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新債務重組準則的解析 作者:戴傳剛鄒娟楊華熊斌張夢夢 論文關鍵詞:債務重組 公允價值 賬面價值 論文摘要:本文首先介紹了債務重組準則在我國產生和發展的歷程。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新舊債務重組準
2、則的比較,分析了其在幾個方面的差異。最后分析了新債務重組準則存在的一些問題。 2006年2月,國家財政部頒布了新的會計準則,并于2007年1月正式實施,這是我國財政、會計工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我國會計史上新的里程碑,它標志著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最終實現了全面趨同。新會計準則體系強化了為投資者和社會公眾提供決策有用的會計信息的新理念,首次構建了比較完整的有機統一體系,實現了我國企業準則建設新的跨越和突破,使中國真正擁有了能夠與其他國家溝通的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對于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和加速中國融入全球經濟都具有重要意義。其中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
3、較以前準則的變化值得好好思考。從1998年財政部頒布了第一部企業會計準則債務重組準則開始到2001年對老準則的第一次修訂,再到2006年2月財政部又頒布的新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為方便稱呼,1998年、2001年和2006年的債務重組準則分別簡稱為1998年準則、2001年準則和新準則),已經歷了8個春秋。如果說1998年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債務重組準則主要是為了滿足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特殊解決債權債務糾紛方式會計規范的要求,那么在2001年對準則的第一次修訂應該說是對第一次頒布的債務重組準則實施過程當中暴露出的主要問題所作的有針對性的調整。而2006年的新準則則是隨著經濟和企業的快速發展
4、內在的要求準則必須要在內容和形式上適應市場經濟的國際趨同。筆者主要就新準則的變化和存在的問題做一些探討。 一、新準則的變化主要體現在 1.債務重組的定義差異 新準則對債務重組定義的界定為:債務重組,指在債務人發生財務困難的情況下,債權人于債務人達成的協議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讓步的事項。2001年準則對債務重組的定義為:債務重組,指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協議或法院的裁決同意債務人修改債務條件的事項。1998年準則債務重組定義為:債務重組,指在債務人發生財務困難的情況下,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協議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讓步的事項。比較新準則和2001年準則的定義,可以看出兩者的差異在于:(1)新準
5、則強調債務人在債務重組時所面臨的財務困難,這是判斷對已存在債務重新安排的事項是否屬于債務重組的顯性條件。原準則和會計制度無這些顯性條件,但從債務人修改債務條件事項需由債權人同意的規定可以推測,債務人發生財務困難仍然是債務重組的重要隱性動因。(2)新準則把債權人作出讓步作為債務重組的本質特征。讓步的結果是債權人發生債務重組損失,債務人獲得債務重組收益。而2001年會計準則放棄了將讓步作為債務重組的本質特征的規定,而將凡是有關修改已存在債務條件的事項,不論債權人是否發生債務重組損失,債務人是否發生債務重組收益,統統歸入債務重組。筆者認為,這一改動縮小了2001年準則所規范的債務重組的范圍。 不過細
6、心的讀者會發現,新準則雖然和2001年準則在債務重組定義上發生了較大變化,但是卻和1998年準則的定義相同。這是不是意味著債務重組定義的回歸呢?其實不然。1998年出臺的債務重組準則主要是為了滿足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特殊解決債權債務糾紛方式會計規范的要求,是另外一種解決債務糾紛的方法。對于規范企業債務重組的會計處理,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實性起了重要作用。但當時我國生產要素市場尚不發達、市場經濟尚不完善,理論上先進的準則在實務中出了很大問題,于是在2001年就做了較大修定,而2006年的準則完全是鑒于我國經濟及企業發展的現狀和國際趨同的內在要求所作的修訂。可以看出,雖然兩個準則當中的定義相同,但
7、其出臺背景完全不同,所以不能簡單的認為新準則中的定義就是1998年準則定義的回歸。 2.計量屬性的調整 2001年準則規定債務人清償債務按換出資產的賬面金額或清償債務的資本的賬面金額計算;而債權人則按重組債權的賬面金額作為手讓的資產或資本的入賬價值。僅在債權人涉及受讓多項非現金資產、股權時,使用公允價值對重組債權的賬面價值進行分配,以確認各項非現金資產、股權的入賬價值。新準則則規定使用公允價值計量債務人或債權人在債務重組中所換出或收到的資產或資本。公允價值應該說是最真實和公允的計量企業的資產和負債的計量屬性。而2001年的債務重組準則采用賬面價值計量,產生了虛列資產的問題。而債權人按債權的賬面
8、價值入賬,則使所接受的資產的價值提高了很多。即在重組日到期末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期間虛列了資產價值,容易使報表使用者產生誤解,也不符合謹慎性原則。 3.關于債務重組方式 2001年準則中規定債務重組的方式主要包括5種,其中第一條“以低于債務價值的現金清償債務”和第二條“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和新準則不同,在新準則中其實是把這第一條和第二條合并為新準則的第一條了,即“以資產清償債務”。新舊準則的債務重組方式表面上看沒有變化,即這種修改不是實質性的變革,而只是形式上的變化修訂后的債務重組方式可操作性更強、更具體,更符合債務重組的本質特征。新準則在語言表述方面更加簡潔、概括,易于理解和記憶。 4.損益確
9、認的不同 2001年準則規定債務人將所有債務重組利得(即重組債務的賬面金額超過將會支付或換出的未折現現金或其他資產的數額)確認為所有者權益中的資本公積,而不是確認在收益表上。而債權人不確認任何債務重組損失。 新準則規定債務人將重組的賬面交織與轉讓的資產、資本或重組后債務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計入當期損益。對于修改其他條件的,如果涉及或有應付金額,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重組后債務的入賬價值和或有應付金額只和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計入當期損益。債權人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接受的資產、資本或重組后債務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已記提減值準備的,應先沖減減值準備)確認為債務重組損失,計
10、入當期損益。受讓非現金資產按照公允價值入賬。對于修改其他條件的,如果涉及了或有應收金額的,債權人不應將或有應收金額包括在將來應收金額中確認重組損失,或有應收金額實際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5.會計報表披露的內容不同 舊準則規定債務人應當披露信息為“因債務重組而確認的資本公積總額”和“或有支出”;債權人應當披露信息為“或有收益”。新準則規定債務人應當披露的信息為“確認的債務重組利得總額”和“或有應付金額”;債權人應當披露信息為“或有應收金額”。通過以上比較可以看出,根據新準則規定,無論何種方式的債務重組,債權人均要確認債務重組損失。而原準則規定,在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和將債務轉為資本兩種債務重組方
11、式下,債權人不得確認債務重組損失。 二、新債務重組準則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濫用 本次準則修改變化最大的部分就應該是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引入了,并且這也是新準則爭議最大的地方。所謂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在1998年的準則中我們就曾經應用了“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由于公允價值的確定要強烈依賴于完善和發達的公開交易市場,依賴于充分的交易信息供給。很顯然,我國當時的諸多條件并不滿足。而且由于公允價值的“自愿”性質,導致在實際操作中很多公司利用公允價值來操縱企業利潤,致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出現問題。鑒于此,2001年的債務
12、重組準則采用一刀切的辦法,用賬面價值計量取代了公允價值計量。這樣雖然可以抑制一部分利潤操縱行為,但卻與國際慣例相脫軌了,無法及時反應真實的會計信息,而會計本身卻是要求傳遞真實和公允的會計信息。公允價值計量應該說是最真實和公允的計量企業的資產和負債的計量屬性。新準則把債務重組的計量基礎又改回為公允價值,使我國會計準則更趨同于國際慣例,有效的強化了會計信息的相關性、真實性。但可能又會面臨公允價值被濫用于操縱利潤的情況。因為我們一直到現在為止,完全的自由的市場經濟體系都還沒有最終形成,在許多領域還存在非市場化的因素。因此建立在完全自由交換市場基礎上的公允價值的可靠性就值得懷疑。 2.新準則的可操作性
13、要加強 新準則中有很多表述是采用定性的表述方法,因為人們理解上的差異性,很可能導致對新準則的誤解。比如新準則中規定企業只有在“發生財務困難”時才可以進行重組,但如何才是財務困難,目前還沒有一個衡量的標準,人在這里的主管因素作用很大。所以要進一步新準則的研究,完善其可操作性。 3.沒有考慮時間價值 很顯然,在新準則當中,時間價值都別忽略掉了。這種省略可能會導致數據出現偏差,影響數據的真實性。比如對未來或有事項金額的估計上,新準則沒有對這個未來的估計金額進行貼現,而是直接的把兩個不同時間點上的金額相加來計算。還比如在修改其他債務條件進行債務重組時,有人認為應將修改后債權的公允價值的現值作為重組后的賬面價值,重組前的賬面余額與重組后的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損失,這樣就可以使各企業債務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教師個人工作總結
- 臨床診斷題庫+參考答案
- 2025屆北京市東城區第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英語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湖北省黃岡市十五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化妝品相關法規知識考核試題
- 農業農業機械產業社會責任監督服務批發考核試卷
- 洗浴服務行業品牌建設策略實施與效果評估實踐考核試卷
- 石油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考核試卷
- 電光源在無人配送與物流機器人照明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影視藝術鑒賞》課件
- 動態血糖管理-動態血糖監測CGM
- 屋面高空作業安全施工方案
- PE管道井房首部工程施工方案(完美格式)
- 2023年陜西省中考道德與法治試卷真題及答案詳解(精校版)
- 職業衛生評價考試計算題匯總
- 三一掘進機技術維修方案-新疆永寧煤業
- 全新版大學進階英語第二冊-Unit-4-Study-Abroad
- 2023年江蘇無錫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地理試卷真題(答案詳解)
- 愚公移山英文 -中國故事英文版課件
- 標準編寫常見錯誤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