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基礎備課筆記_第1頁
護理學基礎備課筆記_第2頁
護理學基礎備課筆記_第3頁
護理學基礎備課筆記_第4頁
護理學基礎備課筆記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基礎護理知識和技能第一節 吸入藥治療護理吸入藥治療是用霧化裝置將藥液分散成較小霧滴, 使其懸浮于氣體中 , 自鼻或口吸入以達到治療目的 。吸入的藥物除了對呼吸道產生局部作用外,還可通過肺組織吸收而產生全身療效。常用吸入藥物有抗生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可控制呼吸道感染,消 除炎癥;祛痰藥:a -糜蛋白酶、易咳凈(痰易凈),可稀釋痰液,幫助祛痰; 平喘藥:氨茶堿、舒喘靈,可使支氣管擴張,解除支氣管痙攣;糖皮質激 素:地塞米松,與抗生素同用,增加抗炎效果,減輕呼吸道粘膜水腫。超聲波霧化吸入法概念 : 超聲波霧化吸入, 是應用超聲波聲能, 使藥液變成細微的氣霧由呼吸道吸入,以達到改善呼吸道通

2、氣功能和防治呼吸道疾病作用的治療技術。目的 :臨床常用于吸入藥物治療急慢性呼吸道炎癥、哮喘;減輕呼吸道炎癥所致的水腫;吸入藥物和溫暖濕潤的氣體,減少呼吸道的刺激,改善咳嗽癥狀 , 如全麻手術后、 呼吸道燒傷、 配合人工呼吸器的使用等; 間歇吸入抗癌藥物治療肺癌。儀器結構:超聲波霧化吸入器由超聲波發生器、水槽、晶體換能器、霧化罐、透聲膜、螺紋管和口含嘴或面罩組成。作用原理:超聲波發生器通電后輸出高頻電能,使水槽底部晶體換能器發生超聲波聲能,聲能透過霧化罐底部的透聲膜,作用于罐內的液體,使藥液表面的張力和慣性受到破壞,成為微細霧滴,通過導管隨患者深而慢的吸氣進入呼吸道。霧化優點:霧量大小可以調節;

3、霧滴小而均勻,直徑5仙mi患者感覺溫暖舒適;治療效果好,藥液可吸到終末細支氣管和肺泡。操作步驟1) 霧化器準備: 將超聲波霧化吸入器主機與各附件連接; 在水槽內加入冷蒸餾水,液面高度要求浸沒霧化罐底部的透聲膜(約3cm) 。2) 藥液準備: 將藥液用生理鹽水稀釋至適量 (據不同型號的霧化吸入器決定藥液量,約3050ml),加入霧化罐內,蓋緊水槽蓋。3)吸入治療:將治療車推至患者床旁,核對患者并呼喚患者的姓名,取得合作;接通電源,調整定時開關至1520min處,打開電源開關,指示燈亮后,調節霧量開關(大檔霧量3ml/min 、中檔霧量2ml/min 、小檔霧量1ml/min ) ;有氣霧噴出時將

4、口含嘴放入患者口中,囑患者閉嘴作深而慢的吸氣(也可用面罩吸入) ;治療畢,取下口含嘴,先關霧化開關,再關電源開關,以防損壞電子管。4)協助、整理:協助患者擦干面部,取舒適臥位,感謝患者合作;倒凈水槽內余水并擦干 , 整理用物; 霧化罐、 螺紋管用消毒液浸泡消毒, 再次使用前以生理鹽水或冷開水沖凈;口含嘴或面罩應(消毒后)個人專用。注意事項1) 目前臨床使用的超聲波霧化吸入器的型號有多種, 使用時要嚴格執行使用說明。2)治療前檢查機器各部件,確保性能良好、 連接正確,機器各部件的型號要一致。3) 水槽底部晶體換能器和霧化罐底部的透聲膜薄而脆, 安放動作輕穩, 以免破損。4) 水槽和霧化罐內切忌加

5、溫水或開水, 連續使用時注意測量水溫, 水溫超出 60時應換冷蒸餾水。5) 治療過程中需要加藥液時, 不必關機, 直接從蓋上小孔內添加藥液即可;若要加水入水槽,必須關機操作。第二節 注射藥治療護理常用注射法包括皮內注射、 皮下注射、 肌內注射及靜脈注射。 注射給藥的優點是藥物吸收快,血藥濃度迅速升高,吸收的量也較全。適用于需要藥物迅速發生作用或因各種原因不能經口服用藥的患者。此外, 某些藥物易發生首過效應,不適宜口服,只能選擇注射給藥。注射法在操作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下面我們一起討論注射原則 。1. 查對制度按“三查”、“七對”的要求,把好藥液質量關,發現藥液有效期已過,藥液變色、沉淀、混濁,

6、安瓿有裂痕等現象,則不能應用;同時注射多種藥物,應注意配伍禁忌。2. 無菌原則,目的是防交叉感染注射時其場所空氣要清潔;護士在注射前必須洗手、戴口罩;鋪無菌盤(或在治療盤內置無菌巾);注射部位皮膚從注射點向外螺旋式消毒,范圍宜大,一般直徑>5cmi消毒7可用0.5%碘伏或2%碘酊和70%酒精;2%碘酊消毒干后需用70%酒精脫碘,0.5%碘伏需消毒兩遍,無須脫碘。任何注射法都要做到一人一注射器;靜脈注射還要做到一人一止血帶,一人一消毒巾;注射器及針頭用后必須按規定處理。3. 注射過程中要遵循的原則: 選注射器、 選部位、 選藥 (配伍禁忌和現配現用) 、排盡空氣、檢查回血、無痛技術根據藥液

7、的量、 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強弱選擇合適的注射器和針頭, 空筒與活塞無裂縫、不漏氣;針頭型號合適、銳利、無彎曲;注射器與針頭銜接要緊密;一次性注射器的包裝應密封,且在有效期內。應避免損傷神經和血管;選擇注射部位的皮膚應無炎癥、化膿感染、硬節、瘢痕及皮膚病等。注射藥液應在規定時間內臨時配置和抽取,立即注射,以防藥物效價降低或污染。注射前注射器內應排盡空氣,特別是靜脈注射,以防空氣進入血管形成氣栓;排氣時,手指要固定針栓,針乳頭置于最高處;排清空氣同時要防止浪費藥液。進針后注射藥液前, 應輕輕旋轉活塞, 檢查有無回血。 皮下及肌內注射無回血方能注藥,若有回血,應拔出針頭重新進針;靜脈注射必須見到回血再

8、平行進入少許,方可推藥。分散患者注意力,去除患者心理顧慮;安置合適體位,使肌肉松弛;做到“兩快一慢”,即進針和拔針快、 推注藥液慢;刺激性強的藥液應選擇長針頭深注射;同時注射多種藥液應先注射無刺激性或刺激性小的藥,后注入有刺激性或刺激性大的藥。4. 自我保護 護士要強化自我保護意識,嚴格防止注射針頭刺傷和被感染疾病,如:注射后的針頭不復帽、針頭取下后放于銳器盒內集中毀形處理等。第三節注射藥治療護理皮內注射( ID )概念:將少量藥液注入患者表皮與真皮之間,以達到藥物過敏試驗、預防接種卡介苗、局麻先驅步驟的 目的 。操作步驟:1 查對備藥:在治療室據注射執行單進行“三查” 、 “七對” 。2 配

9、置過敏試驗液: 取配置好的過敏試驗液0.3ml 備用 (注射器置于無菌巾內) 。3核對解釋:經兩人查對后,攜備好的注射盤至患者床旁,查對床頭牌,呼喚患者姓名;詢問藥物過敏史;解釋注射目的和注意事項。4定位消毒:將患者安排于舒適體位(坐位或臥位);用70%酒精消毒皮膚(直徑大于5cm) ,待干。5查對排氣:再次核對患者姓名、床號、藥物;確認無氣泡。6進針注藥:左手繃緊注射部位皮膚,右手持注射器,針尖斜面向上與皮膚約呈5°角刺入皮內,待針頭斜面全部進入皮內后,放平注射器,左手拇指固定針栓,右手緩緩注入藥液0.1ml ,局部隆起呈半球圓皮丘,皮膚變白并顯露毛孔。7快速拔針:拔針時和拔針后切

10、勿按壓注射點,并囑患者別按揉。8操作后查:再次核對患者姓名、床號、藥名、用法。9觀察判斷:與患者核對時間,囑其勿離開病室,如有不適,立即呼叫;觀察1520min,判斷試驗結果(具體見本章第五節)。10交流、整理:感謝患者合作;整理床單位,協助患者取舒適體位,清理用物、針頭置于銳器盒內、注射器破壞后丟棄于醫用垃圾袋內 、洗手。11記錄:再次核對醫囑,記錄試驗結果。在皮內注射操作過程中的 注意事項 有哪些呢?1詢問患者用藥過敏史, 如有對所用藥物過敏者,應不作過敏試驗,并與醫師聯系,更換其他藥物治療。3 忌碘酊消毒皮膚; 注入藥液劑量要準確; 囑患者勿揉擦及覆蓋注射部位,以免影響觀察。3把握好進針

11、角度,以免藥液注入皮下。4注射前備好1: 1000 鹽酸腎上腺素、氧氣等,以便急救。皮下注射(H)概念 :將少量藥液注入皮下組織,達到藥物治療、預防接種、局部麻醉等目的 。請護生由自己的生活經歷說出皮內注射的 目的和部位。 學生指出注射部位,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上臂三角肌下緣、上臂外側、腹部、后背,大腿外側方。下面我們就模擬醫院的場景,對病例:王英,女, 56 歲,因糖尿病入院治療。遵醫囑予胰島素10u H, tid ,餐前30min。作為管床護士,正確為患者進 行藥物注射。操作步驟1查對備藥:在治療室據注射執行單進行“三查” 、 “七對” ,將抽吸好藥液的注射器置于無菌盤(或治療盤內的無菌巾)內

12、。2核對解釋:攜注射盤至患者床旁,核對床頭牌,呼喚患者姓名,解釋操作目的,指導其配合的方法。3定位消毒:協助取適合體位,選擇注射部位,常規消毒皮膚。4查對排氣:進針前再次查對患者姓名、床號、藥物;排清空氣。5快速進針:取干棉簽夾于左手指縫;繃緊皮膚(消瘦者捏起皮膚),右手側握式持針,示指固定針栓,針尖斜面向上與皮膚呈30o40o角,迅速刺入針頭的 2/3 長度,左手放松。6查回血注藥:固定針頭,輕輕抽動活塞,見無回血,緩慢注入藥液,并觀察患者反應。7拔針按壓:注射畢,快速拔針;同時以無菌棉簽或棉球輕壓針刺處,至不出血為止。8 操作后查:再次核對患者的床號、姓名、藥名、用法。9交流整理:感謝患者

13、合作,協助患者取舒適體位;清理用物,處理注射器和針頭(方法同皮內注射) 。10 洗手記錄: 在執行單上簽名和時間; 臨時醫囑需在醫囑單上簽名和時間。在皮內注射操作過程中的 注意事項 有哪些呢?1側握式持針時,示指只能固定針栓,不可觸及針梗,以免污染。2.進針角度不宜超過45o角,避免刺入肌層。3 刺激性強的藥物不宜用皮下注射; 注射時避開瘢痕、 壓痛、 結節的部位, 以防藥液吸收不良。4長期皮下注射者(如糖尿病患者注射短效胰島素),應經常更換注射部位,以促進藥物吸收,并防止局部產生硬結和組織壞死。5 注射不足 1ml 的藥液時, 應用 1ml 注射器抽吸藥液, 以確保藥物劑量的 準確性。肌內注

14、射( IM)( 1) 臨床應用: 將一定量的藥液注入肌肉組織, 達到藥物治療疾病的目的。( 2)注射部位及定位法:肌內注射部位有臀大肌、臀中小肌、股外側肌、上臂三角肌。1)臀大肌注射定位:“十”字定位法:從臀裂頂點向左或右劃一水平線,然后從髂嵴最高點作一垂直線,把臀部分為四個象限,其外上象限避開內下角(骼后上棘與大轉子連線)為注射區;聯線定位法:取骼前上棘與尾骨聯線 的外上 1/3 處為注射部位(見圖 15-10 A 、 B)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三橫指定位:取骼前上棘外側三橫指處為 注射部位(同身寸);示指中指定位法:將操作者的示指、中指指尖分別置于 髂前上棘和髂嵴的下緣處 (任意

15、一點) , 兩指和髂嵴即構成一個三角區, 示指與 中指形成的角內為注射部位(圖 15-11 ) 。3) 股外側肌注射法定位: 取大腿中段外側, 位于膝上10cm、 髖關節下10cm,約 7.5cm 寬處為注射部位。4)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取上臂外側,肩峰下 23橫指。此部位注射方 便,但只能用于小量藥液注射。3 操作步驟1)查對備藥:在治療室據注射執行單進行“三查” “七對” ,將抽吸好藥液 的注射器置于無菌盤(或無菌巾)內。2)核對解釋:攜注射盤至患者床旁,核對床頭牌,呼喚患者姓名,解釋操作目的和配合方法。3) 安置體位: 協助取適合的體位。 臀部: 側臥位時, 下腿屈曲上腿伸直,使肌肉放松

16、;俯臥位時兩足尖相對;仰臥位用于病情危重及不能翻身的患者,限于臀中小肌注射;上臂三角肌:注射側肢體手叉腰使三角肌顯露;股外側?。阂宰匀蛔?,兩腳平行自然著地,使腿部肌肉放松。注射時,用屏風或拉簾遮擋患者。4)定位消毒:選擇好注射部位,常規消毒皮膚。5)查對排氣:進針前核對患者姓名、床號、藥物;排清空氣。6)輕穩進針:取無菌干棉簽夾于左手指縫中,拇指和示指繃緊皮膚,右手以握筆式姿勢持注射器,中指固定針栓,針頭與皮膚呈 90°角,以手腕帶動手臂,用力適中迅速進針,針梗勿全部刺入。7)11)同皮下注射步驟的6)10)( 4)注意事項1)注射時,針梗切勿全部刺入,以防不合作者躁動,使針梗彎曲

17、或折斷。2)多種藥物同時注射,須注意配伍禁忌。3) 2 歲以下嬰幼兒不宜用臀大肌注射。因為嬰幼兒在未能獨立行走前,臀部肌肉發育不完善,臀大肌注射有損傷坐骨神經的危險。應選用臀中、小肌處注射。4)注射刺激性強的藥物選用長針頭深注射,減輕疼痛。5) 長期注射者, 要經常更換注射部位, 選擇細長針頭, 以減少硬結的發生。6)如進針后回抽有血,應立即拔針,重新選擇部位注射。7) 如為多個患者同時進行肌內注射, 沒有準備無菌盤時, 應備好注射用物和藥物至患者床旁,核對無誤后,先助患者遮擋、定位消毒,再吸藥注射;注射器自無菌包中取出,直到注射結束方可放下,不可將吸好藥液的注射器置于治療盤內,以防可能發生的

18、污染。靜脈注射( IV )( 1)臨床應用:自靜脈注入藥液,達到快速治療疾病、補充能量、注入造影劑作診斷性檢查等作用。( 2)注射部位:常用靜脈注射的部位有上肢肘窩貴要靜脈、正中靜脈、頭靜脈和手背靜脈;下肢的足背、踝部靜脈等3)操作步驟1)查對備藥:在治療室據靜脈注射執行單進行“三查” 、 “七對” ,將抽吸好藥液的注射器置于無菌盤(或治療盤內的無菌巾)內。2)核對解釋:攜注射盤至患者床旁,核對床頭牌,呼喚患者姓名,解釋操作目的和配合方法。3) 定位消毒: 協助取適合體位, 選擇粗、 直、 彈性好的血管, 避開靜脈瓣,在被穿刺肢體下置治療墊和治療巾,于穿刺點上方 610cm處扎止血帶,用2%碘

19、酊消毒皮膚待干,以70%酒精脫碘(用碘伏作為消毒劑,則消毒2 遍) 。4)查對排氣:再次核對藥物、姓名、床號;按規范動作排氣。5)輕穩進針:取無菌干棉簽夾于左手指縫;必要時囑患者輕握拳,左手拇指繃緊靜脈下端皮膚 (勿觸及已消毒的皮膚) , 右手持針柄, 針頭斜面向上與皮膚呈約20°角,自靜脈上方或側方刺入皮下,再沿靜脈方向潛行刺入血管。6) 回血注藥: 見回血后, 將針頭平行進入少許, 松開止血帶, 囑患者松拳,固定針頭,緩慢推藥。7)10)同皮下注射操作步驟的7)10)( 4)注意事項1) 長期靜脈注射者要保護血管, 注意有計劃使用靜脈, 由遠心端向近心端處選擇血管進行注射。2)根

20、據藥物性質及病情,掌握推藥速度; 經常檢查回血,觀察患者及注射局部情況;隨時聽取患者主訴。3) 注射對組織有強烈刺激的藥物, 應另備一盛有無菌生理鹽水的注射器和頭皮針,穿刺后,先注入少量生理鹽水,確認針頭在血管內,再接有藥液的注射器 (保留針頭換注射器) 進行注射, 以防藥液外溢于皮下組織中而發生壞死。5)靜脈穿刺失敗的常見原因及處理1)針頭斜面沒能全部進入血管,部分藥液溢出至皮下。判斷依據: 可有回 血,針頭處局部隆起,患者有疼痛感。2)針頭刺破靜脈的對側管壁, 部分藥液溢出至深層組織中。判斷依據:可有回血,無局部隆起,主訴疼痛。3)針頭穿破或沒穿破靜脈壁進入深層組織。 判斷依據:無回血、注

21、入藥物無隆起,主訴疼痛。以上三種靜脈穿刺失敗原因,無論出現哪種情況,都應立即拔針,以無菌棉球或棉簽壓迫局部至不出血,再選擇血管重新穿刺。5. 股靜脈注射 主要用于急救時加壓輸液、輸血或采集血標本。( 1)注射部位:股動脈內側 0.5cm 處。( 2)操作步驟1)備物解釋:備齊用物至患者床旁,向患者作解釋工作,取得合作。用屏風或拉簾遮擋患者。2)安置體位:操作者位于穿刺側,患者仰臥,下肢伸直略外展。3) 準確定位: 由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之間劃一聯線, 股動脈走向和該線中點相交,股靜脈位于股動脈內側 0.5cm 處。4)嚴格消毒:局部皮膚以2%碘酊及70%酒精或0.5%碘伏消毒,同時消毒操作者左手

22、的示、中指,捫及股動脈搏動,并固定。5)抽血或注藥:右手持10ml或20ml無菌干燥的注射器接78號針頭或 吸有藥液的注射器,針頭與皮膚呈 90o或45o角,在股動脈內側0.5cm處刺入, 抽出暗紅色血,固定針頭,根據需要抽血或注入藥物。6)拔針壓迫:抽血或注藥畢拔針,以無菌紗布加壓止血35min。7)整理記錄:感謝患者合作, 安置患者于舒適體位;處理注射器針頭方法 同靜脈注射;洗手,在執行單和醫囑單的臨時醫囑欄內記錄時間和簽名。( 3)注意事項1)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防止感染。2)如誤入股動脈, (抽出鮮紅色血)應立即拔出針頭,用無菌紗布緊壓穿 刺處510min,直到無出血為止。第四節 靜脈輸

23、液與輸血一、靜脈輸液概述靜脈輸液 (intravenous infusion) 是將一定量的無菌溶液或藥液直接由靜脈輸入體內達到全身療效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大氣壓和液體靜壓形成的輸液系統內壓高于人體靜脈壓的原理,將液體直接輸入靜脈內。臨床主要用于:(1) 補充水分,糾正電解質紊亂,維持酸堿平衡 。如:劇烈嘔吐、腹瀉等引起脫水、電解質、酸堿代謝紊亂患者。(2) 補充營養,提供熱能。如:禁食、大手術后、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昏迷患者。(3) 輸入藥物,治療疾病。如:嚴重感染、水腫等患者。(4) 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環,維持血壓。 如:大出血、大面積燒傷、休克等患者。二、常用溶液的種類及作用(一)晶體溶

24、液 晶體的分子小,其溶液在血管內存留時間短,對維持細胞內外水分的相對平衡有重要作用,能有效糾正體液和電解質失調。如:1 葡萄糖溶液5 葡萄糖溶液、10葡萄糖溶液;供給機體水分和熱能。2 等滲電解質溶液0.9 氯化鈉、5葡萄糖氯化鈉和復方氯化鈉;補充機體水份和電解質。3 堿性溶液5 碳酸氫鈉、 11.2 乳酸鈉; 糾正酸中毒, 調節酸堿平衡。4 高滲溶液20 甘露醇、25山梨醇和50葡萄糖溶液;利尿、脫水。(二)膠體溶液膠體的分子大,其溶液在血液中存留時間長,能有效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環、提高血壓。如:1 右旋糖酐 為水溶性多糖類高分子聚合物。 中分子右旋糖酐 (平均分子量為

25、7.5萬);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擴充血容量。低分子右旋糖酊(平均分子量為 2.5 萬);降低血液粘稠度, 改善微循環, 抗血栓形成。2 代血漿 ( 羥乙基淀粉, 氧化聚明膠和聚乙烯吡咯酮等) 增加膠體滲透壓及循環血量。急性大出血時可與全血共用。3 水解蛋白注射液補充蛋白質,促進組織修復。4 濃縮白蛋白注射液維持機體膠體滲透壓, 補充蛋白質, 減輕組織水腫。5 血液制品 提高膠體滲透壓,擴大微循環血量,補充蛋白質和抗體, 有 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組織修復。(二)靜脈高價營養液供給病員熱能,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維持正氮平衡。常用營養液有氨基酸和脂肪乳劑。三、常用靜脈輸液技術(一)周圍靜脈輸液通

26、過四肢淺表靜脈進行輸液。上肢常用肘正中靜脈、頭靜脈、貴要靜脈、手背靜脈網;下肢常用大隱靜脈、小隱靜脈、足背靜脈網。護理評估1 患者的年齡、病情、心肺功能,以及既往病史等。2 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膚、血管狀況,肢體活動度。3 患者對輸液的認識程度,接受健康教育的能力。4 輸注溶液的質量和藥物的作用、副作用 , 配伍禁忌。 護理準備1 護士儀表規范,洗手,戴口罩。必要時帶手套。2 患者排尿、排便,取舒適臥位,穿刺肢體保暖。3 環境清潔,光線充足,溫度適宜。4 用物:( 1)輸液盤一套: 內有止血帶、 消毒液(0.5%碘伏或2%碘酊和70%酒精或2%安爾碘)、棉簽、輸液貼、彎盤、一次性墊巾;另備輸液卡、

27、啟瓶器、瓶套、鋸刀、膠水等;必要時備一次性手套、繃帶、夾板。( 2)液體及藥物:遵照醫囑準備。( 3) 無菌物品: 加藥用注射器, 輸液器一套。 靜脈留置輸液另備滅菌敷貼、靜脈留置針及封管用物一套。( 4)輸液巡回記錄卡、輸液架(移動式或懸吊固定式) 。操作步驟:1 密閉式輸液法(瓶裝) :利用原裝密封瓶插入輸液器進行輸液的方法。( 1)根據醫囑,抄寫輸液卡。( 2)檢查核對所備溶液及藥物,輸液卡倒貼于輸液瓶上。( 3)加入藥物,連接輸液器:套上瓶套(瓶底有掛扣的不必用瓶套),去除鋁蓋中心部; 常規消毒瓶塞; 檢查注射器, 按醫囑加藥物于輸液瓶中;檢查后取出輸液器,取下輸液管和通氣管針頭的護套

28、,并分別(或同時)將輸液管和通氣管針頭從液體瓶中心部分插入瓶塞, 直至針頭根部, 輸液管仍保留在原袋中;關閉調節器。( 4)核對、解釋、掛瓶:攜用物至床旁,核對床頭牌、呼喚患者姓名,向患者解釋輸液的目的;幫助患者取舒適臥位,查對所用藥液無誤后,輸液瓶掛于輸液架上,備好輸液貼。( 5)快速排氣:倒置茂菲氏滴管,抬高滴管下端輸液管,打開調節器,擠壓滴管,當液體流入滴管內液面達1/22/3時,迅速轉正滴管,同時緩慢放低 滴管下端輸液管,使液體順輸液管緩慢下流,至輸液管和針頭內的氣體完全排盡,關閉調節器。檢查輸液管內無殘留氣泡,將輸液管及針頭掛好備用。( 6)選擇靜脈,消毒皮膚: 選擇靜脈并在穿刺部位

29、下放好墊巾,在進針點上方約610 cm處扎止血帶;在進針點處的皮膚上行常規消毒,囑患者握拳。( 7)持輸液管及針頭再次排氣、核對、穿刺、固定:取下護針帽,確定無氣泡, 關閉調節器; 二次核對床號、 呼喚患者姓名, 查對所用藥液無誤; 一手固定皮膚,一手持針柄,約20°角穿刺見回血,再平行進針少許;松開止血帶, 囑患者松拳, 打開調節器, 觀察溶液點滴是否通暢 , 患者有無不適;取一條膠貼固定頭皮針柄,取帶膠片的膠貼固定穿刺針眼處,頭皮針軟管盤曲固定。必要時用夾板繃帶固定肢體。( 8)調速、記錄: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輸入藥物的性質調節滴速,在輸液巡回卡上記錄輸液的瓶次、時間、內容、滴

30、速、簽全名。將填寫完全的輸液卡掛在輸液架上。( 9) 再次核對患者和所用藥物, 協助患者取舒適的臥位, 向患者交代有關事項。( 10)整理床單位,處理用物。( 11)更換輸液瓶的要求:需更換液體瓶時,常規消毒瓶塞后,從上瓶中拔出輸液管及通氣管插入下一瓶中, 觀察輸液通暢并及時做好輸液巡回卡記錄。( 12) 輸液過程中巡視要求: 密切觀察有無輸液反應, 耐心聽取患者主訴,觀察輸液部位狀況, 及時處理輸液故障, 保證輸液通暢; 對需 24h 持續輸液者,需每日更換輸液器。( 13) 結束工作:輸液完畢, 揭去輸液貼, 用干棉簽縱向置于穿刺點上方,關閉調節器,快速拔針,按壓片刻至無出血;協助患者取舒

31、適體位,整理床單位。輸液針頭棄于銳器盒,一次性輸液器按規定毀型消毒并由環保部門統一進行處理;記錄輸液結束的時間、患者主訴、客觀反應、病情的動態信息。2 密閉式輸液法(袋裝液體) 利用原裝密封袋插入輸液器進行輸液的方法。(1)(2)同密閉式瓶裝輸液法( 3)加藥插管,根據醫囑,按病情有計劃的安排輸液順序,連接輸液器:拉開外層包裝袋,按常規消毒加藥管封口;加入藥物;檢查輸液器,關閉調節器,拉開輸液袋上輸液管的封口,將輸液針頭插入袋內。( 4)攜用物至床旁,核對床號、呼喚患者姓名,向患者解釋輸液的目的,幫助取舒適臥位,查對所用藥液無誤后,輸液袋掛于輸液架上,備好輸液貼。(5)擠壓茂菲氏滴管,使液面達

32、滴管的1/22/3,使滴管稍傾斜,打開調 節器,使液體順輸液管下流,排出輸液管和針頭內的氣體,關閉調節器。(6)(13)同密閉式瓶裝輸液法。3 靜脈留置針輸液法適用于長期輸液、年老、衰竭、靜脈穿刺困難者。( 1)按密閉輸液法(瓶裝)操作(1)(6)。( 2)持輸液管及套管針再次排氣、核對、穿刺、固定:取出靜脈留置針,將輸液器上的針頭插入留置針的肝素帽內至針頭根部,排盡頭皮式套管針內的空氣,關閉調節器,掛好備用;二次核對床號、呼喚患者姓名,查對所用藥 液無誤;穿刺前戴好手套,取下輸液管,去除護針帽,旋轉松動外套管,使 針頭斜面向上,左手繃緊皮膚,固定靜脈,右手持靜脈留置針,使針尖斜面向上與皮膚約

33、成20 度角進針, 見回血后, 降低穿刺角度, 順靜脈走向將穿刺針推進0.30.5cm,左手固定留置針,右手將針芯退出少許。松止血帶,打開調節器,同時囑患者松拳,見點滴通暢后,以針芯為支撐,將外套管順著靜脈方向推進,直至全部送入靜脈內;按住針柄,抽出針芯,用透明敷貼覆蓋針眼的同時固定留置針。 并在透明膜上記錄留置時間, 膠布將留置針延長管U 型固定;末端無肝素帽的留置針在抽出針芯時,應以一手小指按壓導管尖端靜脈,一手迅速將肝素帽插入導管內;消毒留置針肝素帽的橡膠塞,將已備好的輸液針頭插入;觀察溶液點滴是否通暢,固定針頭。(3)按密閉輸液法(瓶裝)操作(8)(12)( 4)留置方法:輸液完畢,用

34、注射器抽取稀釋肝素適量, 接輸液器針頭 , 向留置針導管內推注, 并以邊推注邊拔針的方法, 退出針頭 , 使留置針內充滿肝素。( 5)再次輸液方法:再次輸液時, 常規消毒肝素帽的膠塞,放松留置針延長管,先推注510ml無菌等滲鹽水沖管,再將靜脈輸液針頭插入肝素帽內便 可進行輸液。( 6)結束輸液:輸液結束時,先撕下小膠布,再揭開無菌敷貼,把無菌棉簽縱向放于穿刺點前方,迅速拔出套管針,按壓穿刺點。余同密閉式瓶裝輸液法。4 開放式輸液法將所需藥液放入開放式輸液裝置中進行輸液的方法。 ( 加開放式輸液裝置一套)( 1) 按醫囑準備并檢查藥液, 除去液體瓶鋁蓋, 按取用無菌溶液法消毒密 封瓶塞、瓶頸。( 2)打開輸液包,檢查開放式輸液器是否完好。( 3) 一手將輸液管反折后持住輸液瓶,另一手按取用無菌溶液法倒取30 50ml 溶液,旋轉沖洗輸液瓶及導管,將沖洗液排入彎盤。( 4)倒入所需溶液并立即蓋好瓶蓋,掛于輸液架上。( 5)排氣同密閉式輸液法。接針頭備用。( 6)按密閉式輸液法步驟進行輸液。( 7)在輸液過程中應及時添加藥液,以防空氣進入形成栓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