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實施編制人:審核人:審批人:2019 年2月 10 日.前言本方案依據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實施細則 的相關要求,結合山東省內建筑施工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標桿企業先進做法, 兼顧全省廣大建筑施工企業實際情況編織而成。本方案是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集團公司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實施的重要依據。本方案規定了集團公司及各相關單位落實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理工作各項要求的指導性方法和實施建議。 通過識別建筑施工生產經營活動中潛在的風險、危險源、有害因素,并運用定性或定量的統計方法確定其風險危險程度, 進而確定風險控制的優先順序和風險
2、控制措施,對不同等級的風險進行差異化分級管理, 切實落實黨和政府有關風險分級管控的各項要求, 使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更加明確, 以達到持續提升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遏制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的目的。.1范圍本方案適用于集團公司在山東省內從事生產安全管理活動中風險分級管控體系的實施。各項目部實施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時,除應遵從本方案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和規定。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方案的引用而成為本方案的條款。GB/T23694-2013風險管理術語GB/T24353-2009風險管理原則與實施指南GB/T27921-2011風險管理風險評估技術GB50656-2011施工企
3、業安全生產管理規范GB50870-2013建筑施工安全技術統一規范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T77-2010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評價標準DB37/T2882-2016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通則DB37/T2883-2016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通則DB37/T2883-2016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實施細則DB37/T2883-2016建筑施工企業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實施細則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標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辦 20163號) 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監總局第16 號令)山東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
4、體責任規定(省政府令第260 號, 2016年修訂版)關于建立完善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的通知(魯政辦字201636號).術語和定義3.1風險risk施工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與隨之引發的人身危害和健康損害及財產損失的組合。風險的主要特性為發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嚴重性。可能性,即危險情況發生的開率;嚴重性是指危險情況一旦發生,造成其他傷害和經濟損失的大小和程度。3.2風險分級通過采用科學、合理方法對危險源所伴隨的風險進行定性或定量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劃分等級。3.3風險分級管控按照風險不同級別、所需管控資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復雜及難易程度等因素而確定不同管控層級的風險管控方式。3
5、.4危險danger系統中存在導致發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過了人們的承受程度。3.5.危險源hazard可能導致死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3.6重大危險源majorhazard重大危險源是指危險性較大的,存在重特大事故隱患、 容易造成群死群傷或財產重特大損失,給社會帶來重特大影響的危險源。3.7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可能導致作業人員群死群傷或造成重大不良社會影響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單位應當在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編制專項方案;對于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單位應當組織專家對專項方案進行論證。3.
6、8安全技術交底explaininginaspectsofsafetytechnique在施工作業前對直接施工作業人員進行的該專項作業或施工工序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注意事項的培訓, 并通過書面文件方式予以確認記錄的培訓方式。4 基本要求4.1 總體要求結合建筑施工特點,建立精準、動態、高效、嚴格的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全面辨識、評估安全風險,落實風險分級管控主體責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風險,對企業風險實施差異化、標準化分級管控。根據安全風險等級及嚴重程度,落實預防和應急措施,化解和降低安全風險,提升企業安全生產水平。4.2 目標全面落實項目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主體責任,確保風險有效受控,構建安全
7、生產長效機制,從根本上化解或降低安全風險,防范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4.3 原則項目部應遵照“全員參與、分級管控;自主建設、持續改進;系統規范、融合深化;注重實際、強化過程;激勵約束、重在落實”的原則,從最高管理者到施工現場作業人員, 全員參與風險辨識、 分析、評價和管控,確保風險分級管控體持續、有效、穩定、健康。5 組織管理機構5.1 機構設置集團公司在公司和項目部分別建立安全生產風險管控領導小組,負責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的研究、統籌、協調、指導工作。 企業風險管控領導小組由企業主要負責人馬樹軍任組長,分管安全經理史世鵬任副組長,張帆渡、韓聰興、張勇、劉志強、韓誠、劉兆勤、王新民、傅積平任組員,日
8、常辦事機構設置在安全處。項目風險管控工作小組應由項目負責人任組長,成員至少包括項目技術負責人、安全負責人、施工員、機械員、資料員、班組長等部門負責人。項目部各崗位管理人員、 作業人員應全員參與風險分級管控活動的實施中,確保風險分級管控活動涉及工程項目的各區域、場所、崗位、各項作業活動和管理活動,確保施工現場危險源辨識的全面性、時效性。.5.2 職責a)組長 :是兩個體系建設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風險分級管控體系的建立與運行;b)副組長 :明確各部門、各崗位的風險管控職責;c)成員:掌握風險的分布情況、可能后果、典型預控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隱患,對一級風險進行重點監控, 對其他級別風險管控進行監督指導
9、;負責對項目部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小組的工作進行監督指導; 負責組織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辨識工作的開展,負責對施工現場重大危險源的匯總、 評估,及時對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清單中的危險源進行更新。項目部a)全面負責項目部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的制定與運行, 確保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的有效運行, 落實一級風險管控措施, 實施二級風險管控工作,對三、四級風險的管控進行監督指導;b)明確項目部各部門班組、作業人員的安全職責與責任;c)確保項目部、班組、作業人員全員參與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d)負責對施工作業班組的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工作進行監督檢查;e)負責編制項目部風險分級管控清單;f)項目部
10、應掌握本項目風險分布情況、可能后果、典型預控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隱患;g)負責工程施工范圍內風險點的辨識、預防和治理,并對施工作業班組的危險源的預防管控措施進行驗證;h)開工初期進行重大危險源的公示。施工作業班組a)掌握本班組涉及的風險分布情況、風險后果、可能存在的隱患及預控措施等相關知識,落實一、二級風險管控措施,實施三級風險管.控工作,對四級風險的管控進行監督指導;b)對本班組作業人員的施工作業活動進行風險管控交底;c)對重大危險源進行標識預警;d)對作業人員的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指導。施工作業人員a)應掌握本崗位涉及的風險分布情況、風險后果、可能存在的隱患及管控措施等相關知識,落實一
11、、二、三級風險管控措施,實施四級風險管控工作;b)應及時上報作業活動中產生的異常風險和新風險;c)落實風險分級管控措施,進行安全作業。6工作目標:自方案下發之日起到 10月底各分公司及項目部要初步建立起符合自身的風險識別及隱患治理兩個體系,到年底全面落實兩個體系。風險分級管控工作程序和內容6.1 風險分級管控工作程序風險分級管控工作程序主要包括:風險點確定、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 編制清單、制定措施、管控實施、驗證效果、文件管理、持續改進等九個關鍵控制環節。項目部應針對風險分級管控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制定相應的標準、 方法、步驟及要求,有組織地有序開展。6.2 風險點確定風險點劃分原則 風險點劃
12、分應遵循“大小適中、便于分類、功能獨立、易于管理、范圍清晰”的原則,涵蓋建筑施工活動全過程所有常規和非常規狀態的作業活動。風險點劃分方法企業可根據自身的管理方式、方法、經驗,采用一種或多種方法對風險點進行劃分。按照導致事故發生的4 種典型因素進行劃分,示例如下:.1 根據風險點的區域、 場所、部位等作業環境因素劃分, 如施工現場功能區的劃分、現場周圍建筑物構筑物情況、外電防護情況、地質巖土情況、基坑周邊市政工程分布情況等。2 根據風險點的設備、 設施、材料等物的狀態因素劃分, 如起重機械安全保險裝置完好程度、 腳手架管材質量情況、 安全防護棚的搭設情況等。3 根據作業人員及相關人員的行為等人的
13、行為因素劃分, 如影響高處作業的職業禁忌、個人防護用品的佩戴使用、 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等。4 根據項目管理體系建設及管理制度執行情況等管理因素劃分,如安全檢查隱患排查制度建立執行情況、 教育培訓制度落實情況、 領導帶班值班情況等。風險點排查1 風險點排查的內容項目部應對施工現場辦公區、生活區、作業區以及周邊建筑物、構筑物等可能導致事故風險的物理實體、作業環境、作業空間、作業行為、管理情況等進行排查。風險點排查至少應包含 JGJ59 所涉及的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腳手架、基坑工程、模板工程、高處作業、施工用電、物料提升機與施工升降機、塔式起重機與起重吊裝、 施工機具等方面存在的風險點。2 風
14、險點排查的方法項目部根據承包工程的類別、 等級按照國家相關技術標準、 管理制度規定、以往經驗等排查企業施工活動中存在的風險點。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對施工現場的場地情況、 施工環境、施工階段、分部分項工程,以及設備、設施、裝置、作業活動、管理情況等.進行風險點排查。3 建立風險點排查臺賬項目部應根據企業資質情況建立風險點排查臺賬,實現“一企一冊”;項目部應根據承包工程情況建立風險點排查臺賬,實現“一項目一冊”。臺賬信息應包括:風險點名稱、風險點位置、風險點范圍、潛在事故類型、事故危害程度、風險點風險等級、管控措施等信息。6.3 危險源辨識識別危險源應考慮的傷害類型根據建筑施工現場的特點, 發生傷害
15、的類型主要包括: 1)坍塌;2)高處墜落; 3)觸電;4)物體打擊; 5)機械傷害; 6)起重傷 害;7)火災; 8)中毒和窒息; 9)爆炸; 10)車輛傷害; 11)灼燙;12)其他傷害。危險源識別的內容1 危險源辨識的范圍, 應覆蓋施工現場所有的作業活動, 包括施工現場的辦公區、生活區、 作業區以及周邊建筑物、構筑物或其他設施。2 危險源識別狀態與時態, 應考慮正常、 異常、緊急三種狀態和過去、現在、將來三種時態。3 危險源辨識還應重點考慮以下因素: a、常規和非常規施工作業活動;b、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包括建設單位人員、監理單位人員、施工總承包單位人員以及專業分包人員、工程來訪人員等
16、)的活動;c、施工作業人員的行為、能力和其他人的因素(包括工序交接前后產生的危險源);.d、在施工現場附近,由施工作業活動所產生的危險源(包括周邊配送電線路、周邊構筑物、市政工程等) ;e、施工進度計劃、施工作業時間、施工工藝、施工作業工序的變更及氣象作業條件的變化等產生的危險源;f、對施工作業區域、設備、操作程序、施工方案、施工組織的設計,包括其對人的能力的適應性。危險源辨識方法及途徑施工現場風險辨識的方法很多, 建筑施工企業應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選擇使用,以下是常用的兩種方法。1 工作危害分析法( JHA )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種定性的風險分析辨識方法, 它是基于作業活動的一種風險辨識技術,
17、用來進行人的不安全行為、 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識別。 即先把整個施工作業活動劃分成多個施工工序,將每個施工工序中的危險源找出來,并判斷其在現有安全控制措施條件下可能導致的事故類型及其后果。若現有安全控制措施不能滿足安全施工的需要, 應制定新的安全控制措施以保證安全施工; 危險性仍然較大時, 還應將其列為重點對象加強管控,必要時還應制定應急處置措施加以保障, 從而將風險降低至可以接受的水平。2 安全檢查表分析法( SCL )安全檢查表法是一種定性的風險分析辨識方法, 是將一系列項目列出檢查表進行分析, 以確定施工現場及周邊構筑物的狀態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過檢查發現
18、建筑施工過程中存在的風險, 提出改進措施的一種方法。安全檢查表的編制主要是依據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a、國家、地方的建筑施工有關安全法規、規定、規程、規范和標準,行業、企業的規章制度、標準及企業安全生產操作規程;b、.國內外建筑行業、建筑施工企業事故統計案例,經驗教訓;c、建筑行業及企業安全生產的經驗, 特別是本企業安全生產的實踐經驗, 引發事故的各種潛在不安全因素及成功杜絕或減少事故發生的成功經驗;d、系統安全分析的結果,如采用事故樹分析方法找出的不安全因素,或作 為防止事故控制點源列入檢查表。危險源識別的步驟1 施工作業人員對所施工的施工工序前后發現的風險點向班組負責人匯報。2 班組負責組織
19、對施工范圍內可能或已經造成安全風險的危險源和施工人員上報的風險點進行識別,填寫危險源清單,報項目部。3 項目部負責組織對施工現場范圍內可能或已經造成安全風險的危險源進行識別,填寫危險源清單 ,報企業安全管理部門。4安全管理部門對項目部上報的危險源清單進行匯總,編制企業危險源清單。5 危險源的識別應在建筑工程材料設備進場、 施工、驗收等過程中隨時評價,及時補充發現的新的危險源。6.4 風險評價風險評價的基本要求風險評價應滿足以下要求,以確保其科學合理性:1 在危險源充分辨識的基礎上,對其危害程度即風險進行評價;2 根據評價結果確定風險等級,制定管控措施;3 風險評價應為確定設施要求、培訓需求和運
20、行控制提供信息,為管控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提供依據;4 風險評價結果應形成文件,作為企業建立和保持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中各項決策的基礎,為持續改進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績效提供衡量的基準。風險等級的劃分1 根據風險危險程度, 依據企業對風險可接受的程度,按照從高.到低的原則 劃分為一、二、三、四等四個風險級別,分為“紅、橙、黃、藍”四級(紅色最高)。( 1)一級風險,即重大風險,意指現場的作業條件或作業環境非常危險,現場的危險源多且難以控制,如繼續施工,極易引發群死群傷事故,或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2)二級風險,即較大風險,意指現場的施工條件或作業環境處于一種不安全狀態, 現場的危險源較多且管
21、控難度較大, 如繼續施工,極易引發一般生產安全事故,或造成較大經濟損失。( 3)三級風險,即一般風險,意指現場的風險基本可控,但依然存在著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的誘因, 如繼續施工, 可能會引發人員傷亡事故,或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4)四級風險,即低風險,意指現場所存在的風險基本可控,如繼續施工,可能會導致人員傷害,或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對于現場所存在的低風險, 雖不需要增加另外的控制措施, 但需要在工作中逐步加以改進。2 集團公司對劃定的風險級別實行提級管理,對有下列情形的,風險等級提高一級,直至提至一級風險:( 1)年內發生過生產安全事故,導致發生人員死亡事故的;( 2)年內受到過行政處罰或因
22、現場安全管理不善被行業管理部門記入不良行為的;( 3)對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沒有采取治理措施或對重大事故隱患整改不到位的;( 4)隨著施工工序、工法、工藝的變化,風險等級急劇增加的;( 5)受天氣、環境等自然條件影響,需要提級管理的;( 6)其他需要實行提級管理情形的。風險評價方法.風險評價的方法很多,如安全檢查表法、專家評議法、頭腦風暴法、預先危險性分析法、事故樹分析法、風險程度分析法、作業條件風險評價法、風險矩陣分析法、事故后果模擬分析法等。 其中“作業條件風險評價法”(LEC 法)為建筑施工安全生產風險評價的常用方法。D=LECD危險源帶來的風險值 L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員暴露在這種
23、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 C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的損失后果1 發生事故的可能性( L)分數值事故發生的可能性10 完全可以預料。6相當可能; 或危害的發生不能被發現 (沒有檢測系統);或在現場沒有采取防范、監測、保護、控制措施,或危害的發生不能被發現(沒有監測系統),或在正常情況下經常發生此類事故或事件或偏差。3可能但不經常;或危害的發生不容易被發現,現場沒有檢測系統,也未發生過任何監測, 或在現場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執行或控制措施不當,或危害常發生或在預期情況下發生。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或沒有保護措施(如沒有保護裝置、沒有個人防護用品等),或未嚴格按操作程序執行,或危害的發生容易被發現(現場有監
24、測系統) ,或曾經作過監測,或過去曾經發生類似事故或事件,或在異常情況下類似事故或事件。0.5 很不可能,可以設想;或危害一旦發生能及時發現,并定期進行監測。0.2極不可能,或現場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監控、保護措施,并能有效執行,或員工安全衛生意識相當高,嚴格執行操作規程。0.1 實際不可能。2 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 E)分數值 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10 連續暴露6 每天工作時間內暴露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 每月一次暴露1 每年幾次暴露0.5非常罕見地暴露3 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 C)分數值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人員傷亡 直接經濟損失(萬元)100 : 10 人以上死亡,或50
25、 人以上重傷500040 : 2-9 人死亡,或10-49 人重傷1000500015 : 1 人死亡,或 1-9 人重傷1001000 7傷殘 10100 3輕傷 110 1 無傷亡 1 4 風險分級( D)根據風險的嚴重后果和可能性將風險劃分為四級。分數值 風險級別 風險顏色 危險程度 320 一級(重大風險)紅 極其危險 160320 二級(較大風險) 橙 高度危險 70160 三級(一般風險) 黃 顯著危險 <70 四級(低風險) 藍 一般危險風險等級的確定 根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特點,安全生產風險等級可以按照以下規則進行直接 判定,也可以按照作業條件風險分析法( LEC )等方法
26、進行判定。 1 對于列入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 2009 87號)的分部分項工程應作為一、二級風險,其中列入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附件二的可作為一級風險,列入附件一的可作為二級風險;2 未列入管理辦法附件但列入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中的作為三、四級風險, 其中屬于保證項目的可作為三級風險,其他可作為四級風險;3 凡列入國家安全技術標準、 工程建設標準的強制性條款的, 應作一級風險,未列入強制性條款的二級風險, 列入推薦性標準的視情.況可作為二級或三級風險;4 違反國家法律法規、 地方法規、部門規章的應作一級風險, 違反國家地方規范性文件的應作二級風險, 違反
27、省、市部門規范性文件的應作三級風險,其他違反規定的可作為四級風險。5 對滿足以下情況的可直接判定為一級風險: (1)發生過生產安全事故,且現在發生事故的條件依然存在的; (2)具有中毒、爆炸、火災等危險的場所,作業人員在 10 人以上的; (3)造成社會不良影響事件的; (4)現場直接觀察可能導致事故的。6 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風險等級應提高一級, 直至提至一級風險:( 1)年內受到過行政處罰或因現場安全管理不善被行業管理部門記入不良行為的;( 2)對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沒有采取治理措施或對重大事故隱患整改不到位的;( 3)隨著施工工序、工法、工藝的變化,風險等級急劇增加的;( 4)受天氣、環
28、境等自然條件影響,需要提級管理的;( 5)其他需要實行提級管理情形的。 7 以上凡是交叉的, 一律按最高等級對待。6.5 編制風險分級管控清單建筑施工企業應在每一輪風險辨識和評價后,編制包括全部風險點各類風險信息的風險分級管控清單。建筑施工企業應當根據承包工程復雜程度及時更新風險分級管控清單。工程項目部應當在開工前, 對風險進行辨識和評價, 編制風險分級管控清單,并隨著工程進度情況及時更新。工程施工過程中,應根據現場風險點的狀態和已采取的防控措施對風險點的危險等級進行重新辨別,及時消除或降低安全風險。建筑施工企業可參考本指南.附錄 C施工現場危險源辨識與危險評價一覽表根據工程實際和周邊環境制定
29、項目部風險分級管控清單。6.6 風險分級管控措施風險管控措施的主要內容建筑施工企業建立風險分級管控體系時,宜遵照系統工程原理,對每一個風險點覆蓋或包括的危險源根據風險等級的不同,按照工程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個體防護措施以及應急處置措施等五個邏輯層次逐一考慮,制定相應的實施風險管控措施。 風險分級管控常用的措施有重大危險源公示、專項施工方案、安全技術交底、班前教育、監理旁站等,施工企業可根據風險嚴重程度和危害大小對不同等級的風險采用上述多項管控措施進行綜合管控。重大危險源公示項目部應建立重大危險源公示制度,對屬于一級、二級風險的重大危險源進行公示。危險源公示可以采用通過設立公示欄、公示牌、網站發
30、布、手機 APP 發布等多種形式。工程項目部應在施工現場醒目位置設置“重大危險源公示牌” ,公示牌應注明危險源、施工部位、可能出現的后果、防護措施和責任人等內容。對于一級風險的重大危險源還應在施工部位掛牌公示。7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程序和內容7.1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程序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基本程序應包含編制完善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確隱患排查依據、 確定隱患排查方法、 事故隱患排查項目清單、事故隱患排查實施、 下發隱患整改通知單、 編制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事故隱患整改效果驗證、隱患整改銷號、隱患整改治理檔案等十個方面。7.2 事故隱患排查項目清單建筑施工企業應按照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實
31、施指南確定的企業和工程項目風險管控清單、風險級別,編制.企業、項目事故隱患排查清單。事故隱患排查清單基礎管理類隱患排查清單應包含但不限于 GB50656 分部 分項工程和 JGJ 59 的“安全管理”表格所涉及的有關資質資格、管理制度等存 在的問題或缺陷(參照附錄 1)。施工現場類隱患排查清單應包含但不限 JGJ59 所涉及的分部分項工程、設 備設施和作業中存在的問題或缺陷 (參照附錄 2)。事故隱患排查項目清單應涵蓋企業和項目,分別由企業、項目部、施工作業班組和施工作業人員四個層級負責對隱患進行排查。 事故隱患排查清單應至少包含但不限于排查項目、排查要素、依據標準、排查方法、排查部門及責任人
32、、排查周期等要素。7.3 事故隱患排查方法建筑施工企業隱患排查需要與企業日常管理、專項檢查和監督檢查等工作相結合,主要有以下方式:日常隱患排查;綜合性隱患排查;專項隱患排查;季節性隱患排查;企業各級負責人履職檢查;重大活動及節假日前隱患排查;事故類比隱患排查;日常隱患排查是指項目部、施工作業班組、施工作業員工的交接班檢查和班中巡回檢查, 以及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和特殊工藝、 專用設備、電氣等專業技術人員的日常性檢查。綜合性隱患排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產為目的,以安全責任制、各項專業管理制度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落實情況為重點,由各相關專業和部門共同參與的全面檢查。專項隱患排查主要是針對電氣設備、起重機械、
33、消防設施、危險易燃易爆物品、危險性較大分分部分項工程等作業的危險源進行檢.查。專項隱患排查要制定工作方案, 隱患排查工作方案中應明確排查的要求,如:組織人員、采取預定的排查方式、方法,排查的范圍、工作程序等。季節性隱患排查是指根據各季節特點開展的隱患排查,主要包括: a) 春季以防風、防觸電、防解凍坍塌、高處墜落、臨邊防護、開工復查為重點; b) 夏季以防雷、防風、防洪、防暑降溫、高處墜落、臨邊防護為重點; c) 秋季以防火、高處墜落、臨邊防護為重點; d) 冬季以防火、防雪、防凍、防滑、防風、高處墜落為重點。專家診斷性檢查主要是聘請安全管理專業的專家,對施工現場進行隱患排查。 專家組對檢查中
34、發現的問題, 將根據檢查情況形成一份完整的書面報告反饋給集團,幫助集團制定可行的整改方案和措施。集團各級主要負責人履職排查是指各級領導按照崗位責任制的要求組織的檢查。 專職安全員、 其他管理人員等日常安全監督檢查時,可參照已識別的風險點中的危險源控制情況進行抽查,并形成記錄。重大活動及節假日前隱患排查主要是指在重大活動和節假日前,對生產是否存在異常狀況和隱患、備用設備狀態、備品備件、生產及應急物資儲備、保運力量安排、企業保衛、應急工作等進行的檢查,特別是要對節日期間干部帶班值班、 機電儀保運及緊急搶修力量安排、備件及各類物資儲備和應急工作進行重點檢查。事故類比隱患排查是對企業內和同類企業發生事
35、故后的舉一反三的安全檢查。7.4 事故隱患排查實施事故隱患排查組織級別應包括企業、項目部、施工作業班組、施工作業人 員四個級別。事故隱患的排查要要做到定期排查和日常管理相結合,專業排.查與綜合排查相結合,一般排查與重點排查相結合。及時收集、查找并上報發現的事故隱患,積極采取措施對隱患進行整改。集團公司應每月、項目部應每周至少開展一次隱患排查活動,施工作業班組應每天開展,施工作業人員應在班前、班中、交班前后全過程進行。隱患排查周期可根據安全形勢的變化、上級主管部門要求等情況,增加隱患排查的頻次。涉及季節性、節假日、特殊時間段、惡劣天氣前后、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等出現的風險,可針對其特點安排專
36、項排查。發現隱患一般采用逐級報告的方法,即施工作業人員上報施工班組,施工 班組上報項目部,項目部再根據隱患危險程度報企業安全管理部門。隱患報告一般采用書面或口頭形式。7.5 下發隱患整改通知單安全處、項目部在隱患排查中發現隱患,應簽發隱患整改通知單。隱患整改通知單應包含檢查人、受檢項目、檢查時間、隱患部位、存在的 問題、整改要求、整改時限、受檢項目負責人簽字等內容,必要時應附影像資料7.6 制定隱患整改方案屬于重大事故隱患的, 應下達重大事故隱患掛牌督辦通知書 由安全處門人員負責掛牌督辦, 并制定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 由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核批準后, 項目部組織實施。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應當包括以
37、下內容:整改的目標和要求;采取的方法和措施;資金和物資的落實;負責整改的人員;整改的時限要求;.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事故隱患整改a)一般事故隱患通常由施工作業班組或施工作業人員根據隱患整改通知單的要求負責整改;b)重大事故隱患通常由項目部根據審核通過的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組織整改,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派員監督實施。在重大事故隱患整改過程中,事故隱患責任部門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 措施,防止事故發生。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 應當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 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置警戒標志,暫時停工或者停止使用。7.7 事故隱患整改效果驗證隱患整改報告事故隱患整改完畢后,應向隱患整改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釋意理論指導下的模擬交替傳譯實踐報告
- AAOA-MBR工藝處理南方低碳氮比城市污水的試驗研究
- 《社會財務共享服務實務》課件-領域1任務2-07.票據錄入-工資類票據
- 中班健康安全小衛士
- 教育的多元化發展路徑
- 顱腦損傷護理課件
- 《網頁設計與制作》課件-第9章頁面布局與風格
- 愛國教育午會
- 預防哮喘班會課件
- 牧原企業文化培訓總結
- 港口裝卸作業培訓
- 2025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數學真題(無答案)
- 鉗工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國牙科氧化鋯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 拖欠維修費車輛以車抵債協議范本
- 呼倫貝爾農墾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5
- 醫院檢驗科實驗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SOP
- 校園文化建設方案(共60張PPT)
- 藍色海洋經濟海事航海漁業水產養殖港口碼頭海運PPT模板
- 不飽和聚酯樹脂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 機動車排放檢驗比對試驗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