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科學會議第次學術研討會簡介袁維萍_第1頁
香山科學會議第次學術研討會簡介袁維萍_第2頁
香山科學會議第次學術研討會簡介袁維萍_第3頁
香山科學會議第次學術研討會簡介袁維萍_第4頁
香山科學會議第次學術研討會簡介袁維萍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香山科學會議第521次學術討論會簡介(袁維萍)本人袁維萍作為一位鄉村醫生,系統研究民間中醫技藝多年,系統研究了中醫信息療法,重點探討了中醫信息技術的臨床應用與傳承問題,對傳統中醫做了大膽創新。在2015年1月27日,本人以中醫信息療法專家的身份,有幸應邀參加了香山科學會議第521次學術討論會,即“中醫健康工程發展的瓶頸與對策”學術討論會。“中醫健康工程發展的瓶頸與對策”學術討論會,于2015年1月27日在北京香山飯店召開。一、香山科學會議簡介香山科學會議是由國家科技部(原國家科委)于1992年倡導發起,在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共同領導和支持下于1993年4月正式創辦,相繼得到科技部、中科院和學部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工程院、教育部、解放軍總裝備部、原國防科工委、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與農業部等部門的聯合支持。香山科學會議是我國科技界以探索科學前沿、促進知識創新為主要目標的高層次、跨學科、小規模的常設性學術會議。會議實行執行主席負責制。會議以評述報告、專題報告和深入討論為基本方式,探討科學前沿與未來。 二、香山科學會議第521次學術討論會簡介一方面,當今的理化檢測難以納入中醫辨證體系:一個活生生的人應該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其相對穩定的物質實體或形態結構,二是其連續變化的生命活動或功能狀態。當今臨床常用的理化檢測都假定檢測對象在適當時間內穩定不變,是對物質實體或

3、形態結構的檢測。中醫采集的癥狀都假定處于連續變化之中,是對生命活動或功能狀態的觀察,故理化檢測結果難以納入中醫辨證體系。另一方面,中醫辨證的科學性屢遭質疑:關注實體結構研究的自然科學有三個基本規則:客觀實在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一致性(可重復測量)和理論解釋性(有共識的判定標準)。然而,關注功能狀態的中醫證候常難以建立標準,觀測結果不嚴格重復,不同專家針對同一受試者的功能狀態的判讀結果可以不同,故其科學性屢遭質疑。因此應該對實體結構與功能狀態測評的異同予以研究。 為明確功能狀態檢測的特點及意義,明確功能狀態檢測的指標體系,明確功能狀態的判讀特點,開展中醫功能狀態測評的基本需求,香山科學會議

4、定于2015年1月2729日在北京香山飯店召開以“中醫健康工程發展的瓶頸與對策”為主題的學術討論會,會議將邀請多學科跨領域的專家學者與會,圍繞(1)中醫功能狀態測評的特點;(2)中醫功能狀態測評的工程實現;(3)中醫功能狀態測評的產業模式等中心議題進行深入討論。 會議執行主席: 張伯禮 教    授 天津中醫藥大學 王永炎 教    授 中國中醫科學院 俞夢孫 研究員 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 李振吉 研究員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 劉保延 研究員 中國中醫科學院 會議執行主席張伯禮先生(右)、劉保延先生(左)主題評述報告: 1. 中國健康保

5、健體系改革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張伯禮 2. 中醫真實世界臨床科研范式                          劉保延         中心議題評述報告:         1. 實體結構和功能狀態測評的不

6、同特點   張啟明         2. 中醫功能狀態測評的工程實現             俞夢孫         3. 中醫功能狀態測評的產業模式                蔡臨寧 香山科學會議主張學術平等,鼓勵對原有理論提出質疑,提倡發表不同意見和提出非常規的思考,并不一定要求達成共識。會議期望,在寬松的環境和多學科交叉的自由討論中,基于對已有進展的總結和評論,展望未來的發展趨勢,剖析關鍵的科學前沿問題及其解決方法,探討學科新生長點。會議報告與自由討論時間大體為1 : 11.2。會議要求與會者在討論中言簡意賅,不宜過多展示過去已經發表的成果,而以過去研究積累為基礎,涵蓋最新信息,把握最新動向,發表新的見解。 袁維萍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