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診治經驗_第1頁
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診治經驗_第2頁
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診治經驗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診治經驗         【關鍵詞】  慢性萎縮性胃炎 臨床診治慢性萎縮性胃炎屬于中醫學“胃痛”、“胃痞”、“嘈雜”等范疇。本病病機復雜,臨癥繁多易變,病程長,易反復發作,給患者帶來很大的身心痛苦,筆者從事消化病臨床工作診治多年,對本病診治頗有心得,并取得比較滿意的療效,現介紹如下,以供臨床工作者參考。1  本病中醫辨證分型   1.1  肝胃氣滯型  癥見:胃脘脹痛,牽及兩肋,噯氣納少苔薄白或白膩,脈細弦,常用藥如:蘇梗、白芍、百合、橘

2、皮、枳殼等。   1.2  脾胃濕熱型  癥見:胃脘脹痛,滿悶不適,納少惡心,口干苦粘,舌質紅苔黃膩,脈細,常用藥如:炒黃芩、蒲公英、蛇舌草、仙鶴草、川樸、蒼術等,苔白膩脈滑者,可選用石菖蒲、砂仁,大便偏干加決明子。   1.3  脾胃虛寒型  癥見:胃脘隱痛,喜按喜溫,得食較舒,大便溏稀,怕冷乏力,舌質淡紅,苔薄,脈細弱,常用藥如:炙黃芪、炙桂枝、白術、白芍、黨參、茯苓、甘草、廣木香,若肝脾不調,加炒防風、補骨脂。   1.4  胃陰不足型  癥見:胃中隱痛或灼熱,口干咽燥

3、,饑不飲食,舌質紅少津,苔少或光剝,脈細,常用藥如:太子參、沙參、石斛、麥冬、玉竹、白芍、甘草、木瓜等。   以上各證型中若見舌質有瘀點、紫氣或瘀斑或舌下靜脈偏曲者,為胃絡阻滯之象,可選用活血之品,紅花、丹參、莪術、三棱、川芎等。2  本病內鏡下辨證用藥   若見胃黏膜紅白相兼,以白為主,黏膜見陳舊出血瘀點,病理示:輕中度慢性萎縮性胃炎者,選用:當歸、丹參、川芎,偏紅者選用:赤芍、丹皮、仙鶴草、茜草;若萎縮伴急性活動時,見黏膜充血,水腫,糜爛,分泌液黃混濁者為濕熱傷絡,選用炒黃芩、白花蛇舌草、仙鶴草、赤芍、炒苡仁、茯苓、澤瀉;胃黏膜蒼白變薄,血

4、管清晰可見色暗紫,陳舊性血斑或瘀點,病理示:中度慢性萎縮性胃炎,可選用:桂枝、干姜、炙黃芩、黨參、白術、失笑散、王不留行、紅花;胃黏膜呈顆粒樣或結節增生,病理示:伴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癥(二度以上者,囑病人定期復查),選用莪術、三棱、九香蟲、山慈姑、凌霄花、穿山甲;胃黏膜伴見潰瘍者,選用烏賊骨、煅瓦楞子、白芍、白及、生牡蠣;內鏡下見有膽汁返流者,酌加代赭石、降香、刀豆子,患者伴胃中灼痛,可配用青皮、象貝母、元胡。3  討論與體會   3.1  現代醫學對本病的認識  本病是消化系常見多發病,其臨床表現與慢性淺表性胃炎多數相近似,兩者需胃鏡與病理

5、證實,本病約占慢性胃炎中32%,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發生率逐漸增多,筆者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是消化道的結構與功能發生了不同程度退行性改變的一種表現,而胃黏膜層小血管扭曲,血管壁增厚和血管狹窄是組織病理學改變的基礎,這樣循環功能改變可導致胃黏膜營養不良,胃黏膜屏障與分泌功能降低,在各種致病因素影響下引起胃黏膜炎癥性病變發展,最終演變為慢性萎縮性胃炎階段。   3.2  祖國醫學對本病病因病機的認識  中醫認為本病發生形式,其病因與長期飲食不節,勞倦不當,情志郁怒,寒濕不調,病后傷中(它病及中,藥物傷中)有關,由于這些藥物長期直接或間接損傷胃膜血絡,使胃受納

6、腐熟水谷,脾消化吸收轉輸水谷精微功能失健,氣機郁滯,血脈不和,胃損膜傷,絡脈瘀阻。            3.3  固本與治標,益氣活血不可少  根據臨床表現屬“胃脘痛”、“胃痞”等范疇,其病理可見虛實夾雜,在各癥型中多數可兼有中虛夾瘀之證,本著“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則,以治本為主,兼治其標,采用益氣扶正,活血祛瘀,調理氣機,顧護胃膜,疏通胃絡,達到修復腺體及腺體復生的目的,即補益虛弱之脾胃與活血祛瘀之品相配伍,正如清代醫家王清任醫林改錯中指出:無氣即虛,必不能達于血管,血管無

7、氣必停滯而瘀。兩者合用,標本兼顧,意在補其不足,攻其有余,使氣旺血行,瘀去絡通,胃腺得養而復生,對于兼證如寒、熱、濕、食、痰等現象,治療時可在短期內酌情加減,以適應病情變化的需要,待病情緩解兼證消失后,仍以本法為主。臨床研究得到,益氣活血(活血藥)是治療本病有效方法之一,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增加胃黏膜血流量,促進局部炎癥吸收,減輕腺體萎縮程度,從而有利于使胃腺體萎縮逆轉,為防止胃黏膜癌前病變提供了有效的治療途徑之一。   3.4  醒胃先治肝,達悅調肝為之妙  臨床診治過程中,不少患者把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當成胃癌早期或已癌變,常造成患者

8、恐懼不安,四處奔波求治,生活質量下降,結果反而對本病治療和康復產生不利影響,形成惡性循環,嚴重者影響工作,因此在治療過程中,一方面:若病人向醫師咨詢時,醫生應多向患者耐心解釋,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數,有信心,不恐懼,不大意,積極配合治療,絕大多數病人病情預后是好的,在這方面做得好,也反映了醫師的整體醫德素質;另一方面在用藥方面配合疏肝解郁法,常選用蘇梗、橘皮、百合等疏肝理氣之品,有利于加速疾病的恢復。因為現代生活工作節奏快,每時每刻都在干擾著人們身心健康,常常容易影響情緒發生變化,而最能受影響的是肝胃二臟器,換而言之,胃是最有感情臟器,其次是肝。中醫認為,肝為剛肝,性喜條達而惡抑郁,肝主疏泄,即能

9、調節人體的情感變化,有利于身心健康,又能分泌膽汁,協助脾胃腐熟運化的作用,不少病人由于對本病療程長,認識不足,易產生恐懼,思慮重重,心情不悅,日久情志失調,導致肝氣不舒,疏泄失常,若郁結不解,往往橫逆犯胃,使胃氣郁滯,升降失常而發生胃病,加重病情。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宜通不宜滯,若飲食不節,寒冷失調均可導致胃氣阻滯而致胃脘痛,可見肝氣之疏泄,也有賴脾胃氣機升降暢達,若脾胃為飲食所傷,氣機壅滯,升降失常,則有得肝氣疏泄,以致肝氣郁結,所謂“土壅木郁”,肝郁又可克脾犯胃,則胃病之痛必然加重。   可以說,情志內傷,病起于肝;飲食所傷病始于胃。由于肝胃之間生理病理的密切關系,每常互相影響,甚至互為因果,葉天士治療胃病經驗豐富,貢獻卓著,曾謂:肝為起病之源,胃為傳病之所。“肝木肆橫,胃土必傷”,對肝胃病機之間的關系作了精辟的概括,主張醒胃先治肝。   3.5  護陽與顧陰,寒熱之弊勿忘了  本病在整體治療過程中,由于病癥復雜,單一出現少見,治法和選用藥物應隨機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