和目鏡的區別:物鏡有螺紋,物鏡的放大倍數越高,鏡頭越長目鏡沒有螺紋,目鏡的放大倍數越高,鏡頭越短。3. 顯微鏡的放大率(總的放大倍數)= 物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4. 粗準焦螺旋和細準焦螺旋: 粗準焦螺旋向后轉,鏡筒上升,且變化明顯粗準焦螺旋向前轉,鏡筒下降,且變化明顯細準焦螺旋變化的幅度很小,其他與粗準焦螺旋一致。5. 如何改變視野的明暗:( 1)調節光圈的大小:光圈大,視野亮;光圈小,視野暗
19、;( 2)調節反光鏡:凹面鏡,視野亮;平面鏡,視野暗;( 3)轉換物鏡:低倍鏡,視野亮;高倍鏡,視野暗,注:高倍鏡看見的細胞數目少,低倍鏡看見的細胞數目多。6. 裝片的移動方向和物象的移動方向相反 , 這說明顯微鏡中看見的像是原像的 倒像7. 顯微鏡使用的步驟:安放對光裝片調焦觀察記錄收鏡整理8. 準焦螺旋向前轉動時,物鏡會怎樣?這時應注視顯微鏡的什么結構?為什么?物鏡下降,應注意物鏡,以免物鏡壓碎裝片9. 細胞的大小:一到幾十微米10. 細胞的基本結構:( 1)細胞核:內含傳宗接代的遺傳物質(2)細胞膜:保護細胞控制物質進出細胞(3)細胞質:各項生命活動進行的場所11. 動植物細胞的異同點:
20、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不同點: ( 1 )植物細胞的細胞膜外有細胞壁;( 2)植物的細胞質中有葉綠體和液泡。12. 細胞壁的作用:保護和支持細胞,使植物細胞具有一定的形狀葉綠體: 光合作用場所液 泡: 內含細胞液13. 常見的問題:( 1) 高大的樹木之所以能 “頂天立地”, 與植物細胞中的什么結構有關? 細胞中的細胞壁由纖維素組成,具有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使植物細胞有一定的形狀。( 2) 植物的葉為什么通常是綠色的?植物的葉片細胞中具有葉綠體,內含葉綠素。( 3)細胞壁有何作用?細胞壁由纖維素組成,有保護細胞和支持細胞的作用。( 4)什么叫細胞液?細胞液和細胞質一樣嗎?細胞液是
21、液泡里的液體。 我們平時吃的水果里的液體一般都是細胞液。它和細胞質完全不同。( 5)葉綠體和葉綠素有何不同?葉綠體是植物細胞質中的橢圓形小體,里面含有葉綠素,是植物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葉綠素可以吸收太陽能,是葉綠體里的物質。15. 細胞學說 : 19 世紀 40 年代: 德國科學家施萊登 和 施旺 提出了 “細胞學說” 。細胞學說的內容: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單位細胞構成的。即:細胞是組成生物的基本單位;細胞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16. 細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長:人體復雜的結構是受精卵不斷分裂、生長和分化的結果。17. 細胞分裂:一個母細胞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后,分裂成兩個子細胞的
22、過程,叫做細胞分裂。問題: ( 1)一個受精卵經過了n 次這樣的分裂,產生了多少個細胞呢?2n( 2)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核內發生什么變化:在動植物細胞分裂過程中, 最引人注意的是細胞核中出現了染色體,并經過一系列的變化,染色體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 3)什么叫染色體:存在于細胞核內,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叫染色體,染色體含有遺傳物質( 4)細胞分裂的意義:( 1)使單細胞生物增加個體數量。( 2)多細胞生物增加細胞數量。14. 細胞生長:分裂生成的子細胞從周圍吸收營養,合成自身的組成物質,不斷地長大的過程,叫做細胞的生長。15. 細胞的分化:子細胞在生長的過程中發生變化,形成了具有
23、不同功能的細胞,這個過程叫做細胞的分化。16. 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分別導致了什么后果?1)細胞分裂的結果生物細胞數量的增加;2)細胞生長的結果生物細胞體積的增大;3)細胞分化的結果產生不同的生物細胞。17. 制作臨時裝片, 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 擦 滴 取 展 蓋染吸(1) 用潔凈的紗布把載蓋玻片和擦拭干凈。(2) 把載玻片放在實驗室臺上, 用吸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3) 用鑷子從洋蔥鱗片葉內側的表皮上, 撕一小塊透明薄膜.(4) 把撕下的薄膜浸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 用鑷子把薄膜展平.(5) 用鑷子夾起蓋玻片, 使它的一邊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 然后輕輕地蓋在薄膜上, 避免蓋玻片下
24、出現氣泡。(6) 在蓋玻片一側,加1-2 滴紅墨水,在另一側用吸水紙吸水。第五節顯微鏡下的各種生物單細胞生物是一個獨立的生物體。一般個體微小,全部生命活動在一個細胞內完成,生活在水中。代表:動物:草履蟲。植物:衣藻。細胞結構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真菌細胞細菌細胞細胞壁無有有有細胞膜有有有有細胞核有有有無(有遺傳物質)細胞質有有有有液泡無有有無葉綠體無有無無真(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細菌:使肉發臭的是一種單細胞生物細菌。一個細菌很小,用放大鏡看不到單個細菌,但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菌落。它沒有葉綠體,也沒有像草履蟲那樣的攝食結構,它要依賴現存的有機物生活。細胞內看不到細胞核,因此稱為原
25、核生物。細菌分為螺旋菌、球菌和桿菌三類。真菌:它們和細菌一樣,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但在細胞結構上,它與植物細胞相似,有細胞核,屬于真菌。有細胞核的生物,屬于真核生物。代表:酵母菌,霉菌。食物變質是因為滋生了微生物的原因。微生物生長的條件是,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水分。說出組織的概念受精卵經過多次分裂后,大部分細胞則分化成各種不同形態和不同功能的細胞群,這些細胞群就是組織。植物五大基本組織:保護組織:細胞排列緊密,起著保護作用。輸導組織:它們能輸送由根吸收來的水分、無機鹽等營養物質。營養組織: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葉肉細胞組成。機械組織:起支撐和保護作用。分生組織:能分裂產生新細胞。說出動物四大組織的結構
26、特點、分布和主要功能上皮組織:許多密集的上皮細胞組成,主要具有保護功能。有些還具有分泌和吸收物質的功能。結締組織:血液、 軟骨、 肌健等細胞間隙較大,間質較多的細胞構成。具有運輸、支持等肌肉組織:能進行收縮和舒張的功能。人體的肌肉分為心肌、骨骼肌和平滑肌。神經組織:具有接受刺激、產生和傳導興奮的作用。主要分布在腦、脊髓和神經中。第六節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器官:由多種組織構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系統:一些器官協同作用,共同完成某種行為的器官總和。多個器官構成系統組織就是許多形態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的細胞群植物:營養器官:根、莖、葉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說出消化系統的主要器官名稱和
27、功能牙齒:把食物磨碎。舌頭:品嘗不同的味道 唾液腺:分泌唾液到食物里,幫助吞咽食道:把吞咽下來的食物向下推進入胃。 胃:把食物變成糊狀,并與胃腺分泌的消化液混合。肝臟:分泌膽汁,幫助消化。 胰腺:分泌消化液小腸:腸腺分泌消化液,參與對食物的消化,并吸收食物中的營養 大腸:從未被消化的食物殘渣中吸收水分 肛門:把廢物糞便排出體外。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腸腺、胰腺、肝臟植物: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動物: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第七節 生物的適應性和多樣性適應性適應性是指生物體與環境表現相適合的現象。適應性是通過長期的自然選擇,需要很長時間形成的。應激性的結果是使生物適應環
28、境,可見它是生物適應性的一種表現形式。幾種典型適應的事例1. 保護色的形式多種多樣,如水母、 海鞘等水生生物的軀體近乎透明, 能巧妙地隱身于水域中;北極熊白色的皮毛和冰天雪地的背景十分協調;許多魚類背部顏色深,腹部色淺,從上向下看,與水底顏色一致,從下向上看,卻又像天空。分割色是保護色的又一種形式,如虎、豹、斑馬、長頸鹿身上都有鮮艷的花紋,在光暗斑駁的環境配合下, 能使其輪廓模糊不清。某些種類的比目魚和蜥蜴能隨背景變化而改變體色,以保護與環境的協調,這又是保護色的一種形式。2. 警戒色: 如毒蛾的幼蟲多具有鮮艷的色彩和斑紋,誤食這種幼蟲的小鳥常被毒毛損傷口腔粘膜,以后這種易于識別的色彩和斑紋就
29、成為小鳥的警戒色。3. 擬態:如豬籠草形似鮮花,能誘捕采蜜的小蟲。杜鵑的擬態屬于宿主擬態,它把卵產在其他鳥的巢中,其卵的大小、色澤等與原巢內的卵極其相似,因此杜鵑的卵可讓其他的鳥來為其孵卵育雛。向光性、保護色、擬態、冬眠等,都是生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通過自然選擇后而逐漸形成的適應性特征。有些物種瀕危主要是對環境的適應性不強。亂砍濫伐森大多數生物的滅絕都是因為喪失了棲息地而造成的。林、隨意開荒、無節制的排放污染物,都會使得某些生物的生存空間大大的縮小,生存的條件急劇惡化。為了保護自然資源,特別是為了保護珍稀生物資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環境,國家劃出了一定的保護區域,這樣的地區叫做自然保護區。我國廣
30、東省的鼎湖山、吉林省的長白山、四川省的臥龍山,貴州省的梵凈山等10 多個自然保護區參加了聯合國 “人與生物圈“自然保護區網。第三章 人類的家園地球第一節 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1. 地球的形狀:地球是一個的球體。2. 地球的大?。旱厍虻钠骄霃綖?371 千米; 赤道半徑為千米;兩極半徑為6357 千米 (兩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短千米) ; 赤道周長約為萬千米。4. 能證明地球是個球體的事例:( 1)遠去的帆船總是先消失;( 2)站的高看得遠;( 3)地球在月球表面的影子的輪廓是弧線(月食);( 4)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 5) 麥哲倫航海;5. 地球內部的結構特點:地殼: 0-17 千米巖石圈:地
31、殼和上地幔的頂部。上地幔 軟流層:巖漿的發源地。地幔: 17-2900 千米下地幔內地核地核: 2900-6371 千米外地核第二節地球儀和地圖一 . 地球儀:1. 經線和經度1) 經 線:也叫。經線是,所有經線長度 。經線指示方向。2)經 度: 零度經線也叫從本初子午線向東、西各分作180°屬于” 作代號; 以西的180°屬于, 用 “作代號。3) 東 西 180°經線合為一條經線。2. 緯線和緯度:1) 緯 線:緯線都是,也稱為緯線圈,長度最長,由赤道向兩極逐漸縮短,最后成一點。緯線指方向。2) 緯 度:是零度緯線。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做,用“ ”作代號;赤道以
32、南低緯度中緯度高緯度的緯度叫,用“ ”作代號。3) 3) 北 緯、南緯各有。3. 東西半球的劃分( 1) 習 慣上以( 20 ° w)和(160 ° E)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圈把地球平分成東西半球。( 2) 注 意:東半球不全是東經度;西半球不全是西經度。4. 南北半球的劃分:赤道以北為;赤道以南為。地圖地圖的三要素:、1. 比例尺:表示實地距離在地圖上的。即: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1 ) 比 例尺的大小與地圖的詳略:在同樣的圖幅上:1 比例尺越大,地圖上所表示的實際距離范圍, 但表示的內容越,精確度越。2 比例尺越小,則表示的范圍,內容越,精確度越。規律
33、:1 大范圍的地區多選用較小的比例尺地圖。如:世界地圖,中國政區圖。2 小范圍的地區多選用較大的比例尺地圖。如:平面圖、軍事圖、旅游圖。2. 方向: 常用的方向有,( 經緯網定向法) , ( 指向標定向法) , ( 一般定向法 ) 。( 2) 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判讀: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3) 在有指向標的圖上判讀:指向標指示( 北方 ) 。( 4) 在 沒有任何標記的圖上判讀:遵循“(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 ”( 5) 常 用的 8 個方向:東、南、西、北、西北、西南、東北、東南。3. 圖例和標記圖上常用的圖例有:公路、鐵路、學校、河流、碼頭、國界等等。第三節組成地殼的巖
34、石1. 巖石的成因及常見巖石巖石種類形成原因特征常見類型巖 巖漿巖巖噴出巖漿噴出地殼冷卻凝固而成明顯礦物晶體顆粒、氣 孔或柱狀結構玄武巖侵入巖漿侵入地殼冷卻凝固而成花崗巖沉積巖地表碎屑物一層層堆積、壓實、 固化而成有明顯層狀結構特征或 化石。石灰巖、砂巖頁巖、礫巖變質巖地殼運動產生的高溫、高壓條件下原來巖石的成分和結構發生變化而形成的新巖石片狀的結構大理巖、板巖片麻巖2. 巖石的應用:建筑材料(大理石、花崗巖),工藝品材料(和田玉、青田石) 等; 巖石在形成過程中科院形成各種礦產資源(鐵礦、 銅礦)第四節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1 地殼變動 :懸崖峭壁上巖層斷裂的痕跡、采石場上彎曲的巖層、高山上的海
35、洋生物化石、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 (說明發生了海陸變遷)、火山和地震。褶皺:地殼受力擠壓而發生的彎曲變化。斷層:巖層受力斷裂,斷塊位置發生錯動。2火山:1)火山由、 組成火山噴發物: 氣體(二氧化硫)、熔巖流、火山灰( 2)火山按活動特點分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3)分布:環太平洋陸地和周圍海洋、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帶3. 地震:( 1)地震成因是:地殼巖石在地球內力作用下,發生斷裂或錯位而引起震動。( 2)地震結構包括: 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3)分布:環太平洋陸地和周圍海洋、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帶( 4)防震自救的措施:跑到空曠的地方,或躲到面積較小的房間里
36、或桌子下等。第五節泥石流1. 泥石流是指在山區因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發的攜帶有大 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2. 泥石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1) 自 然原因:山區(特別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匯集,水流的流速較大,沖刷 力強;山坡或溝谷表層堆積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塊等),容易被水流沖刷;有暴雨或持續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2) 人為原因:濫砍濫伐,不合理地開挖和堆積,改變了地表形態和土層結構。3. 泥石流的爆發往往具有突發性和歷時短的特點,經常與山體滑坡和崩塌相伴發生,破壞力巨大。264. 危害:泥石流常常會沖毀公路、鐵路、水電站等設施,摧毀礦山,掩埋良田,堵塞河流,毀壞房屋建筑。
37、5. 防御措施:( 1)應急措施:泥石流發生時,應設法從房屋里跑到開闊地帶,并迅速轉移到高處,不要順溝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兩邊的山坡上面逃生。( 2)防御措施:建立預測、預報及救災體系;植樹造林;修建工程設施阻擋、調整和疏導泥石流; 對于遭受泥石流嚴重威脅的居民、企業和重要工程設施等及時搬遷和疏散。第六節地球表面的板塊1 大陸漂移說:魏格納依據大西洋兩岸大陸輪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依據提出。2 海底擴張說:由哈里赫斯和迪茨基提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個地殼裂縫(稱洋中脊),那里熱的地幔物質不斷上涌出來,把洋殼上的較老的巖石向兩邊不斷地推開。在洋殼上方的大陸地塊,像在輸送帶 上一樣被推著一起向兩邊
38、移動。3. 板快構造學說:( 1) 全球由板塊、塊、板塊、板塊、板塊、板塊六大板塊組成,漂浮在上,不斷地發生碰撞和張裂。( 2)板塊的碰撞形成了山脈(海溝、島嶼),板塊張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第七節地形和地形圖1. 地形的類型丘陵地面起伏較小,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對高度小。平原地面寬大,起伏較小,海拔明顯較低,相對高度小 (200 米以下 )山地地面起伏明顯,海拔高度較高(500 米以上),相對高度較大高原頂面較大,起伏小,海拔較高(500米以上),相對高度較?。ê蜕降氐膮^別)盆地周圍山脈,中部低陷,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對高度較小2. 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圖( 1) 等 高線:把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接成
39、線,就是等高線,每條等高線都有相應的海拔高值。2)地形和等高線分布的關系。地形部位等高線分布特點山頂等高線呈封閉狀態,由外向內,海拔增高鞍部兩條等高線凸出部位相對應峭壁等高線重疊處山脊等高線向海拔較低處凸出山谷等高線向海拔較高處凸出陡坡等高線較密處緩坡等高線較疏處山峰(洼地)等高線呈很小的封閉的曲線時(中間高)或(中間低)3. 地形的變化( 1)引起地表形態變化的外力因素主有主要是受風力、流水、冰川、海浪、生物等的風化、侵蝕、搬 運、沉積作用。( 2)內力和外力作用對地球的地形形成有什么不同?內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起伏加大。影響是階 段性的。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
40、表趨于平坦。具有 緩慢、持久的影響。( 3)地球表面的形態是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就全球而言,內力的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居主導地位,而在局部地區,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導地位。第一節物質的構成1、定義: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2、 性質 : ( 1 )分子很小。( 2)分子之間存在空隙。( 3)分子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 4)同種分子之間有斥力,不同種分子之間存在斥力。3、氣體分子之間空隙最大, 液體分子次之, 固體分子之間間隙比較小。4、 擴散現象 說明了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還能說明分子之間有空隙。分子的運動與溫度有關,所以這種無規則的運動叫做分子的熱運動。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
41、的熱運動越劇烈。5、 蒸發的微觀解釋:處于液體表面的分子由于運動要離開液面的過程,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越容易離開液面。6、用分子的觀點解釋水蒸氣容易被壓縮,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壓縮:水蒸氣、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構成的,但水分子之間間隙差別較大,水蒸氣的水分子之間的間隙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間間隙很小,所以水蒸氣易被壓縮,而水和冰不易被壓縮。(黃豆與芝麻的實驗是模擬實驗,用宏觀現象類比微觀結構,不能直接得出分子間有間隙的結論)第二節質量的測量1、 一切物體都是由物質組成, 質量的含義:表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它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其大小不會隨物體的形狀,狀態,溫度,位置的改變而改變2、 物體
42、質量的主要單位(標準單位)是千克 ,符號kg。常用單位有:噸(t) ,克(g) ,毫克(mg)3、 單位換算:1 噸 =1000千克 1 千克 =1000克 =106毫克1 克 =1000毫克感受質量的大小: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50g,一個蘋果的質量約為 150g,成人:50Kg 60Kg,大象 6t ; 一只公雞2Kg,一個鉛球的質量約為 4Kg.3、測量質量常用的工具有電子秤、桿秤、磅秤等(彈簧秤不是測量質量的工具)。實驗室中常用托盤天平 測量質量。4、 托盤天平的基本構造是:左盤、右盤、平衡螺母、游碼、底座、分度盤、指針、橫梁標尺、砝碼及砝碼盒、鑷子。平衡螺母:用來調節天平橫梁的平衡。指針
43、和分度盤:判斷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根據指針 在分度盤上左右搖擺幅度是否相等來判斷,不必等到指針完全停止擺動,只要擺動幅度相同即可。3、 使用天平注意事項: 注意稱量值不能超過量程(最大稱量值) 瑪法不能用手直接取, 應用鑷子取, 稱后及時放回砝碼盒,以免生銹 。 防止天平與潮濕、有腐蝕性的物體接觸。 加砝碼時要輕放輕拿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可在兩個盤中都墊上大小質量相同的兩張紙或兩個玻璃器皿再稱量)。4、 托盤天平使用方法: 調平: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將游碼移動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游碼歸零), 調節橫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零刻度線或指針在中央刻度線左右小范圍等幅擺動。(判斷
44、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據)調節平衡螺母的方法歸納為“螺母反指針法”, 也就是當指針向右偏,應將橫梁上的(左或右)平衡螺母向左調,當指針向左偏,應將橫梁上的(左或右)平衡螺母向右調 稱量: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估計一下被測物體質量后,用鑷子按“先大后小”的順序向右盤中依次試加砝碼 , 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碼嫌多,而退出這個最小的砝碼又嫌小,這時應退出最小的砝碼,再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分度盤的中央刻度線上。 “左物右碼” 讀數: 被測物體質量=所有砝碼總質量+游碼指示的刻度值。(游碼以左端刻度線為準,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g) 收好:測量完畢,將砝碼放回砝碼盒,游碼歸“0”知識點一:砝碼的規格:100g,
45、50g, 20g, 10g, 5g, 2g, 1g(每種砝碼最多兩個)知識點二:游碼的量程=砝碼中最小的砝碼知識點三:稱量時, 指針偏右,則減少砝碼或游碼向左移;指針偏左,則增加砝碼或游碼向右移知識點四:稱量時絕對不可用平衡螺母來調節平衡知識點五:砝碼變重(如生銹),則測量出的數值比真實值偏小砝碼變輕(如磨損),則測量出的數值比真實值偏大知識點六:若物體錯放在了右盤,則物體質量=左盤所放砝碼總質量游碼所示刻度值第三節 物質的密度1、 密度定義 :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該物質的密度。密度是物質的固有屬性,與物體的形狀、體積、質量無關,即對于同一物質而言,密度值是不變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
46、的密度是一樣的; ) 通常不同的物質,密度也不同;2、 密度的公式: =m/v( 公式變形:m= v v=m/) 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單位:千克或克),v 表示體積(單位:米 質量是 13.6 × 103千克, 3、密度的單位:( 1)常用密度的單位:千克/ 立方米或 克 / 立方厘米( kg/m3,g/cm 3)( 2)兩者的關系:1 克 / 立方厘米 =1000千克 /立方米1 千克 /立方米=1× 10-3 克 /立方厘米 水的密度 =1× 103千克/立方米 =1 克 /立方厘米4、密度的測量:測量原理: m/va,測量步驟(固體):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
47、m;用量筒或量杯測量物體的體積v(一般用排水法);計算 m/v物體升溫慢降溫也慢,反之則相反或厘米3)水銀的密度為13.6 × 103千克/立方米,表示的 意義 是 1 立方的水銀的b,測量步驟(液體):量筒量出液體的體積為V 用天平稱出空燒杯的質量為M1 把液體倒入空燒杯中,稱的總質量為M2 計算液體密度 (M2- M 1) /V5、密度知識的應用:(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兩個量,即可求得第三個量。( 2)知道水的質量或是體積,就可求另一個量(水的密度默認為已知量)(3) 可用于鑒別物質的種類。第四節 物質的比熱1、溫度不同的兩個物體之間發生熱傳遞時,熱會從溫度高的物體傳
48、向溫度低的物體。高溫物體放熱,降溫;低溫物體吸熱,升溫。2、 熱量 :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用符號Q表示,熱量單位為焦耳,簡稱焦,符號J3、 比熱 :我們把1 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在升高( 降低 )1 時所吸收(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簡稱為比熱。比熱單位:焦 /(千克×)讀作: 焦每千克攝氏度,符號: J/(kg. )水的比熱:4.2× 103 焦 /(千克×)意義: 1kg 水溫度升高1時,需要吸收的熱量為4.2 × 103焦。2、比熱表的閱讀:水的比熱最大。(由此說明水作冷卻劑、保溫劑的作用)比熱大的不同物質的比熱是不同的。所以比熱是物
49、質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質量、升高的溫度、吸放熱的多少無關不同狀態的同一種物質的比熱不同,說明比熱與物質狀態有關3、所以,沿海地區氣溫變化小,內陸氣溫的變化大同一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冬季陸地降溫快,海洋降溫慢夏季陸地降升溫快,海洋降升溫慢原因:海洋(水)的比熱容比陸地(巖石)要大,升溫慢降水:沿海降水較多,降水的季節分配比較均勻,內陸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季。原因:距離海洋遠近不同第五節 熔化與凝固1、物質的存在狀態通常有三種:氣態、液態、固態,物質的三種狀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種變化叫做物態變化 。2、我們把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 ;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 。凝固是熔化的逆過程,凝固過程要放出熱量,熔化過程要吸收熱量。3、 具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的物體叫做晶體 , 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的物體叫非晶體 。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外資保險公司中國區資深理賠員全職聘用合同
- 國際工程承包法律風險防范協議
- 冷鏈物流運輸與智能監控系統合作協議
- 抖音智慧城市智慧環保合作協議
- 固態電池安全標準制定與執行合同
- 智能在線教育課程退費爭議快速響應協議
- 肝硬化護理要點
- 血液透析護理病人
- 金屬礦產投資咨詢合同(2篇)
- 癲癇手術的護理
-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制度
- 2025宿遷輔警考試題庫
- 健康生活方式指導手冊含飲食、運動
- 2025年森林管護員考試題及答案
- 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的國際比較研究
- 研究院內部科技成果轉化的管理流程
- 中考語文試卷名著專題匯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文段賞析題(截至2024年)
- 2019建筑排水管道安裝塑料管道19S406
- KCA試題庫完美版
- 2024年中國扁平吊裝帶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4年10月自考中級財務會計試題及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