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我對音樂的認識音樂是個什么東西呢?我認為啊,它是一種語言,一種跨越國界的語言,一種不分國界的人都能聽懂的語言。它是語言,但是一些功能已經超過了語言。我為什么這么說啊?各位想想,為什么奧運冠軍們可以流血流汗都不流淚,站在領獎臺上唱國歌的時候他們為什么要流淚啊?非常簡單,這就是音樂的號召力了。我們唱歌唱祖國的時候都會有一種愛國的情愫,但是我們聽一個人說一百遍“中國人要愛國”卻無法產生這種感情。這就是音樂的功勞了。古代的時候,孔子在齊國聽到韶樂,他說:“三月不知肉味。”聽了一個音樂,竟然可以三個月都不吃肉啊。何以至此?“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就是我沒有料想到啊,對于音樂的欣賞還可以到達這么高的水
2、平。孔子就是一個音樂欣賞家,他可以為了欣賞音樂三個月都不吃肉。現代雖然沒有這種為了一場音樂會三個月吃齋的人了,但是我說現在的音樂啊勝似良藥。輕松的音樂可以使人放松,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還可以醫治憂郁癥,可以使一些煩躁的人靜下心來感受這個世界。所以我說音樂對人來說就是一種最貼心的語言。開心的時候,聽點兒快節奏的音樂,可以延續快樂;傷心的時候,聽點兒舒緩的音樂,可以忘掉不愉快的情緒;煩悶的時候,聽點兒搖滾樂,可以一解心中的不爽,受驚的時候,聽點兒輕音樂,可以平靜自己心中的波瀾。這就是音樂,這就是音樂的神奇。人天生就是喜歡音樂的,自打人一生下來,對這個世界的第一次碰面,這個新生命對地球的第一聲問好,
3、就是用音樂來完成的,哭也是一種音樂,它是表達悲傷或者不適心情的一種音樂。所以說語言也是音樂,江南的語言就是“吳儂軟語”,聽起來很悅耳,是一種享受。每次聽蘇州評彈的時候,我都聽不懂那個穿大褂的叔叔在說什么,但是我覺得就是很好聽,跟一首歌一樣,很輕柔的感覺。還有一個就是講故事,為什么有所謂的“語言催眠”啊?就是語言可以把人的這個思維帶到一個境界里去。所以說啊,語言跟音樂一樣,是可以把人帶入一個很神奇的境界的。我剛剛說了,音樂也是一種語言,一種人類生下來就能識別的語言,音樂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語言又是一種有符號的音樂。音樂也是在不斷發展的,從最早的巴洛克風格的古典音樂,到后來貝多芬和柴可夫斯基的巨大成
4、就,從鮑勃迪倫到皇后樂隊,從皇后樂隊到LACRIMOSA,都是音樂在一步步進化的表現,但是它永遠不會脫離本質,就是表達自己的內心思想。這些進化也象征著社會的變化,人類的變革。這樣看來,音樂又是一個見證者了。音樂是一個什么東西呢?我們身邊的東西。你摸不著,但又離不開,就是這么一個東西。但是如果正式的談論音樂,音樂音調是有組織的、有明確數比關系的樂音運動形態。它以人聲或特殊的人造工具(樂器)所產生的特殊的音響作為物質媒介。音樂音調直接訴諸人的聽覺。它在時間中運動、展開、呈現,具有一去不復返性。音樂音調是通過有組織的樂音運動對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情感、印象和心理感受進行的藝術抽象。表情性是音樂音調的主
5、要美學特征,它能夠直接地、深刻而鮮明地表現和交流人的內心情感,激起人的感情、引起人的想象和聯想,是一種情感的符號。在原始藝術中,詩歌、音樂、舞蹈是三位一體的。“音樂在文化的最低級階段上顯見得跟舞蹈、詩歌結連得極密切。沒有音樂伴奏的舞蹈,在原始部落間很少見,也和在文明民族中一樣。他們從來沒有歌而不舞的時候,也可以反轉來說從來沒有舞而不歌的。”只是歷史向前發展,三者才逐漸分化獨立開來。但是分來分去,文學和音樂,舞蹈和音樂,總是難舍難離,又合又分。器樂正是在為聲樂和舞蹈的伴奏中逐漸獨立出來的。對于器樂是如何從舞蹈的伴奏中逐漸獨立出來的問題,將另文討論。本文主要討論器樂是如何從聲樂的伴奏中逐漸獨立出來
6、的問題。“原始詩歌首先是抒情的歌曲,有許多是贊美神的,詩歌中表達具體含義的成份很可能是后來才逐漸產生的,這和語言的發展過程相近似。動物的叫聲主要是各種感情的反應,只能間接地表達某種含義。在人類語言中,很可能是先有表達感情的叫聲,然后才有具有含義的內容的,敘述性的表達則更晚一些。”音樂與文學的關系,正如魯迅認為的那樣,是在“哼唷哼唷”中誕生的,兩者沒有誰先誰后的關系。即使兩者分化獨立后,也總是又合又分,難舍難離。著名詩人公木在詩歌之路的序中認為,“在古代,詩不必是歌,所謂歌,包括詩歌與樂歌。凡成歌之詩源之歌詩,凡不歌之詩謂之誦詩。誦詩從歌體中分離出來,又經常補充著歌詩。誦詩從歌詩中分離出來,又最
7、后演變為誦詩,二者同時存在,并行發展,又互相影響,不斷轉化。”也就是說,結合與分離是詩歌與音樂發展的兩種趨勢,二者同時存在,并行發展,又互相影響,不斷轉化的。公木認為,“詩歌與音樂相分離,是基本趨勢,在全部詩歌演變當中,誦詩是主流。因為只有到詩歌從音樂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成為語言藝術的一種獨立形式,才能把語言的機能充分發揮,中國古典詩歌語言詩化過程,是在誦詩出現,并經過唐建安的高度發展,才完成的,建安,盛唐,兩個高峰,主要成就都在誦詩方面。”當然,“歌詩之路也決不容忽視的,因為詩歌與音樂的相結合,是另一趨勢,漢魏樂府,唐宋詞,元明曲都說明了這一點。”劉堯民在其詞與音樂一書中,對詩與樂之關系演變,
8、作了這樣的概括:“中國從古到近代的制曲方式,分為兩大階段,前一階段是以樂從詩,后一階段是以詩從樂。就其中詩樂相結合的方式,又可分為三個階段,從上古以至于漢代是以樂從詩,先作好詩,然后跟著詩歌的節拍來制曲。漢以后至唐是采詩入樂,因為從漢后詩樂分途,不能不采詩以合樂。從唐以來是倚聲填詞,先制好曲,然后跟著音樂的節拍來作詩。”詩歌與音樂這種深遠的歷史血緣關系說明,二者是在長期的又合又分,又分又合的相互影響中互為生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各自藝術形式中都可以看到對方的影子。從音調這個層面看,詩歌韻律形式的抑揚頓挫的音韻滲透著音樂的和諧美。在音樂的調式、風格、表情音調中,同樣可看到語言音調對音樂形式
9、的影響。這是我們在分析詩歌與音樂關系不可忽視的一個主要方面。詩歌和音樂畢竟是經過長期的獨立發展,二者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這也是我們在分析詩歌與音樂相互關系中不可忽視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從音調來看,詩歌語言格律形式的音調雖然也體現一定的高低、長短、強弱和音色的有規律變化的形式,但是詩歌語調的高低、長短、強弱和音色的變化不是建立在精確的數比關系上的,它只是一種近似值,因此在音律上沒有形成精確的嚴密的體系。而音樂的音調則不同,它是在長期的音樂實踐活動中,通過不斷選擇、提煉,逐漸形成在高低、長短、快慢、強弱和音色上精確的數比關系的樂音體系。“從音樂發展史上來看,在極其多樣的音響世界中,不是任何音響都能用
10、來構成音樂。只有經過人類的音響實踐,依據音響的科學基礎,歷史地形成具有一定音高關系和特定音響體系的各音,才能用來構成音樂。”由此可見,音樂的音響體系是對自然音響和語言音響的一種更高的選擇、提煉,是一種更具抽象力和概括力的聲音體系,是一種純聲音的藝術形式,這是音樂的音調與語言的語音的本質區別。在音調的作用上,詩歌音調始終是為表義服務的,不能脫離語義的制約;而音樂的音調則完全不同,它已獲得獨立的形式價值。如果說音樂音調有一部分是源于對語言音調的概括抽象的話,它也是在揚棄了語言音調中語義的一種結果。因此,它不依附于語義和其他任何要素,樂音通過本身有組織的運動就能表達音樂的內容,特別是能表達人的情感內容。正如蘇珊朗格認為的那樣,它是“人類情感的符號”。“音樂的音調結構,與人類情感形式一增強與減弱,流動與休止,沖突與解決,以及加速、抑制、極度興奮、平緩和微妙的激發,夢的消失等等形式在邏輯上有著驚人的一致。這種一致恐怕不是單純的喜悅與悲哀,而是與二者或其中一者在深刻程度上,在生命感受到的一切事物的強度、簡潔和永恒流動中的一致。這是一種感覺的樣式或邏輯形式。音樂的樣式正是用純粹的、精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污染控制工程模考試題及答案(附解析)
- 護理學導論練習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3月電力線路高級工題庫+答案(附解析)
- 2024年4月兒科護理習題(附參考答案解析)
- 《塔羅牌的團體使用》課件
- 纖維原料的風險管理與應急預案考核試卷
- 藤編藝術品市場分析考核試卷
- 2025年郵政專用機械及器材合作協議書
- 罐頭食品原料儲藏與保鮮技術進展考核試卷
- 《農業水資源管理與利用》課件
- 2025年高考英語復習難題速遞之語法填空(2025年4月)
- 下一代存儲架構
- 消防監督檢查一般流程和技術要點
- 園林綠化種子進場檢驗記錄
- 混凝土基礎質量檢驗記錄表
- 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分析課件
- 抗滑樁施工監測監控措施
- 教科研匯報2014[1](1)
- 瓦斯隧道安全技術培訓
- 萬壽菊提取物項目運營方案【參考范文】
- 協和醫院老年綜合評估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