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廣州知識城_第1頁
中新廣州知識城_第2頁
中新廣州知識城_第3頁
中新廣州知識城_第4頁
中新廣州知識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新廣州知識城資料來源于:摘要: 繼“蘇州工業園”、“天津生態城”之后,中國開發區“最高版本”的中新知識城昨日正式奠基動工。中新知識城將會怎樣“奪人眼球”?規模有多大?它將會怎樣開發成融新加坡先進管理經驗與中國國情、廣州市情于一體并得到成功運用的示范區?記者昨日采訪了權威部門,全面揭開中新知識城的面紗。 中新知識城將分三階段開發,規劃為南部、中部、北部三大組團,今后在知識城內,不但有新加坡式的城市園林風貌、世界最高端的工廠、研發機構,還有世界知名大學的海外分校,居住社區和辦公環境都將智能化。選址范圍: 中新知識城中新廣州知識城選址在廣州科學城北區(即廣州市蘿崗區九龍鎮),初步規劃面積123平方

2、公里,其中規劃建設用地面積60平方公里。發展定位:中新知識城要把知識城打造成為一個引領廣州、廣東以至中國產業高端發展尤其是知識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要在知識城匯聚全球的精英人才;要把知識城建設成要把知識城打造成為一個引領廣州、廣東以至中國產業高端發展尤其是知識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要在知識城匯聚全球的精英人才;要把知識城建設成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生態宜居新城;要使新加坡先進的管理經驗與中國國情相融合,在知識城得到成功的運用。重點產業:中新知識城發展研發服務、創意產業、教育培訓、生命健康、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能源與環保、先進制造八大支柱產業,形成以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為主導,高附加值制造業為支撐,宜居產業為配

3、套的產業結構。 知識城有四個基本定位:是一座體現知識就是財富彰顯商業奇跡的致富經濟之城;知識要素投入開發知識產權、發展知識產權交易以保障創新創意之城;一座世界性的集聚知識型高端人才的人才薈萃之城;也是一座生機勃發、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品味生活之城。實操階段:知識城總的戰略定位是:立足珠三角,輻射華南,面向全球,服務全國,影響東南亞,努力建設成為中國自主創新的先行區、知識經濟的高地、推動珠江三角洲產業轉型的強大引擎、中國東盟區域性創新中心和生態宜居的新城區。 中新知識城最新進展昨天得以首次公布,同屬首次公布的還有知識城的總體概念規劃、產業和政策等核心內容,這意味著中新知識城這個廣東-新加坡雙方緊密

4、合作的標志性項目,正從令人向往的愿景式概念,逐步深化成為一套雄心勃勃的可操作性實施方案。 中新知識城選址屬于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所提出的廣州科學城北區的范圍。按照規劃與設想,知識城將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戰略布局的核心區,成為引領珠三角、廣東省乃至中國產業轉型升級、高端發展,特別是知識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成為海內外優秀人才創新創業的首選地;成為產業、環境和社會相得益彰、和諧發展,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生態宜居新城;成為新加坡先進管理經驗與廣州市情、中國國情相融合并得到成功運用的示范區。 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博士中新知識城總體概念規劃由新加坡原國家總規劃師劉太格領銜設計,劉太格先生享有“新加坡規

5、劃之父”美譽,曾擔任北京2008年奧運會建筑設計評審委員會主席。中新知識城借鑒新加坡先進的規劃建設理念,以綠帶和周邊地區構成區域生態網絡系統,科學規劃城內路網與功能分區,共分為北部、中部和南部三個新市鎮,首期將開發約610平方公里的啟動區。中新知識城將建設高標準的基礎設施,并全面推行綠色建筑,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發展低碳經濟,實現人與建筑、自然和諧共存。 中新知識城產業研究由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完成。在昨天的匯報會上,該院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臧躍茹作了“知識城產業發展定位與選擇”的演講。中新知識城規劃了研發服務業、創意產業、教育培訓產業、生命健康產業、信息技術產業、

6、生物技術產業、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等八大支柱產業。其產業發展契合國家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的戰略方向,將突出產業高端集聚、形成知識經濟高地的功能。 中新知識城項目還邀請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進行專題政策研究。昨日,該部部長隆國強作了“知識城政策體系研究”的演講。他介紹了中新知識城政策體系研究的基本思路、制訂原則,并從財政政策、金融政策、開放政策、管理服務體制、開發策略等五個方面展示了知識城政策體系研究的成果。 市委常委、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薛曉峰:力爭在年底前簽署合作協議。 薛曉峰表示,省市主要領導靠前指揮,省市各部門鼎力支持,廣州開發區與新加坡星橋公司精誠合作

7、,“知識城”正由當初一個令人向往的愿景式理念,逐步深化成為一套雄心勃勃的可操性實施方案。 一是今年8月下旬,在中新雙方領導和雙方各有關方面共同努力下,“知識城”項目已列入中新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有關合作框架。 二是項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圓滿完成。可研工作于今年4月14日開始到7月21日朱小丹書記訪新期間雙方交換備忘錄文本,可研工作比原定時間提前40天完成。 三是城市規劃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邀請了新加坡前國家總規劃師劉太格先生開展“知識城”總體概念規劃研究,委托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對“知識城”城市規劃進行咨詢研究,已形成總體規劃初步方案。 四是項目商業談判進展順利。今年8月上旬至今,廣州開發區已與新

8、加坡星橋公司舉行了6次集中談判與多次電話會議。從昨天開始進入第7次集中談判。 五是招商引資、項目引進工作同步展開。已與新加坡當地商會機構簽訂了招商合作協議,與南洋理工大學簽署了教育合作和項目引進的合作協議。目前正謀劃引進一系列高端研發機構、高端產業園區、國際著名大學分校、跨國公司總部、科技項目孵化基地、公用設施等重大項目。 六是“知識城”政策體系研究和項目建議書編制先行啟動。目前正在省、市領導的牽頭下,抓緊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已提出了“知識城”初步政策建議,并委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開展“知識城”管理與政策體系研究,委托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編制立項建議書。 薛曉峰說,下一步,“知識城”規劃建設任

9、重道遠,做到四個力爭: 力爭于12月中旬結束項目商業談判,年底前簽署合作協議。 力爭在月底前完成知識城政策體系研究和項目建議書編制,為“知識城”項目報批和今后項目實施奠定基礎。 力爭明年初啟動知識城起步區建設,在省市領導和各部門的支持下,與新方通力合作,高標準高起點啟動起步區建設。 力爭在“知識城”項目動工之際,引進一批標桿性項目簽約入城。發展目標:2015年(近期)知識城起步區初步建成2020年(中期)初步成為世界知識經濟高地2030年(遠期)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經濟高地主導產業:著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生命健康產業、創意產業、服務外包、科技服務業和總部經濟七大主導

10、產業。總體規劃:“北有中關村,南有知識城”。昨日(2009年11月16日),中國新加坡“知識城”規劃首次露出全貌,記者從昨日上午從在廣州舉行的中新“知識城”項目匯報會上獲悉,目前該項目商業談判進展順利,預計將于今年12月中旬結束協議文本談判階段,并有望在年底前簽署合作協議。 中新“知識城”項目是繼蘇州工業園區和天津生態城后,新加坡與中國合作的第三項大型項目。該項目選址位于廣州東北部的廣州開發區,規劃面積123平方公里。負責項目投資運作的是廣州開發區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的直屬子公司星橋國際。 記者從項目匯報會上了解到,在今年7月完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之后,中新“知識城”的招商引資、項目引進工作已經

11、提前展開,首期開發重點在于數字化圖書館、南洋理工大學海外分校、會展中心及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示范基地等。 廣州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薛曉峰說,廣州開發區目前已與新加坡當地商會機構簽訂了招商合作協議,與南洋理工大學簽署了教育合作和項目引進的合作協議,并與中科院及其廣東分院初步確定了合作框架和一批合作項目,擬在“知識城”規劃建設省院合作核心載體。 負責中新“知識城”規劃設計工作的新加坡雅思柏設計事務所董事劉太格昨日首次公開披露了規劃全貌:中低密度住宅、花園式小區、工業用地將占35.4%,配套占11.4%他預計2010至2015年是產業起步發展期,2016至2020年是快速發展期,2021至2030年是深度繁

12、榮期。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所制訂的中新知識城產業發展規劃顯示,中新“知識城”將重點發展八大產業,分別是研發服務業、教育培訓產業、生命健康產業、信息技術產業、生物技術產業、創業產業、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先進制造業。 啟動區建設用地約6平方公里 從8月開始,通過新方三次到知識城現場調研,開展方案設計工作;中方規劃工作小組兩次赴新協調深化規劃設計方案,以及每周一次的電話磋商,到目前為止,已基本形成知識城概念規劃方案。 知識城定位在規劃方案中,知識城定位為引領中國經濟發展,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知識經濟高地;匯聚全球精英人才,創造生態型國際化宜居宜業新城。 規模知識城規劃總人口50萬人,其中就業人口2

13、5萬人。規劃范圍123平方公里,建設用地6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區約10平方公里,含約2平方公里的綠廊。 交通選址位于廣州市東北部蘿崗區九龍鎮,規劃總面積123平方公里。其中心區域距中心城區35公里,距白云國際機場約24公里,距廣州科學城約26公里。規劃借鑒新加坡先進的新城理念,強調區域一體化發展,通過城際鐵路、地鐵等綠色快速公交和高、快速路聯系,構筑與市中心區、廣州空港等重要節點的快速通道,逐步建設成為廣州東北部的城市副中心,帶動周邊區域的發展。 規劃借鑒新加坡先進的新城理念,強調區域一體化發展,通過城際鐵路,地鐵等綠色快速公交和高、快速路聯系,構筑與市中心區、廣州空港等重要節點的快速通道,逐

14、步建設成為廣州東北部的城市副中心,帶動周邊區域的發展。 廣惠汕高鐵從知識城外圍經過;穗莞深城際線和地鐵14號線支線貫穿知識城。 結構規劃結構強調城市的緊湊發展,由三個新的市鎮組成多中心多等級的新城結構,北部新市鎮發展新興產業,中部新市鎮打造成為整個知識城的中心,南部新市鎮作為次中心。 生態規劃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低碳城市的營造,尊重既有的生態脈絡,保留主要山體和水系等藍綠基底;構建兩條各約500米寬的綠道,聯系兩側山體,可作為生物遷徙通道,保護區內生物的多樣性;強調生態空間與產業、居住等空間的滲透,還突出了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等新技術的應用。 產業布局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為知識城規劃了研發服務

15、、創意產業、教育培訓、生命健康、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與節能環保、先進制造等八大支柱產業。按“一核兩區多園”布局產業。一核:即以行政區、商業區為中心,重點發展研發服務業、創意產業、教育培訓業、生命健康服務業、形成中心知識城的核心區。 兩區:北部產業片區以現有工業園區為依托,重點發展先進制造、生物技術產業;南部產業片區主要依托科學城,重點發展信息產品制造、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 多園:在中新知識城核心區和南北兩個產業片區規劃建設研發設計園、創意產業園、生物技術園、信息技術園,新能源產業園等園區。 社會文化規劃突出村民與城市居民互融的理念,村民安置區與城市居民區相融合,創新社區管理模式,強調社

16、會和諧的宜居生態新城。 可建設用地時間表此外,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要求,根據60平方公里的可建設用地;知識城的規劃建設分為近期(20102015年)規模10平方公里、中期(20132020年)規模30平方公里和遠期(2020年后)規模60平方公里。 規劃亮點解讀中低密度住宅為主體現生態宜居理念 據中新知識城總設計師劉太格介紹,知識城可容納總人口54萬人,其中就業人口27萬,整個規劃中,有123平方公里用地可供建設,按北、中、南三大塊來建設三個中心鎮,每個中心鎮兩側還相應設置一些衛星鎮,每個鎮會設快速路聯接,住宅以中低密度為主,容積率0.63.0,住宅層數從低層的12層至最高的1620層,只有一處有21層以上的住宅。其中會設相關配套:如沿路商業廣場、圖書館、公交中轉站、醫療所、污水廠、中小學等,需要保留的文物古跡也予以保留,此外,還將會建包括南洋理工大學海外分校的3個大學,占地為166公頃。整個知識城中,將會有540個組團公園,34個小區公園,用綠色生態來包圍居住區,體現生態宜居的理念。 據悉,南部、北部鎮以產業為主,中部鎮以生活服務業為主。在原有地塊上的當地14000戶拆遷居民,劉太格表示,之前曾考慮究竟是讓他們集中在一個點安置還是分散安置好,最好確定是分散安置,因為分散更易于他們與新入居民的融合。據悉,8個小區、3個組團將惠及這些居民。參考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