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控制實驗室風險管理_第1頁
質量控制實驗室風險管理_第2頁
質量控制實驗室風險管理_第3頁
質量控制實驗室風險管理_第4頁
質量控制實驗室風險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質量控制實驗室風險管理編 號QR1-201512-002版 本 號替換文件編號版 本 號文 件 分 類風險管理責 任 人簽 名部 門日 期制 定 人年 月 日審 核 人年 月 日審 核 人年 月 日審 核 人年 月 日批 準 人年 月 日頒 發 部 門質量管理部頒 發 日 期年 月 日復 印 數復 印 序 號分 發 部 門生 效 日 期年 月 日目錄風險管理計劃1目的2 范圍3 職責與權限的分配4 質量風險評估方法5 風險管理活動評審質量保證體系風險管理報告1目的2范圍3質量保證體系風險評估結 論風險管理計劃1目的 質量風險管理的目的是以法規的形式指導藥品生產企業規避偏差或藥害事件的發生,保護

2、患者的切身利益,避免讓患者承受藥品在安全、療效和質量上的風險。通過對質量保證體系的風險分析、評價、控制,降低風險至可接受水平,確保公司正確、有效的實施質量風險管理,從而保證產品質量。2 范圍 本風險管理計劃主要是針對公司質量保證體系的風險管理活動策劃。3 職責與權限的分配3.1風險管理委員會組成:總經理、質量受權人、生產負責人、質量負責人。職責.1負責企業各部門風險管理的協調及資源調配。.2負責確立風險管理的原則。.3負責審核和批準風險管理總計劃和策略,監督計劃的執行和在風險發生時進行指導。.4負責審核和批準風險管理報告;.5負責企業風險管理適應性和有效性的監督、檢查、回顧、評審、持續改進等。

3、3.2風險管理小組組成:企業各部門的部門主管領導、質量管理部風險管理員職責.1參與整個風險管理過程的全部活動,主要執行風險的確認、分析和評價,提出風險控制措施的建議并進行有效驗證,起草風險管理報告,參與風險回顧等。.2各部門領導負責制定與本部門生產活動有關的風險管理計劃。.3各部門領導負責風險項目及問題的匯總工作,負責資料與數據的收集工作。.4質量管理部負責人負責審核所有部門的風險管理計劃和記錄。.5質量管理部風險管理員:協助風險管理組長進行風險管理的組織、協調、跟蹤評估,并進行編號、登記、歸檔。3.3權限的分配總經理負責風險管理提供適當的資源,對風險管理工作負責領導責任。保證給風險管理、實施

4、和評定工作分配的人員是經過培訓合格的,保證風險管理工作執行者具有相適應的知識和經驗。質量受權人:參與對已找出的質量風險進行評估,風險評估報告最后由質量受權人批準。生產負責人:參與質量風險進行評估。質量管理部負責生產前的風險管理活動,形成風險分析、風險評估、風險控制的有關記錄,并編制質量風險管理報告。相關部門負責分析所有已知的和可預見的危害的收集并及時反饋給質量管理部進行風險分析,必要時進行新一輪風險管理活動。質量管理部和評審組成員定期對風險管理活動的結果進行評審,并對其正確性和有效性負責。質量管理部風險管理員負責對所有質量風險管理文檔的整理工作。4 質量風險評估方法4.1風險識別對藥品生產質量

5、管理體系的各環節、階段進行分析,采用風險提問,包括風險潛在性的有關假設,列出質量風險因素,對相關風險加以識別;在此階段清楚的確定、描述風險的問題或事件對質量風險管理(QRM)的結果有很重要的影響。4.2風險分析風險分析是對所確定的危害源有關的風險進行預估,闡明“出錯的可能性及結果”,本報告將采用“失敗模式及影響分析(FMEA)”這一質量工具對風險項目進行分析。基于“質量風險管理的嚴密和正式程度與涉及的風險或問題的復雜性和關鍵性相適應”的原則,對于工藝技術中存在的風險,我們將設置具體的標準(定量或半定量)來分析風險的嚴重性、可能性及可檢測性;對于公司質量管理過程存在的風險,我們將采用非正式的(定

6、性)方法進行評估,具體標準如下:4.2.1風險的嚴重性系數S標準:主要針對可能危害產品質量數據完整性的影響。類別嚴重性系數S標準無關緊要1對產品有微小影響,可能會引起該批或該批某一部分的損失或者小的返工。微小2對產品有較小影響,可能會引起目前批的損失。中等3對產品有中等影響,不僅會引起當前批的損失還會影響后續批次。嚴重4對產品有較高影響,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并且嚴重影響產品的供應。毀滅性5對產品有嚴重的影響,會影響到整個連續生產的所有后續批數4.2.2風險的可能性系數P標準:測定風險產生的可能性。工藝/操作復雜性知識或小組提供的其他目標數據,可獲得可能性的數值。為建立統一基線,建立以下等級:類別

7、可能性系數P標準罕見1每50年可能發生一次的事件;事件發生的概率接近于零不太可能2每5-10年可能發生一次的事件;事件的概率非常低,但是可以預見可能3每1-5年可能發生一次的事件;事件可能發生,控制措施可能被破壞很可能4一年發生一次或多次的事件;不會感到意外的事故幾乎肯定5事故每年發生的次數很高;事件頻繁發生,控制措施不到位4.2.3風險的可識別系數D標準:在潛在風險造成危害前,檢測發現的可能性,定義如下:類別可識別系數D標準幾乎肯定1目前的方法幾乎可以確切地檢測出失敗模式,有可靠的檢測方法可能性大2目前的方法可以檢測出失敗模式的可能性大中等可能3目前的方法有中等可能性檢測出失敗模式可能性小4

8、目前的方法只有極小的可能性可以檢測出失敗模式幾乎不可能5完全沒有有效的方法可以檢測出失敗模式4.3風險評估應用失敗模式及影響分析FMEA質量工具對管理過程中的風險、工藝技術中的風險進行風險評價,確定風險優先權(RPN)4.3.1工藝技術中存在的風險(定量或半定量評估)風險優先權RPN嚴重性(S)風險等級x可能性(P) x檢測性(D);風險(RPN)分值行動高36或S5此風險必須降低,其中嚴重程度為5導致的高風險水平必須將其降至RPN9中9RPN36此風險必須適當降低至盡可能低低9通常可以接收的風險質量管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定性評估)依據法規符合性、GMP符合性及年度產品質量回顧情況,直接判定其

9、風險優先權(RPN)。設定標準如下:風險(RPN)設定標準高不符合現行藥品管理相關法規、GMP中的嚴重缺陷項目、可能的安全事故中GMP中的一般缺陷項目低除高、中以外的情況4.4風險控制風險控制的方法.1人員:與產生風險或質量缺陷相關聯的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崗位培訓、操作水平有關,以此著手采取措施,加以改進或彌補,來控制質量風險的發生。.2文件:從與產生風險相關聯的文件(例如規程、工藝規程、檢測方法、安全操作規程等方面)進行風險控制。 風險控制的措施制定的風險控制措施要符合3個原則:有效、可控、效果顯著。.1有效:指控制措施針對性強,有的放矢的根治,能防范風險的再發生。.2可控:可操作性強,解決

10、實質性問題。.3效果顯著:在實施了這些措施后能杜絕藥害事件的發生,彌補藥品的質量缺陷,以提高藥品的質量。風險降低當風險超過可接受的水平時,風險降低將致力于減少或避免風險。包括采取行動來降低風險的嚴重性、發生的可能性及提高風險的檢測性。需要注意的是,風險降低的一些方法可能對系統引用新的風險或顯著提高其他已存在的風險,因此必須重復進行確定和評估風險的可能的變化。評估方法與原有評估方法一致。風險接受即使是最好的風險管理措施,風險也不會完全消除,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認為已經采取了最佳的風險策略,風險已降低至可接收水平。本次評估將以把風險優先權(RPN)降至“低”為可接受標準。5 風險管理活動評審5.1評

11、審組成員應對評審結果的正確性和有效性負責。5.2各部門應配合評審組成員對與產品安全性有關的信息進行評審。5.3依據以下和安全性有關的信息對產品生產過程進行評審。是否有事先未知的危害出現; 是否有某項危害造成的已被估計的風險(一個或多個)不再是可接受的; 是否初始評定的其它方面已經失效; 5.4應對產品生產信息的獲取方式進行評審保持評審記錄以證實風險管理計劃的每個要素在執行過程中已被適當的實施。6 風險管理報告在質量風險管理計劃實施結束后,各部門應積極配合評審組對風險管理過程的評審,評審的結果最終形成質量風險管理報告。質量控制實驗室風險管理報告1目的本風險評估是對質量控制實驗室檢驗實施前的已知的

12、和可預見的危害事件進行評估,找出該體系內各要素在實施時對于產品存在的潛在風險,為下一步進行風險評估和采取合理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風險打基礎。2 范圍2.1 質量控制的機構設置 是否合理,職責是否存在交叉和遺漏,人員數量和產品性質和生產規模是否相適應2.2 人員 資質和培訓內容等是否符合質量控制需要2.3實驗室設施 與產品性質和生產規模是否相適應;2.4文件和工具書 與產品性質和生產規模是否相適應;2.實驗室儀器 與產品性質和生產規模是否相適應;2.6物料(包括標準品、試劑、試液、培養基等) 與產品性質和生產規模是否相適應;2.7 檢驗流程和樣品管理 是否合理2.8檢驗數據和檢驗記錄管理 是否可

13、追溯2.9環境監控與制藥用水等監控 2.10安全管理3 質量控制實驗室風險評估項目失敗模式潛在風險風險等級控制措施風險降低相關文件安全隱患未及時發現及處理對實驗操作人員構成威脅。低安全部門及本部門定期進行自檢低化驗室安全管理規程人員安全傷害應急處理安全防護不到位實驗人員造成不必要的損傷低實驗前做好安全防護工作低化驗室安全管理規程三廢處理未處理徹底污染環境低按規定處理低化驗室安全管理規程微生物實驗室、無菌實驗室衛生清潔不徹底,微生物滋生導致實驗假陽性中嚴格按實驗室清潔標準操作規程操作低無菌室管理規程人員、物品進出無菌室標準操作規程微生物檢驗操作、無菌檢驗操作人員污染實驗假陽性低部門定期組織人員培

14、訓,提高人員意識低無菌室管理規程人員、物品進出無菌室標準操作規程檢驗人員進入微生物實驗室、無菌實驗室手未洗凈可能導致樣品污染低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規程操作低無菌室管理規程人員、物品進出無菌室標準操作規程更換無菌服無菌服被污染可能造成樣品污染中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規程操作低無菌室管理管理規程進出無菌室物品清潔、消毒、滅菌標準操作規程微生物實驗室工作鞋、潔凈服與普通工作服、工作鞋同時清洗潔凈服、潔凈鞋清洗不徹底低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規程操作低無菌室管理規程進出無菌室物品清潔、消毒、滅菌標準操作規程潔凈服滅菌滅菌不徹底污染潔凈區,影響實驗結果低在符合標準操作規程的前提下定期對設備進行驗證。低無菌室管理管理

15、規程進出無菌室物品清潔、消毒、滅菌標準操作規程檢驗器具清潔清潔不徹底,有洗潔精、洗液、有機溶劑殘留影響實驗結果,造成誤判低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規程操作低無菌室管理規程進出無菌室物品清潔、消毒、滅菌標準操作規程微生物用檢驗樣品包扎及滅菌包扎不嚴,滅菌時間及溫度設置不合理影響滅菌效果中定期進行設備驗證,確定滅菌時間和溫度低無菌室管理規程廢棄酸堿溶液稀釋程度過低污染環境中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規程操作低化驗室廢液處理管理規程含砷、鉛汞及汞鹽毒性溶液解毒不徹底排入下水道污染環境、造成中毒低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規程操作低化驗室廢液處理管理規程廢棄原輔料及檢驗剩余樣品處理不當可能對社會人員造成不必要的損害,給公司

16、帶來損失低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規程操作低廢棄物處理標準操作規程試劑試液驗收驗收項目不全面,驗收錯誤導致實驗失敗,影響藥品質量中制定標準全面的驗收項目低化學試劑管理管理規程試液、指示劑、緩沖液管理規程試劑試液儲存試劑試液儲存不當導致實驗失敗,影響藥品質量中嚴格按標準操作規程進行低化學試劑管理管理規程試液、指示劑、緩沖液管理規程試劑試液稱量配制稱量配制不準確實驗結果不準確,影響產品質量高嚴格按標準操作規程進行低化學試劑管理管理規程試液、指示劑、緩沖液管理規程菌種傳代使用操作不當菌種受到污染、存放不當影響實驗、結果判斷中嚴格按標準操作規程進行低檢定菌傳代、貯存、接種標準操作規程培養基分裝、滅菌操作過程

17、不規范影響培養基滅菌效果,直接影響實驗結果中嚴格按標準操作規程進行低培養基管理規程配制滅菌后培養基儲存不當培養基質量受到影響,直接影響實驗結果中嚴格按標準操作規程進行低培養基管理規程生物指示劑質量復核操作污染復核不準確,影響設備驗證結果中嚴格按標準操作規程進行低檢驗用陽性對照品管理管理規程生物指示劑存放銷毀生物指示劑存放不當銷毀不徹底影響實驗結果,設備驗證結果不準確,直接影響產品質量。污染環境中嚴格按標準操作規程進行低檢驗用陽性對照品管理管理規程標準物質、標準溶液、滴定液制備標化稱量、標化不準確、未定期標化實驗結果不準確,直接影響產品質量中嚴格按標準操作規程進行低檢驗分析用標準品、對照品管理規

18、程 滴定液、標準溶液管理規程標準物質、標準溶液、滴定液領用存儲存儲不當實驗結果不準確,直接影響產品質量中嚴格按標準操作規程進行低檢驗分析用標準品、對照品管理規程 滴定液、標準溶液管理規程易制毒品、劇毒物品驗收、存儲、使用驗收項目不全面、存儲不當、使用不當質量不可靠、影響質量、可能影響人員安全中制定標準全面的驗收項目低檢驗用試劑管理規程檢驗儀器使用、維護保養環境溫度影響、氣源、檢測站影響儀器靈敏度,導致實驗結果不準確低將儀器按規定的溫濕度放置低檢驗分析儀器管理規程取樣取樣器具,取樣環境不符合要求,取樣人員操作不規范樣品受到污染,影響實驗結果中嚴格按標準操作規程進行低取樣管理規程取樣計劃取樣計劃不

19、合理無法全面指導生產,無法保證產品質量中嚴格按標準操作規程進行,制定合理的取樣計劃低取樣管理規程樣品接收分發品名批號錯誤導致檢驗錯誤中按標準要求分發接收認真復核低檢驗樣品接收、分發管理規程留樣管理包裝完整性受到破壞,儲存環境不符合要求樣品質量受到影響,檢驗結果不準確中接收時仔細檢查包裝完整性,按要求儲藏低留樣觀察管理規程穩定性考察方案制定、數據匯總分析評估方案制定不合理無法正確判斷樣品的穩定性是否符合規定中制定標準的穩定性考察方案并嚴格執行低持續穩定性考察管理規程OOS/OOT/OOE 發現計算或公式錯誤實驗結果錯誤中計算過程中認真檢查,并雙人復核低實驗室異常結果調查管理規程工藝用水酸堿度溫度

20、不穩定影響實驗結果低嚴格按標準操作低純化水檢驗標準操作規程工藝用水微生物檢查取樣時消毒劑殘留、取樣到處理樣品超過8小時實驗結果不準確低嚴格按標準操作規程操作低純化水檢驗標準操作規程熾灼殘渣溫度 實驗結果不準確中嚴格按標準操作規程操作低熾灼殘渣檢查標準操作規程相對密度溫度實驗結果不準確中嚴格按標準操作規程操作低相對密度檢測標準操作規程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學不適合、樣品不具代表性、結果判斷錯誤實驗結果不準確、直接影響產品質量,給使用者造成傷害。高制定合適的方法學驗證實驗,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定期對檢驗人員進行培訓及考核。低微生物限度檢查標準操作規程無菌檢驗標準操作規程培養基靈敏度檢查試驗菌株的生物學

21、活性不符合規定培養基的靈敏度檢查不符合規定,直接影響實驗結果中購買使用符合要求的試驗菌株低培養基靈敏度復核標準操作規程pH測定時間、溫度、新沸過并放冷的純化水、標準緩沖液渾濁、發霉或沉淀實驗結果不準確低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低pH值測定標準操作規程電導率檢查時間、溫度實驗結果不準確低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低電導率檢查標準操作規程蛋白質測定稱量準確性、加熱時間、硼酸濃度、滴定液濃度、終點確定實驗結果不準確低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低蛋白質含量檢查標準操作規程氮測定法稱量準確性、加熱時間、硼酸濃度、滴定液濃度、終點確定實驗結果不準確低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低氮測定法標準操作規程溶液顏色檢查法透視背景、方式、實驗人員

22、視力可能將實驗結果誤判中人員視力必須符合規定,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低溶液顏色檢查標準操作規程熔點測定法供試品高度、使溫度計的汞球部的底端與容器底部距離2.5cm以上實驗結果不準確中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低熔點測定標準操作規程使傳溫液的受熱后液面適在溫度計的分浸線處位置需使毛細管的內容物適在溫度計汞球中部影響實驗結果的判斷中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低熔點測定標準操作規程不斷攪拌使傳溫液溫度保持均勻影響實驗結果的判斷中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低熔點測定標準操作規程升溫速率1-1.5/min低熔點測定標準操作規程不溶性微粒檢查法攪拌時出現氣泡影響實驗結果的判斷中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低不溶性微粒檢查標準操作規程干燥失重檢

23、查法供試品均勻平鋪厚度超過5mm、相同條件同供試品干燥至恒重的扁型稱量瓶、干燥后供試品放置室溫影響實驗結果中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低干燥失重測定標準操作規程可見異物檢查翻轉容器時產生氣泡、觀察樣品時所處的光照度、視力4.9或4.9以下、色盲影響實驗結果的判斷中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低可見異物檢查標準操作規程硫酸鹽檢查比色黑色背景影響實驗結果的判斷中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低硫酸鹽檢查標準操作規程氯化物檢查時間、顏色、暗處放置5min影響實驗結果中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低氯化物檢查標準操作規程砷鹽檢查旋塞頂端平放一片溴化汞試紙大小能覆蓋孔徑而不露出平面外影響實驗結果中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低砷鹽檢查標準操作規程導氣管中醋酸鉛棉花60mg影響實驗結果中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低砷鹽檢查標準操作規程水浴溫度25-40影響實驗結果低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低砷鹽檢查標準操作規程鐵鹽檢查標準鐵溶液的制備影響實驗結果中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低鐵鹽檢查標準操作規程裝量檢查損失、擦干程度。是否抽盡稱定速度影響實驗結果中嚴格按質量標準操作低注射劑檢查標準操作規程相對密度(比重瓶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