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檢測規程完整_第1頁
螺栓檢測規程完整_第2頁
螺栓檢測規程完整_第3頁
螺栓檢測規程完整_第4頁
螺栓檢測規程完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螺栓成品楔負載試驗1. 通則本試驗可測定:a)螺栓成品的抗拉強度Rm;b)頭與無螺紋桿部或螺紋部分交接處的牢固性。2. 適用范圍本試驗適用符合以下規定的螺栓:a)公稱長度,l2.5d;b)螺紋長度b2d;c)d39mm(對于d>39mm的螺栓的試驗可參照本試驗方法);d)所有性能等級。3. 設備WEW-1000B微機屏顯式萬能試驗機(不能使用自動定心裝置,因其對圖1和表1所規定的楔墊角度有較大的影響)。圖1 螺栓成品楔負載試驗用楔墊表1楔墊孔徑和圓角半徑表2 楔負載試驗用楔墊角度頭部支承面直徑超過1.7d而未通過楔負載試驗的螺栓成品,可將頭部加工到1.7d并按表2規定的楔墊角度再次進行試

2、驗。此外,對頭部支承面直徑超過19d的螺栓成品,可將楔墊角度10°減小為6°。4. 試驗程序試件應為經尺寸等檢驗合格的螺栓。將規定的楔墊按圖1所示置于螺栓頭下。未旋合螺紋的長度,lth1d。對帶短螺紋長度螺栓的楔負載拉力試驗,允許的未旋合螺紋的長度lthld。應按GBT 228的規定進行楔負載拉力試驗。試驗機夾頭的分離速率不應超過25mmmin。拉力試驗應持續進行,直至斷裂。測量極限拉力載荷Rm。5. 試驗結果5.1測定抗拉強度Rm。5.1.1方法根據公稱應力截面積As,nom和試驗過程中測量的極限拉力載荷Fm計算抗拉強度Rm:抗拉強度 Rm=Fm/As. nom其中:As

3、. nom=(/4)×d2+d3)22d3=d1-H/6公稱應力截面積As. nom的數值在GB/T 284中表10中給出。5.1.2技術要求測定抗拉強度時斷裂應發生在未旋合螺紋處或無螺紋螺桿處。抗拉強度Rm應符合GB/T 284中表9的規定。最小拉力載荷Fm應GB/T 284中符合表10的規定。注:注:隨著直徑減小,公稱應力截面積與有效應力截面積的差異逐漸增加。當硬度用于過程控制時,尤其對較小的直徑,需要提高硬度值,并超過GB/T 284中表9規定的最小硬度,以達到最小拉力載荷。5.1.3 測定頭與桿部或螺紋部分交接處的牢固性不應斷裂在頭部。帶無螺紋桿部的螺栓不應在頭與桿部交接處斷

4、裂。全螺紋的螺栓,如斷裂始于未旋合螺紋的長度內,允許在拉斷前已延伸或擴展到頭部與螺紋交接處,或者進入頭部。測定抗拉強度對螺栓和腳釘成品的拉力試驗1. 通則本試驗用于測定螺栓和腳釘成品的抗拉強度Rm。本試驗可與Af、Rpf規定的試驗一并進行。2. 適用范圍本試驗適用于符合以下規定的螺栓和腳釘:a)無螺紋桿徑ds>d2或dsd2;b)螺栓的公稱長度,l2.5d;c)螺紋長度b2d d)d39mm(對于d>39mm的螺栓的試驗可參照本試驗方法);e)所有性能等級。3. 設備WEW-1000B微機屏顯式萬能試驗機,裝夾時,應避免斜拉,可使用自動定心裝置。4. 試驗程序試件應為經尺寸等檢驗合

5、格的螺栓和腳釘。螺栓和腳釘試件應按圖2所示擰入內螺紋夾具,螺紋有效旋合長度1d。未旋合螺紋的長度lth1d。然而,當本試驗與Af、Rpf規定的試驗一并進行時,未旋合螺紋的長度lth=1.2d。對帶短螺紋用螺栓的拉力試驗,未旋合螺紋的長度lth<ld,并應按GBT 228的規定進行拉力試驗。試驗機夾頭的分離速率不應超過25mmmin。拉力試驗應持續進行,直至斷裂。測量極限拉力載荷Rm。圖2 試驗裝置示例5. 試驗結果5.1 方法5.2 技術要求螺栓和腳釘應斷裂在未旋合螺紋的長度內或無螺紋桿部。全螺紋的螺栓,如斷裂始于未旋合螺紋的長度內,允許在拉斷前己延伸或擴展到頭部與螺紋交接處,或者進入頭

6、部。抗拉強度Rm。應符合GB/T 284中表9的規定。最小拉力載荷Fm,min應符合GB/T 284中表10的規定。注:隨著直徑減小,公稱應力截面積與有效應力截面積的差異逐漸增加。當硬度用于過程控制時,尤其對較小的直徑,需要提高硬度值,并超過GB/T 284中表9規定的最小硬度,以達到最小拉力載荷。螺栓和腳釘實物的拉力試驗本試驗是為測定斷后伸長率Af和0.004 8d非比例延伸應力Rpf,對螺栓和腳釘實物的拉力試驗。1. 通則本試驗可同時測定:a)螺栓和腳釘實物的斷后伸長率Afb)螺栓和腳釘實物的規定非比例延伸0.0048d的應力Rpf。本試驗可與測定Rm的試驗一并使用。2. 適用范圍本試驗適

7、用于符合以下規定的螺栓和腳釩a)無螺紋桿徑ds> d2或dsd2;b)螺栓的公稱長度l2.7d:c)螺紋長度b2.2d;d)d39mm(對于d>39mm的螺栓的試驗可參照本試驗方法):e)所有性能等級。3. 設備WEW-1000B微機屏顯式萬能試驗機,裝夾時,應避免斜拉,可使用自動定心裝置。4. 試驗程序試件應為經尺寸等檢驗合格的螺栓和腳釘。螺栓和腳釘試件應按圖2所示擰入內螺紋夾具,螺紋有效旋合長度1d,未旋合螺紋的長度lth=1.2d。注:彎頭腳釘為了便于裝夾,可把彎頭截去。應按照GB/T 228的規定進行拉力試驗,試驗機夾頭的分離速率:對0.0048d非比例延伸載荷,Fpf應超

8、過10mm/min,而對其他的不應超過25mm/min。可以直接借助電子裝置(如微處理器),或者依據載荷-位移曲線(見GB/T228)持續測量拉力載荷F,直至斷裂。該曲線可以自動繪制,或采用圖解法。5. 試驗結果5.1 測定斷后伸長率Af 塑性伸長Lp是在電子裝置或者圖解法繪制的載荷-位移曲線上直接進行測量,如圖3所示圖3 測定斷后伸長率Af的載荷-位移曲線 Af=Lp/1.2d5.2 測定0.0048d非比例延伸力RpfRpf應在載荷-位移曲線上直接測定,見圖4圖4 測定0.0048d非比例延伸應力Rpf的載荷位移曲線Rpf=Fpf/As,nom5.3技術要求對4.8和6.8級Af應符合GB

9、/T 284中表9規定;Rpf暫無規定,參考GB/T 284中表9規定。螺栓成品保證載荷試驗1. 通則保證載荷試驗包括兩個步驟:a)實施規定的保證載荷(見圖5);b)測量由保證載荷產生的永久伸長。2. 適用范圍本試驗適用于符合以下規定的螺栓:a)無螺紋桿徑ds>d2或dsd2;b)螺栓的公稱長度l2.5d:c)螺紋長度b2d;d)d39mm(對于d>39mm的螺栓的試驗可參照本試驗方法);e)所有性能等級。3. 設備WEW-1000B微機屏顯式萬能試驗機,裝夾時,應避免斜拉,可使用自動定心裝置。4. 試驗程序試件應為經尺寸等檢驗合格的螺栓。試件每端應進行適當加工,如圖5所示。為測量

10、施加載荷前、后的長度,應將螺栓置于帶球面測頭(或其他適當的方法)的臺架式測量儀器中。應使用手套或鉗子,以使由溫度影響的測量誤差減少到最小。測量施加載荷前螺栓的總長度l0。圖5 螺栓成品施加保證載荷安裝示例按圖5所示將螺栓試件擰入螺紋夾具。螺紋有效旋合長度至少應為1d。未旋合螺紋的長度lth應為1d。注:為達到lth=1d的要求,建議先把螺紋夾具擰到螺紋收尾;然后,按相當于ld的扣數擰退夾具。對螺栓軸向施加GB/T 284中表11規定的保證載荷。試驗機夾頭的分離速率不應超過3mmmin,應保持該保證載荷15s。卸載后,測量螺栓總長度l1。6. 試驗技術要求卸載后,螺栓的總長度l1應與加載前的l0

11、相同(其公差±12.5 m為允許的測量誤差)。某些不確定因素,如直線度、螺紋對中性測量誤差,當初次施加保證載荷時,可能導致螺栓明顯的伸長。在這種情況下,可使用GB/T 284表11規定值增大3的載荷,按再次進行試驗。如果第二次卸載后的長度如與其加載前的長度l1相同(其公差±12.5m為允許的測量誤差),則應認為符合本試驗要求。機械加工試件拉伸試驗1. 通則本試驗可測:抗拉強度Rm;下屈服強度ReL或0.2%非比例延伸應力Rp0.2;機械加工試件的斷后伸長率A;機械加工試件的斷面收縮率Z。2. 適用范圍本試驗適用于以下規定的栓和腳釘;a) 由栓和腳釘制取的機械加工試件:1)

12、d39mm(對于d>39mm的螺栓的試驗可參照本試驗方法);2) 螺紋長度b1d;3) 測定A;公稱長度l6d0+2r+2d(見圖6);4) 測定Z:公稱長度l4d0+2r+2d(見圖6)。b)8.8級和10.9級注:機械加工試件可由因幾何尺寸降低了承載能力、頭部承載能力強于試件橫截面面積(S0)承載能力的螺栓上制取,也可以由無螺紋桿徑ds<d2的螺栓上制取。48級和68級(冷作硬化的)螺栓和腳釘應實施實物拉力試驗。3. 設備WEW-1000B微機屏顯式萬能試驗機,裝夾時,應避免斜拉,可使用自動定心裝置。4. 機械加工試件機械加工試件應有尺寸等檢驗合格的緊固件制取。圖6為拉力試驗加

13、工試件。機械加工試件的直徑應為:d0的d3,min,并且盡可能為:d03mm。公稱直徑d16mm,且淬火并回火螺栓或螺釘的機械加工試件,其直徑的減少量不應超過原有直徑d的25%(初始橫截面積的44%)。螺紋長度bd。用于測定機械加工試件的斷后伸長率:Lo=5d0或5.65S0。用于測定機械加工試件的斷面收縮率:L0>3d0。機械加工試件直線段的長度Lc=L0+d0。機械加工試件的總長度Lt=Lc+2r+b。圓角半徑r4mm。5. 試驗程序 應按GB/T228的規定進行試驗,試驗機的分離速率:對下屈服強度ReL或0.2%非比例延伸力Rp0.2不用超過10mm/min,而對其他的項目不用超過

14、25mm/min。拉力試驗應持續進行,直至斷裂。測量極限拉力載荷Fm。圖6 拉力試驗用機械加工試件6. 試驗結果7.1方法按照GB/T228的規定測定下列性能:a)抗拉強度Rm,Rm=Fm/S0b)下屈服強度ReL或0.2%非比例延伸應力Rp0.2c)機械加工后的試件斷后伸長率,其L0=5d0, A=(Lu-l0)/L0*100d) 機械加工后的試件面收縮率,其L0至少為3d0, Z=(S0-Su)/S0*1007.2 技術要求下列性能應符合GB/T 284中表9規定:最小抗拉強度Rm;下屈服強度ReL或0.2%非比例延伸應力Rp0.2機械加工后的試件斷后伸長率A機械加工后的試件面收縮率Z硬度

15、試驗1. 通則本試驗可測定:a)對不能實施拉力試驗的螺栓和腳釘,測定螺栓和腳釘的硬度;b)對能實施拉力試驗的螺栓和腳釘,測定螺栓和腳釘的最高硬度。注:硬度與抗拉強度可能沒有直接的換算關系。最大硬度值的規定,除考慮理論的最大抗拉強度外,還要考慮其他因素(如避免脆斷)。可以在適當表面或者螺紋橫截面上測定硬度。2. 適用范圍本試驗適用于符合以下規定的螺栓和腳釘:a)所有規格:b)所有性能等級。3. 試驗方法可以采用維氏硬度試驗或洛氏硬度試驗測定硬度。a)維氏硬度試驗應按GBT 43401的規定。b)洛氏硬度試驗應按GBT 2301的規定。4. 試驗程序4.1 通則應使用經尺寸等檢驗合格的螺栓和腳釘進

16、行硬度試驗。4.2 在螺紋橫截面測定硬度在距螺紋末端1d處取一橫截面,并應經適當處理。在12半徑與軸心線間的區域內測定硬度,見圖7。圖7 12半徑區域內測定硬度4.3 在表面測定硬度去除表面鍍層或涂層,并對試件適當處理后,在頭部平面、末端或無螺紋桿部測定硬度。常規檢查可使用本方法。4.4 測定硬度用試驗載荷維氏硬度試驗用最小載荷為98N。4.5 技術要求對不能實施拉力試驗的螺栓和腳釘(對拉力試驗其螺紋長度短的、未旋合螺紋的長度lth<1d),其硬度應在GB/T 284中表9規定的范圍內。對能實施拉力試驗的螺栓和腳釘,以及機械加工試件,其硬度均不應超過GB/T 284中表9規定的最大值。48級螺栓和腳釘,應在螺栓和腳釘的末端測定硬度,并且不應超過GB/T 284中表9規定的最大值。對熱處理螺栓和腳釘,在12半徑區域內(見圖7)測定的硬度值之差若不大于30HV,則證實材料中馬氏體己達到90的要求。48級和68級冷作硬化螺栓和腳釘,應按4.2 的規定測定硬度,并且應在GB/T 284表9規定的硬度范圍內。如有爭議,應按4.2的規定,并使用維氏硬度進行仲裁試驗。剪切試驗方法1. 剪切試驗在雙剪夾具中完成(剪切夾具示意圖見圖8)。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