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斷裂特點_第1頁
活動斷裂特點_第2頁
活動斷裂特點_第3頁
活動斷裂特點_第4頁
活動斷裂特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關于活動斷裂一、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5.8.1 抗震設防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的重大工程場地應進行活動斷裂勘察。活動斷裂勘察應查明活動斷裂的位置和類型,分析其活動性和地震效應,評價活動斷裂對工程建設可能產生的影響,并提出處理方案。活動斷裂的勘察和評價是重大工程在選址時應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重大工程一般指對社會有重大價值或者有重大影響的工程,如醫療、廣播、通信、交通、供水、供電、供氣等工程。重大工程的具體確定,應按國務院、省級人民政府和各行業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大型工業建設場地或者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規定的甲類、乙類及部分重要的丙類建筑,應屬于重

2、大工程。當前國內外地震地質研究成果和工程實踐經驗都較為豐富,在勘察和評價活動斷裂中一般都可以通過搜集、查閱文獻資料、進行工程地質測繪和調查就可以滿足要求,只有在必要的情況下,才進行專門的勘探和測試工作。搜集和研究廠址所在地區的地質資料和有關文獻檔案是鑒別活動斷裂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許多情況下甚至只要搜集、分析、研究已有的豐富的文獻資料,就能基本查明和解決有關活動斷裂的問題。在充分搜集已有文獻資料和進行航空相片、衛星相片解譯的基礎上進行野外調查,開展工程地質測繪是目前進行斷裂勘察、鑒別活動斷裂的最重要、最常用的手段之一。5.8.2 斷裂的地震工程分類應符合下列規定:1 全新活動斷裂為

3、在全新地質時期(一萬年)內有過地震活動或近期正在活動,在今后一百年可能繼續活動的斷裂;全新活動斷裂中,近期(近500年來)發生過地震震級M5級的斷裂,或在今后100年內,可能發生M5級的斷裂,可定為發震斷裂;2 非全新活動斷裂:一萬年以前活動過,一萬年以來沒有發生過活動的斷裂。全新活動斷裂分級指標斷裂分級活動性平均活動速率丫mm/a)歷史地震震級MI強烈全新活動斷裂中晚更新世以來有活動,全新世活動強烈、1M7n中等全新活動斷裂中晚更新世以來有活動,全新世活動較強烈1Av0.17M6m微弱全新活動斷裂全新世有微弱活動丫0.1M5級的斷裂,可定為發震斷裂;b非全新活動斷裂:一萬年以前活動過,一萬年

4、以來沒有發生過活動的斷裂。表2全新活動斷裂分級指標斷裂分級活動性平均活動速率vmm/a)歷史地震震級MI強烈全新活動斷裂中晚更新世以來有活動,全新世活動強烈、1M7n中等全新活動斷裂中晚更新世以來有活動,全新世活動較強烈1AY0.17M涌m微弱全新活動斷裂全新世有微弱活動V0.1M6的發震斷裂條件,特別重要的工程是否具有震中烈度I08的嚴重破壞的發震條件。因為這時既有高烈度影響要抗震設防,同時又將出現地震斷層,建筑物要防止位錯。評價活動斷裂發震標準的要點是未來工程使用期內可能出現的最大震級和震中烈度,斷裂如不在工程區域內的要確定鄰近強震影響下的影響場的烈度,作為工程建設抗震設防的依據。對可能出

5、現的地震斷層的發震斷裂評價時,要考慮第四系覆蓋層厚度對產生地震斷層的抑制作用,不同類型建筑對起始覆蓋層厚度有不同要求,可按照活動斷裂埋藏條件分別進行評價。必須著重指出:第四系地層厚度是指未經受錯動的原狀厚度,對于隱伏于第四系地層中的斷裂,要以其上斷點的埋藏深度作為真實厚度評價依據。因此這里要求:凡一般的工業與民用建筑可以第四系地層厚度作為評價依據,可不查清斷裂上斷點的埋深;但是對于甲類工程必須查清第四系地層中有無隱伏斷裂及其上斷點的埋藏深度,以真實的厚度作為覆蓋影響的評價依據。7 活動斷裂位錯的工程防裂評價一次地震中,由于場地條件的不同,引起建筑物的反應有很大的差異。場地的地震效應主要表現在以

6、下幾方面:(1)場地土層軟硬及厚度的影響一般土層軟弱、覆蓋厚度大時,反應譜在長周期部分反應突出。地震動時間長,在這類場地上建造的長周期建筑物與地基往往產生共振,導致高層建筑破壞加重。為此規范要求,根據場地土類別及覆蓋層厚度兩項指標對建筑場地類別進行劃分。(2)場地與地基土層地震液化可能性飽和的砂類土及粉土在地震中如發生液化,將導致建筑物產生沉降或差異沉降,引起建筑物開裂破壞,或造成大面積地面沉降,這方面的破壞事例在國內外歷次地震中累見不鮮。因此,場地地震效應分析中,對飽和砂類土及粉土進行液化與否的判別是重要內容。(3)斷裂對地面建筑影響強震區對重大工程場地應進行斷裂勘察,查明場地內是否分布有斷

7、裂,其位置、規模、性質、類型、最新活動年代及產生地震的歷史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根據最新研究成果及大型離心模擬實驗,在巖土工程勘察規范的基礎上提出了對一般建筑物的評價標準:場地內存在發震斷裂時,應對斷裂的工程影響進行評價,應符合下列要求:對符合下列規定之一的情況,可忽略發震斷裂錯動對地面建筑的影響:抗震設防烈度8度;非全新活動斷裂;抗震設防烈度為8、9度時,前第四系基巖隱伏斷裂的土層覆蓋厚度分別大于60m和90m。如不符合上述情況時,應避開主斷裂帶。避讓距離不宜下表對發震斷裂最小避讓距離的規定。表3發震斷裂的最小避讓距離烈度建筑抗震設防類型甲乙丙丁8 專門研究300m

8、200m9 專門研究300m300m(4)不利地形部位的影響不利地形部位對地震動是有放大作用的,但由于研究深度不夠,所以在老的建筑抗震設計規范中沒有規定。近些年由于震害實例增多,并經過大量有限元計算分析,在新修訂的建筑抗震設計規范中新增加了不利地形部位對地震影響系數的調整方案。即:當需要在條件突出的山嘴、高聳孤立的山丘、非巖石的陡坡、河岸和邊坡邊緣等不利地段建筑丙類及丙類以上建筑時,除保證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穩定性外,尚應估計不利地段對設計地震動參數可能產生的放大作用,其地震影響系數最大值應乘以增大系數。其值可根據不利地段的具體情況確定,但不宜大于1.6。本條中以突出地形的高度H,邊坡降的正切H/

9、L以及場址距突出地形邊緣的相對距離L1/H作為參數,對各種地形的地震放大作用按公式和下表調整。?=1+七a式中入一局部突出地形頂部的地震影響系數的放大系數;%-局部突出地形地震動參數的增大幅度,按下表采用;E-附加調整系數,與建筑場地離突出臺地邊緣的距離L1與相對高差H的比值有關。當L1/H2.5時,E可取1;當2.5WL1/H5時,已可取0.6;L1/HA5時2可取0.3;L、L1按距離場地的最近點考慮。表4局部突出地形地震動參數的增大幅度突出地形的高度H/m非巖質地層H55H1515H25巖質地層H2020H4040H60局部突出臺地邊緣的側向平均坡降H/LH/L0.300.10.20.3

10、0.3H/L0.60.10.20.30.40.6H/L10.30.40.50.6最大調整幅度1.6是根據分析結果和綜合判斷給出的。本條的規定對各種地形,包括山包、山梁、懸崖、陡坡都可以應用。8 斷裂的活動方式和活動速率活動斷裂有緩慢蠕動和突然錯動兩種基本活動方式。蠕動在活動斷裂帶普遍存在,一般不直接產生地震,突然錯動往往產生地震,但有部分活動斷裂的長期蠕動達一定程度時有可能速率明顯增加而導致突然錯動引發地震。因此,研究斷層的蠕動是可以進行地震預報的。大量的活動速率有地質的、歷史的和現代儀器測量的。現代活動速率代表今天的活動水平,以此作為活動斷裂工程評價標準之一,地震的和歷史的活動速率可作參考。

11、在中國東部地區的活動斷裂年活動速率S1mm/a,西部地區要求活動速率S5mm/a的活動斷裂將有可能發生中強級以上的地震。9 活動斷裂的工程效應斷裂最強活動是地震,斷裂的工程效應也是地震的工程效應。活動斷裂的工程效應主要有:地震振動波直接破壞建筑物;地震斷層的位錯剪切破壞建筑物;強地動影響下使部分場地或地基失效而破壞建筑物,如強震引起的山崩、滑坡、飽和土液化等。工程效應不同工程措施也不同。對于地震動的破壞,是大范圍的,主要是采取就地按烈度抗震設防加固的措施,當然對在高烈度區的新建工程也可以易地另選場址。地震斷層的位錯影響主要局限在斷裂帶或其兩側一定的范圍內,沿其走向方向狹長的條帶狀,范圍是有限的

12、,完全可以采取避開建設的措施,根據建筑物重要性不同,避開的距離可采用不同的建筑安全距離。場地或地基失效與地震強度和場地本身的地質地形條件有直接關系。場地失穩的工程抗震措施主要在大震級高烈度條件下考慮,可以先行勘察查明,屬危險區者可以調整布置,局部避開,或抗震加固。10 活動斷裂的最大可能震級與震中烈度的確定評估斷裂活動的最大可能震級是一個復雜的不確定性的問題,根據已有經驗和資料綜合評估,震級與發震斷層長度和位移量關系密切,統計的相關關系有:M=3.3+2.1IgL和M=2.4+1.931IgD以上兩式研究范圍為中國及鄰區,L為斷層長度(km);D為位移量(m),M為震級。中國地震震級M和震中烈

13、度I0統計經驗關系。M=0.66I0+0.89lgL(1980鄧起東)發震斷裂不在本工程場地內,與長度相距一定的距離,鄰近強震影響到本場地的烈度叫影響場烈度,它是本場地工程抗震設防的依據。該烈度可據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由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需要查得。表5抗震設防烈度與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的對應關系抗震設防烈度6789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0.1g0.15g0.2g0.3g0.4g11 活動斷裂最危險地段的確定活動斷裂系統具有分段活動特征,同一條斷裂的活動在幾何學、運動學、地球物理場異常等方面均呈現分段性,且不同地區的斷裂活分段作用特征也大不相同。斷裂作用的方式表現為孕震、減震、隔震和

14、無震滑動等。強烈地震往往發生在活動深斷裂帶的特殊部位,在實地調查中應特別重視與研究的地段有:兩條或多條第四紀以來活動斷裂交匯,或交而不匯區及活動斷裂曲折、彎曲最突出的部位;第四紀以來活動斷陷盆地內斷距較大的一側;活動深斷裂圍限的三角形、四邊形等構造閉鎖段;活動斷裂帶的兩頭常是震中往返跳動的地方,在端部應力集中并進一步推動它繼續被延伸的地點;活動斷裂帶上具有強活動速率地段或跨斷裂帶地形變測量的顯著形變梯度帶;活動斷裂帶有多次強震重復發生或活動斷裂帶缺震區。12大地震復發周期和“警告斷裂”大地震復發周期是指震級Mm的地震源地(或鄰近約10km范圍內)重復發生同等級的大地震相隔的時間(a),估計大地

15、震復發周期的作用有二,一是評價發震斷裂大震頻度特征;二是評估大震危險性。發震斷裂大震復發周期估計的方法有:根據完整的長時間序列的歷史地震記錄來估計大震復發周期;古地震研究估計大震復發周期。直接的方法是用發震斷裂帶上的古地震序列兩次大地震的古地震事件的年齡間隔,即為大震復發周期;間接地用震裂滑移速率來估算大地震重復周期。大震重復周期與斷裂的平均滑移速率成反比,與一次強震位錯量成正比。即:RX=D/S式中:RX大地震復發周期(a)D一次強震位錯量(mm)S發震斷裂的長期平均滑移速率(mm/a)考慮活動斷裂的蠕動影響時有RX=D/(S-C)C-蠕動速率(mm/a)近年來中國研究出12個大地震的重復周

16、期,大部分為15003000a,平均2700a;國外的研究,大陸板內地震,大地震周期大多在2000a。大地震周期是比較長的,比工程周期大23個數量級。但是在地震危險性分析中,特別應注意前次大震至今的時間(年),時間愈長則距下次發生新的大震的時間就愈近,對工程建設危險性就增大,因此,提出了“警告斷裂”的專門術語,用下式可以粗略估計斷裂的潛在危險程度。E=t/T式中:E重復發生率;t距前次大震的時間(a)T大震平均重復周期(a)。當E0.5時,發震斷裂為“警告斷裂”,即有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E值愈大,大震可能性愈大,危險性愈高。即表示前次大震距今年限已接近大地震周期了。當EC0.5時,表示前次大震

17、距今年限不長,小于大地震重復周期,故不可能原地重復發生前次一樣震級的大地震,不夠“警告斷裂”的標準,可以認為是安全的。13極高烈度區工程抗震措施對烈度(基本烈度或設防烈度)為6。f0區的工程,按現行規范抗震設防。對于已建在10極高烈度區的城鎮或工程,其抗震設防應專門研究。對于將擬建在10的新建城市或新建工程,抗震的原則是采取遠離的措施。遠離的安全距離為:a8級大震的10區新建城市和新建工程應遠離震中20km以外。b.7.57.75級白10區新建城市與新建工程應避開8km以外建設。14水庫誘發地震潛在危險性評價( 1)評價原則水庫誘發地震潛在危險性評價,是根據庫區的地質環境、地應力狀態、地震活動

18、背景與孕震斷裂附近巖體的導水性等條件進行評價,也可進行統計分析作出概略性估計,或采取兩種方法相組合的評價原則對水庫誘發地震的潛在危險性作出預測。( 2)評價內容a圈出可能誘發地震的地段;b確定不同地段可能發生的最高震級;c根據震級與烈度關系和衰減規律給出壩址、庫區和重要居民點烈度;d必要時給出壩址的峰值加速度、時程曲線和加速度反應譜。( 3)發生地點的預測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水庫誘發地震主要有構造型與非構造型兩類。a.易發生構造型水庫誘發地震的綜合地質條件有:塊狀或層狀堅硬巖體組成的庫段;庫、壩區有區域性斷裂通過;庫、壩區有活斷層,尤其是它的端點、交點、拐點以及雁列式斷層的錯列區;新生代以來繼承性活動盆地的邊緣,具有強烈差異活動的地段;斷裂和破碎帶有一定的規模和導水能力,斷裂帶與水庫水有直接接觸,有可能成為庫區通往地質體深部的通道;庫、壩區地應力不均勻,有明顯的地應力集中或導致地應力集中的地質構造;沿斷層有可靠的歷史地震記載或儀器記錄的地震活動。b易發生非構造型水庫誘發地震(以巖溶塌陷型為主)的綜合地質條件有:庫區有較大面積的碳酸鹽巖類分布;現代巖溶作用發育,并可見明顯的巖溶管道系,蓄水前已有巖溶塌陷或巖溶氣爆型地震的記載;一定的氣象和水文條件;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