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學年度高二化學第一學期期中檢測試題化學的歷史淵源非常古老 ,可以說從人類學會使用火 ,就開始了最早的化學實踐活動。小編準備了高二化學第一學期期中檢測試題 ,具體請看以下內容。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答案 ,共22小題 ,每題2分 ,共44分)1.未來新能源的特點是資源豐富 ,在使用時對環境無污染或污染很小 ,且可以再生。下列屬于未來新能源標準的是天然氣 煤 核能 石油 太陽能 生物質能 風能 氫能A. B. C. D.2.在2L密閉容器中參加4molA和6molB ,發生以下反響:4A(g)+6B(g) 4C(g) +5D(g)。假設經5s后 ,剩下的A是2.5mol ,那么B的反響速
2、率是( )A.0.45 mol / (Ls) B.0.15 mol / (Ls)C.0.225 mol / (Ls) D.0.9 mol / (Ls)3.298K下 ,將1mol蔗糖溶解在1L水中 ,此溶解過程中體系的G = H-TS和S的變化情況是( )A. 0 ,0 B. 0 ,0C. 0 ,0 D. 0 ,04.HH鍵能為436 KJ/mol ,HN鍵能為391KJ/mol ,根據化學方程式:N2 + 3H2 = 2NH3H=-92.4 KJ/mol ,那么NN鍵的鍵能是 ( )A.431 KJ/mol B.946 KJ/molC.649 KJ/mol D.869 KJ/mol5.在25
3、時 ,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初始濃度和平衡濃度如下表:物質XYZ初始濃度/molL-0.1 0.20平衡濃度/molL-0.050.050.1以下說法錯誤的選項是( )A.反響到達平衡時 ,X的轉化率為50%B.反響可表示為X+3Y 2Z ,其平衡常數為1600C.增大壓強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動 ,平衡常數增大D.改變溫度可以改變此反響的平衡常數6.某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響:X(g)+3Y(g) 2Z(g);0。以下圖表示該反響的速率(v)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 ,t2、t3、t5時刻外界條件有所改變 ,但都沒有改變各物質的初始參加量。以下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 )A.t5時增大了壓強
4、 B.t3時降低了溫度C.t2時參加了催化劑 D.t4t5時間內轉化率一定最低7.在密閉容器發生以下反響aA(g) cC(g)+dD(g) ,反響到達平衡后 ,將氣體體積壓縮到原來的一半 ,當再次到達平衡時 ,D的濃度為原平衡的1.8倍 ,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A.A的轉化率變大 B.平衡向正反響方向移動C.D的體積分數變大 D.a c+d8. 以下熱化學方程式中 ,正確的選項是 ( )A.甲烷的燃燒熱H = -890.3 kJmol-1 ,那么甲烷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CH4(g)+2O2(g)=CO2(g)+2H2O(g) H = -890.3 kJmol-1B.一定條件下 ,將
5、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響生成NH3放熱19.3kJ ,其熱化學方程式為:N2(g)+3H2(g) 2NH3(g) H = -38.6 kJmol-1C.在101 kPa時 ,2gH2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 ,放出285.8 kJ熱量 ,氫氣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表示為2H2(g)+O2(g)=2H2O(l) H = -571.6 kJmol-1D.HCl和NaOH反響的中和熱H = -57.3 kJmol-1 ,那么H2SO4和Ca(OH)2反響的中和熱H = 2(-57.3)kJmol-19.可逆反響:2NO2(g) 2NO(g)+O2(g) ,在體積固定的密
6、閉容器中 ,可確定為平衡狀態標志的命題中正確的有 () 個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O2的同時生成2n mol NO2;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O2的同時生成2n mol NO;用NO2、NO、O2表示的反響速率的比為221的狀態;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的狀態;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的狀態;混合氣體的壓強不再改變的狀態;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的狀態;反響與外界沒有熱交換的狀態;A.3個 B.4個 C.5個 D.6個10.在容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 ,可逆反響A(g)+B(g) xC(g) ,有以下圖所示的關系曲線 ,根據以下圖以下判斷正確的選項是( )A.p3p4 ,y軸表示A的轉化
7、率B.p3p4 ,y軸表示混合氣體的密度C.p3D.p311.一定溫度下在一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可逆反響2X(g) Y(g)+Z(s) ,以下不能說明該反響到達化學平衡狀態的是A.2v正(X)=v逆(Y) B.單位時間內生成1 mol Y的同時生成2 mol XC.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 D.反響容器中Y的質量分數不變12、反響:L(s)+aG(g) bR(g) 到達平衡時 ,溫度和壓強對該反響的影響如下圖:圖中壓強p1p2 ,x軸表示溫度 ,y軸表示平衡混合氣中G的體積分數。據此可判斷( )A.上述反響是放熱反響 B.上述反響是吸熱反響C.a D.a+113.有以下物質: NaOH固體;
8、 濃硫酸; NH4NO3晶體; CaO固體。現將它們分別裝入有水的錐形瓶里 ,立即塞緊帶U形管的塞子 ,發現U形管內的滴有紅墨水的水面呈形如右圖所示狀態 ,判斷參加的物質可能是 ( )A. B. C. D. 14.以下各圖中 ,表示正反響是吸熱反響的圖是 ( )15.可逆反響2X+Y 2Z在不同溫度(T1和T2)及壓強(P1和P2)下,產物Z的物質的量n(z)與反響時間(t)的關系如圖2所示.以下判斷正確的選項是 ( )A. T1 T2 , P1 P2B. T1 T2 , P1 P2C. T1 T2 , P1 P2D. T1 T2 , P1 P216.以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 ,那么關于熱化學
9、方程式:C2H2(g)+5/2O2(g)=2CO2(g)+H2O(l)H = 1300kJ/mol的說法中 ,正確的選項是 ( )A.有10NA個電子轉移時 ,吸收1300kJ的能量B.有1NA個水分子生成且為液體時 ,吸收1300kJ的能量C.有2NA個碳氧共用電子對生成時 ,放出1300kJ的能量D.有8NA個碳氧共用電子對生成時 ,放出1300kJ的能量17.在一定溫度下的恒容密閉容器中 ,當以下哪些物理量不再發生變化時 ,說明下述反響:A(g)+2B(g) C(g)+2D(g)已到達平衡狀態()A.混合氣體的壓強 B.混合氣體的密度C.各氣體的物質的量 D.氣體的總物質的量18.可燃冰
10、又稱天然氣水合物 ,它是在海底的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1體積可燃冰可貯載100200體積的天然氣。下面說法不正確的選項是 ( )A.可燃冰有可能成為人類未來的重要能源 B.可燃冰是一種比擬潔凈的能源C.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變成油的例證 D.可燃冰的主要可燃成份是甲烷19.在一定條件下 ,反響CO+NO2 CO2+NO 到達平衡后 ,降低溫度 ,混合氣體的顏色變淺。以下判斷正確的選項是( )A.正反響為吸熱反響 B.正反響為放熱反響C.CO的濃度增大 D.各物質的濃度不變20.化學平衡常數(K)是化學反響限度的一個重要參數 ,該常數表示的意義是可逆反響進行的程度 ,K值越大 ,表示的意義錯誤的選
11、項是()A.溫度越高B.反響物濃度越小C.反響進行的越完全 D.生成物濃度越大21.對于A2+3B2 2 AB3反響來說 ,以下反響速率表示反響最快的是()A.v(AB3)=0.5 mol/(Lmin) B.v(B2)=0.6 mol/(Lmin)C.v(A2)=0.4 mol/(Lmin) D.無法判斷22. X、Y、Z三種氣體 ,取X和Y按1:1的物質的量之比混合 ,放入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響:X+2Y 2Z,到達平衡后 ,測得混合氣體中反響物的總物質的量與生成物的總物質的量之比為3:2 ,那么Y的轉化率最接近于 ( )A. 33%B. 40%C. 50%D. 65%二、非選擇題(共56分
12、)23.(每空1分 ,共6分)可逆反響aA(g) + bB(g) c C(g) + d D(g)達平衡后 ,改變以下條件:(1)增大C(A):A的轉化率_ ,B的轉化率_。(2)增大C(C):新平衡時 ,C(c)新_C(c)原。(3)假設A為固體或純液體 ,增減A的量 ,平衡_。(4)增大A的濃度 ,到達新平衡時 ,C(c)新_C(c)原 ,生成物占反響混合物的百分比_(一定、不一定)提高。24.(每空2分 ,共10分)在體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 ,進行如下化學反響:CO2(g)+H2(g) CO(g)+H2O(g) ,化學平衡常數K與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T/7008008501 0001 2
13、00K0.60.91.01.72.6答復以下問題:(1)該反響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_ ,升高溫度 ,化學平衡向_(填正反響或逆反響)方向移動。(2)能判斷該反響到達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_。A.c(CO2)=c(CO) B.K不變 C.容器中的壓強不變D.v正(H2)=v正(CO2) E.c(H2)保持不變(3)假設某溫度下 ,平衡濃度符合以下關系:c(CO2)c(H2)=c(CO)c(H2O) ,此時的溫度為_;在此溫度下 ,假設向該容器中投入1 mol CO2、1.2 mol H2、0.75 molCO、1.5 mol H2O ,那么此時反響朝_方向進行(填正反響、逆反響)。25.(每空2分
14、 ,共6分)某研究小組擬用定量的方法測量Al和Fe分別與酸反響的快慢 ,設計了如以下圖1所示的裝置。(1)檢查圖1所示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_。(2)假設要比擬產生氣體的快慢 ,可以測量相同時間段內產生氣體的體積 ,也可以測量_。(3)實驗測得鋁絲產生氣體的速率(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2所示 ,那么t1t2時間段內反響速率逐漸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26.(方程式3分 ,其余各空2分 ,共9分)工業上可利用煤的氣化產物(CO和H2)合成二甲醚(CH3OCH3)同時生成二氧化碳 ,其三步反響如下: 2H2 (g)+CO(g) CH3OH (g) H= -90.8 kJmol-1 2CH3OH(g)
15、CH3OCH3(g)+H2O(g) H= -23.5 kJmol-1 CO(g)+H2O(g) CO2 (g)+H2(g) H= -41.3 kJmol-1(1)總合成反響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2)一定條件下的密閉容器中 ,上述總反響到達平衡時 ,要提高CO的轉化率 ,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填字母代號)。A.高溫高壓 B.參加催化劑 C.減少CO2的濃度D.增加CO的濃度 E.別離出二甲醚(3)反響2CH3OH(g) CH3OCH3(g)+H2O(g)在某溫度下的平衡常數K =400。此溫度下 ,在密閉容器中參加CH3OH ,反響到某時刻測得各組分的濃度如下:物質CH3OHCH3OCH3H2Oc
16、 / molL-10.440.600.60此時 ,v (正) _ v (逆) (填、或=到達平衡后 ,CH3OCH3的物質的量濃度是_。27.(每空2分 ,共14分(1):Fe(s)+12O2(g)=FeO(s) H1=-272.0 kJ2Al(s)+32O2(g)=Al2O3(s) H2=-1675.7 kJmol-1。Al和FeO發生鋁熱反響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某同學認為 ,鋁熱反響可用于工業煉鐵 ,你的判斷是 (填能或不能) ,你的理由是 。(2)反響物與生成物均為氣態的某可逆反響在不同條件下的反響歷程分別為A、B ,如下圖。據圖判斷該反響是_(填吸或放)熱反響 ,當反響到達平衡后 ,其
17、他條件不變 ,升高溫度 ,逆反響速率將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其中B歷程說明此反響采用的條件為_(填字母)。A.升高溫度 B.增大反響物的濃度C.降低溫度 D.使用催化劑(3)熱化學方程式:H2(g)+12O2(g)=H2O(g) H=-241.8 kJmol-1該反響的活化能為167.2 kJmol-1 ,那么其逆反響的活化能為 。28.(第為1分 ,其余各空為2分 ,共11分)降低大氣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利用CO2 ,目前已引起各國普遍重視。(1)工業上有一種方法是用CO2來生產燃料甲醇。為探究反響原理 ,現進行如下實驗 ,在體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 ,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 ,在500下發生反響:CO2(g)+3H2(g) CH3OH(g)+H2O(g) 。實驗測得CO2(g)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以下圖1所示。圖2是改變溫度時H2的化學反響速率隨時間變化的示意圖 ,那么該反響的正反應是 (填吸熱或放熱)反響。500達平衡時 ,CH3OH的體積分數為 。CO2的轉化率為前3分鐘用H2表示的反響速率(2)右圖中P是可自由平行滑動的活塞 ,關閉K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網絡管理員考前復習試題及答案
- 行政法學職業道德試題及答案分享
- 法學概論法律政策評估的方法探討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軟考新規試題及答案剖析
- 多層網絡架構試題與答案解析
- 2025年計算機VB考試布置試題及答案性質分析
- 網絡協議基本知識考題及答案
- 行政訴訟的程序與步驟試題及答案
- 網絡故障處理訪談紀實試題及答案
- 銷售渠道優化的具體措施計劃
- 羅氏C8000使用操作說明
- 融資融券策略課件
- 單層鋼結構廠房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項目盡職調查清單模板
- 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研讀課件
- 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保證體系框圖
- 【審計工作底稿模板】FH應付利息
- 眼部健康檢測與分析課件
- 專業碩士學位論文修改報告(二)
- 蘇州市建設工程造價計價解釋
- 煤礦機電設備春季預防性檢修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