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兒肺炎經品圈法護理的隊列研究效果探究【摘要】 目的 :探究小兒肺炎患者經品管圈法護理的效果,評價隊列研究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價值,為兒科小兒肺炎的護理管理提供一定的參考。方法:對研究對象進行短期隊列研究,隨訪兩周后應用調查表進行調查,采用相對危險度RR對相關評價項目進行比較。結果:發熱癥狀、食量減少、哭鬧次數增多、呼吸深度變化、腹脹項目上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其它項目上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相對危險度比較結果顯示,RR值均小于1,變化范圍為0.58至0.94。當RR值小于1即暴露可能為保護因素,即該因素存在可能降低疾病以及癥狀的發生率,當RR值大于1即
2、暴露可能為危險因素,即該因素存在可能增加疾病以及癥狀發生率。結論 :本次隊列研究有一定的臨床意義,對小兒肺炎患者經品管圈法護理效果進行了初步探究,品管圈護理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關鍵詞】小兒肺炎;品管圈;隊列研究;探究 Study on the effect of pediatric pneumonia by quality circle nursing cohort studyAbstract objective: We make the study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nursing in pediatric p
3、neumonia patients, and evaluate the value of cohort study in nursing care of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pneumonia in children. Methods: A short term cohort study was conducted. After two weeks of follow-up, the questionnaire was u
4、sed to investigate and the relative risk RR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related evaluation items.Resul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ever symptoms, decreased appetite, increased number of crying, respiratory depth changes, abdominal distension items (p<0.05), and there was n
5、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ther items (p>0.05). The relative risk ratios showed that the RR values were less than 1, ranging from 0.58 to 0.94. When the RR value is less than 1 exposure may be protective factor, namely the factors ma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 and symptoms, when the RR va
6、lue is greater than 1 is exposure as a risk factor, namely the factors that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symptoms and diseases. Conclusion: This cohort study has a certain clinical significance, the quality of care of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by quality control circle method of preliminary inquiry;quali
7、ty control circle nursing method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pneumonia in children;quality control circle; cohort study; exploration小兒肺炎為兒科極為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1-2, 近年來隨著環境的惡化速度加快,各種常見致病菌菌群變異性增加,臨床耐藥性增加,給小兒肺炎的治療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改病常見的臨床癥狀為咳嗽、發燒等癥狀,小兒由于認知程度較低,語言表達能力較弱,很難將自身的癥狀準確及時地反饋給家長和診治醫生,同樣在臨床護理過程中同樣面臨著
8、信息準確對接的問題,對患兒的治療和康復造成一定的困擾。 隨著品管圈法3-4的相關理念逐漸被醫護人員認同,改法在護理過程中的效果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隊列研究5是一種常見的流行病學研究方法,被廣泛用在疾病的研究過程中,由于是從暴露著手,通過一段時間的隨訪研究,追蹤觀察研究對象的預期結果的發生率,進行相關比較分析,改法具有較高的研究效率。本文就借鑒以往的品管圈研究的技術,應用隊列研究的方法研究小兒肺炎患者的護理效果,希望能為相關醫務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1 對象和方法1.1對象選擇 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我院兒科收治的小兒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來源(含門診收治后確診病人、院內急診等其
9、它科室收入后院內轉入者、以及院外轉入者,同等情況下優先選擇新發病例作為入選對象),隨機選擇品管圈護理組患兒作為研究品管圈護理暴露組(簡稱暴露組)研究對象,同時按照1:1的比例選擇出未進行品管圈護理的患兒作為對照組(非品管圈暴露組)。采用隊列研究的方式,進行小兒肺炎患者的短期隊列研究,搜集相關資料進行記錄分析。納入與排除標準:經臨床診斷確診為小兒肺炎的患者,無其他重大疾病、傷殘以及相關其它呼吸系統疾病的患兒,在兒科進行較為合理的一兩周以上系統治療的病患,且患者以及家屬在住院期間有較好的依從性,配合度較好的患者。暴露組和對照組各選擇出40名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兩組在年齡、性別、職業、教育程度等一般基
10、本情況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即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研究因素的確定隊列研究較多被應用在人群的流行病學應用中,且效果較好。本次參照相關文獻并與流行病學家談論確認后使用短期隊列研究進行相關探究,參考近年來兒科護理的研究現狀,選擇品管圈護理作為暴露因素進行研究。1.2.2研究變量的選擇結合小兒肺炎的臨床癥狀,并參考近年來國內外相關臨床小兒肺炎研究的文獻,結合科室的特點選擇以下變量作為研究變量:一般癥狀(發熱癥狀、食量減少、喘憋等癥狀)、呼吸系統癥狀(呼吸速度增快、呼吸深度變化、皮膚癥狀變化、指甲發紺、聽診情況)、神經系統癥狀(嗜睡、視覺變化、眼球轉動變化、語言表達功能等)、消
11、化系統(嘔吐、腹脹、腹瀉等)。1.2.3資料收集、整理、分析等根據入選的研究變量設計調查表格,研究對象入選研究后,經兩周的隊列暴露,一周后調查記錄患兒的相關變量的結局情況,對資料進行統一的整理錄入,計算暴露組和對照組的相對危險度(RR=Ie/I0=a/n1/c/no)等指標,并進行統計學檢驗。1.3 質量控制 嚴格按照納入與排除標準選擇研究對象,關注兩組研究對象的代表性;調查項目的選擇制定過程中切合科室實際情況,同時進行預調查完善項目。與患兒家屬進行較為深入的溝通,提高調查的真實性,減少偏倚; 課題參與人員進行集中性的專業知識和相關技能的培訓; 控制整個過程中的質量以及問卷的有效性。1.4統計
12、學處理調查結束后由專業人員統一對問卷整理核查編碼,經Epi Data 3.0錄入,使用 SPSS 19.0進行相關統計學分析,計算暴露組和非暴露組組間的相對危險度,兩組間指標的差異性比較采用2檢驗,以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并結合具體實際和專業知識進行相關解釋說明。2 結果2.1一 般資料本次共隨訪收集80名研究對象的資料,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如下:暴露組組其中男性22例(55.0%),女性18例(45.0%);對照組男性21例(52.5%),女性19例(47/5%);暴露組平均年齡(2.1±0.3)歲,對照組平均年齡(2.2±0.2)歲。兩組在年齡、性別、家庭情況
13、等一般基本情況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即兩組具有可比性。2.2小兒肺炎經品圈法護理隊列研究的資料整理類型如表1所示,為標準隊列研究的資料整理形式,表格中的發病率計算方式為每組出現的病例數比上總人數,相對危險度RR=Ie/I0,即相對危險度為暴露組的發病率與對照組的發病率之比。表2所示為改良后的表格,本次因隨訪結局變量為癥狀發生率,所以對標準表格進行適當整理,結局變量的計算和評估類似表1。表1 隊列研究的資料整理標準表格分組病例非病例合計發病率暴露組abn1=a+bIe=a/n1對照組cdn0=c+dI0=c/n0合計m1=a+cm2=b+dt=a+b+c+d表2 小兒肺炎經品圈法護
14、理隊列研究的資料整理表格(n=80)分組癥狀人數(n、%)無癥狀人數(n、%)合計發生率暴露組abn1=a+bIe=a/n1對照組cdn0=c+dI0=c/n0合計m1=a+cm2=b+dt=a+b+c+d2.3小兒肺炎經品圈法護理隊列研究的比較結果如表3所示,小兒肺炎近品圈法護理隊列研究的計結果顯示:在隨訪項目:發熱癥狀、食量減少、哭鬧次數增多、呼吸深度變化、腹脹項目上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其它項目上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有統計學意義的相關項目上,相對危險度比較結果顯示,RR值均小于1,變化范圍為0.58至0.94。當RR值小于1即暴露可能為保護因
15、素,即該因素存在可能降低疾病以及癥狀的發生率,當RR值大于1即暴露可能為危險因素,即該因素存在可能增加疾病以及癥狀發生率。表3小兒肺炎經品圈法護理隊列研究結果比較(n=100)隨訪項目暴露組(n=40)對照組(n=40)RR值2值P值有 (n、%)無 (n、%)有 (n、%)無 (n、%)發熱癥狀15(37.5%)25(62.5%)24(60.0%)16(40.0%)0.63 4.56 <0.05食量減少16(40.0%)24(60.0%)26(65.0%)14(35.0%)0.62 5.64 <0.05喘憋20(50.0%)20(50.0%)26(65.%0)14(35.0%)0
16、.77 2.07 >0.05哭鬧次數增多14(35.0%)26(65.0%)24(60.0%)16(40.0%)0.58 5.64 <0.05呼吸速度增快20(50.0%)20(50.0%)24(60.0%)16(40.0%)0.83 0.91 >0.05呼吸深度變化15(37.5%)25(62.5%)25(62.5%)15(37.5%)0.60 5.63 <0.05皮膚癥狀變化22(55.0%)18(45.0%)24(60.0%)16(40.0%)0.92 0.23 >0.05指甲發紺5(12.5%)35(87.5%)6(15.0%)34(85.0%)0.83
17、0.12 >0.05聽診結果異常8(20.0%)32(80.0%)6(15.0%)34(85.0%)1.33 0.39 >0.05嗜睡17(42.5%)23(57.5%)18(45.0%)32(80.0%)0.94 0.06 >0.05視覺變化17(42.5%)23(57.5%)19(47.5%)21(52.5%)0.89 0.23 >0.05眼球轉動變化7(17.5%)33(82.5%)9(22.5%)31(77.5%)0.78 0.35 >0.05語言表達功能異常11(27.5%)29(72.5%)15(37.5%)25(62.5%)0.73 1.03 >
18、;0.05嘔吐15(37.5%)25(62.5%)17(42.5%)23(57.5%)0.88 0.23 >0.05腹脹16(40.0%)24(60.0%)26(65.0%)14(35.0%)0.62 5.64 <0.05腹瀉15(37.5%)25(62.5%)18(45.0%)22(55.0%)0.83 0.52 >0.053 討論肺炎在兒科的發病率較高,由于小兒的免疫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等系統機能不夠完善,各器官組織極易受到病原菌的感染,造成嚴重的肺部疾病,對患兒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本次小兒肺炎經品圈法護理隊列研究的結果顯示,在隨訪項目發熱癥狀、食量減少、哭鬧
19、次數增多、呼吸深度變化、腹脹項目上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隊列研究中,當相對危險度RR值小于1,提示暴露可能為保護因素,即該因素存在可能降低疾病以及癥狀的發生率,當RR值大于1時,則提示暴露可能為危險因素,即該因素存在可能增加疾病以及癥狀發生率。研究中患兒出現發熱癥狀比較多,兩組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當患兒出現肺部感染的時候,機體免疫系統對外界進入的病原體抗原進行識別,啟動相關免疫系統,對機體進行保護6,同時可能會引起部分患兒出現發燒癥狀,當溫度出現短時間升高的時候并不一定對患兒是不利的,但是當機體出現持續的發熱且溫度較高的時候,一定要進行相關檢查和處理
20、,避免引起患兒的嚴重損傷。肺炎患兒出現呼吸深度的變化,提示感染對呼吸系統造成一定的影響,護理人員在常規護理過程中應該注意病房空氣的質量,做好氣體的過濾、濕化等干預措施7,同時注意密切監護患兒的呼吸情況,及時進行霧化祛痰的處理,在與家長進行溝通過程中鼓勵家長及時引導孩子吐痰的習慣。患兒出現哭鬧次數增加則為神經系統常見癥狀8,肺部感染容易造成孩子的神經系統出現異常,在護理過程中應做好相關監控,構建一個安靜舒適的病房環境,營造溫馨的醫療氛圍,引導孩子保持愉悅的心情,出現異常時及時處理,幫助孩子盡早康復。當患兒出現感染時對孩子的消化系統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9,在日常護理過程中需要密切監護患兒有無腹瀉、嘔
21、吐、反胃、脹氣等消化道癥狀,幫助家長制定孩子的飲食食譜,保證營養基礎上增加色澤,提高孩子的食欲。強化心理因素的作用,幫助患兒降低負面情緒發生率,提高患者樂觀性和堅韌性,讓其以更好的心態面對疾病。 綜上所述,在小兒肺炎的護理過程中,可以嘗試新的方法方式進行探究,著力提高護理效果,在現有的醫療手段基礎上進行優化探究,協調好科研和臨床的關系和作用。在面對護理難題和挑戰時,應該積極探究的新的方法,密切監護患兒的體征和癥狀,進行適當干預和處理,建立和諧的病患關系良好的診療康復環境,同時和患兒家長一起努力做好患者心理工程的建設,積極的引導和優化患者心理因素,做好溝通和監督引導,幫助病患積極地面對疾病,讓肺炎患兒盡早康復。參考文獻1 Oliwa J N, Marais B J. Vaccines to prevent pneumonia in children - a developing country perspectiveJ. Paediatric Respiratory Reviews, 2017, 22:23.2 Montella S, Corcione A, Santamaria F. Recurrent Pneumonia in Children: 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數位音響行業市場深度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初級電力線路工習題庫及答案
- 護理核心制度考試模擬題及參考答案
- 箱包消費升級趨勢考核試卷
- 自然遺跡保護與土壤污染防治考核試卷
- 漁業資源保護考核試卷
- 航空物流時效性與運輸網絡優化考核試卷
- 聚合纖維的綠色農業與食品安全考核試卷
- 環保技術在國際合作中的機遇與挑戰考核試卷
- 照明器具生產設備的智能化發展趨勢探討考核試卷
- 機泵基礎知識
- 2023-2024年文化文物及文化遺產應知應會知識考試題庫(附含答案)
- 《安裝施工管理》課件
- 《美學》綜合知識近年真題考試題庫及答案(含AB卷)
- 刺殺操培訓課件
- 食堂管理領導小組及工作職責
- 華南理工大學自主招生個人陳述自薦信范文
- 酒店餐飲部經理聘用書
- 機電傳動與控制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山東石油化工學院
- 行業數字化轉型推進方案
- 2023-2024網絡文學閱讀平臺價值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