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脈書簽的制作實驗報告_第1頁
葉脈書簽的制作實驗報告_第2頁
葉脈書簽的制作實驗報告_第3頁
葉脈書簽的制作實驗報告_第4頁
葉脈書簽的制作實驗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葉脈書簽的制作一、選題背景:葉脈書簽,就是用樹葉通過一定的化學處理后,去掉樹葉的葉肉細胞,留下網狀的脈紋,再通過染色制成各種顏色的書簽。根據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十單元關于葉脈書簽的制作資料中,是利用所學的堿的腐蝕性進行化學處理。這種書簽,由于來自樹葉,具有其他書簽所不能比擬的自然之美,令人賞心悅目,容易引起學生的實驗興趣。該實驗制作簡易,材料容易獲得,可操作性強。二、關鍵問題:1.葉片的選擇葉脈書簽是選擇葉形美麗的樹葉,經各種方法處理后去掉葉肉部分,保留完整的葉脈,經染色后制成的一種書簽。而一般過嫩的葉片經處理后,葉脈不明顯或易于斷裂,很難制作出美觀、并且輪廓分明的

2、葉脈書簽,不是理想的材料。需要的是葉脈分明,比較老的樹葉,落在地上的樹葉,只要葉脈還完整,就可以拿來制作。根據往年師兄師姐的經驗,用白玉蘭的樹葉做出的書簽是最好的,故我們在本次實驗也選擇了白玉蘭這種樹葉。2.加熱時間和堿液的濃度加熱時間太短或堿液濃度太低的話,可能葉肉沒被煮爛,時間太長或堿液濃度太高,則可能使葉片卷成一團,沒辦法分開,這樣得不到理想的葉脈。為了得到比較理想的書簽,在實驗的過程中,要對加熱時間和堿液的濃度先進行探究,以便找出最適宜條件。3.刷葉肉刷葉肉的時候,選用的刷子毛不能太硬,否則在刷葉肉的過程中容易毀壞葉脈,太軟也不行,刷不掉葉肉,最好選用牙刷,不能來回刷,要輕輕單向重復刷

3、,先刷去葉面正面的葉肉,再刷去背面的葉肉,從葉柄端開始刷,刷至葉尖,這樣,才可以得到晶瑩剔透的葉脈書簽。由于葉片的選擇、加熱時間和堿液濃度是書簽制作的關鍵因素,故我們小組選擇不同的葉片在不同的實驗時間、堿液濃度下進行探究,以尋求最佳原料及實驗條件。三、實驗原理:1、葉片的構造葉片外表包圍一層表皮細胞,它具有保護葉片的作用;表皮里面是組織;貫穿在葉肉組織間的是。2、堿解法制作葉脈書簽不少植物的葉、葉脈由堅韌的纖維素構成,在堿液中不易煮爛,而葉脈四周的葉肉在堿液中容易煮爛。葉片的葉肉部分容易腐爛降解,而葉脈非常堅韌,能構成各種形狀比如網狀、扇形、弧形等結構,以支持葉片。選取具網狀脈的植物葉片,用氫

4、氧化鈉等堿溶液加熱煮沸,可以水解掉葉肉等部分,僅剩下網狀脈,再利用染色劑將葉脈染色,一件精美的葉脈書簽便制作成功了。四、實驗用品:試劑:白玉蘭葉、芒果樹葉、桂花樹葉等樹葉(采集時,要將葉柄一起摘下,盡量選取 干凈、大小、手感適宜的葉子采摘。);氫氧化鈉固體;藍墨水染色劑;蒸餾水。儀器:牙刷(刷葉片)、玻璃板、燒杯、濾紙、舊書(壓葉片)、三腳架五、實驗步驟:1葉子的采集:采集白玉蘭葉、芒果樹葉、桂花樹葉等不同種類的樹葉進行實驗。2不同濃度堿液的配制:先分別稱取20g、40g、60g的氫氧化鈉固體加入到燒杯中,在向每一個燒杯加入水至刻度為400mL處,配制質量分數為5%、10%、15%的氫氧化鈉溶

5、液。3. 書簽的制作:在每一個燒杯中加入三種葉子各三片,再分別加入以上配比的氫氧化鈉水溶液(把樹葉浸沒為止)(如圖1所示),加熱煮沸,不時用玻璃棒輕輕拌動,使各葉分離。在時間為10min、15min、20min時各夾出一片(如圖2)。 圖1 樹葉浸沒在NaOH溶液中 圖2 用鑷子把樹葉夾出來4. 刷葉片:用鑷子取出葉片,靜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浸泡3分鐘。從清水中取出葉片,放在紗布或其他帶孔材料上,在流水中沖刷,刷去葉片中柔軟部分,露出白色葉脈。刷葉片的方法是用舊牙刷刷葉肉,刷時先刷正面,按從左向右,從葉柄向葉尖,從主脈向側脈有序地刷,直至刷掉葉肉;再將葉片翻轉,用同樣的方法刷,直至只剩下網狀

6、脈;平放在塑料紗網上,用自來水沖洗(如圖3)。 圖3 刷葉肉和沖洗葉片5. 染色:由于時間問題,我們沒有在實驗室對刷洗好的樹葉進行染色,而是回來后再染。因此,染色時,樹葉已在舊書里壓平壓干。直接從舊書取出樹葉放在裝有藍墨水的容器里染色(如圖4)。 圖4 樹葉在浸沒在藍墨水中6. 壓片:染色1-2小時,取出,平放在吸水紙上,用舊書壓平壓干。7. 對制作好的書簽進行藝術處理,這樣一個書簽就制作完成了。六、實驗結果:(芒果樹葉為褐色;白玉蘭樹葉綠色或淺黃色,較大;桂花樹葉最小)1.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5%時刷洗過的樹葉: 10min 15min 20min從圖片上看,所有的樹葉都沒有刷洗干凈,還留有

7、很多的葉肉。而且,在刷葉肉的過程中也發現,葉肉很難從葉片上刷下來,用力過大葉片就刷破了。因此,我認為,堿液的濃度太低,腐蝕程度不夠,葉肉還沒有煮爛,故難以從葉片上刷下來和刷洗干凈。至于時間為15min的葉片看起來比20min的刷洗得干凈,個人認為是刷洗時間的問題,繼續刷洗的話,后面的應該能刷得更干凈。2.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10%時刷洗過的葉片: 10min 15min 20min從圖片上看,時間為20min的葉片刷洗得比較干凈,留有葉肉較少,而前面兩個還是留有較多葉肉,但相比濃度為5%的葉片,葉肉是少了點的。而且濃度為10%時,煮沸相同時間的話,葉肉已煮得比較爛,比較容易刷。另外,在相同濃度

8、的堿液里煮沸相同時間的話,白玉蘭樹葉葉肉腐蝕比較徹底,桂花樹葉次之,芒果樹葉最后。但是,煮沸20min的白玉蘭樹葉有點卷。因此,我認為,濃度為10%時,堿液的濃度還不足以在15min內使葉肉被煮爛,葉肉刷洗不干凈,故堿液的濃度可以再提高。還有,白玉蘭樹葉不宜煮太長時間,15min為宜。3.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15%時刷洗過的葉片: 10min 15min 20min從圖面上看,所有的葉片都刷得比較干凈,殘留葉肉很少,可以看到較為清晰漂亮的葉脈。而且在刷洗過程中,很容易把葉肉刷下來。還有,加熱20min時的白玉蘭樹葉周邊已卷起來;桂花樹葉加熱20min的形狀比較好看,加熱15min也不錯;芒果樹

9、葉加熱20min時,刷得比較干凈。因此,堿液濃度為15%時,足以腐蝕各種葉片的葉肉,加熱時間的話,白玉蘭可定為15min,桂花樹葉15min或20min都可以,芒果樹葉時間可略微長些。4. 葉片染色(藍色)結果: 白玉蘭樹葉 芒果樹葉 桂花樹葉從三種樹葉的染色圖片上看,染色效果不好,幾乎看不出藍色。我認為,由于葉片放置太久再染色和染色時間過短是影響染色效果的主要原因。7、 實驗結論:1、 在葉片選擇上,白玉蘭樹葉和桂花樹葉都不錯,葉脈清晰,得到的書簽也比較好看。而芒果樹葉的話,稍欠美觀。2、 堿液的濃度定為15%已足夠,過低葉肉腐蝕程度不足;過高的話,葉片可能會卷起來,不易分離,而且也會消耗較

10、多氫氧化鈉固體,不夠環保。3、 在加熱時間上,白玉蘭樹葉15min為宜,桂花樹葉15min-20min皆可,芒果樹葉可稍微長些。4、 至于染色,由于使用的染色劑是藍墨水,可適當延長染色時間,還有,在刷洗完葉片后,應盡快對葉片進行染色。8、 實驗反思:1. 實驗安排不足,消耗時間過長,達不到演示的目的,特別是本實驗是九年級化學的小實驗,時間應控制在90min內。2.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實驗操作不夠規范,特別是刷葉肉這一步驟,沒掌握好方法,來回刷,易刷破葉片。因此,實驗操作的規范性還要多進行訓練。3. 實驗準備不充分,對實驗步驟不夠熟悉,在實驗過程中,有點手忙腳亂。所以,實驗的預習準備還要繼續努力。參考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