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下冊6.4祖國的首都─北京教學設計新人教版_第1頁
八年級地理下冊6.4祖國的首都─北京教學設計新人教版_第2頁
八年級地理下冊6.4祖國的首都─北京教學設計新人教版_第3頁
八年級地理下冊6.4祖國的首都─北京教學設計新人教版_第4頁
八年級地理下冊6.4祖國的首都─北京教學設計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祖國的首都北京一、課標要求運用資料說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點、歷史文化傳統和城市職能,并舉例說明其城市建設成就。二、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通過對北京地區的政區圖、地形圖、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等資料的閱讀分析,探究歸納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勢、河流水系、氣候等自然環境特點。2運用直觀的圖片等資料,感受并歸納北京的歷史文化傳統、城市職能和現代化建設成就。(二)過程與方法1學會運用地圖、圖片等資料,分析、綜合和評價區域自然環境的特點。2運用搜集的地理信息,感受、歸納區域人文環境特點,初步感受與探討區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人地矛盾。3體驗小組合作學習的樂趣與挑戰,逐步養成自

2、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與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感受北京的文化傳統、發展成就,增強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2通過感受北京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樹立人地和諧發展的科學發展觀。三、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北京的自然環境特點。2北京的歷史文化傳統、城市職能和現代化建設成就。3北京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二)教學難點北京的自然環境特點及評價。四、教學策略充分運用教材的同時,搜集、整合地圖、圖片以及文字資料,創設探究學習的教學情境,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激勵功能,引導學生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進而總結并得出結論。五、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合作學習小組。六、教學過程第1課時導入新課:

3、調查班內去過和沒去過北京的同學各有多少。請大家在組內做一下交流,然后分別請兩位代表談談自己的北京見聞與感想。學生小組合作、探究交流、發言展示、評議補充,教師適時引導、點撥。階段小結:北京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心臟,是每一個中國人都為之自豪和熱切向往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北京,去聆聽祖國母親的心跳。認讀目標:課件顯示學習目標。注:認讀包括兩部分,學生認讀和教師解讀。教師要強調,學習目標包括方法思路目標和學習內容目標。以自然環境特點為例,“自然環境特點”為內容目標,“運用政區圖、地形圖等資料探究總結”為方法思路目標。(一)優越的自然條件北京是我國著名的古都,具有800多年的建都史。那么,她究竟具有

4、怎樣神奇的魅力,使得幾代王朝都選中了這塊“風水寶地”?探究活動一:地理位置讀下面兩幅圖,描述北京的地理位置。設計意圖:落實課標要求,培養學生圖文轉換的能力與合作探究學習的習慣。學生小組合作、探究交流、發言展示、評議補充,教師適時引導、點撥。階段小結:從緯度位置來看,北京(40°N)屬于暖溫帶;從海陸位置看,北京位于華北平原的西北角,西、北兩面分別緊靠太行山脈與燕山山脈,東南方向面朝渤海;從行政區劃來看,北京周圍被河北與天津環繞。(承轉)那么,這種地理位置有什么優越性呢?探究活動二:位置與氣候讀“影響北京的冬、夏季風風向簡圖”(左圖)和“北京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右圖),探究以下問題

5、。1從冬夏季風影響的角度,分析北京地理位置的優越性。2總結北京的氣候特點。設計意圖:落實課標要求,培養學生讀圖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與合作探究學習的習慣。學生小組合作、探究交流、發言展示、評議補充,教師適時引導、點撥。階段小結:北京背靠群山,山脈可以阻擋冬季風的侵襲,使冬季不致過分嚴寒;面朝大海,能夠接受夏季風的滋潤,使氣候不致過于干燥。北京的氣候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具有“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的特點。探究活動三:地形與河流關于建都條件,古代典籍管子乘馬篇云:“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溝防省?!保ㄗⅲ航處熆梢赃m當地解讀:城邑選址一定要選在高亢之處,但不能離水源太遠,要有足夠的用水;

6、反過來說,城邑選址在低地時,不能離水源太近,否則容易遭受水害,還得修筑防洪設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結合下圖,分析北京在地形、地勢與河流方面有哪些優勢?設計意圖:落實課標要求,培養學生讀圖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與合作探究學習的習慣。學生小組合作、探究交流、發言展示、評議補充,教師適時引導、點撥。階段小結:北京位于華北平原西北角,西北高、東南低,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區內有永定河、潮白河、溫榆河、拒馬河等河流以及一些湖泊,地勢較高而不燥,水源充足而無水患之憂,正是“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溝防省”的最佳注解。(師:當然,北京作為古都的有利條件還可以從安全、交通、經濟等方面分析,有興趣的

7、同學可以在課下搜集資料進一步探討。)板書:一、優越的自然條件1依山向海的地理位置2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3地形與河流第2課時(二)歷史悠久的古城探究活動:觀察下列圖片,談談自己的感想。設計意圖:落實課標要求,運用直觀的材料,引導學生感受并歸納出“歷史悠久,文明厚重”的結論,培養學生運用歸納法學習地理的習慣和能力。北京周口店遺址博物館明長城明清紫禁城故宮天壇明、清帝王祭天和祈福的地方中國現存最大的陵墓群明十三陵云居寺收藏石經之多堪稱世界之最圓明園遺址傳統民居四合院傳統民居四合院傳統民居區胡同學生小組合作、探究交流、發言展示、評議補充,教師適時引導、點撥。出示材料:(可讓學生讀一讀)北京是舉世聞名的

8、古都,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宏偉的古建筑、優美的園林和眾多的名勝古跡,居我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首,集中了許多人類文化的瑰寶,是我國的文化中心。據統計,北京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54個,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14個,其他確定有文物價值尚待確定保護級別的有4 000余處?,F已出土文物達10萬件之多。在眾多的文物之中,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故宮,有世界上七大奇跡之一的萬里長城,有中國現存最大的陵墓明十三陵,有我國最著名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北海公園、香山公園及圓明園遺址公園,等等。具有歷代文化和藝術特色的古寺廟2 600多座,其中有歷史悠久的佛教古寺潭

9、柘寺,有收藏石經最多、堪稱世界之最的云居寺,有我國最大戒臺的戒臺寺,有我國現存最大的壇廟建筑天壇祈年殿,有居于全國第二位的祭孔古建筑孔廟,有以紀念民族英雄和杰出人物而興建的文天祥祠、于謙祠、袁崇煥祠、楊椒山祠等。還有近代現代名人的紀念地,如魯迅故居、郭沫若故居、蔡元培故居、茅盾故居、齊白石故居、徐悲鴻紀念館、梅蘭芳故居等。階段小結:悠久的歷史傳承,厚重的文化積淀。(承轉)作為國家的首都,今天的北京有著哪些特殊的城市職能呢?(三)城市職能探究活動:依次觀察下列三組圖片,討論它們分別體現了北京哪些方面的城市職能?設計意圖:落實課標要求,運用直觀的材料,引導學生感受并歸納出北京的城市職能,培養學生運

10、用歸納法學習地理的習慣和能力。人民大會堂是我國最高權力機構人大常委會所在地中南海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所在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是我國最高司法機構學生小組合作、探究交流、發言展示、評議補充,教師適時引導、點撥。小結: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肩負著對全國進行行政管理的職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大劇院CCTV大樓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自然博物館學生小組合作、探究交流、發言展示、評議補充,教師適時引導、點撥。階段小結:北京的文化教育事業非常發達,這里有包括北大、清華等全國頂級大學在內的上百所高等院校,有中科院、社科院等各類科研機構,有全國藏書最多的國家圖書館,有中央電視臺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11、,還有很多著名的國家級博物館、展覽館因此,北京是全國的文化中心。美國駐華大使館俄羅斯駐華大使館法國駐華大使館2014年北京APEC峰會外交部大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交流、發言展示、評議補充,教師適時引導、點撥。階段小結:北京有眾多的外國大使館、國際組織代表機構、海外企業代表機構等,多次成功承辦大型國際會議,是中國與世界聯系與交流的中心。北京是國際交往中心。板書:1政治中心2文化中心3國際交往中心承轉:神奇的北京,美麗的北京,偉大的北京,今天正經歷著日新月異的發展與變化。(四)現代化的大都市探究活動:自學教材39頁到41頁??偨Y:教材從哪幾個角度舉例說明了北京的現代化建設成就?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

12、自學能力、概括和提煉地理信息的能力。學生小組合作、探究交流、發言展示、評議補充,教師適時引導、點撥。階段小結:1城市重點功能區的建設2現代化的立體交通網絡的建設3城市環境質量的改善4傳統建筑的保護承轉:那么,北京是否就完美無缺了呢?(五)北京的尷尬環境與發展探究活動:讀下列材料,談談你的感想,并為北京的發展出謀劃策。設計意圖:落實課標要求,從環境與發展的角度看北京,引導學生思考“人地關系”這一地理科學的永恒主題,樹立科學、和諧的發展觀。材料一:霧霾中的天安門材料二:沙塵中的北京材料三:保護?發展?學生小組合作、探究交流、發言展示、評議補充,教師適時引導、點撥。(注:霧霾、沙塵暴等問題的解決是一

13、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并不是單靠北京自己就可以解決的,因此,在學生探究和討論時,并不要求得出一個圓滿的結論,只要能體現“人地和諧發展”的觀念就應該給予肯定。)課堂小結:隨著北京現代化步伐的不斷加快,發展與環境(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做到二者的和諧共存和良性互動,如何使社會與自然可持續發展,是擺在人們面前的重大課題,也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后作業:1搜集資料,說明北京現代化發展的成就。2搜集資料,說明北京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還存在哪些矛盾。七、教學反思課標要求運用資料說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點、歷史文化傳統和城市職能,并舉例說明其城市建設成就。從教材的編寫來看,本節內容并沒有像一般區域地理那樣按部就班,而是把“古都”作為切入點,試圖從古都有利的自然條件出發,探究北京的自然地理特點,從而承載課標中“運用資料說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點”的要求。這種編排,很好地體現了探究性學習的思路,但也同時給教師教學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搜集相應的資料,創設探究的情境。除“自然環境”以外,北京的“歷史傳統”“城市職能”“現代化建設”等內容多以感性知識為主。看起來很簡單,幾乎沒什么可“講”。因此,提供典型的、直觀感性的材料,由學生去感受、歸納、總結,就成為必然的選擇。課標中對北京的表述是放在“認識區域”中的“環境與發展”部分,這本身就隱含著“從環境與發展的角度看北京”的要求。但這一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