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方案設計規范及原則一、 移動規范及原則(一) 頻率配置原則中國移動TD-SCDMA可使用18801900MHz(F頻段,原A頻段) 、20102025MHz(A頻段,原B頻段)和23202370MHz(E頻段,原C頻段),總計85MHz。室內分布頻率配置原則為:1. 室內覆蓋與室外覆蓋盡量采用異頻組網方式。在頻率緊張的情況下,應保證與室外有切換關系的室內小區的主載頻與室外小區主載頻保持異頻。2. 23202370 MHz(E頻段50MHz)目前只允許用于室內覆蓋,建議將該頻段主要用于熱點區域TD-SCDMA系統室內覆蓋的擴展頻段。(二) 信源選取原則室內覆蓋系統在選擇信號源時,主要應根據物業點
2、區域的話務需求、資源情況、無線環境情況和所選室內覆蓋系統類型確定。目前TD-SCDMA系統主要設備類型為基帶拉遠型(BBURRU)基站,基帶拉遠型設備(BBU+RRU)能適合各類使用場景,相對于傳統的信源具有組網靈活、可分散分布功率資源、易于組成超級小區等優點,非常適合作為各場景下室內覆蓋系統的信源,TD室內分布信源原則上采用基帶拉遠型(BBURRU)設備。(三) 功率配置原則ü TD-SCDMA室內分布選用BBU+RRU作為信源,應使用PCCPCH信道功率進行分布系統功率預算,為保證公共信道和上下行各業務平衡,室內分布系統設計時按照PCCPCH信道功率(雙碼道)為32dBm取定,對
3、部分覆蓋面積較小的場景可降低功率設計。(四) RRU配置原則1. RRU使用原則:單通道RRU具有功率大、安裝靈活,在室內分布系統建設中建議優選單通道的RRU。2. 多頻段RRU的配置原則:為推動產業界對E頻段的支持進度,新建室內分布系統應在部分業務需求高的站點采用支持A/E混合組網的RRU,混合組網的RRU根據廠家支持情況可采用二合一RRU或獨立RRU串接;對于業務需求高的室內分布系統,如現有A頻段載波不能滿足業務需求,鑒于目前E頻段終端不能有效吸收業務量,可通過新增F頻段RRU進行擴容3. RRU分區規劃原則:對于使用多個RRU覆蓋的物業點需進行RRU的覆蓋分區規劃,規劃時應使得各個RRU
4、分區間的隔離度盡可能高(建議隔離度應大于12dB),以利于提高空分復用性能及后期擴容,降低改造工作量。4. RRU級聯原則:考慮網絡安全性和性能指標,通常情況下室內分布系統RRU級聯級數建議為3級以內,最多不超過5級。5. 多頻段RRU引入原則:TD室內分布系統建設應考慮后續A、F、E頻段均采用的可能性,在分布系統設計時應考慮并預留E頻段RRU及合路器安裝位置。考慮到提前布放多芯光纖,在分布系統建設時選用標準光纖配線箱(ODF)方式實現RRU光纖接口的統一,以減少引入F/E頻段RRU的施工量。(光纖配線箱功能和技術要求請見附件)(五) 時隙配置原則建議采用2:4(上行:下行)時隙配置,以便充分
5、發揮TD網絡在非對稱時隙配置情況下可增強下行承載業務能力的優勢。(六) 容量規劃原則在分布系統設計時,應保證擴容的便利性,當配置容量緊張時,盡量做到在不改變分布系統架構的情況下,通過空分復用、增加載波及小區分裂等方式快速擴容,滿足業務需求;(1)原則上應采用多個單通道RRU進行物業點覆蓋,以利于使用空分復用功能;對于業務需求較小的物業點,可以采用單個單通道RRU進行覆蓋。(2)針對業務需求特別高的站點,在滿足覆蓋需求的情況下,可適當增加RRU的數量來滿足今后業務擴容需求。(七) 小區規劃原則1. TD-SCDMA室內分布系統小區規劃要充分考慮室內具體環境。規劃時重點考慮小區之間的隔離??梢越柚?/p>
6、建筑物的樓板、墻體等自然屏障產生的穿透損耗形成小區間的隔離。2. 空曠或封閉性較差的室內環境(如:同一樓層由多個小區覆蓋的商場、超市,上下分區的樓宇中電梯及電梯廳,或挑空大堂、體育場館等開放性室內環境),必須嚴格控制不同小區之間的覆蓋區域,并通過不同小區之間采用異頻組網等手段,保證分布系統達到性能指標要求。3. 小區數量應均衡覆蓋和容量,并結合不同廠家的產品性能及RRU數量綜合確定,從而避免后期容量增加對現網室內分布系統做大的調整。(八) HSDPA配置原則初期建議2載頻配置小區開啟1個載頻的HSDPA功能,3載頻配置小區開啟2個載頻的HSDPA功能,對于超過3載頻配置的小區根據實際需求確定開
7、啟HSDPA功能的載頻數量。后期根據HSDPA實際業務使用情況進行優化、調整、擴容。(九) HSDPA空分復用配置原則選擇具有多個通道、且通道間隔離水平較好的室內分布系統開啟HSDPA空分復用功能,實現室內HSDPA小區數據業務流量吞吐能力的有效提高。(十) HSUPA配置原則初期主要考慮在中心商務區、高檔賓館、寫字樓等上行業務需求較高的區域引入HSUPA,引入HSUPA的室內分布站點每小區開啟1個載頻的HSUPA功能。在E頻段可以吸收業務量之前,優先選擇在F頻段上開啟HSUPA功能。后期根據HSUPA實際業務使用情況逐步加大引入比例。(十一) RRU供電原則1. RRU設備盡量采用信號源處的
8、電源為其供電。2. 當RRU距BBU的線纜長度100m時,用標配的供電電纜從信號源處的48V直流電源為其供電。3. 當RRU距BBU的線纜長度100m且300m時,可根據現場條件,結合設備裝機位置、線纜敷設難易程度、RRU數量等情況,綜合考慮RRU供電方式:(1)使用信號源處的-48V直流電源為RRU供電,標配的供電電纜不能滿足電壓降的要求時,可加粗供電電纜線徑;(2)線纜數量較多或敷設路由困難時,單獨采用-48V直流電源為RRU供電,配置小開關電源及蓄電池組;(3)若電源設備安裝位置受限時,可采用從信源處引交流220V電源為RRU供電,但需注意要求該交流電源為-48V直流電源加逆變器,且逆變
9、器為N+1工作方式;4. 當RRU距BBU的線纜長度300m時,宜單獨采用-48V直流電源為其供電,為RRU配置小開關電源及蓄電池組;若電源設備安裝位置受限時,可采用從信源處引交流220V電源為RRU供電,但需注意要求該交流電源為-48V直流電源加逆變器,且逆變器為N+1工作方式。二、 分布系統建設指導原則(一) 分布系統建設基本要求1. 根據建筑物的具體情況,選擇采用新建或改造的方式建設TD-SCDMA分布系統。2. 對于新建的TD-SCDMA室內分布系統,應以TD-SCDMA為主導進行規劃建設,同時解決GSM兼顧WLAN覆蓋。3. 對于改造的分布系統,采用TD-SCDMA信源和GSM信源信
10、號合路方式共用分布系統,TD-SCDMA系統主要采用新建主干路由方式,該方式對GSM影響較小,且調整靈活,可以方便采用TD-SCDMA系統的多通道覆蓋方式。4. 在改造時應更換不滿足TD-SCDMA要求的合路器、功分器、耦合器以及天線,并根據功率預算適當增加天線數量,合理分布天線,實現TD/2G的良好覆蓋。(二) 天線口功率要求天線口PCCPCH信道(雙碼道)功率一般建議不超過10dBm。對于體育場館、空曠展覽中心、會場等特殊場景,天線口功率還可適當酌情提高,但應滿足國家對于電磁輻射防護的規定。(三) 最小耦合損耗(MCL)要求最小耦合損耗(minimum coupling loss,MCL)
11、指基站和終端的發射部分與接收部分之間最小的耦合損耗,MCL過小會導致系統上行噪聲的上升,從而影響網絡性能。通過理論計算分析,TD基站和終端間的最小耦合損耗應大于57.5dB。TD室內分布系統設計應考慮MCL的影響,通過合理的方案設計,保證分布系統路徑損耗和天線至最近終端間的空間損耗之和大于允許的最小耦合損耗值。(四) 無源器件建設及改造原則1. 饋線使用原則在原分布系統功率分配不夠且施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按照如下原則進行饋線改造:(1) 原有GSM分布系統平層饋線中長度超過5m的8D/10D饋線均需更換為1/2饋線;主干饋線中不使用8D/10D饋線。(2) 原有GSM分布系統平層饋線中長度
12、超過50m的1/2饋線均需更換為7/8饋線;主干饋線中長度超過30m的1/2饋線均需更換為7/8饋線。2. 天線建設及改造原則與2G室內分布系統相比,TD-SCDMA系統頻率高、空間損耗大、繞射能力差,建議采用“小功率,多天線”方式進行建設,在TD-SCDMA建設及改造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覆蓋效果進行天線規劃,適當考慮增加天線密度,實現TD-SCDMA業務的良好覆蓋。(1) 天線工作頻率范圍要求為8002500MHz。(2) 單天線覆蓋半徑參考建議為:在半開放環境,單天線情況下,如商場、超市、停車場、機場等,覆蓋半徑取1016米;在較封閉環境,單天線的情況下,如賓館、居民樓、娛樂場所等,覆蓋半
13、徑取610米。(3) 不同分布系統天線間距:為避免兩個系統間的干擾,建議TD-SCDMA分布系統天線和PHS分布系統天線間距大于1.5米,在部分施工條件限制的環境中,也應要求兩個系統的天線間距大于1米。(4) 在具備施工條件的物業點,可采用定向天線由臨窗區域向內部覆蓋的方式,有效抵抗室外宏站穿透到室內的強信號,使得室內用戶穩定駐留在室內小區,獲得良好的覆蓋和容量服務,同時也減少室內小區信號泄漏到室外的場強。3. 功分器、耦合器根據工作頻率范圍、駐波比、損耗需求選取合適的功分器、耦合器,要求工作頻率范圍為8002500MHz。4. 合路器配置對于現階段新建或改造室內分布系統,原則上要求配置同時支
14、持A、F、E頻段的合路器,其中A、F共用一個端口,E用一個端口。圖1合路器端口形態要求對于現階段暫不引入E頻段的室內分布系統站點,可暫不將前期已完成改造可支持A、F頻段的合路器更換為同時支持A、F、E頻段的合路器,在后續工程中根據業務需求逐步更換。5. 合路方案合路器的TD端口應支持A、F、E頻段,建議形態為:其中A、F頻段共用一個端口,支持20102025MHz、18801920MHz,E頻段用一個端口,支持23002380 MHz頻段。具體合路方案如下:(1)對于現階段只有A頻段的室內分布站點,將A頻段RRU輸出的TD信號直接饋入合路器的A、F共用的TD端口。(2)對于現階段有A、F頻段的
15、室內分布站點且基站設備提供合路方式的站點(設備廠家提供同時支持A、F頻段的RRU或提供內置合路器的F頻段RRU),將已合路的A、F頻段TD信號直接饋入合路器的A、F共用的TD端口。(3)對于現階段有A、F頻段的室內分布站點且基站設備不提供合路方式的站點(設備廠家只提供單獨的A頻段RRU和F頻段RRU),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具有兩個TD端口(分別支持A頻段和F頻段)的合路器,將A頻段RRU和F頻段RRU輸出的TD信號合路后再饋入合路器的A、F共用TD端口。(4)對新建的要引入E頻段的室內分布站點,如基站設備只提供單A頻段RRU和單E頻段RRU的站點,將A頻段RRU輸出的TD信號直接饋入合路器的
16、A、F共用的TD端口,E頻段RRU輸出的TD信號饋入合路器中支持E的TD端口。(5)對于新建的要引入E頻段的室內分布站點,如基站設備提供A+E頻段的RRU或者A+F+E頻段的RRU的站點,要求設備提供兩個射頻端口,分別饋入合路器兩個端口中。對于有WLAN覆蓋需求的站點,考慮到WLAN的AP設備功率較小,可根據WLAN具體覆蓋要求采用末端合路的方案。(五) 有源器件建設及改造原則干線放大器引入會導致上行覆蓋性能惡化,同時也會減少TD的通道數量從而影響空分復用使用的效果,在TD-SCDMA室內分布系統建設中原則上不采用干放。(六) 切換區域規劃原則室內分布系統小區切換區域的規劃建議遵循以下原則:1
17、. 切換區域應綜合考慮切換時間要求及小區間干擾水平等因素設定。2. 室內分布系統小區與室外宏基站的切換區域規劃在建筑物的入口處。3. 電梯的小區劃分:建議將電梯與低層劃分為同一小區,電梯廳盡量使用與電梯同小區信號覆蓋,確保電梯與平層之間的切換在電梯廳內發生。三、 室內分布系統設計、施工安裝要求(一) 總體要求室內分布設計應針對建筑物特點,通過現場勘查、模擬測試等手段,保證設計方案的準確性、合理性及經濟性,設計圖紙應包含室內分布系統的詳細結構圖,體現各合路器、耦合器、功分器以及干放、天線等器件的具體位置及類型,同時標明各器件功率及各路信號輸出功率,以方便指導施工和維護優化?,F場施工應嚴格按照設計
18、要求進行,做到設計和施工的一致。對由于條件受限,不能按照設計方案進行施工,應及時和相關設計單位溝通,重新確定合理的設計方案。施工過程中要建立、執行嚴格的安全管理,確保人員安全。(二) 有源設備安裝要求1. 安裝位置:設備的安裝位置符合設計方案的要求,設備盡量安裝在饋線走線的線井內,安裝位置應便于調測、維護和散熱需要,確保無強電、強磁和強腐蝕性設備的干擾。2. 設備安裝:嚴格按照設備說明書要求進行,設備應有明確標志,安裝時應用相應的安裝件進行牢固固定。要求所有的設備單元安裝正確、牢固、無損傷、掉漆的現象。3. 設備接地:有源設備接地須符合國家規范要求。(三) GPS安裝要求GPS天線必須垂直安裝
19、,垂直度各向偏差不得超過1°。GPS 天線必須安裝在較空曠位置,上方90 度范圍內(至少南向45°)應無建筑物遮擋。GPS 天線需安裝在避雷針保護范圍內。GPS 天線安裝位置應高于其附近金屬物,與附近金屬物水平距離大于等于1.5m。GPS天線饋線,建議不應大于100米,如大于100米需采用GPS中繼放大器或采用高增益GPS天線。GPS饋線接地須符合國家規范要求。(四) 天線安裝要求1. 天線位置:天線的安裝位置符合天線點位的設計要求。2. 天線固定:掛墻式天線必須牢固地安裝在墻上,保證天線垂直美觀,并且不破壞室內整體環境。吸頂式天線可以固定安裝在天花吊頂外或天花吊頂內,保證
20、天線水平美觀,并且不破壞室內整體環境。(五) 線纜布放安裝要求1. 線纜布放:線纜必須按照設計方案的要求布放,要求走線牢固、美觀,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損情況。跳線或饋線需要彎曲布放時,要求彎曲角保持平滑,彎曲曲率半徑不超過規定值。饋線進出口的墻孔應用防水、阻燃的材料進行密封。2. 饋線接頭:饋線的連接頭必須牢固,嚴格按照施工工藝制作,并做防水密封處理。(六) 無源器件安裝要求1. 嚴格按照設計圖紙中要求的位置安裝。2. 應用扎帶、固定件固定,不允許懸空無固定放置。3. 每個器件都要貼標簽標明編號、建設單位的標志。4. 接頭應做防水密封處理。四、 電信規范及原則:1.方案設計中各設備、器件輸入、
21、輸出功率按照導頻功率進行計算,導頻功率占總功率的10%15%,即設備發射功率10W,導頻功率按照10%計算為1W。2.信源輸出功率:RRU設備目前訂貨均為60W射頻模塊,考慮今后網絡擴容升級,單載波RRU發射功率可按照10W(40dBm,導頻功率32dBm)進行方案設計,減少干放的使用。3.有源設備輸出功率:直放站與干放的輸出功率根據載頻配置來確定,計算公式如下: 每載波輸出功率=設備最大輸出功率-10LogX;其中X是載頻數。例如:10W干放輸出功率為40dBm,目前鄭州電信載波配置主要為3載波配置(O2+O1),則干放單載波輸出功率為40-10Log3=35dBm,考慮后期網絡擴
22、容升級,預留3dB余量,10W干放單載波輸出功率按照32dBm(導頻功率24dBm)進行方案設計。4.由于干放、直放站等有源設備對上游基站影響較大,原則上每臺RRU設備下聯干放、直放站不超過6臺,且必須為并聯設置,不可串聯。5.考慮后期RRU開通和網絡優化,小區域內信源RRU數量需要控制,原則上小區域內RRU數量不超過3臺。6.根據覆蓋區域內具體情況遵照多天線、小功率原則,合理設置天線位置,如地下停車場、開闊區域等天線間距1520米;辦公樓、酒店賓館、住宅小區,天線設置在走廊等公共區域,天線間距1015米;電梯井道內,天線間隔4層,且天線盡量設置為由電梯的頂部向下覆蓋。具體天線位置需根據現場模
23、測報告設置。7.天線口輸出電平根據不同區域情況設定,如地下室信號盲區,天線輸出電平設置在0dBm左右;賓館酒店、辦公樓等分隔較密區域,天線輸出電平設置在0dBm3dBm之間;電梯天線輸出電平設置在3dBm5dBm之間(以上天線口輸出功率均為導頻功率,不含天線增益)。具體天線口輸出功率應根據鏈路預算情況設定,室內分布前向接收功率邊緣場強要求:1X-82dBm,DO-80dBm。五、 聯通規范及原則:1、天線口功率:在部分場合為更好的滿足數據業務需求,可適當減少單個天線的覆蓋范圍,增加天線進行覆蓋,天線口功率也可達到7dBm;)。2、天線布放: 在可視環境下,如商場、超市、停車場、機場等,覆蓋半徑
24、取815米(個別特別空曠的站點參考模測后效果為準,可以有所突破)。在多隔斷的情況,如賓館、居民樓、娛樂等場所等,覆蓋半徑取410米。門口、窗口采用定向天線,控制外泄。信源選取原則(1)考慮網絡容量、對基站底噪的影響以及維護監控,對于較為重要的室內分布系統宜優先選用基站作為信號源;(2)對于光纖資源不能按時到位的重要站點,可以臨時采用射頻直放站作為信號源,待光纖資源到位后可再更換為RRU;(3)對于低話務需求、規模不大、重要性低,且無線環境較為封閉的場景(如封閉的地下、電梯等),根據投資效益分析,在干擾可控的前提下,可選用直放站作為信號源。(4)慎用射頻直放站,采用射頻直放站時,必須保證其施主端
25、可以接收到質量較高且穩定的施主信號:a) 施主端收到的施主信號強度應滿足直放站正常工作的要求:施主扇區的接收電平應不低于-65dBm;b) 施主端收到的施主信號應足夠純凈:WCDMA 施主扇區主導頻Ec/Io 應不低于-7dB,且其他導頻的Ec/Io 較主導頻的Ec/Io 低7dB以上;GSM 施主扇區的C/I 應不低于9dB,要求施主天線處測試到的GSM 最強扇區信號場強與次強扇區信號場強相差至少10dB。c) 施主天線安裝位置不宜高于 25 米;d) 施主天線方向性要好,施主天線宜選擇較窄的主瓣寬度,避免其他基站的信號被直放站接收、放大,影響其他基站的正常工作;施主天線前后比應在25dB
26、以上;e) 盡量使用功率不超過 5W 的射頻直放站,避免使用10W 以上的射頻直放站;f) 單個射頻直放站(/單套室內分布系統中的各干放)對施主基站(/信源基站)引入的噪聲系數抬升應控制在3dB 以內;城區及其他高話務區應避免在單個施主扇區下的引入多個大功率直放站,避免在分布系統中有干放時采用直放站信源;其他區域可以使用,但必須將施主扇區的總噪聲系數控制在3dB 以內;g) 選用射頻直放站和干放時需要考慮上下行功率平衡,整個系統上下行增益差一般不應超過5dB(有特殊需求除外)。(5)對于設有室外宏蜂窩基站的建筑,當基站設備配置有余量時,宜耦合部分基站信號作為本建筑室內分布系統的信號源,耦合基站
27、信號時應采用插損小的器件,盡量減小耦合信號對宏蜂窩基站的影響。分布系統的選取在室內覆蓋系統的分布類型選取時,需要遵循如下原則:(1)根據覆蓋面積選取合適的分布系統對于覆蓋面積較小,所需布放天線的數量較少的場景,優先選用無源分布系統,即除信源設備為有源設備外,天饋線系統均由無源器件構成;對于覆蓋面積中等,所需布放天線的數量中等的場景,優先選用分布式基站室內分布系統;可以視具體情況,少量使用有源分布系統,即含有干線放大器的分布系統;對于覆蓋面積較大,所需布放天線數量較多的場景,優先選用分布式基站室內分布系統。(2)根據建筑結構選取合適的分布系統對于單一建筑物內部結構簡單、墻體屏蔽較小、樓層較低的場
28、景優先選用無源分布系統;對于分散的一組建筑物內部結構簡單、墻體屏蔽較小、樓層較低的場景優先選用光纖分布系統或者分布式基站系統;對于建筑物內部結構復雜、墻體屏蔽較大、樓層較高的場景優先選用分布式基站室內分布系統;對于建筑物內部結構狹長的特別區域在考慮效益的前提下可選用泄漏電纜分布系統。高層建筑考慮分層選取信源進行建設。信源方式與分布系統的綜合選取對于信源方式與分布系統的選取,我們需綜合考慮覆蓋面積、建筑結構、信源特點等因素的影響,最終采用即可達到所需的覆蓋要求又可合理控制成本的分布系統。現就一般情況總結如下:(1)微型建筑物(6000M2以下)對于微型建筑物,如餐飲娛樂、地下停車場等,根據原有網
29、絡具體情況、考慮建設成本、可采用小功率直放站無源分布系統或微蜂窩的方式進行建設。(2)小型建筑物(600012000M2)對于小型建筑物,如大型超市、小型辦公樓、小型醫院等,可分為兩種情況:如建筑物內部建筑結構單一,對射頻信號的傳輸衰減較小,則宜采用微蜂窩無源分布系統;如建筑物內部建筑結構復雜,對射頻信號的傳輸衰減較大,則可考慮對網絡環境的影響后采用分布式基站無源分布系統或者光纖分布系統。(3) 中型建筑物(1200060000M2)對于中型建筑物,如大型寫字樓、中型酒店、大型醫院、機場等,優先采用分布式基站無源分布系統,可以根據實際的網絡狀況和話務量狀況,謹慎選用有源分布系統。(4)大型建筑物(60000M2以上)對于大型建筑物,需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分布系統類型。如大型酒店和綜合性樓宇,優先采用分布式基站無源分布系統,可以根據實際的網絡狀況和話務量狀況,選用有源分布系統和光纖分布系統。(5)其他類型建筑物對于一般樓宇的電梯,可采用高增益、小方向角的定向板狀天線或對數周期天線進行覆蓋;對于超高型電梯宜采用定向天線分布或泄漏電纜分布系統;對于公路、鐵路隧道,信源可以根據周圍網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總經理聘書合同協議
- 商場裝修管理協議書范本
- 商場接手轉讓店鋪合同協議
- 2025簽訂合同注意事項范文
- 歌曲合同協議
- 快遞進村合同協議書范本
- 正規視頻制作合同協議
- 2025煤炭合作開發合同范本
- 商場商鋪出售合同協議
- 商業介紹費合同協議
- 大學生科研訓練與論文寫作全套教學課件
- 鹽脂酸熱:制造美味的新科學-正式版美薩明·諾斯拉特
- 2024年高考語文閱讀之李娟散文專練全國解析版
- 國開2024《人文英語4》邊學邊練參考答案
- 校本課程建設方案
- 《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基礎設備》課件-第二章 信號機
- Premiere視頻編輯案例教程(微課版)(第2版)(PremierePro2020) 課件 第1、2章 初識 Premiere Pro 2020、視頻剪輯
- 口腔平滑肌瘤的手術治療與預后
- 斯派克直讀光譜M10 操作手冊
- MOOC 孫子兵法-湖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重點群體人員本年度實際工作時間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