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實習報告_第1頁
工地實習報告_第2頁
工地實習報告_第3頁
工地實習報告_第4頁
工地實習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工地認識實習報告(2006年春季學期) 學 院 建筑與規劃學院 專 業 建 筑 學 班 級 03-2 班 姓 名 莊 建 偉 指導教師 安艷華 、吉軍 、張九紅、高德占 2006 年 7 月 21 日這次的工地實習,使我對建筑的結構和構造的做法有了更清楚和具體的認識,這不僅鞏固了我們課本上所學的知識,而且也了解了實際建筑中的一些其他構造做法,這次實習使我的構造知識認識有了提高,實習的過程也培養了我們的觀察,學習和思考的能力。對這次的工地實習,做如下的總結:地下室這是一棟帶有地下室的住宅樓,地下室采用的是卷材防水,卷材防水有外防水和內防水,實習的這棟住宅采用的就是外防水,墻面突出條為固定卷材和

2、防止水對墻體的腐蝕。具體做法:在基礎墊層上鋪好底面防水層后,先從底板和墻體結構施工,在把卷材防水層延伸鋪貼在墻體外側已做好的20mm厚1:3水泥砂漿找平層表面上,最好在防水層外側砌筑保護墻。地下室還應在一處或若干處地面較低點設集水坑,并預留排水泵電源和排水管道。構造柱抗震設防區,為了增加建筑物的整體剛度和穩定性,構造柱能加強墻體的抗彎和抗剪能力是防止房屋墻體倒塌的一種有效措施。構造柱的截面尺寸應于墻體厚度一致。磚墻的最小截面尺寸為240mm×180mm,豎向鋼筋一般用412,鋼筋間距不大于250mm,施工時必須先砌墻,后澆筑鋼筋混泥土柱。 建筑設備的安裝在砌筑墻體時要結合建筑設備管線

3、,如電氣管線,燃氣管線等,一起砌筑,這些管線一般都安置在墻體里。這讓我想到我們在做這樣的設計時,是否也應該注意并考慮這些問題? 采暖    嚴寒和寒冷地區的高層、中高層和多層住宅,宜設集中采暖系統。采暖熱媒應采用熱水。    設置集中采暖系統的普通住宅的室內采暖計算溫度,不應低于表1的規定。                    

4、0; 表1   室內采暖計算溫度   用    房  溫度(攝氏度)臥室、起居室(廳)的衛生間    18廚 房    15設采暖的樓梯間和走廊    14注:有洗浴器并有集中熱水供應系統的衛生間,宜按25攝氏度設計。    集中采暖系統的設計,宜能實施分室溫度調節,并宜為實施分戶熱量計量預留條件。散熱器的調節閥門,應確保頻繁調節的密封性能,并采用不易銹蝕的材質。集中采暖系統中

5、,用于總體調節和檢修的設施,不應設置于套內。住宅的散熱器,應采用體型緊湊、便于清掃、使用壽命不低于鋼管的型式,其位置應確保室內溫度的均勻分布,并應與室內設施和家具協調布置。 建筑保溫1.屋面:繼續應用聚苯板保溫屋面技術,聚苯板最低密度20kg/m厚度值約為:60mm.2、門窗:繼續應用雙玻塑料平開窗、熱橋阻斷型平開窗,窗的傳熱系數不大于2.5Wm2;推廣應用三玻塑料平開窗,建筑物外門采用保溫門或門斗等其它保溫措施,住宅樓單元門采用保溫防盜門。3、首層與土壤接觸地面在地面構造作法中采用30mm的聚苯板保溫層;有不供暖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的首層地面在地面構造作法中采用50mm的聚苯板保溫層,聚苯板密度

6、不低于20kg/m2。保溫做法(1)內保溫復合外墻:構造特點與單一材料墻相比,構造組合合理,有較高的熱絕緣系數,能較好地發揮保溫材料的作用,在滿足承重要求的前提下,磚墻可適當減薄。常用的復合保溫材料一般是巖棉板、發泡聚苯板(自熄型)或玻璃棉氈,保溫材料與磚墻或混凝土墻之間可設或不設空氣間層,其做法在外墻內側加木質或輕鋼龍骨,內填保溫材料,表面復合石膏板后再加涂飾面。(2)夾心復合外墻:將墻體分為承重和保護部分,中間留有2050 mm空隙,內填無機松散或塊狀保溫材料如爐渣、膨脹珍珠巖等,也可不填材料做成空氣層。此種墻體保溫性能明顯上升,試驗證明,墻體內外墻分別為120mm和240 mm磚墻,中間

7、為5060 mm空氣層時,冬季室溫比370 mm厚磚墻提高3左右。(3) 外保溫復合外墻:能較好地解決熱(冷)橋問題,但施工較為復雜,一般造價偏高。目前有2種做法:一是承重墻的外側用1:3水泥砂漿做刮糙層,外覆EPS板,板的外側罩一層有間距的雙向鋼絲網,使EPS板與墻體結合牢靠,然后抹20mm水泥砂漿面層。二是采用蘇州生產的美國專威特系列產品和方式,墻外貼EPS板加玻纖網格布,用丙烯酸膠改性水泥砂漿罩面,是墻體外保溫的最新技術。墻體外保溫技術措施一般適用于全現澆混凝土大模板、滑模建筑及各種體系的外墻。 墻體材料 墻體按構造方式可分為實體墻,空體墻和組合墻三種。實體墻由單一的材料組成,如普通墻,

8、實心砌塊墻,鋼筋混泥土墻等。空體墻也由單一材料組成,如空斗磚墻,也可用具有孔洞的材料建造墻,如空心磚墻空心板材墻等。組合墻由兩種以上材料組合而成。例如鋼筋混泥土和加氣混泥土構成的復合板材墻,其中鋼筋混泥土起承重作用,加氣混泥土起保溫隔熱作用。 砌墻方式和拉接筋砌墻的關鍵是錯縫搭接,是上下層塊材的垂直縫交錯,保證墻體的整體性。如果墻體表面或內部的垂直縫處于一條線上,即形成通縫,在荷載作用下,通縫會使墻體的墻體和穩定性顯著下降。在墻體和柱子連接時,沖柱子里伸出約1m左右的鋼筋,它的作用是鞏固片墻和主體結構的連接,也牢固單片墻的強度。它約每隔0.5m左右均勻的安放拉接筋 斜砌磚和過梁在隔墻與樓板銜接

9、處,為防止因樓板的撓曲而造成隔墻破壞做的構造做法。一般是用豎磚傾斜30度左右。過梁是承受構件,用來支撐門洞口上墻體的荷載,承重墻上的過梁還要支撐樓板荷載。根據材料和構造方式不同,常用的過梁有鋼筋混泥土過梁和平拱磚過梁?,F在一般常用鋼筋混泥土的過梁。人造石材的安裝人造石材墻面的安裝方法應根據板材的厚度而分別采用栓掛法和粘貼法兩種。我們這里看到的就是栓掛法的做法,它使用于板材厚度為20-30mm,其構造做法如下:在墻上鉆孔或剃槽,預埋6鋼筋,長150mm,其間距隨板材的尺寸調整。然后將電焊或綁扎的6雙向鋼筋網固定于預埋鋼筋上。用18號鋼筋或4不銹鋼掛鉤安裝人造板材。 樓地面和廁所地面底層地面的基本

10、構造層宜為面層、墊層和地基;樓層地面的基本構造層宜為面層和樓板。當底層地面或樓面的基本構造不能滿足使用或構造要求時,可增設結合層、隔離層、填充層、找平層和保溫層等其他構造層。 廁浴間、廚房等受水或非腐蝕性液體經常浸濕的樓地面應采用防水、防滑類面層,且應低于相鄰樓地面,并設排水坡坡向地漏;廁浴間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須設置防水隔離層;樓層結構必須采用現澆混凝土或整塊預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樓板四周除門洞外,應做混凝土翻邊,其高度不應小于120mm。經常有水流淌的樓地面應低于相鄰樓地面或設門檻等擋水設施,且應有排水措施,其樓地面應采用不吸水、易沖洗、防滑的面層材料,并應設置防

11、水隔離層。建筑物的廁所、盥洗室、浴室不應直接布置在餐廳、食品加工、食品貯存、醫藥、醫療、變配電等有嚴格衛生要求或防水、防潮要求用房的上層;除本套住宅外,住宅衛生間不應直接布置在下層的臥室、起居室、廚房和餐廳的上層;室內上下水管和浴室頂棚應防冷凝水下滴,浴室熱水管應防止燙人。 筑于地基土上的地面,應根據需要采取防潮、防基土凍脹、防不均勻沉陷等措施。 變形縫 變形縫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 變形縫應按設縫的性質和條件設計,使其在產生位移或變形時不受阻,不被破壞,并不破壞建筑物;2 變形縫的構造和材料應根據其部位需要分別采取防排水、防火、保溫、防老化、防腐蝕、防蟲害和防脫落等措施。根據建筑變形位置的不

12、同,一般將其分為三種類型,即溫度伸縮縫(簡稱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溫度伸縮縫各種材料一般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建筑材料也不例外。當一個建筑所處的環境溫度發生變化時,特別是當建筑物的規模和平面尺寸過大時,其由于熱脹冷縮性質引起的絕對變形量會非常大。由于建筑各構件之間的相互約束作用,會引起結構產生附加應力,當這種附加應力值超過建筑結構材料的極限強度值時,結構就會出現裂縫或更嚴重的破壞,如墻體或樓蓋、屋蓋開裂,結構表面的裝修層破裂,門窗洞口變形引起門窗開啟受限制屋頂防水層斷裂、漏水等。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出現而設置的變形縫就稱為溫度伸縮縫。 沉降縫地基土層在受到外界壓力(如建筑物的豎向荷載)時會產生壓

13、縮變形,當外界壓力的大小差別較大或地基土層的軟硬程度不均勻、承載能力差別較大時,就會造成地基土層被壓縮的程度上的差別,從而引起建筑物整體上的不均勻沉降,使建筑物的結構系統產生附加應力,致使某些薄弱部位被破壞。沉降縫就是為了避免出現這種后果而設置的一種變形縫。凡是遇到下列情況的,均應考慮設置沉降縫:當建筑物建造在不同地基上,且難以保證不出現不均勻沉降時;當建筑物各部分相鄰基礎的形式,基礎寬度及其埋置深度相差較大,造成基礎底部壓力有很大差異,易形成不均勻沉降時;同一建筑物相鄰部分的高度相差較大或荷載大小相差懸殊或結構形式截然不同,容易導致不均勻沉降時。建筑物體型比較復雜,連接部位又比較薄弱時。新建

14、建筑物與原有建筑物緊相毗連時。防震縫在抗震設防地區,當建筑物體型比較復雜或建筑物各部分的結構剛度、高度以及豎向荷載相差較懸殊時,為了防止建筑物各部分在地震時由因整體剛度不同、變形差異過大而引起的相互牽拉和撞擊破壞,應在變形敏感部位設置變形縫,將建筑物分割成若干規整的結構單元,每個單元的體型規則、平面規整、結構體系單一,以防止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各部分相互擠壓、拉神,造成破壞,這種變形縫就稱為防震縫。對于多層砌體房屋的結構體系來說,在設計烈度為8度和9度且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宜設置防震縫,縫兩側均應設置墻體: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時;房屋有錯層,且樓板錯開高差較大時;各部分結構剛度、質量截然不同時。

15、 柱子 梁和樓板框架按構件的組成情況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樓板和柱組成的框架,稱為板柱框架。樓板可以是梁和板合一的肋形樓板,也可以是實心大樓板。第二種是梁,樓板和柱子組成的框架,第三種是在以上兩種框架中增加一些剪力墻,簡稱框剪結構。加設剪力墻后,剛度比原來框架增大若干倍,剪力墻主要承擔水平荷載,故大大簡化了框架的節點構造,所以框剪結構在高層建筑中采用比較普遍。柱和梁通常在柱頂進行連接,最常用的是疊合梁現澆連接。疊合方法是把上下柱,縱橫梁的鋼筋都伸入節點,加配箍筋后灌混泥土澆成整體。其優點是節點剛度大。柱子和梁形成框架承重結構體系,主要的承重體系是,次梁搭在主梁上,主梁搭在柱上。梁有直梁,也有曲

16、梁,有一些小梁,可以直接從樓板上挑出。梁的截面尺寸由跨度來確定。這是一幢三層實驗樓,柱子的截面尺寸500mm×500mm,局部大的有650mm×650mm。 井子梁 所示為井字梁梁板式的樓、屋蓋結構。井字梁梁板式結構是主次梁梁板式結構的一種特殊形式。當需要的建筑空間較大,并且其平面形狀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長短邊之比一般不能大于1.5)時,常沿兩個方向等距離布置梁格,兩個方向梁的截面高度相等,不分主次梁,從而形成了井字梁梁板式結構。井字梁梁板式結構的梁格布置,一般采用正交正放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正交斜放、斜交斜放等方式。當平面形狀為正三角形或正六邊形等特殊形狀時,還可以采用三

17、向交叉(互成120°)的井字梁梁板式結構。井字梁梁板式結構的外觀比主次梁梁板式結構更為規則整齊,即使不做吊頂棚處理,其結構外觀也能自然構成美觀的圖案。 井字梁梁板式樓、屋蓋也屬于空間受力和傳力的結構類型,因而具有很突出的結構上的優勢。一般情況下,梁的跨度可取1020m,工程上有做到近30m的實例。梁的高度取其跨度的1/101/18;板的跨度即為梁的間距,一般為2.54m,板為雙向板,板的厚度取值,仍可參照前述板式結構相應的條件確定。 由于井字梁結構的梁的跨度能做得很大,不需在中間設柱就可以滿足較大建筑空間的結構要求,因此,在一些建筑中要求設置較大的門廳或較大的會議廳、放映廳等大廳時,井字梁梁板式結構是一種可供選擇的較好的結構類型。 屋頂排水方式:無組織排水:又稱自由落水。優點:構造簡單,價格低廉。缺點:自由下落的雨水會濺濕墻面。適用范圍:低層或少雨地區建筑不適用范圍:標準較高的低層建筑或臨街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