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單元 乘法主備人:張巧波集體備課人員:邱德勇 廖小芬 戴小利 張小珍 蘇燕霞 單元教學內容: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兩位數乘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根據課程標準具體內容目標的要求,對乘法的數數計算只要求是“三位數乘兩位數”,因此教材編排中刪除了以往的機械、復雜的操練題目,增添了能使學生體驗一些數學的思維方法的韙,多讓學生嘗試一些探索,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理解運算的意義,并能用運算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教學內容結構安排如下:衛星運行時間(三位數乘兩位數)體育場(估算)神奇的計算器探索與發現(一)有趣的算式數學閱讀 計算工具的演變探索與發現(二)乘法結合律探索與發現(三
2、)乘法分配律重點:三位數乘兩位數。難點: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版式意義及簡便條件。關鍵:引導觀察算式特征,理解算式含義。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劃方法,探索并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能運用乘法運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2.使學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應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3.通過對乘法以及有趣算式規律的探索,經歷數學問題探索的過程,并會運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第一課時 衛星運行時間備課時間:(九)周(二)教學內容: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課文第31頁的內容,第32頁的“試一試”,“練一練”等)重點: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難點:
3、因數中間有0的計算方法。關鍵:掌握每一步計算的算理教學目標:1.能結合具體情境估計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積的范圍,并逐步養成估算的習慣。2.能結合已有的知識,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進行正確計算。3.能利用乘法運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教具準備電腦課件(或幻燈設備)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提示課題用電腦課件呈現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轉動的情景。(或用幻燈呈現課文主題圖)。呈現字幕“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一圈需要114分時間。教師: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2圈、圈、圈所需要的時間,你可以計算嗎?1.揭示課題。2.教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3.板書:衛星運行時間二、探索交流,獲取新知1.舊
4、知鋪墊提出問題:請你算一算,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圈、圈、圈需要多少時間?(1)學生用算式計算(2)反饋計算結果(3)114×2=228分 114×5=570(分) 114×10=1140(分)說一說:“114×10“你是怎么算的?2.探索新知(1)提出問題: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21圈需要多少時間?(2)列出算式表示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很容易列出算式:114×21= (分)(1)估算結果(2)提出要求,你能估一估這個算式的得數嗎?(3)學生可以把114看作100來估算,也可以把21看作20來估算,學生可能回答:學生1:比2000分多學生2“比2500分
5、少(4)具體計算:教師:你還可以用哪些方法進行計算呢?讓學生獨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組中進行交流。教師巡視全班,觀察并指導學生認識各種不同的計算方法,然后有選擇的展示學生的計算方法。解決方法1:114×20=2280(利用舊知,先算20圈的時間)114×1=1142280+114=2394解決方法2:114×21= 114×7×3(用21看成“7×3”)= 798×3(利用舊知,多位數乘一位數)= 2394解決方法31 1 4 (從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進行類推)× 2 11 1 4114×12 2 8
6、 114×202 3 9 4展示過程中,要讓學生說明每一步計算的算理1.試一試課文第34頁的“試一試“(1)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輔導,特別要關注學有困難的學生,耐心輔導,使他們掌握筆算方法(1) 反饋運算結果 3 1 254×312 列豎式時的注意點:寫作: × 5 4408×25 因數中間有0的計算方法。4 0 8× 2 52 0 4 08 1 6 47×210因數末尾有0的簡便計算4 7×2 1 0三、課堂活動:課文第34頁“練一練“的第2題。“森林醫生“先認真觀察算式的每一步計算,找出錯誤的地方,并說明錯誤的原因
7、,然后再寫出正確的豎式計算過程和結果。四、鞏固練習:1.課文第34頁“練一練“的第1、3、4題。2.選用課時作業設計。五、課堂小結。六、布置作業。板書設計衛星運行時間例: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1圈需要114分。繞地球21圈需要多少時間? 114×21= 2394(分) 1 1 4× 2 1 1 1 4114×12 2 8 114×22 3 9 4答:繞地球21圈需要2394分。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方法是:兩位數乘法,先用一個乘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乘數,得數的末尾和個位對齊;再用這個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乘數,得數的末尾和十位對齊,最后把兩
8、次乘得的積加起來。教學后記:班級反思授課教師四班這是一節樸實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課,我在設計的過程中,首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注重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在鼓勵學生的算法多樣的同時,仍突出本節課的重點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邱德勇四班這節課是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課,我將重點放在算理和計算方法的探究上,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小組合作具體討論交流,從而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廖小芬四班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圍繞“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繞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與繞21圈”這兩個信息,讓學生非常明確地提出問題:21圈要多少時間?并列出算式:114×21。這樣的設計,減少了學生在此時提
9、出與本課無關的問題。通過這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分析信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提出問題能力。張巧波四班這是一節樸實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課,我在設計的過程中,首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注重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在鼓勵學生的算法多樣的同時,仍突出本節課的重點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戴小利四班注重教學目標的整合化。根據時代的發展和要求,數學教學的價值目標取向不僅僅局限于讓學生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數學教學活動中,了解數學的價值,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獲得數學的基本思想方法,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在教學中要處理好知識性目標和發展性目標平衡與和諧的整合,在知識獲
10、得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發展,在發展過程中落實知識。張小珍四班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圍繞“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繞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與繞21圈”這兩個信息,讓學生非常明確地提出問題:21圈要多少時間?并列出算式:114×21。這樣的設計,減少了學生在此時提出與本課無關的問題。通過這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分析信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提出問題能力。蘇燕霞第二課時 體育場備課時間:(九)周(四)教學內容: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課文第33頁的內容,及第34頁的“練一練“)重點: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的方法。難點:能正確、合理地對數據進行估算。關鍵:聯系實際,靈活處理。教學目標
11、:1.使學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應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2.能與同學交流自己估計的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品格,形成積極、主動的估算意識。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學具準備:同桌準備一張報紙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1.實物投影呈現圖片。略。(圖片可以是課文主題圖,也可以自選)教師:你知道這是什么建筑物嗎?你有什么感想?你想提出什么數學問題?2.提出問題。教師:你能估這個體育場的座位數嗎?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1.讓學生認真觀察體育場座位排列情況,估一估這個體育場能坐多少人。(1) 獨立思考,估算整個體育場座位數;(2) 小組交流,讓每個同學都在小組中說一說自己估算的方法
12、,估算的結果數據。(3) 由小組派代表反饋交流結果。由于圖中沒有具體數據信息,也沒有呈現體育場的四周看臺,所以學生的回答不可能得到較準確的數據結果,只要有合理的估算方法,教師就應該予以肯定。學生1:從圖中看出每小塊看臺大允有50個座位,這個體育場可能有30個撲克臺,大約有1500個座位;學生2:把體育場分東、西、南、北四個方位,每個方位大約坐1000人,4個方位,大約坐4000人:學生3:體育場的每一排座位數大約是2000人,估計這個體育場有30排,大約共6000個座位。以上估算的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教師都應該予以肯定和表揚,讓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2.出示具體看臺數據,進行估算。(4) 幻燈
13、呈現:這個體育場共有28個看臺,如果每個看臺的座位數相同,你能估計出這個體育場的座位數嗎?3解數量關系,列出解答版式。引導提問:這個體育場一共有多少個看臺? 每個看臺有多少個座位(根據課文插圖,說出準確數)? 整個體育場的座位數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從而板書:12×6×28或72×28估算算式結果。一般情況下,學生把72看成70、28看成30來估算。即:70×30=2100(4)小結:一般情況,估算時是根據“四舍五入”法把數據估算成整十、整百的數,方便計算。三、鞏固練習1.課文第36頁“練一練“的第1題。據要求估計一張報紙一個版面的字數,學生有多種方法,可
14、以將報紙折一折或圈出一塊,在知道這一塊的字數的基礎上再得到整版的字數“也可以數一數某一行的字數與總行數,然后相乘得到整版的字數。2.課文第36頁“練一練”的第2-4題。四、課堂小結。五、布置作業。板書設計體育場這個體育場共有28個看臺,如果每個看臺的座位數相同,你能估計出這個體育場的座位數嗎?a:從圖中看出每小塊看臺大允有50個座位,這個體育場可能有30個撲克臺,大約有1500個座位;b:把體育場分東、西、南、北四個方位,每個方位大約坐1000人,4個方位,大約坐4000人:c:體育場的每一排座位數大約是2000人,估計這個體育場有30排,大約共6000個座位。列式:12×6
15、5;28或72×28把72看成70,28看成30來估算。即:70×30=2100注意:一般情況,估算時是根據“四舍五入”法把數據估算成整十、整百的數,方便計算。教學后記:班級反思授課教師四班引導學生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理的估“多”估“少”的策略,注重對估算策略的歸納與提升。從而滲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想,讓學生根據不同的情境靈活選擇合適的算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邱德勇四班本節課利用生活中的具體數據來體會較大數的實際意義。我在教學設計中,力求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利用身邊的學習資源,利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及具體的數量,通過測量、推理等活動。廖小芬四班在
16、學習中,使學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并能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應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使學生能與同學交流自己估計的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品格,形成積極、主動的估算意識。張巧波四班引導學生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理的估“多”估“少”的策略,注重對估算策略的歸納與提升。從而滲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想,讓學生根據不同的情境靈活選擇合適的算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戴小利四班引導學生在交流、對比中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并明確估算基本方法的內涵就是:接近準確值(符合實際);計算方便(將兩個因數看成整十、整百或幾百幾十的數)。同時能在解決具體問題過程中,能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養成估算的習慣。張小珍四班在學習中,使
17、學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并能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應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使學生能與同學交流自己估計的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品格,形成積極、主動的估算意識。蘇燕霞第三課時 神奇的計算工具備課時間:(十)周(二)教學內容:介紹電子計算器,運用計算器進行四則運算,探索計算規律。(課文第38頁的內容)重點:運用計算器進行一些簡單的四則運算。難點:對計算器一些功能鍵了解。關鍵:利用實物加強練習、應用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閾學會使用計算器。2.會利用計算器進行一些四則運算,并探索一些數學規律。教具準備:計算器、實物投影儀。學具準備:電子計算器(最好每人一個)。教學過程:一、提示課題:1.教師取出電子計
18、算器,讓學生也合出自己的計算器。教師:猜一猜,今天,這一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什么?學生:認識計算器。板書呈現:神奇的計算器。2.教師:你知道如何使用計算器嗎?二、引導探索1.讓學生說一說他自己所掌握的使用計算器的方法。這時,學生可能會展示一些簡單的加、減速法的計算方法。教師應給學生提供較多時間,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技能、知識。從中也可以了解本班學生對操作計算器的認識程度,為教學工作提供幫助。2.認識一些功能鍵。(1) 由學生來說明。隨著計處器的普及,大多數學生在教師講解計算器的使用方法前,已經懂得了一些操作計算器的方法以,所以本活動可以先讓一部分學生做小才師,來介紹計算器各功能鍵的作用,然后根據學生的
19、介紹,教師再作適當的補充。(2) 集中說明一些功能鍵的作用。開關及清除鍵。按一下此鍵,打開計算器,再按一下就關贛計算器。 運處符號鍵。只要介紹“+、-、×、/“鍵的使用方法 。 數字鍵數字鍵的使用。如按1 2 。顯示屏就顯示“1 2”。 等號鍵按下數字鍵及運算符號鍵后,按下此鍵,顯示屏就顯示出輸入算式的計算結果。 小數點鍵按下此鍵,就呈現一個小數點因為學生所準備的計算器的型號不同,所以各計算器中配置的功能鍵也不一樣,以上5種功能鍵是比較普遍的存在。如果學生有興趣,教師還可以借助一些計算器,介紹一些其他的功能鍵。如:時間鍵、日期鍵、括號鍵、存儲運算鍵等。(3) 嘗試練習。 計算25
20、215;4操作過程:輸入25×4=,屏幕上呈現100,就是計算的結果。 計算一份菜單的價錢。a).實物投影呈現:菜 單酒 14元涼拌豆腐 3元肉絲: 5元清蒸魚: 16元三鮮湯: 12元甜點: 8元青菜: 3元b)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c)反饋計算結果。d)索一些數學規律。 呈現計算題。a)1+2+3+4+98+99+100b)999×9 9999×9 99999×9(1)讓學生獨立用計算器計算,教師巡視課堂。(2)反饋計算結果。(3)引導提問:通過計算,你有什么發現(特別指導觀察第題中各算式的計算結果,并進行比較)?你有什么感想和體會?學生可能會提出一些
21、簡便的計算方法。如:a)1+2+3+1+98+99+100=101×50,只要用計算器計算101×50b)999×9=89919999×9=8999199999×9=899991發現:積的個位都是1;積的最高位都是8;中間幾位數都是9,9的個數比第1個因數中的9個數少一個。接著,讓學生說一說以下幾個算式的結果:999999×99999999×999999999×9通過以上活動,讓學生觀察計算結果、發現規律,同時突出了運用簡便方法計算很可能比計算器還要快定瞇,充分體現了計算方法的靈活性,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三、課
22、堂活動 課文第39頁的“試一試“。四、課堂小結。五、布置作業。板書設計神奇的計算工具 計算器圖 四則運算題教學后記:班級反思授課教師四班結合學生已會用計算器做簡單計算的實際,調整教學起點,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提高了教學效率。邱德勇四班在教學中,我始終本著“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巧妙預設”,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最終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從而真正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廖小芬四班新授課與活動課不是兩個并列和互不相關的課型。新授課中有學生的活動,活動課里也有新知識的學習與掌握,二者難以截然區分。新授課與活動課不是兩個并列和互不相關的課型。新授課中有學生的活動,活動課里也有新知識的學習與掌握,二者難以截然區分
23、。張巧波四班結合學生已會用計算器做簡單計算的實際,調整教學起點,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提高了教學效率。戴小利四班創設具有明確目的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了解使用計算器的優點與局限性,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計算器的認識和科學有效地使用計算器的能力。張小珍四班新授課與活動課不是兩個并列和互不相關的課型。新授課中有學生的活動,活動課里也有新知識的學習與掌握,二者難以截然區分。新授課與活動課不是兩個并列和互不相關的課型。新授課中有學生的活動,活動課里也有新知識的學習與掌握,二者難以截然區分。蘇燕霞第四課時 有趣的算式備課時間:(十)周(三)教學內容:鞏固計算器的使用方法,探索一些數學規律。(課文第
24、40、41頁的“探索發現(一)”內容。)重點:體會探索數學規律的方法。難點:發現、歸納算式的特點。關鍵:借助計算器計算,對比算式結果。教學目標:1.通過有趣的探索活動,使學生鞏固計算器的使用方法。2.使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體會探索的方法。3.通過活動,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劇院儀。(或掛圖)學具準備:電子計算器。教學過程:一、導入談話,提示課題教師:同學們,在數學運算中,有很多有趣的算式。,這一節課教師要帶你去探索算式背后的規律,你愿意去嗎?請帶上你的計算器,讓我們地起出發。板書:探索與發現(一)有趣的算式二、探索交流,發現規律、1.第一關:奇妙的寶塔。(1)物投影呈現:
25、1×1,11×11,111×111三個算式與答案。(2)請學生仔細觀察這三個算式的答案有什么特點,它們與算式的兩個因數之間又有什么關系。(3)討論:1111×1111的結果。(4)反饋討論的結果時,重點是讓學生說一說寫出結果的依據是什么,教師結合算式說明。1111×1111=1234321(5)依據規律填得數。11111×11111=123454321111111×111111=123456543211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2.第二關:奇怪的142857(1)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14
26、2857分別乘1、2、3、4(2)反饋計算結果。142857×1=142857 142857×3=428571142857×2=285714 142857×4=571428(1)觀察積的結果特點及與因數的關系。(2)根據發現規律,寫出“乘以5、6”的得數。142857×5=714285 142857×4=8571423.第三關:神奇的9。(1)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99×99=9801 999×999=998001(2)猜一猜:9999×9999的結果。學生根據以上兩個算式,猜測規律得出:9999×
27、;9999=99980001(3)了現規律并歸納:(4)根據規律,直接寫出以下算式的得數。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4.第四關:尋找神秘的數。(1)板書呈現0-9十個數字。(2)讓學生在這個十個數字中,隨意選取4個數字。教師:請你在這十個數字中,選出4個你喜歡數字。(3)老師也選取了4個數字:6、1、7、4。(4)“賣關子”。教師:你到底是好孩子呢,還是壞孩子,老師可以從你選的4個數字中,推出來,你相信嗎?學生A:不相信!學生B:老師怎么講迷信呢。學生C:感到迷惑。(1
28、)運算規則。規則:將四個數字組成數字不重復的最大四位數和最小的四位數。如:1,2,5,0。最大四位數:5210最小四位數:1025然后兩數相減,并把結果的四個數字得新組成一個最大的四位數與最小的數,再次相減5 2 1 0 8 5 4 1 8 7 3 01 0 2 5 1 4 5 8 3 0 7 84 1 8 5 7 0 8 3 5 6 5 2 6 5 5 2 9 9 6 3 6 6 4 2 2 5 5 6 3 6 9 9 2 4 6 63 9 9 6 6 2 6 4 4 1 7 67 6 4 11 4 6 76 1 7 4這樣不斷重復的過程中,你得到的最后結果如果是6174的就是好孩子,否則就
29、不是好孩子。(2)學生探索。1.學生獨自按照規則進行計算。2.最終發現,計算的結果全部都是“6174”。學生發覺大家都是好孩子,笑了。三、趣味練習讓學生互相提供一些趣味計算題進行練習。(在課前,教師布置學生準備)四、課堂小結。五、布置作業。板書設計有趣的算式(略)教學后記:班級反思授課教師四班借助計算器可以讓我們發現一些數和運算的美妙。但一些傳統的題材在這節課中我都做了教學加工。不只是一種展示和欣賞,而更多的是一種激發和挑戰。 邱德勇四班在教學中,我通過談話來創設情境,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動機,然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數學規律的探索活動,以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師的
30、指導下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廖小芬四班我覺得小學階段的“計算器”就是玩具,整節課就是玩計算器的。因此,最后的結語,開始的設計是改古人“玩物喪志”為“玩物生智”。后來回顧全課,學生每一次說的“會”都是真話、實話,但每一次都是高一個層次的。 這節課不完全是預設的,而是在課堂中有教師和學生的真實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維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動的過程,氣氛相當活躍。張巧波四班借助計算器可以讓我們發現一些數和運算的美妙。但一些傳統的題材在這節課中我都做了教學加工。不只是一種展示和欣賞,而更多的是一種激發和挑戰。戴小利四班我用計算器嘗試了學生可能出錯的各種類型,以便自己心中有數,但在執教過程中,又不是直接指
31、出學生錯在何處,那樣就剝奪了學生自己“反省”的機會。給學生好好“反省”,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上。 張小珍四班我覺得小學階段的“計算器”就是玩具,整節課就是玩計算器的。因此,最后的結語,開始的設計是改古人“玩物喪志”為“玩物生智”。后來回顧全課,學生每一次說的“會”都是真話、實話,但每一次都是高一個層次的。 這節課不完全是預設的,而是在課堂中有教師和學生的真實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維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動的過程,氣氛相當活躍。蘇燕霞第五課時 計算工具的演變備課時間:(十)周(四)教學內容:簡要介紹一些計算工具的演變過程。(課文第42頁的內容。)教學目標:1.使學生感受到計算在日常生活、生產實踐中
32、的作用,體會到人們為了方便計算在計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使學生受到愛科學、學科學的教育。2.使學生對計算工具的發展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滲透數學的文化教育。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算盤等學具準備:算盤、計算器等。教學過程:一、指導閱讀1.讓學生獨立閱讀課文,獲取書本提供的信息。2.小組交流,讓每一個學生都在小組中說一說自已所知道計算工具的計算公式3.教師巡視,簡要回答部分學生提出的問題,并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在全班講解。二、簡要介紹一些計算工具1.石子計數、結繩計數(1)幻燈呈現課文第42頁第1個圖。(2)古時人們記數的方法。石子計數:古時候,牧民用石子的數和羊的頭數作對應記錄,早上放出幾只
33、羊,就用幾個石子表示,晚上放牧歸來,再把石子與羊一一對應,如果石子數和羊數剛好對應,就說明羊沒有少了或丟了。結繩記數:其原理和石子計數類似,如:古時候,人們采集野果,或捕魚時,在繩子上打結,采幾只野果或捕到幾只魚,便在繩子上打幾個結。2.算籌計算。(1)算籌的發明時間、發明人。通過介紹,使學生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公創舉,增強愛國主義教育。(2)算籌的計算方法。用樹枝或竹條來表示數字。如:“1”就用一根枝條來表示,“2”就用兩根枝條來表示。“6”就用枝條“ ”來表示等。3.算盤。(1)算盤發明的時間、發明人。 在一千多年前,中國人又發明了算盤,使計算的速度快多了。 曾經在生產和生活中廣泛應
34、用,還曾傳到日本、朝鮮等國。算盤至今還在使用。(2)介紹算盤的結構和記數法。 出示教具、學具-算盤 記數法:上方每顆珠子代表5,下方每顆珠子代表1。 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所知道的知識。教師:關于算盤,你還知道什么?4.計算機。(1)計算機發明的時間、發明人。20世紀40年代,美國科學家發明了最早的計算機。(2)關于計算機運算速度的了解。讓學生說一說,他所知道的知識。(3)提問,關于計算機,你還知道什么?(課前可以讓學生通過其他的途徑獲取更多的有關信息)四、課堂小結。五、布置作業。板書設計計算工具的演變(略)教學后記:班級反思授課教師四班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了各種計算工具,對算盤和計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35、,使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邱德勇四班在這個教學環節里,著重認識十個數字鍵,四個運算鍵以及讓計算器顯示得數的等號鍵。學生了解這些鍵的功能后,就可以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了。廖小芬四班在教學中,使學生感受到計算在日常生活、生產實踐中的作用,體會到人們為了方便計算在計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同時使學生對計算工具的發展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滲透數學的文化教育。張巧波四班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了各種計算工具,對算盤和計算器有一定的了解,使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戴小利四班 大多數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接觸過計算器,所以在這個環節以嘗試使用、相互交流為主要學習方式,順應了學生使用計算器的需要,師生互動的
36、交流為學生提供了相互啟發、相互學習的機會。張小珍四班在教學中,使學生感受到計算在日常生活、生產實踐中的作用,體會到人們為了方便計算在計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同時使學生對計算工具的發展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滲透數學的蘇燕霞第六課時 乘法結合律和交換律備課時間:(十一)周(二)教學目標: 1通過探索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探索的過程和方法。2通過探索活動,使學生發現乘法結合律、交換律,并懂得用字母進行正確的表示。使學生在理解乘法結合律、交換律的基礎上,會對一些乘法算式進行 簡便計算。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重難點:重點:指導學生探索乘法的結合律。難點:發現規律、總結規律、應用規律。教學過程:
37、一、導入談話,揭示課題同學們,在數學運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規律。今天,我們再一起去探索,看一看,我們還能發現些什么規律(板書課題:探索與發現)二、活動探索規律(一)乘法交換律1計算下面幾組算式17×13= 125×8=13×17= 8×125=2你發現了什么?3你能把你發現的規律概括出來嗎?4用字母表示。如果用字母a ,b表示兩個數,你能把你發現的規律表示出來嗎?學生用字母表示:(a
38、5;b=b×a)(二)乘法結合律1.出示擺好的長方體。(教材45頁長方體)教師:老師在課后用許多小正方體搭了這樣一個長方體,你們知道老師用了多少個小正方體嗎?學生自主探究,也可以小組內商量。學生交流驗證,學生可能有不同的計算方法,但無論用什么方法計算,其結果都是一樣的。質疑:為什么結果都是一樣的呢?這其中是不是蘊含著某些規律呢?板書算式: 3×(5×4) (3×5)×4 3×4×5=3×20 =15×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2-氟苯腈項目商業計劃書
- 慧可青少年藝術培訓項目商業計劃書
- 2025年中國短肽項目創業計劃書
- 中國金剛石線鋸項目創業計劃書
- 2025年中國薯蕷皂素項目投資計劃書
- 征信修復服務合同
- 2025年新能源微電網穩定性控制技術創新與市場前景分析報告
- 2025年高校產學研合作中的技術轉移與產學研合作模式創新趨勢報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布局實施方案: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與政策支持研究報告
- 便利店在2025年新零售環境下的智能物流配送體系優化報告
- 學校澡堂運營方案
- 門窗展廳培訓課件
- 國開電大軟件工程形考作業3參考答案
- 少年中國說英文版
- 通用電子嘉賓禮薄
- 民用爆炸物品倉庫管理規定培訓課件
- 10篇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
- 【培養】(完整版)師帶徒培養方案
- 一文讀懂-特魯索綜合征病例、影像、診斷、治療
- 體育旅游課件第二章體育旅游資源
- 2023年科技特長生招生考試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