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下冊古詩詞鑒賞閱讀題-教師版_第1頁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古詩詞鑒賞閱讀題-教師版_第2頁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古詩詞鑒賞閱讀題-教師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題:詩詞鑒賞(一)東欄梨花 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注解】 雪:指梨花。1、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詩歌還用了哪些詞來描繪梨花?寫“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2、看著雪白的梨花,詩人為什么會產生“惆悵”的心情?(請用原詩回答),這反映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案:1、淡白、清明,是為了襯托梨花的潔白以及繁盛。2、“人生看得幾清明”, 抒發了詩人感嘆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二)渡漢江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注釋】這首詩寫于作者貶謫嶺南逃歸途中。1、詩歌前兩句里的“斷”和“復”反映詩人

2、怎樣的貶謫生活?2、按常理說后兩句似乎寫作“近鄉情更切,急欲問來人”更恰當,這里的“怯”和“不 敢”反映了怎樣的心理?(答案1、作者貶居嶺外,思念親人,又長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訊,精神極為痛苦。2、因為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卻又時刻擔心家人的命運,怕他們由于自己的牽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這種抒寫,更顯真切、耐人咀嚼。)(三)雨 后 池 上劉 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東風忽起垂楊舞, 更作荷心萬點聲。1、 簡析這首詩是怎樣表現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的。 2、試從“靜”與“動”的角度對本詩進行賞析。(答案:1、答:水面如同剛磨過的明鏡一樣,倒映出池塘邊的房檐和楹柱,以此來表現水面

3、的平靜。2、答: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鏡”“照檐楹”等寫出了荷花池塘雨后迷人的靜態。三、四句“忽起”“垂楊舞”及垂楊葉上雨滴被風吹到荷葉上發出的萬點聲響等,表現了雨后池塘上的一種動態之美。詩既寫了靜態又寫了動態,以靜顯動,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圖。)(四)送友游吳越杜荀鶴 去越從吳過,吳疆與越連。 有園多種桔,無水不生蓮。 夜市橋邊火,春風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經年。【注釋】吳越,指今蘇杭一帶。1、這首詩表現了吳越之地哪些特色?2、“夜市橋邊火”,請賞析“火”這個字的妙味。(答案:1、江南水鄉,風光秀美,物產豐饒,市鎮繁榮,民風淳樸。2、“火”字,既可使人想象夜市繁榮、熱鬧的景象,而“火”與橋下的水相映照,波光粼粼,更增添詩情畫意。)(五)山行留客張旭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注釋】物態:景物的樣子,這里指(山中的)景色。便擬歸:就打算回去。1、首句的“弄”字歷來為人稱道,請從修辭和表達效果上品味這個煉字。2、詩中哪兩個字說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為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喜愛與希望同友人共賞美景的愿望?(答案:1、這個“弄”字,用擬人的手法,化靜為動,將萬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靜景寫活了,給景物注入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同時也給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