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章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一、單項選擇題 以下圖為“地理環境中的碳循環圖。讀圖,答復以下各題。1.與全球氣候變暖關系最親密的是A B C D 2.與全球氣候變暖關系最親密的是A B C D 讀“我國某區域農業系統水、氣、生互相作用圖,完成以下兩題。3.該示意圖表達了A 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B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C 自然環境的相對穩定性D 人類對自然的改造力量是無窮的5.與全球氣候變暖關系最親密的是A B C D 以下圖為“CO2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環示意圖,讀圖答復以下三題。6.有關生物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表達錯誤的選項是A 改變了陸地水的化學成分B 大氣中的氮全部來自生物的作用C 參與
2、了巖石的形成過程D 現今地球大氣的成分主要是生物參與的結果7.以下圖中自然要素的聯絡反映了自然地理環境的A 差異性 B 整體性C 區域性 D 單一性以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地表物質與地貌分布示意圖。答復以下兩題。8.甲處地貌的形成與乙處地表物質的關系,表達了地理環境的A 整體性 B 差異性 C 地帶性 D 開放性在理論上,垂直自然帶與相應程度自然帶有以下圖所示的時應關系。以下圖為“北緯42°某山地部分垂直自然帶與程度自然帶對應關系示意圖。讀圖完成以下兩題。9.從較高緯度地區向赤道,針葉林帶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A 逐漸升高 B 保持不變 C 逐漸降低 D 變化無序以下圖為“地理環境各要素
3、間的互相關系圖。答復以下兩題。10.圖示自然要素的互相關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環境的A 區域性 B 開放性 C 整體性 D 差異性讀“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環示意圖,完成以下兩題。11.生物對地理環境的作用,歸根結底是由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結合上圖分析,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 太陽能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進入生態系統B 地球外表植被覆蓋率越來越低,原因在于大氣層中的CO2愈來愈少C 綠色植物在陽光下能放出氧氣,同時也放出氮氣D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能把有機質轉化為元素和簡單化合物讀“理想大陸自然帶分布圖,答復以下三題。12.圖中字母D代表的自然帶是A 熱帶雨林帶 B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C 熱帶
4、草原帶 D 熱帶沙漠帶13.以下現象中屬于人類破壞生態平衡而產生的不良后果的是A 黃河下游成為“地上河B 夏秋季節我國東南沿海經常遭遇臺風襲擊C 三江平原分布著大面積的沼澤D 在丘陵低山上修梯田種植經濟林木結合以下圖,完成以下兩題。14.同一座山,南北兩坡的基帶卻不同,影響基帶的因素主要有緯度位置山地的海拔海陸位置山麓的海拔 山坡的坡向A B C D 陸地環境的水熱狀況,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而變化,稱為陸地環境的垂直地域分異。據此答復以下兩題。15.根據氣溫垂直變化規律判斷,以下選項中可能有終年積雪的山脈是以下圖為某山脈南、北兩坡氣候資料圖,實線表示氣溫,虛線表示降水。據此答復以下兩題。16.該
5、山脈北坡為A 背風坡、陽坡 B 迎風坡、陰坡C 迎風坡、陽坡 D 背風坡、陰坡三峽水庫蓄水后水位達135米,庫區水流明顯放緩,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積現象,出現水污染的前兆;同時,庫區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頻率比以前增多。據資料答復以下兩題。17.三峽水庫蓄水后,庫區水流明顯放緩,泥沙淤積,引起其變化的主要因素是A 氣候 B 土壤 C 水文 D 生物分卷II二、非選擇題 18.讀“非洲大陸自然帶分布圖,完成以下問題。1圖中A自然帶主要分布于_緯線名稱兩側,C自然帶被_緯線名稱穿過。2圖中自然帶的名稱是:A_;B._;C_;D._。3從ABCD表達了自然帶從_到_的地域分異,這種分布的規律是
6、以_為根底的。4假設在處有一座高山,其山麓地帶的自然帶應與_寫字母自然帶一樣。5自然帶C對應的氣候類型是_,該氣候的成因主要是_。19.圖1為“某山地植被垂直變化示意圖,圖2為“該山地所在地區的氣候類型圖。圖2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類型的氣候區,丁是該山地所屬的氣候區。讀圖答復以下問題。1判斷甲、乙兩氣候區的變化屬于哪一種地域分異規律_,其分異的主導因素是_。2處氣候是否符合地帶性分異規律_,它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響_。3圖1中自然帶分別表示_。A高寒荒漠帶、高山草甸帶B針葉闊葉混交林帶、高寒荒漠帶C高山草甸帶、高寒荒漠帶D山地常綠闊葉林帶、高山草甸帶4結合丙處氣候類型,說明丙處植被類型及
7、其具有的特征。20.讀“世界部分地區自然帶分布示意圖,完成以下問題。1填寫自然帶名稱:A_,B_,C_,D_,E_,F_,G_,H_,I_,J_。2 ABCD的自然帶更替現象,表達了陸地自然帶由_到_的地域分異,這種地域分異規律是以_為根底的。3 FGH的自然帶更替現象,表達了陸地自然帶從_向_的地域分異,這種地域分異規律是以_為根底的,這種變化在_地區表現較為明顯。21.讀“南美洲南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過程示意圖,完成以下問題。1引起圖中地理環境演變的根本因素是_,該演變過程表達了地理環境的_性。2在以下字母所示的空格中,填上適當的文字,完成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物質與能量流動綱要圖。答案解析
8、1.【答案】D【解析】全球氣候變暖與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增多親密相關。工廠、汽車等燃燒礦物燃料能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同時森林等植物大量減少,又大大減弱了植物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因此可判斷圖中環節與全球氣候變暖關系最親密。2.【答案】D【解析】全球氣候變暖與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增多親密相關。工廠、汽車等燃燒礦物燃料能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同時森林等植物大量減少,又大大減弱了植物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因此可判斷圖中環節與全球氣候變暖關系最親密。3.【答案】B【解析】在干旱地區,由于灌溉、水分條件的變化引起了一系列地理環境的變化,該圖顯示各種地理事物之間有嚴密的聯絡,即表達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9、。4.【答案】D【解析】全球氣候變暖與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增多親密相關。工廠、汽車等燃燒礦物燃料能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同時森林等植物大量減少,又大大減弱了植物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因此可判斷圖中環節與全球氣候變暖關系最親密。5.【答案】D【解析】全球氣候變暖與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增多親密相關。工廠、汽車等燃燒礦物燃料能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同時森林等植物大量減少,又大大減弱了植物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因此可判斷圖中環節與全球氣候變暖關系最親密。6.【答案】B【解析】大氣中的氮一部分來自生物的作用,還有一部分是從原始大氣中的氨別離出來的。7.【答案】B【解析】圖中顯示出各地理要素間是互相聯
10、絡、互相制約、互相浸透的關系,表達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8.【答案】A【解析】讀圖可知,乙處為黃土高原,該地的水土流失嚴重,由于該處水土流失嚴重導致黃河含沙量增大,河流攜帶的泥沙在甲處沉積,松散的沉積物在甲處沉積形成沖積平原地貌,說明了地理環境具有整體性特征,應選A。9.【答案】A【解析】針葉林在一定的溫度環境下適宜生長,從赤道向較高緯度地區,山麓地帶的氣溫不斷降低,針葉林帶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逐漸降低。反過來,從較高緯度地區向赤道,針葉林帶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逐漸升高,A對。B、C、D錯。10.【答案】C【解析】讀圖可知,組成地理環境的各要素之間存在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關系,在景觀上總是保持統
11、一的,所以表達了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應選C。11.【答案】A【解析】光合作用的本質是綠色植物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貯存在生物體內,把自然界的無機物轉化、合成有機物,同時吸收CO2,放出O2。12.【答案】D【解析】讀圖,根據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F為赤道附近,那么為熱帶雨林帶,E為熱帶草原帶,D為熱帶沙漠帶,那么C為地中海氣候對應的亞熱帶硬葉林帶。應選D。13.【答案】A【解析】夏秋季節我國東南沿海經常遭遇臺風襲擊,三江平原分布著大面積的沼澤,這兩種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和人類活動無關。在丘陵低山上修梯田種植經濟林木,這是對自然環境的良性改造。黃河下游成為“地上河是由于中游人類破壞植被,造
12、成水土流失,下游泥沙淤積形成的。14.【答案】A【解析】緯度位置不同熱量不同,不同的溫度帶,生長的植被類型不同,所以緯度是影響基帶的因素之一;山地的海陸位置不同,降水量不同,植被類型會有差異,所以海陸位置也是影響基帶的因素之一;山麓的海拔不同,水熱組合有差異,因此引起植被類型差異,故山麓海拔是影響基帶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山坡的坡向不同,熱量或者水分會有差異,也會造成基帶的差異,所以山坡的坡向也是影響基帶的主要因素之一,故答案選A。15.【答案】B【解析】要從夏季入手,計算山體到達0 的高度。16.【答案】D【解析】從圖中看出,海拔200米處,北坡1月氣溫是7,而南坡是9,北坡為陰坡;1月和7月
13、降水最多的地方都在南坡,南坡是迎風坡,北坡是背風坡,D正確。17.【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河流流速減緩,泥沙淤積那么河流含沙量減小,說明水文因素的變化。選C。18.【答案】1赤道或0°緯線北回歸線2熱帶雨林帶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3赤道兩極熱量4B5熱帶沙漠氣候終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解析】1讀圖即可得出答案。2A、B、C、D的自然帶是大陸西岸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其劃分根底為水分,自然帶依次為熱帶雨林帶、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3從ABCD表達了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該分異規律是以熱量為根底。4處地處東非高原的熱帶草原氣候區,自然
14、帶為熱帶草原帶。5自然帶C熱帶荒漠帶對應的氣候類型是熱帶沙漠氣候,形成原因是終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19.【答案】1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主導因素是水分。2不符合,屬于非地帶性現象。它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影響。3C4丙地為地中海氣候區,植被屬于常綠硬葉林。葉片常綠、堅硬,根系興隆,具有耐旱的特征【解析】1甲是溫帶海洋性氣候,乙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區變化屬于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主導因素是水分。2地地帶性氣候是地中海氣候,但地卻是高山氣候,不符合地帶性分異規律,形成受地形影響。3自然帶位于針葉林帶以上,不可能是針闊混交林帶和常綠闊葉林帶,B、D錯;到海拔升高,降水減少,自然帶分別為高山草甸帶、高寒荒漠帶,C正確,A錯。4丙地氣候類型是地中海氣候,植被類型是亞熱帶常綠硬葉林。硬葉林特征是葉片常綠、堅硬,根系興隆,耐旱。20.【答案】1熱帶雨林帶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溫帶草原帶溫帶荒漠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亞寒帶針葉林帶2赤道兩極熱量3沿海內陸水分中緯度【解析】第1題,結合圖中的位置和氣候類型分布可知各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帶類型。第2題,由圖中ABCD的更替規律來看,表達了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以熱量為根底。第3題,FGH是由大陸東岸向大陸內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網絡模板合同履約金協議
- 肉類副產品在食品工業中的循環利用技術考核試卷
- 海洋工程裝備模塊化設計考核試卷
- 木材制漿與造紙化學品考核試卷
- 石棉云母礦選礦廠智能化改造與技術應用考核試卷
- 包裝色彩學與視覺傳達考核試卷
- 禽類產品品質認證與市場信任建立考核試卷
- 生物基纖維在環保吸附材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鐵路班前安全教育
- 中學生感恩教育體系構建
- 中國銀聯招聘筆試題庫2024
- 2024安徽制造業發展報告
- 財務機器人開發與應用實戰 課件 任務5 E-mail人機交互自動化-2
- 【華為】通信行業:華為下一代鐵路移動通信系統白皮書2023
- Python 程序設計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四川師范大學
- 城鄉環衛保潔投標方案(技術標)
- 充值合同范本
- MSDS中文版(鋰電池電解液)
- 《職業病防治法》知識考試題庫160題(含答案)
- 全國初中數學青年教師優質課一等獎《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和性質》教學設計
- 2023-2024學年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期中復習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