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張張介介賓賓掌握:陰陽理論(陽非有余、真陰不足)掌握:陰陽理論(陽非有余、真陰不足)熟悉:命門學說,八綱辨證(診治),八陣(方藥)熟悉:命門學說,八綱辨證(診治),八陣(方藥)了解:醫學哲學思想(醫易同源),郁證了解:醫學哲學思想(醫易同源),郁證 一、生平簡介一、生平簡介 張介賓(張介賓(1563156316401640),字會卿,號景岳,別號通一子,明末),字會卿,號景岳,別號通一子,明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明代杰出的醫學家,溫補學派的代表人物。明代杰出的醫學家,溫補學派的代表人物。張介賓祖上以軍功起家世襲紹興衛指揮使,張介賓祖上以軍功起家世襲紹興衛指揮使,“食祿千
2、戶食祿千戶”,家境,家境富裕。從小喜愛讀書,廣泛接觸諸子百家和經典著作。富裕。從小喜愛讀書,廣泛接觸諸子百家和經典著作。少年游學少年游學張景岳父張景岳父張壽峰張壽峰是定西侯的門客,素曉醫理。是定西侯的門客,素曉醫理。張介賓張介賓1313歲,隨其父去北京游學,拜當時的名醫歲,隨其父去北京游學,拜當時的名醫金英金英( (金夢金夢石石) )為師,據史料記載,金英擅長為師,據史料記載,金英擅長大補元氣大補元氣之法,張景岳重視補腎之法,張景岳重視補腎之法,可能與金英的影響密切相關。之法,可能與金英的影響密切相關。青年廣聞青年廣聞張介賓青年時廣游于豪門,結交貴族。當時上層社會盛張介賓青年時廣游于豪門,結交
3、貴族。當時上層社會盛行理學和道家思想,景岳閑余博覽群書,思想多受其影響,通行理學和道家思想,景岳閑余博覽群書,思想多受其影響,通曉曉易理、天文、道學、音律、兵法易理、天文、道學、音律、兵法之學,對醫學領悟尤多。之學,對醫學領悟尤多。而在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下,深受理學思想熏陶的張景岳而在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下,深受理學思想熏陶的張景岳立志要在立志要在政事政事上有所作為,渴望建功立業。上有所作為,渴望建功立業。 壯歲從戎壯歲從戎 景岳性格豪放,壯歲從戎,參軍幕府,游歷北方,足跡及于景岳性格豪放,壯歲從戎,參軍幕府,游歷北方,足跡及于榆關、鳳城和鴨綠江之南。榆關、鳳城和鴨綠江之南。 當時當時滿族滿族興于東
4、北,國內民族起義的烽火到處點燃,大明王興于東北,國內民族起義的烽火到處點燃,大明王朝是風中殘燭,岌岌可危,面對山河破碎的時局,自然激起張景朝是風中殘燭,岌岌可危,面對山河破碎的時局,自然激起張景岳的一腔報國熱腸。岳的一腔報國熱腸。 晚年致醫晚年致醫 但是,張景岳的這種積極入世、渴望建功立業的理想被但是,張景岳的這種積極入世、渴望建功立業的理想被當時當時腐敗的現實擊垮了腐敗的現實擊垮了。 數十年戎馬生涯無所成就,使景岳功名壯志數十年戎馬生涯無所成就,使景岳功名壯志“消磨殆盡消磨殆盡”,而親老家貧終使景岳盡棄功名,解甲歸隱,潛心于醫道,醫技大而親老家貧終使景岳盡棄功名,解甲歸隱,潛心于醫道,醫技大
5、進,名噪一時,被人們奉為仲景東垣再生。進,名噪一時,被人們奉為仲景東垣再生。 57 57歲時,張景岳返回南方,專心從事于臨床診療,著書立說。歲時,張景岳返回南方,專心從事于臨床診療,著書立說。崇禎十三年去世,終年崇禎十三年去世,終年7878歲。歲。二、代表著作二、代表著作類經類經3232卷,刊行于明天啟四年卷,刊行于明天啟四年(1624(1624年年) )。該書該書以內經原文為綱,吸取各家醫論,附以個人心得,并對難以內經原文為綱,吸取各家醫論,附以個人心得,并對難懂詞句加以通俗解釋,全懂詞句加以通俗解釋,全書分為書分為攝生、陰陽、藏象、脈色、經絡、標攝生、陰陽、藏象、脈色、經絡、標本、氣味、論
6、治、疾病、針刺、會通本、氣味、論治、疾病、針刺、會通等等1212類,每類又分為若干小類,類,每類又分為若干小類,390390條。條。內容內容以類相從,條理井然以類相從,條理井然,易于尋覽。,易于尋覽。類經圖翼類經圖翼類經附翼類經附翼 圍繞圍繞內經內經中的重大理論問中的重大理論問題,如陰陽、五行、運氣學說、醫易題,如陰陽、五行、運氣學說、醫易關系,古音律與醫學的關系,三焦、關系,古音律與醫學的關系,三焦、包絡、命門諸說,或用圖表,或用文包絡、命門諸說,或用圖表,或用文字加以闡發,以羽翼字加以闡發,以羽翼類經類經,補其,補其不足。不足。景岳全書景岳全書凡一百數十萬言,編成于張景岳的晚年,于清康熙三
7、十九年凡一百數十萬言,編成于張景岳的晚年,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1700年年) )刊行。刊行。該書是張景岳生平學驗全面總結。該書是張景岳生平學驗全面總結。為矯正金元以來寒涼攻伐之弊,全書以溫補為特色。為矯正金元以來寒涼攻伐之弊,全書以溫補為特色。“傳忠錄傳忠錄”(”(卷卷13)13),系醫論,著重闡述,系醫論,著重闡述“陽非有余,真陰不足陽非有余,真陰不足”的學術觀點,對劉完素、朱丹溪用寒涼攻伐,多所非議,倡導溫補。的學術觀點,對劉完素、朱丹溪用寒涼攻伐,多所非議,倡導溫補。“脈神章脈神章”(”(卷卷46)46)。主要論述脈診及其它診斷方法。主要論述脈診及其它診斷方法。其它為各論:其它為
8、各論:“傷寒典傷寒典”“”“雜證謨雜證謨”“”“婦人規婦人規”“”“小兒小兒則則”“”“麻疹詮麻疹詮”“”“痘疹詮痘疹詮”“”“外科鈐外科鈐”“”“本草正本草正”(”(載藥載藥290290種種) ),第十,第十一至十六種為方劑,共載方一至十六種為方劑,共載方26242624首,還載有砭法、灸法等首,還載有砭法、灸法等1212法。法。全書共全書共6464卷,分卷,分1616種種質疑錄質疑錄 本書共收醫論四十五篇,本書共收醫論四十五篇,依據內經傷寒論等古典醫依據內經傷寒論等古典醫籍,對籍,對劉完素、張從正、李杲、朱丹溪劉完素、張從正、李杲、朱丹溪等名家的某些學術觀點進行等名家的某些學術觀點進行了批
9、評,了批評,“取先賢之經,以辨前賢之誤取先賢之經,以辨前賢之誤”,故,故題曰題曰“質疑錄質疑錄”。全。全書重點論述多種病證的治則,在其重陽氣學術思想指引下,進一步書重點論述多種病證的治則,在其重陽氣學術思想指引下,進一步發揮了溫補學說。對作者本人早年著作中立言未當之處,也作了辨發揮了溫補學說。對作者本人早年著作中立言未當之處,也作了辨析和糾正,頗有參考價值。析和糾正,頗有參考價值。明代末期因受宋明理學影響,相當一部分醫家明代末期因受宋明理學影響,相當一部分醫家遵經、衛道遵經、衛道的的復古主義思想占首要地位,他們復古主義思想占首要地位,他們“理必內經,法必仲景,藥必理必內經,法必仲景,藥必本經本
10、經”,一切都必須在經典中找根據,經典著作不容懷疑。,一切都必須在經典中找根據,經典著作不容懷疑。誰要是對這些著作加以批評,或表示些許懷疑,就會被指為誰要是對這些著作加以批評,或表示些許懷疑,就會被指為離經叛道離經叛道,而不齒于同類。,而不齒于同類。如今之世如今之世“經經”、“道道”就是賺錢就是賺錢當時很多醫家盡管在實踐中發現了一些當時很多醫家盡管在實踐中發現了一些新的規律新的規律,形成了,形成了新的新的看法看法,對經典著作中的某些提法產生了懷疑,但大都不直接把矛頭對,對經典著作中的某些提法產生了懷疑,但大都不直接把矛頭對準經典著作。準經典著作。他們或以發揮經義為由,他們或以發揮經義為由,婉轉闡
11、發自己的學術觀點婉轉闡發自己的學術觀點,或以古今,或以古今疾病不同,經典著作尚未論述為口實,疾病不同,經典著作尚未論述為口實,曲折提出自己的主張曲折提出自己的主張,或提出,或提出編纂者存在錯簡誤編等問題,編纂者存在錯簡誤編等問題,把矛頭指向王叔和,并加以嚴厲批評把矛頭指向王叔和,并加以嚴厲批評。很多醫家在發表自己看法的時候,往往要很多醫家在發表自己看法的時候,往往要摘引內經的原文摘引內經的原文,以示其來有自,并非無源之水。從張景岳的著作中,我們也幾乎隨處以示其來有自,并非無源之水。從張景岳的著作中,我們也幾乎隨處可以看到張景岳受到當時大環境影響的痕跡。可以看到張景岳受到當時大環境影響的痕跡。在
12、明代中醫學術之爭也非常激烈,如在明代中醫學術之爭也非常激烈,如“溫補派溫補派”反對劉河間、反對劉河間、朱丹溪學派的論爭,朱丹溪學派的論爭,傷寒派和溫病派傷寒派和溫病派的論爭,的論爭,經方派和時方派經方派和時方派的論爭,的論爭,命門和相火學說命門和相火學說的爭論,的爭論,三焦問題三焦問題的爭論等等,都對中醫學的發展和的爭論等等,都對中醫學的發展和成熟,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成熟,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張景岳在這些爭論中都積極地闡發了自己的看法,發揮了重要張景岳在這些爭論中都積極地闡發了自己的看法,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用。三、學術理論三、學術理論張景岳學術思想內涵十分豐富,以陰陽、太極為說理工具,張景岳
13、學術思想內涵十分豐富,以陰陽、太極為說理工具,以人體的以人體的真元之氣真元之氣( (陽氣陽氣) )為中心展開。為中心展開。(一)太極思想(一)太極思想(二)陰陽學說(二)陰陽學說(三)陽非有余真陰不足論(三)陽非有余真陰不足論(四)命門學說(四)命門學說(五)方藥八陣(五)方藥八陣 (一)太極思想(一)太極思想張景岳在類經圖翼中繪制了一個張景岳在類經圖翼中繪制了一個太極圖太極圖,也稱為陰陽圖,也稱為陰陽圖,來源于宋代周敦頤的來源于宋代周敦頤的“太極圖太極圖”。 張景岳太極圖最外一個圓圈,即類經圖翼張景岳太極圖最外一個圓圈,即類經圖翼運氣運氣太極圖論太極圖論中之中之“太虛圖太虛圖”(“無極無極”
14、)。)。張景岳太極圖中,第二和第三兩個圓圈所成的形象,為張景岳太極圖中,第二和第三兩個圓圈所成的形象,為太極太極之之征象,表述其動靜形態。征象,表述其動靜形態。中醫學中醫學整體恒動整體恒動的指導思想也與此有著密切的關系。的指導思想也與此有著密切的關系。 就人體而言,張景岳認為就人體而言,張景岳認為“命門居兩腎之中,即人身之太極命門居兩腎之中,即人身之太極,以生兩儀,而水火具焉以生兩儀,而水火具焉,消長系焉。,消長系焉。”即所謂人體稟于無極,即所謂人體稟于無極,無極生太極無極生太極,由太極而氣化,熏蒸、,由太極而氣化,熏蒸、推動整體功能活動。推動整體功能活動。 陰陽學說歷來滲透在中醫學理論的各個
15、方面,景岳用它闡述醫理陰陽學說歷來滲透在中醫學理論的各個方面,景岳用它闡述醫理時,既保持了陰陽哲學理論概念,并用以說明人體時,既保持了陰陽哲學理論概念,并用以說明人體生理病理生理病理的發展的發展和變化規律,以及和變化規律,以及精神氣血精神氣血的屬性及及其相互關系。的屬性及及其相互關系。(二)陰陽學說(二)陰陽學說 景岳全書景岳全書傳忠錄:傳忠錄:“凡診病施治,必須先審陰陽,凡診病施治,必須先審陰陽,證有證有陰陽,脈有陰陽,藥有陰陽陰陽,脈有陰陽,藥有陰陽。”以證而言以證而言,則表為陽,里為陰;熱為陽,寒為陰;上為陽,下為陰;,則表為陽,里為陰;熱為陽,寒為陰;上為陽,下為陰;氣為陽,血為陰;動
16、為陽,靜為陰;多言者為陽,無聲者為陰;喜明氣為陽,血為陰;動為陽,靜為陰;多言者為陽,無聲者為陰;喜明者為陽,欲暗者為陰;陽微者不能呼,陰微者不能吸;陽病者不能俯,者為陽,欲暗者為陰;陽微者不能呼,陰微者不能吸;陽病者不能俯,陰病者不能仰。陰病者不能仰。 以脈而言以脈而言,則浮、大、滑、數之類皆陽也,沉、微、細、澀之類皆陰,則浮、大、滑、數之類皆陽也,沉、微、細、澀之類皆陰也。也。以藥而言以藥而言,則升散者為陽,斂降者為陰;辛熱者為陽,苦寒者為陰;,則升散者為陽,斂降者為陰;辛熱者為陽,苦寒者為陰;行氣分者為陽,行血分者為陰;性動而走者為陽,性靜而守者為陰,行氣分者為陽,行血分者為陰;性動而走
17、者為陽,性靜而守者為陰,此皆醫中之大法。此皆醫中之大法。景岳明確提出景岳明確提出“陰陽者一分為二陰陽者一分為二”的著名觀點,認為這是一種普的著名觀點,認為這是一種普遍規律,他在遍規律,他在內經內經及王冰等理論的指導下,深入闡發了及王冰等理論的指導下,深入闡發了“陰陰陽互根陽互根”的原理,指出:的原理,指出:“陰陽之理,原自互根,彼此相須,缺一不可陰陽之理,原自互根,彼此相須,缺一不可。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無陰則陽無以化”。 1 1、陰陽一體、陰陽一體“道者,陰陽之理也,陰陽者,一分為二也。太道者,陰陽之理也,陰陽者,一分為二也。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天生于動,地生
18、于靜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天生于動,地生于靜, ,故故陰陽為天地之道也。陰陽為天地之道也。”(類經(類經陰陽類)陰陽類)由此,張氏將由此,張氏將陰陽互根陰陽互根的原理聯系到人體精、氣的互根互用,的原理聯系到人體精、氣的互根互用,并具體論述了有關的并具體論述了有關的生理、病理及證治生理、病理及證治等問題。等問題。 張景岳認為:張景岳認為:“精之與氣,本自互生精之與氣,本自互生”。氣為陽,精為陰,陽必生于陰,陰必生于陽,氣為陽,精為陰,陽必生于陰,陰必生于陽,“以精氣分陰陽,以精氣分陰陽,則陰陽不可離則陰陽不可離”。“故先天之氣,氣化為精;后天之氣,精化為氣,精之與氣,故先天之氣,氣化為精;后天之
19、氣,精化為氣,精之與氣,本自互生,精氣既足,神自旺矣本自互生,精氣既足,神自旺矣”。精氣互生的理論根據是陰陽互根。精氣互生的理論根據是陰陽互根。(1)生理)生理“人賴以生者惟此精氣人賴以生者惟此精氣,而病為虛損者亦惟此精氣,氣虛者即,而病為虛損者亦惟此精氣,氣虛者即陽虛也,精虛者即陰虛也。陽虛也,精虛者即陰虛也。”“人體陰陽精氣,本常不足,如攝生不慎,每可致虛成損人體陰陽精氣,本常不足,如攝生不慎,每可致虛成損。” 陰陽互根、精氣互生陰陽互根、精氣互生的生理機制遭到破壞,就會出現虛損:的生理機制遭到破壞,就會出現虛損:(2)病理)病理由陽損陰、由陰損陽由陽損陰、由陰損陽陰陽俱損陰陽俱損;因氣傷
20、精、因精傷氣因氣傷精、因精傷氣精氣兩傷精氣兩傷。 “陰陽相濟陰陽相濟”法則。法則。“其有氣因精而虛者,自當補精以化氣;精因氣而虛者,自當其有氣因精而虛者,自當補精以化氣;精因氣而虛者,自當補氣以生精。補氣以生精。”“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氣;善治氣者,能使氣中生精。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氣;善治氣者,能使氣中生精。”“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這成為張介賓全部學說的立腳點。這成為張介賓全部學說的立腳點。(3)治療)治療2、五行互藏和陰陽水火、五行互
21、藏和陰陽水火“五藏五氣,無不相涉,故五藏中皆有神氣,皆有肺氣,皆五藏五氣,無不相涉,故五藏中皆有神氣,皆有肺氣,皆有脾氣,皆有肝氣,皆有腎氣有脾氣,皆有肝氣,皆有腎氣”。 病理上病理上 “五臟相移,精氣相錯五臟相移,精氣相錯”。 五行互藏五行互藏五行的每一行中還有五行,以此類推,五臟的每一五行的每一行中還有五行,以此類推,五臟的每一臟中都有其他四臟之臟氣。臟中都有其他四臟之臟氣。生命起源與水火關系最為密切:生命起源與水火關系最為密切: 水火與生命的關系水火與生命的關系“造化之初造化之初若以物理論之亦若以物理論之亦必水火為先必水火為先”;“水火之氣水火之氣其在人身是即其在人身是即元陰、元陽元陰、
22、元陽”。將人體將人體陰陽、精氣與水火陰陽、精氣與水火有機的聯系起來。有機的聯系起來。五行五行“變雖無窮,總不出乎陰陽,變雖無窮,總不出乎陰陽,陰陽之用,總不離乎水火陰陽之用,總不離乎水火”。五臟不足,總關系到陰陽虧損,而陰陽虧損,總表現為五臟不足,總關系到陰陽虧損,而陰陽虧損,總表現為水虧、火衰水虧、火衰。在治療中應重視水火,即應重視在治療中應重視水火,即應重視元陰元陽元陰元陽。這一思想也是其這一思想也是其以補腎為主的溫補論以補腎為主的溫補論的哲學基礎。的哲學基礎。自然現象自然現象:“惟是水中之火,人多不知,而惟是水中之火,人多不知,而油能生火,酒能生火,油能生火,酒能生火, 雨大生雷雨大生雷
23、,濕多成熱濕多成熱,皆是也。,皆是也。”生理生理:先天真一之氣藏于坎中,乃寓于:先天真一之氣藏于坎中,乃寓于兩腎之間的命門陽氣兩腎之間的命門陽氣。病理病理:“水中之火水中之火”虛衰,即命門陽氣不足,根本為虛衰,即命門陽氣不足,根本為陰精之虧虛,陰精之虧虛, 表現為真陰虧損虛陽上越之表現為真陰虧損虛陽上越之假陽證假陽證。重視重視水中之火水中之火水水中中之之火火 陰陽之理有常有變,景岳認為:陰陽之理有常有變,景岳認為:“常者易以知,變者應常者易以知,變者應難識難識”,因而要求醫者不僅要知其常,還應達其變。,因而要求醫者不僅要知其常,還應達其變。3 3、陰陽的常與變、陰陽的常與變常,即指陰陽調和,是
24、人體健康的根本保證。因此常,即指陰陽調和,是人體健康的根本保證。因此“陰平陽秘陰平陽秘”是生命之常。是生命之常。 在陰陽在陰陽消長升降消長升降過程中,出現了一方的過程中,出現了一方的偏盛偏衰偏盛偏衰,破壞平衡,破壞平衡而致病,就是由常到變。而致病,就是由常到變。“陰陽二氣,最不宜偏,不偏則氣和而生物,偏則氣乖而殺物。陰陽二氣,最不宜偏,不偏則氣和而生物,偏則氣乖而殺物。”“屬陰屬陽者,稟受之常也;或寒或熱者,病生之變也。屬陰屬陽者,稟受之常也;或寒或熱者,病生之變也。”“水火得其正則為精與氣,水火失其和則為熱為寒水火得其正則為精與氣,水火失其和則為熱為寒。”(1 1)精氣為常,寒熱為變)精氣為
25、常,寒熱為變陽盛則熱,陰盛則寒陽盛則熱,陰盛則寒之類屬于病變之常;之類屬于病變之常;“似陽非陽似陽非陽”的的“真寒假熱真寒假熱”證,證,“似陰非陰似陰非陰”的的“真熱假寒真熱假寒”證,就是病變之變。證,就是病變之變。“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之類為陰陽病變之變。之類為陰陽病變之變。辨證關鍵:審其內證,辨其脈象。辨證關鍵:審其內證,辨其脈象。(2 2)病變之常,病變之變)病變之常,病變之變常法常法以寒治熱,以熱治寒。以寒治熱,以熱治寒。 “ “扶陽抑陰扶陽抑陰”,“補陰抑陽補陰抑陽”變法變法“寒因寒用寒因寒用”,“熱因熱用熱因熱用”(3 3)治法之常,治法之變)治法之常,治法之變(
26、三)陽非有余真陰不足論(三)陽非有余真陰不足論 是針對朱丹溪是針對朱丹溪“陽常有余,陰常不足陽常有余,陰常不足”論而提,認為這是造論而提,認為這是造成寒涼時弊的理論根源。成寒涼時弊的理論根源。 朱丹溪針對當時醫界妄用溫熱香燥之流弊,根據朱丹溪針對當時醫界妄用溫熱香燥之流弊,根據“陽有余陰陽有余陰不足不足”的體質病理特點,認為的體質病理特點,認為相火妄動、耗傷陰精相火妄動、耗傷陰精,大倡,大倡“陽常陽常有余有余”,揭示了,揭示了陰虛之體陰虛之體患者易從陽化熱之理。患者易從陽化熱之理。 問題的提出:問題的提出:陰氣的生成和衰敗都以陰氣的生成和衰敗都以陽氣功能作用陽氣功能作用為主導。為主導。“水之生
27、物者,賴此一也,水之化氣者,亦賴此一也水之生物者,賴此一也,水之化氣者,亦賴此一也”、“一即陽也一即陽也” ” “水之所以生,水之所以行,孰非陽氣所主,此水中有陽耳。水之所以生,水之所以行,孰非陽氣所主,此水中有陽耳。” ” 1 1、陽非有余(論陽氣的重要性)、陽非有余(論陽氣的重要性)(1 1)陰以陽為主(陽為陰之主)陰以陽為主(陽為陰之主)張景岳關于陰陽學說的核心是張景岳關于陰陽學說的核心是重陽尊水重陽尊水。一般說來,總是。一般說來,總是以屬陽以屬陽的一方為主,屬陰的一方為輔的一方為主,屬陰的一方為輔。素問素問生氣通天論:生氣通天論:“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
28、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為圣度。故陽強不能密,陰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為圣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氣乃絕。”也就是說在人體內部的陰陽矛盾運動中,是也就是說在人體內部的陰陽矛盾運動中,是以陽氣為主導以陽氣為主導的,而的,而不是陰陽兩方面絕對平均的。不是陰陽兩方面絕對平均的。類經類經陰陽類二中指出:陰陽類二中指出:“陰陽二氣,形莫大于天地,明莫陰陽二氣,形莫大于天地,明莫著乎日月。雖天地為對待之體,而地在天中,順天之化,日月為著乎日月。雖天地為對待之體,而地在天中,順天之化,日月為對待之象,而對待之象,而月得日光,賴日以明月得日光,賴日以明。此陰陽之征兆,此陰陽之征
29、兆,陰必以陽為主也。故陽長而陰消,陽退則陰進,陰必以陽為主也。故陽長而陰消,陽退則陰進,陽來則物生,陽去則物死陽來則物生,陽去則物死。所以所以陰陽之進退,皆由乎陽氣之盛衰耳陰陽之進退,皆由乎陽氣之盛衰耳。”陰陽對立雙方的矛盾運動的發展方向是由陰陽對立雙方的矛盾運動的發展方向是由陽氣的一方陽氣的一方所決定的,所決定的,陽氣的盛衰決定了事物的盛衰陽氣的盛衰決定了事物的盛衰。形氣之辨形氣之辨:陽化氣,陰成形,人體體溫、呼吸、心脈和五臟的生:陽化氣,陰成形,人體體溫、呼吸、心脈和五臟的生理活動和功能表現都是陽氣的作用。理活動和功能表現都是陽氣的作用。 寒熱之辨寒熱之辨:春夏陽熱生萬物,秋冬陰寒乏生意,
30、自然依靠太陽,:春夏陽熱生萬物,秋冬陰寒乏生意,自然依靠太陽,人體靠真陽之氣。人體靠真陽之氣。 水火之辨水火之辨:水為陰,火為陽。凡水之所以產生、所以生物、所以:水為陰,火為陽。凡水之所以產生、所以生物、所以化氣,均有賴于陽氣的作用,化氣,均有賴于陽氣的作用,“生化之權皆由陽氣生化之權皆由陽氣” ” 。(2 2)從形氣、寒熱、水火之辨論述陽氣重要)從形氣、寒熱、水火之辨論述陽氣重要 “難得而易失者惟此陽氣,既失而難復者亦惟此陽氣。難得而易失者惟此陽氣,既失而難復者亦惟此陽氣。”是故陽是故陽非有余。非有余。 陽氣之于人既然如此可貴,故張氏說:陽氣之于人既然如此可貴,故張氏說:“天之大寶,只此一丸
31、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 (類類經附翼經附翼求正錄求正錄大寶論大寶論) )(3 3)陽氣易失難復)陽氣易失難復 這里所說的陽,是指這里所說的陽,是指人的正氣人的正氣而言,包括人體正常的生理而言,包括人體正常的生理機能,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抗御外邪的能力及康復能力等。機能,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抗御外邪的能力及康復能力等。正氣旺盛正氣旺盛則人體的機能活動可以正常進行,正氣衰敗則人則人體的機能活動可以正常進行,正氣衰敗則人病,嚴重時可導致死亡。病,嚴重時可導致死亡。故故“陽氣不充,則生意不廣陽氣不充,則生意不廣”、“陽惟畏其衰陽惟畏其衰”。
32、 正氣存內正氣存內在正邪的矛盾運動中,正氣占據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謂在正邪的矛盾運動中,正氣占據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邪氣之所以能侵入人體,關鍵一點就在于正氣不足,在正邪邪氣之所以能侵入人體,關鍵一點就在于正氣不足,在正邪力量對比中處于劣勢,故力量對比中處于劣勢,故“陽衰則陰盛陽衰則陰盛”。張介賓講究張介賓講究陰陽皆可補,陽中求陰,陰中求陽陰陽皆可補,陽中求陰,陰中求陽,不過還是,不過還是偏偏向于溫補陽氣向于溫補陽氣。為了保護人身之陽氣,張介賓創立了不少為了保護人身之陽氣,張介賓創立了不少溫補陽氣溫補陽氣的方劑,
33、的方劑,其中其中右歸丸、右歸飲右歸丸、右歸飲,就是其中著名的代表。,就是其中著名的代表。景岳認為,景岳認為,人身精血形質,皆由真陰所化生人身精血形質,皆由真陰所化生,故真陰的充盛與否關,故真陰的充盛與否關系到精血的強弱、形質的盛衰。系到精血的強弱、形質的盛衰。“陰不可以無陽,非氣無以生形也;陽不可以無陰,非形無以載陰不可以無陽,非氣無以生形也;陽不可以無陰,非形無以載氣也。氣也。”2 2、真陰不足、真陰不足(1 1)陽以陰為根(陰為陽之根)陽以陰為根(陰為陽之根) 張介賓從真陰之張介賓從真陰之象、臟、用、病、治象、臟、用、病、治等五個方面對真陰作了闡發。等五個方面對真陰作了闡發。命門真陰的外在
34、表象,具體是指命門真陰的外在表象,具體是指精血形質精血形質。凡精血形質之屬,均由命門真陰所化生。凡精血形質之屬,均由命門真陰所化生。“陰為精,陰成形,此精陰為精,陰成形,此精此形,即是真陰之象。此形,即是真陰之象。” ” 真陰的盈虧,體現為精血的盛衰,形體的強弱,故觀真陰的盈虧,體現為精血的盛衰,形體的強弱,故觀外在形質之壞外在形質之壞與未壞,即可以察其真陰之傷與不傷與未壞,即可以察其真陰之傷與不傷。(1)(1)真陰之象真陰之象命門為真陰之臟命門為真陰之臟。命門居于兩腎之中,命門居于兩腎之中,藏精化氣,兼具水火藏精化氣,兼具水火,為性命之本。,為性命之本。五液皆歸乎精,而五精皆統乎腎,五液皆歸
35、乎精,而五精皆統乎腎,腎有精室,是曰命門腎有精室,是曰命門,為天一所,為天一所居,即真陰之府,精藏于此,居,即真陰之府,精藏于此,精即陰中之水精即陰中之水也;氣化于此,也;氣化于此,氣即陰氣即陰中之火也中之火也。(2)(2)真陰之臟真陰之臟 (3)(3)真陰之用真陰之用 “ “命門之火,謂之元氣;命門之水,謂之元精命門之火,謂之元氣;命門之水,謂之元精。五液充,則形體賴。五液充,則形體賴而強壯;五氣治,則營衛賴以和調。而強壯;五氣治,則營衛賴以和調。此命門之水火,即十二臟之化源此命門之水火,即十二臟之化源。故心賴之,則君主以明;肺賴之,則治節以行;脾胃賴之,濟倉稟之故心賴之,則君主以明;肺賴之
36、,則治節以行;脾胃賴之,濟倉稟之富;肝膽賴之,資謀慮之本;膀胱賴之,則三焦氣化;大小腸賴之,富;肝膽賴之,資謀慮之本;膀胱賴之,則三焦氣化;大小腸賴之,則傳導自分。此雖云腎臟之伎巧,而實皆真陰之用。則傳導自分。此雖云腎臟之伎巧,而實皆真陰之用。” “ “故命門者,為水火之腑,為陰陽之宅,為精氣之海,為生死之竇。故命門者,為水火之腑,為陰陽之宅,為精氣之海,為生死之竇。若命門虧損,則五臟六腑皆失所恃,而陰陽病變,無所不至若命門虧損,則五臟六腑皆失所恃,而陰陽病變,無所不至。”(類經附翼(類經附翼求正錄)求正錄) (4) (4)真陰之病真陰之病 “無水無火,皆在命門,總曰真陰之病無水無火,皆在命門
37、,總曰真陰之病”,將錯綜復雜的虛損病證,將錯綜復雜的虛損病證劃分為劃分為水虧、火衰水虧、火衰兩大類:兩大類: 命門水虧證命門水虧證精血之敗傷精血之敗傷 命門火衰證命門火衰證三焦之陽虛三焦之陽虛 (5)(5)真陰之治真陰之治 真陰之治應補真陰之治應補腎命之水火腎命之水火。用六味之意,而不用六味之方,自制用六味之意,而不用六味之方,自制左歸、右歸左歸、右歸,用,用甘溫益甘溫益火之品補陽以配陰火之品補陽以配陰,用,用純甘壯水之劑補陰以配陽純甘壯水之劑補陰以配陽,作為治療,作為治療真陰腎真陰腎水不足和元陽虛衰水不足和元陽虛衰的主方。的主方。朱丹溪,根據內經中男子二八、女子二七天癸乃至,年四十而陰朱丹溪
38、,根據內經中男子二八、女子二七天癸乃至,年四十而陰氣自半的生理現象來說明氣自半的生理現象來說明陰精難成易虧陰精難成易虧,因此得出,因此得出“陽有余陰不足陽有余陰不足”的結論。的結論。張介賓,認為張介賓,認為陰不足狀態不能長期存在陰不足狀態不能長期存在,陰不足陽無生化可引起,陰不足陽無生化可引起陽不足,最后形成陽不足,最后形成陰陽俱損陰陽俱損,陰陽虧損在證候表現上雖各有側重,陰陽虧損在證候表現上雖各有側重,但在病理本質上是因果相關的。因此得出但在病理本質上是因果相關的。因此得出“陰陽俱不足陰陽俱不足”的結論。的結論。比較比較 朱丹溪:倡朱丹溪:倡“陽有余陰不足論陽有余陰不足論”,從,從陰陽對立制
39、約陰陽對立制約的關系上論述相的關系上論述相火妄動,陰精虧損的病理關系;重視陰,治火妄動,陰精虧損的病理關系;重視陰,治主滋陰主滋陰。張介賓:倡張介賓:倡“陰陽俱不足論陰陽俱不足論”,從,從陰陽互根互用陰陽互根互用的關系上論述陽氣的關系上論述陽氣虧乏與真陰不足的因果關系,補充了朱丹溪之不足,重視陽,治虧乏與真陰不足的因果關系,補充了朱丹溪之不足,重視陽,治主扶主扶陽陽。張介賓全面系統發揮了理學關于陰陽的辯證法思想,將張介賓全面系統發揮了理學關于陰陽的辯證法思想,將陽尊陰卑、陽尊陰卑、陽主陰從陽主陰從的封建倫理發揚光大。他的封建倫理發揚光大。他重視陽氣,治主溫補重視陽氣,治主溫補的哲學依據亦的哲學
40、依據亦源于此。源于此。(四)命門學說(四)命門學說歷代命門說概述歷代命門說概述首見靈樞首見靈樞根結:根結:“命門者,目也。命門者,目也。”難經:難經:“腎兩者,非皆腎也,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腎兩者,非皆腎也,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命門者,諸精神之所舍,原氣之所系,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命門者,諸精神之所舍,原氣之所系,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系胞。”后世孫一奎、李時珍、趙獻可各有見解。后世孫一奎、李時珍、趙獻可各有見解。張景岳把張景岳把陰陽、精氣與命門理論陰陽、精氣與命門理論相聯系。相聯系。 1 1、命門為人身之、命門為人身之“太極太極” ” 理學:太極是宇宙間萬物化生的總根源,世間萬物
41、皆有一太極,太極理學:太極是宇宙間萬物化生的總根源,世間萬物皆有一太極,太極 一氣,化生先天無形之陰陽,繼而再化生后天有形之陰陽。一氣,化生先天無形之陰陽,繼而再化生后天有形之陰陽。張景岳根據太極之理,認為人身之太極即命門,命門內含元陰元陽,張景岳根據太極之理,認為人身之太極即命門,命門內含元陰元陽, 即先天無形之陰陽,元陽有生和化的作用,元陰有長和立的作即先天無形之陰陽,元陽有生和化的作用,元陰有長和立的作 用,先天元陰元陽化生后天有形之陰陽,即氣血、津液、臟腑。用,先天元陰元陽化生后天有形之陰陽,即氣血、津液、臟腑。位置關系:命門的位置位置關系:命門的位置“居于兩腎之中而不偏于右居于兩腎之
42、中而不偏于右”,為先后天立,為先后天立命之門戶。命之門戶。功能關系:五臟六腑之精歸之于腎,腎又藏精于命門。先天元陰元功能關系:五臟六腑之精歸之于腎,腎又藏精于命門。先天元陰元陽稟受于父母,然后有生命。元陰元陽藏于命門,即為真陰,賴后陽稟受于父母,然后有生命。元陰元陽藏于命門,即為真陰,賴后天滋養壯盛。天滋養壯盛。元陰化生腎精;元陽化生腎氣元陰化生腎精;元陽化生腎氣。命門與腎在位置上、功能作用上關系都極為密切,不可分割。二者命門與腎在位置上、功能作用上關系都極為密切,不可分割。二者“一以統兩,兩以包一一以統兩,兩以包一”,“命門與腎本同一氣,命門總主乎兩腎,命門與腎本同一氣,命門總主乎兩腎,而兩
43、腎皆屬于命門而兩腎皆屬于命門”。 2 2、命門與腎關系密切,不可分割、命門與腎關系密切,不可分割 真陰是人體生命的最基本物質,命門內藏真陰,為真陰之臟。真陰是人體生命的最基本物質,命門內藏真陰,為真陰之臟。命門所藏命門所藏元精元精為為“陰中之水陰中之水”元精所化元精所化元氣元氣為為“陰中之火陰中之火”藏精化氣藏精化氣兼具水火兼具水火命門命門 “ “命門者,為水火之府,為陰陽之宅,為精氣之海,為死生之命門者,為水火之府,為陰陽之宅,為精氣之海,為死生之竇竇”。3 3、命門兼具水火,為臟腑之化源、命門兼具水火,為臟腑之化源 (五)方藥八陣(五)方藥八陣人們常說人們常說“用藥如用兵用藥如用兵”,張景
44、岳早年從戎,精于韜略。他把治病立,張景岳早年從戎,精于韜略。他把治病立法比作法比作戰略戰術戰略戰術,把立方選藥比喻為,把立方選藥比喻為選兵布陣選兵布陣。他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深感古方繁雜重復,不便臨床應用,于是借他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深感古方繁雜重復,不便臨床應用,于是借鑒古代軍事戰斗中的布陣規律,設鑒古代軍事戰斗中的布陣規律,設“八略八略”專論治則治法專論治則治法,設,設“八陣八陣”分列方藥分列方藥以主諸病之治療。以主諸病之治療。八略的八略的“略略”為謀劃之意。八略用以立法,八陣為具體制方。為謀劃之意。八略用以立法,八陣為具體制方。八陣即八陣即補、攻、寒、熱、和、散、固、因補、攻、寒、熱、和
45、、散、固、因。 四四、內經研究內經研究早在唐初即有楊上善著太素,將內經分為十九類,早在唐初即有楊上善著太素,將內經分為十九類,其后又有元代滑壽著讀素問鈔,將素問分為十二類。其后又有元代滑壽著讀素問鈔,將素問分為十二類。 【缺點】【缺點】1 1、楊上善之分類不盡合理,如將、楊上善之分類不盡合理,如將傷寒、寒熱、邪論、風論、傷寒、寒熱、邪論、風論、氣論、雜病均各作一類氣論、雜病均各作一類,與其所分的攝生、陰陽、臟腑等不相合拍。,與其所分的攝生、陰陽、臟腑等不相合拍。2 2、滑壽只研究了素問。滑氏所分十二類為藏象、經度、滑壽只研究了素問。滑氏所分十二類為藏象、經度、脈候、病能、攝生、論治、色脈、針刺
46、、陰陽、標本、運氣、匯萃,脈候、病能、攝生、論治、色脈、針刺、陰陽、標本、運氣、匯萃,與中醫理論內容大體相合,但其所選內容僅是素問的一部分,未與中醫理論內容大體相合,但其所選內容僅是素問的一部分,未能全面加以類分,尤其使靈樞的很多重要內容被遺漏,有其不足。能全面加以類分,尤其使靈樞的很多重要內容被遺漏,有其不足。 張景岳分類與滑壽相似,將素問靈樞全部分為十二張景岳分類與滑壽相似,將素問靈樞全部分為十二大類,計有大類,計有攝生、陰陽、藏象、脈色、經絡、標本、氣味、論治、攝生、陰陽、藏象、脈色、經絡、標本、氣味、論治、疾病、針刺、運氣、會通疾病、針刺、運氣、會通,共三百九十篇,這種分類較為合理的奠
47、,共三百九十篇,這種分類較為合理的奠定了中醫基礎理論的基本框架。定了中醫基礎理論的基本框架。 張景岳的十二類劃分法,與現在中醫基礎理論體系的張景岳的十二類劃分法,與現在中醫基礎理論體系的陰陽五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病因病機、四診八綱、治則治法行、臟腑經絡、病因病機、四診八綱、治則治法等部分的內容基本等部分的內容基本一致:一致:其攝生相當于現在的養生預防,其陰陽即陰陽五行的內容,其攝生相當于現在的養生預防,其陰陽即陰陽五行的內容,其藏象、經絡即指臟腑、經絡二章,其脈色即四診,相當于現代中其藏象、經絡即指臟腑、經絡二章,其脈色即四診,相當于現代中醫診斷學的內容,其標本、論治屬于治則治法范圍。醫診斷學
48、的內容,其標本、論治屬于治則治法范圍。只是因內經一書中有只是因內經一書中有疾病、針刺疾病、針刺等屬于臨床的內容,故等屬于臨床的內容,故現代中醫基礎理論體系中未將其包括在內。現代中醫基礎理論體系中未將其包括在內。 張景岳之張景岳之分類研究分類研究對后人研究黃帝內經理論體系,有很大對后人研究黃帝內經理論體系,有很大幫助。幫助。充分反映張景岳對內經確實有深刻的研究,執簡馭繁、提充分反映張景岳對內經確實有深刻的研究,執簡馭繁、提綱挈領地將內經作如此恰當的分類,給后人以啟發。綱挈領地將內經作如此恰當的分類,給后人以啟發。五五、八綱辨證八綱辨證張景岳用發微標幽的角度編次傷寒論,他從張景岳用發微標幽的角度編
49、次傷寒論,他從病因、傳變、病因、傳變、八綱辨證八綱辨證等三方面來闡明仲景著書立說的深刻內涵。等三方面來闡明仲景著書立說的深刻內涵。傷寒典在編次上以論為主,略參傷寒論條文,不落于傷寒典在編次上以論為主,略參傷寒論條文,不落于逐條注疏之舊套。逐條注疏之舊套。病因病因風寒二邪風寒二邪表里兩感表里兩感張景岳在強調外邪的同時,十分注重張景岳在強調外邪的同時,十分注重體質、境遇、氣候體質、境遇、氣候在傷在傷寒發病學中的地位。他指出傷寒為病一般發生于冬令嚴寒、最多殺寒發病學中的地位。他指出傷寒為病一般發生于冬令嚴寒、最多殺厲之氣、水凍地裂之時,易患于貧困野外之夫。厲之氣、水凍地裂之時,易患于貧困野外之夫。兩
50、感是表里同病,一般是兩感是表里同病,一般是外感與內傷相合為病外感與內傷相合為病:少陰與太陽少陰與太陽兩感者以縱情恣欲者為多兩感者以縱情恣欲者為多太陰與陽明太陰與陽明兩感者以勞倦、飲食不調者為多兩感者以勞倦、飲食不調者為多厥陰與少陽厥陰與少陽兩感者以七情不調、筋疲血虧者為多兩感者以七情不調、筋疲血虧者為多 從傷寒的傳變規律來看,大體可分為從傷寒的傳變規律來看,大體可分為傳經和直中傳經和直中兩類。兩類。他說:他說:“脈見浮緊而數者即表邪也,再加以頭項痛、腰脊強等證,脈見浮緊而數者即表邪也,再加以頭項痛、腰脊強等證,此即太陽經病,當求本經輕重而散之;脈見洪長有力而外兼陽明證者,即此即太陽經病,當求本
51、經輕重而散之;脈見洪長有力而外兼陽明證者,即陽明在經之邪也,宜求本經之寒熱而散之;脈見弦數而兼少陽之證者,則陽明在經之邪也,宜求本經之寒熱而散之;脈見弦數而兼少陽之證者,則少陽經半表半里之病,宜和解而散之。沉脈為在里,病屬三陰,但沉數有少陽經半表半里之病,宜和解而散之。沉脈為在里,病屬三陰,但沉數有力是即熱邪傳里也;沉緊無力而外無大熱,內無煩渴等病,此陰證也。力是即熱邪傳里也;沉緊無力而外無大熱,內無煩渴等病,此陰證也。若或畏寒厥冷及嘔吐腹痛瀉痢者,此即陰寒直中。若或畏寒厥冷及嘔吐腹痛瀉痢者,此即陰寒直中。”二綱二綱陽證、陰證陽證、陰證是傷寒病證候的總綱。是傷寒病證候的總綱。“傷寒典傷寒典”把
52、陰陽證候主要歸屬于把陰陽證候主要歸屬于寒熱寒熱之中,以提示傷寒病的主之中,以提示傷寒病的主要屬性,不拘泥于陽經之證為陽證,陰經之證為陰證。要屬性,不拘泥于陽經之證為陽證,陰經之證為陰證。六變六變寒熱:寒熱:疾病屬性疾病屬性。 張景岳常將寒熱與陰陽、虛實合論。張景岳常將寒熱與陰陽、虛實合論。 邪在表邪在表發熱發熱溫散溫散 邪在里邪在里發熱發熱里熱甚而達于外里熱甚而達于外清之清之 陽不足則陰氣相對而盛陽不足則陰氣相對而盛惡寒惡寒溫之溫之 陰不足則陽氣相對而盛陰不足則陽氣相對而盛發熱發熱滋之滋之實實虛虛表里:表里:疾病位置疾病位置。 張景岳常與陰陽、寒熱相合而論。張景岳常與陰陽、寒熱相合而論。陽邪在
53、表陽邪在表表熱表熱陰邪在表陰邪在表表寒表寒陽邪在里陽邪在里里熱里熱陰邪在里陰邪在里里寒里寒邪在半表半里之間而無定處邪在半表半里之間而無定處往來寒熱往來寒熱虛實:疾病虛實:疾病正邪斗爭正邪斗爭反映。反映。傷寒論對傷寒論對實證之辨證,祛邪之治法實證之辨證,祛邪之治法,論述較為詳細,偏,論述較為詳細,偏于于病因外感,強調祛邪病因外感,強調祛邪,提倡六經辨證,而對虛證述而不詳,論而,提倡六經辨證,而對虛證述而不詳,論而不周。不周。張元素之后,張元素之后,偏于內傷,強調扶正偏于內傷,強調扶正,提倡臟腑辨證,故,提倡臟腑辨證,故“傷傷寒典寒典”特立許多篇幅以論虛證。特立許多篇幅以論虛證。張景岳認為傷寒病的
54、病因,是張景岳認為傷寒病的病因,是正氣虛弱,外邪乘虛而入正氣虛弱,外邪乘虛而入,臨,臨床的傷寒病挾內傷者已占大半。床的傷寒病挾內傷者已占大半。他將內傷與傷寒合論,提出他將內傷與傷寒合論,提出“勞力感寒勞力感寒”之病因說之病因說。傷寒病。傷寒病的進退全在于的進退全在于經氣來復經氣來復,經盡氣復自然病退,經盡氣不復,疾病加,經盡氣復自然病退,經盡氣不復,疾病加重。重。傷寒病死生之機,亦全在傷寒病死生之機,亦全在虛字虛字。邪盛正竭,邪閉正脫,誤汗亡陽、誤下陰竭邪盛正竭,邪閉正脫,誤汗亡陽、誤下陰竭均是臨床死亡均是臨床死亡之因。之因。故張介賓在故張介賓在“傷寒典傷寒典”中立中立“補中亦能散表補中亦能散
55、表”,“傷寒無傷寒無補法辨補法辨”二篇,前篇以示二篇,前篇以示扶正祛邪扶正祛邪之義,后篇以之義,后篇以糾傷寒無補法之糾傷寒無補法之時弊時弊,補仲景之未逮。,補仲景之未逮。六、治療經驗六、治療經驗(一)陰中求陽,陽中求陰(一)陰中求陽,陽中求陰(二)養陰治形,填補精血(二)養陰治形,填補精血(三)謹守病機,審證而治(三)謹守病機,審證而治(四)治病用藥,本貴精專(四)治病用藥,本貴精專1 1、陰中求陽,陽中求陰、陰中求陽,陽中求陰左歸丸左歸丸陽中求陰,氣中生精,陽中求陰,氣中生精,以以滋陰補腎滋陰補腎為主,滋陰之外,以為主,滋陰之外,以鹿角膠鹿角膠補陽填精,使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絕(熟地、山藥、山萸
56、肉、枸補陽填精,使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絕(熟地、山藥、山萸肉、枸杞、龜板、牛膝滋陰益精;鹿角膠、菟絲子補陽)。杞、龜板、牛膝滋陰益精;鹿角膠、菟絲子補陽)。右歸丸右歸丸陰中求陽,精中生氣,陰中求陽,精中生氣,以以溫補腎陽溫補腎陽為主,壯陽之外,以為主,壯陽之外,以熟地熟地大補真陰,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肉桂、附子、菟絲子、杜仲、大補真陰,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肉桂、附子、菟絲子、杜仲、鹿角膠以溫補腎陽;熟地、山萸、枸杞、當歸以滋陰)。鹿角膠以溫補腎陽;熟地、山萸、枸杞、當歸以滋陰)。熟地與人參熟地與人參“故凡諸經之故凡諸經之陽氣虛陽氣虛者,非人參不可;者,非人參不可;諸經之諸經之陰血虛陰血虛者,非熟地
57、不可。者,非熟地不可。人參有健運之功,熟地稟靜順之德。人參有健運之功,熟地稟靜順之德。此此熟地之與人參,一陰一陽,相為表里,一形一氣,互主生成熟地之與人參,一陰一陽,相為表里,一形一氣,互主生成。性味中正,無逾于此,誠有不可假借而更代者矣。性味中正,無逾于此,誠有不可假借而更代者矣。”余余友友王蓬雀王蓬雀, , 年出三旬年出三旬, , 初未識面初未識面, , 因患喉痹十余日因患喉痹十余日, , 延余診延余診視。見其視。見其頭面浮大頭面浮大, , 喉頸粗極喉頸粗極, , 氣急聲啞氣急聲啞, , 咽腫口瘡咽腫口瘡, , 痛楚之甚痛楚之甚, , 一一婢倚背婢倚背, , 坐而不臥者坐而不臥者, , 累
58、日矣。及察其脈累日矣。及察其脈, , 則細數微弱之甚則細數微弱之甚, , 問其言問其言, , 則聲微似不能振者則聲微似不能振者, , 詢其所服之藥詢其所服之藥, , 則無非芩、連、梔、柏之屬。則無非芩、連、梔、柏之屬。此蓋以傷陰而起此蓋以傷陰而起, , 而復為寒涼所逼而復為寒涼所逼, , 以致以致寒盛于下寒盛于下, , 而格陽于而格陽于上上, , 即水飲之類俱已難入即水飲之類俱已難入, , 而尤畏煩熱。而尤畏煩熱。余曰余曰: : 危哉危哉, , 再遲半日再遲半日, , 必不救矣。遂與必不救矣。遂與鎮陰煎鎮陰煎(熱陣)(熱陣), , 以以冷水頓冷冷水頓冷, , 徐徐使咽之徐徐使咽之, , 用畢一
59、煎用畢一煎, , 過宿而頭項腫痛盡消如失。過宿而頭項腫痛盡消如失。余次早見之余次早見之, , 則癯然一則癯然一瘦質瘦質耳耳, , 何昨日之巍然也。遂繼用何昨日之巍然也。遂繼用五福五福飲飲之類之類, , 數劑而起數劑而起, , 疑者始皆駭服。自后感余再生疑者始皆駭服。自后感余再生, , 遂成莫逆遂成莫逆 。經權治法經權治法 經者日用之常,經用經者,理之正也;權者制宜之權,變用權者,經者日用之常,經用經者,理之正也;權者制宜之權,變用權者,事之暫也。事之暫也。 經用為正治,權用為反佐。經用為正治,權用為反佐。 正治不效者宜反也,病能格藥者宜反也,火極似水者宜反也,此庶正治不效者宜反也,病能格藥者宜
60、反也,火極似水者宜反也,此庶為用權之道。為用權之道。 “儒者有經權,醫者亦有經權儒者有經權,醫者亦有經權”景岳全書景岳全書謂熱在下而上有寒邪格拒,則寒藥中入熱藥為佐,下膈之后,熱氣既謂熱在下而上有寒邪格拒,則寒藥中入熱藥為佐,下膈之后,熱氣既散,寒性隨發也。散,寒性隨發也。寒在下而上有浮火拒格,則熱藥中入寒藥為佐,寒在下而上有浮火拒格,則熱藥中入寒藥為佐,下膈之后,寒氣既消,下膈之后,寒氣既消,熱性隨發也,此寒因熱用,熱因寒用之妙也。熱性隨發也,此寒因熱用,熱因寒用之妙也。 李時珍李時珍 反治、反佐反治、反佐“以寒治寒,以熱治熱,從其病者謂之反治。以寒治寒,以熱治熱,從其病者謂之反治。如如以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產后出血護理
- 蘇黃止咳膠囊臨床病例應用分析
- 大班運動與安全
- 文明旅游教育
- 旅游線路規劃設計要點
- 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 2025年電動晾衣機項目規劃申請報告
- 2025年廣東江門市江海區保安服務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2025年郴州市公安局招聘特殊崗位警務輔助人員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安徽皖信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宣州分公司工作人員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項目聯合體協議書范本
- 2024年三級直播銷售員(高級)職業技能鑒定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Unit 1 A new start 詞匯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外研版必修第一冊
- 《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全套教學課件
- 2024屆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小升初考試數學試卷含解析
- 醫療設備監督檢查記錄表
- 渣土清運綜合項目施工組織設計
- 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卷(附答案)
- 《隱患排查》課件
- 傳感器與機器視覺 課件 第六章 機器視覺
- 環境溫度、相對濕度、露點對照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