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四位一體”防突措施學習_第1頁
兩個“四位一體”防突措施學習_第2頁
兩個“四位一體”防突措施學習_第3頁
兩個“四位一體”防突措施學習_第4頁
兩個“四位一體”防突措施學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兩個“四位一體”的綜合防突措施根據2009年8月1日實施的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整理(2010-3-30)兩個“四位一體”的綜合防突措施是指:區域綜合防突措施(區域突出危險性預測、區域防突措施、區域措施效果檢驗、區域驗證);局部綜合防突措施(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工作面防突措施、工作面措施效果檢驗、安全防護措施);區域綜合防突措施的具體內容如下(三區域措施效果檢驗、四區域驗證)三、區域措施效果檢驗四、區域驗證方法:殘余瓦斯壓力,殘余瓦斯含量,頂底板位移量,煤層的透氣性系數變化率,鉆屑瓦斯解吸指標法;鉆屑瓦斯解吸指標法-適用于采用穿層鉆孔預抽石門(立、斜井)揭煤區域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殘余瓦斯壓

2、力,殘余瓦斯含量-適用于采用預抽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煤層殘余瓦斯壓力0.74Mpa或殘余瓦斯含量時8m3/t的預抽區域為無突區危險區,否則為突出危險區(包括出現噴孔、頂鉆及其它突出預兆),檢測點周圍半徑100m的預抽防突效果無效(第53條);檢測點布置:對區段煤層(寬度或長度未超過120m)或穿層煤巷條帶煤層,則每隔30-50m至少1個檢測點;順層煤巷條帶煤層,則每隔20-30m至少1個檢測點,每個區域不得小于3個;穿層石門揭煤區域煤層,則至少4個檢測點,預抽區域內的上部、中部及兩側,且至少1個檢測點位于要求預抽區域內距邊緣不大于2m的范圍(第55條);檢測點有預兆無效范圍:若檢驗期間在煤層

3、中進行鉆孔等作業時發生了噴孔、頂鉆及其他明顯突出預兆時,發生明顯突出預兆的位置周圍半徑100 m內的預抽區域判定為措施無效,所在區域煤層仍屬突出危險區。若任何一個檢驗測試點的指標測定值達到或超過了有突出危險的臨界值而判定為預抽防突措施無效時,則此檢驗測試點周圍半徑100m內的預抽區域均判定為預抽防突效果無效,即為突出危險區。(第53條)1石門揭煤工作面對無突出危險區進行區域驗證:鉆屑瓦斯解吸指標法、綜合指標法;2煤巷、采煤工作面對無突出危險區進行區域驗證:鉆屑指標法、復合指標法、R值指標法;(具體方法同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方法);3要求:連續進行至少2次區域驗證;工作面每推進10-50m至少進

4、行2次區域驗證;在煤巷掘進工作面還應至少打一個超前距離不小于10m的超前鉆孔或物探措施(第57條);區域綜合防突措施的具體內容如下(一區域突出危險性預測、區域防突措施) 一、區域突出危險性預測二、區域防突措施方法:一般根據煤層瓦斯參數結合瓦斯地質分析的方法進行。根據煤層瓦斯壓力或者瓦斯含量進行區域預測的臨界值應當由具有突出危險性鑒定資質的單位進行試驗考察。在試驗前和應用前應當由煤礦企業技術負責人批準(第42條);要求:1、煤層瓦斯風化帶為無突出危險區域;2、瓦斯壓力0.74Mpa且瓦斯含量8m3/t時無突區危險區,否則為突出危險區(第43條);3、同一地質單元內沿煤層走向布置測試點不小于2個,

5、沿傾向不小于3個,并有測試點位于埋深最大的開拓工程部位。區域防突措施是指在突出煤層進行采掘前,對突出煤層較大范圍采取的防突措施。方法:開采保護層、預抽煤層瓦斯開采保護層分為上保護層和下保護層2種;開采煤層群時,如在有效保護垂距內存在厚度0.5m及以上的無突出危險煤層,則選擇此煤層作為保護層;如所有煤層都有突出危險,則選擇突出危險程度較小的煤層作為保護層先行開采,但采掘前,必須采取預抽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并進行效果檢驗;優先選用上保護層(第45、46條);要求:開采保護層時,同時抽采被保護層的瓦斯;開采近距離保護層時,采取措施防止被保護層初期卸壓瓦斯突然涌入保護層采掘面或誤穿突出煤層;正在開采的

6、保護層工作面,必須超前于被保護層掘進工作面,其超前距離不得小于保護層與被保護層層間垂距的3倍,并不得小于100m;開采保護層時,采空區內不得留有煤(巖)柱,如確需留時,要經企業技術負責人批準,并在采掘工程平面圖和瓦斯地質圖上標明影響范圍,在此范圍內進行采掘作業前,首先采取預抽煤層瓦斯區域措施(第47條);保護層保護范圍:傾斜方向:卸壓角7090°確定;走向方向:若保護層采煤面停采時間超過3個月,且卸壓比較充分,則卸壓角5660°確定;有效垂距,最大為:上保護層(急傾斜煤層60m,緩(傾斜)煤層50m), 下保護層(急傾斜煤層80m,緩(傾斜)煤層100m);開采下保護層開采

7、時最小層間距:當60°,HKMcos,當60°,HKmsin(/2)(第48條);預抽煤層瓦斯地面井預抽煤層瓦斯,井下穿層鉆孔或順層鉆孔預抽區段煤層瓦斯,穿層鉆孔預抽煤巷條帶煤層瓦斯,穿層鉆孔或順層鉆孔預抽回采區域煤層瓦斯,順層鉆孔預抽煤巷條帶煤層瓦斯等方式,應按順序優先選取(第45條);要求:穿層鉆孔或順層鉆孔預抽區段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時,鉆孔控制范圍:區段內的整個開采塊段、兩側回采巷道及外側一定范圍內的煤層(傾斜、急傾斜煤層:巷道上幫輪廓線外至少20m,下幫至少10m,其它為巷道輪廓線外至少各15m,均為沿層面距離);穿層鉆孔預抽煤巷條帶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時,鉆孔控

8、制范圍:整條煤層巷道及兩側一定范圍內的煤層(傾斜、急傾斜煤層:巷道上幫輪廓線外至少20m,下幫至少10m,其它為巷道輪廓線外至少各15m,均為沿層面距離);穿層鉆孔或順層鉆孔預抽回采區域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時,鉆孔控制范圍:整個開采塊段的煤層;穿層鉆孔預抽石門(立、斜井)揭煤區域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應當在揭煤工作面距煤層最小法向距離7m前實施,鉆孔控制范圍:石門和立井、斜井揭煤處巷道輪廓線外12m(急傾斜煤層底部或下幫6m),同時還應當保證控制范圍的外邊緣到巷道輪廓線(包括預計前方揭煤段巷道的輪廓線)的最小距離不小于5m,且當鉆孔不能一次穿透全厚時,應當保持煤孔最小超前距15m;順層鉆孔預抽煤

9、巷條帶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鉆孔控制范圍:條帶長度不小于60 m,巷道兩側范圍:傾斜、急傾斜煤層:巷道上幫輪廓線外至少20m,下幫至少10m,其它為巷道輪廓線外至少各15m,均為沿層面距離;在有效的區域內進行采掘作業時,距未預抽或預抽無效的前方邊界不得小于20m;厚煤層開采時,預抽鉆孔應控制開采的分層及上部至少20m,下部至少10m(煤層部分法向距離)(第49條);鉆孔封堵嚴密,穿層封孔長度5m,順層封孔長度8m,孔口抽采負壓13kPa,預抽瓦斯濃度30%時,應當采取改進封孔措施,以提高封孔質量(第50條);局部綜合防突措施的具體內容如下(一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 工 作 面 類 別石門(立井

10、、斜井)揭煤工作面煤巷掘進工作面采煤工作面石門和立井、斜井工作面從距突出煤層底(頂)板的最小法向距離5m開始到穿過煤層進入頂(底)板2m(最小法向距離)的過程均屬于揭煤作業(第62條);石門和立井、斜井工作面的突出危險性預測必須距突出煤層最小法向距離5m前進行(第63條);石門和立井、斜井工作面從掘進距突出煤層的最小法向距離5m開始至遠距離爆破揭開突出煤層前要求的最小法向距離(石門、斜井:急傾斜煤層2m,其它煤層1.5m;立井:急傾斜煤層1.5m,其它煤層2m)過程中,必須采用物探或鉆探手段邊探邊掘(第64條);(1)鉆屑瓦斯解吸指標法-由工作面向煤層至少打3個鉆孔,測定2或1,2200pa(

11、干煤)或160pa(濕煤)或10.5 mL/(g.min1/2(干煤)或0.4 mL/(g.min1/2(濕煤)則有突出危險,否則無突出危險;(第73條)(2)綜合指標法-由工作面向煤層至少打3個測壓鉆孔(層間距少于5m或巖石破碎時,各煤層都測定),分別測定p,f,p, D(0.0075H/f-3)(p-0.74),Kp/f,若D0.25或K20(無煙煤)或15(其它煤種)則有突出危險,否則無突出危險(第72條);在實施局部綜合防突措施的煤巷掘進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若預測指標為無突出危險,則只有當上一循環的預測指標也是無突出危險時,方可確認為無突出危險工作面,可在采取安全防護措施,保留足夠的預

12、測超前距的條件下進行采掘作業(第60、68條);突出危險工作面必須采取工作面防突措施,并進行措施效果檢驗。無突出危險工作面必須在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并保留足夠的突出預測超前距或防突措施超前距(最小預測超前距均為2m;最小防突措施超前距:煤巷5m、采煤工作面3m,地質構造破壞帶煤巷7m、采煤工作面5m)的條件下進行采掘作業(第60條);(1)鉆屑指標法至少打2個(傾斜或急傾斜煤層)或3個(近水平、緩傾斜煤層)為42mm,深為8-10m的鉆孔, 其中巷道中部一個,并應平行掘進方向,其它鉆孔終孔位置位于巷道輪廓線外2-4m處。每1m測定全部鉆屑量,每2m測定1次鉆屑瓦斯解吸指標 ,取Smax和2或1。2

13、200pa或10.5mL/(g.min1/2)或Smax6kg/m,則有突出危險,否則無突出危險(第75條);(2)R值指標法-至少打2個(傾斜或急傾斜煤層)或3個(近水平、緩傾斜煤層)為42mm,深為8-10m的鉆孔, 其中巷道中部一個,并應平行掘進方向,其它鉆孔終孔位置位于巷道輪廓線外2-4m處。每1米測定全部鉆屑量S,并在暫停鉆進后2min內測定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測定q時測量室長度為1m。取Smax, qmax , R (Smax-1.8)(qmax-4),若RRm(Rm6) 則有突出危險,否則無危險(第77條)(3)復合指標法-至少打2個(傾斜或急傾斜煤層)或3個(近水平、緩傾斜煤

14、層)為42mm,深為8-10m的鉆孔, 其中巷道中部一個,并應平行掘進方向, 其它鉆孔開口靠近巷道兩幫0.5m處,鉆孔終孔位置位于巷道輪廓線外2-4m處。每1m測定全部鉆屑量S,并在暫停鉆進后2min內測定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測定q時測量室長度為1m。若q5.0 L/m in或S6kg/m則有突出危險,否則無突出危險(第76條);在實施局部綜合防突措施的煤巷掘進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若預測指標為無突出危險,則只有當上一循環的預測指標也是無突出危險時,方可確認為無突出危險工作面,可在采取安全防護措施,保留足夠的預測超前距的條件下進行采掘作業(第60、68條);突出危險工作面必須采取工作面防突措施

15、,并進行措施效果檢驗。無突出危險工作面必須在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并保留足夠的突出預測超前距或防突措施超前距(最小預測超前距均為2m;最小防突措施超前距:煤巷5m、采煤工作面3m,地質構造破壞帶煤巷7m、采煤工作面5m)的條件下進行采掘作業(第60條);(1)鉆屑指標法(第75條)(2)R值指標法(77條)(3)復合指標法(第76條)方法同煤巷掘進工作面。沿采煤工作面每隔10-15米布置一個預測鉆孔,深度為5-10m(第78條);(一)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方法)局部綜合防突措施的具體內容如下(二工作面防突措施) 石門、立井揭煤工作面煤巷掘進工作面采煤工作面(1)預抽瓦斯(2)排放鉆孔-75-120

16、mm,控制范圍:A石門:石門兩側和上部輪廓線外至少5 m,下部至少3 m;B立井:近水平、緩傾斜、傾斜煤層為井筒周圍輪廓線外至少5 m,急傾斜煤層沿走向兩側及沿傾斜上部輪廓線外至少5 m,下部輪廓線外至少3 m。第一次實施鉆孔穿煤長度不得少于15 m,且進入煤層掘進時必須至少保留5 m的超前距離(第82條);(3)水力沖孔-適用于打鉆時具有自噴(噴煤、噴瓦斯)現象的煤層,至少控制范圍:自揭煤巷道至輪廓線外3-5 m,沖出煤量20×煤厚(第83條);(4)金屬骨架-一般在石門和兩側或立井周邊外0.5-1.0mm范圍內布孔。鉆孔應穿透煤層進入頂(底)板至少0.5m,否則深度15m,間距0

17、.3m,松軟煤層要架兩排,間距0.2m;材料為8kg/m鋼軌型鋼或50mm鋼管,外端用金屬框架支撐或砌入碹內,孔內注水泥砂漿。揭開煤層后嚴禁拆除骨架(第84條);(5)煤體固化-適用于松軟煤層,鉆孔應施工至頂板0.5m以上,否則深度10m,間距0.5m,鉆孔位于巷道輪廓線外0.5-2.0mm范圍內,從固化到揭煤結束的時間超過5d時,必須重新進行工作面預測或措施效果檢驗(第85條);金屬骨架和煤體固化措施應在采用了其它防突措施并檢驗有效后在揭開煤層前實施;實施防突措施時要求揭煤工作面與突出煤層的最小法向距離是:預抽瓦斯、排放鉆孔及水力沖孔均為5m,金屬骨架和煤體固化措施為2m(第81條);(1)

18、超前鉆孔(超前預抽瓦斯鉆孔、超前排放鉆孔)-優先采用。為75mm-120mm(超過120mm時必須用專門鉆機和安全措施),巷道兩側輪廓線外控制范圍:近水平、緩傾斜煤層5m,傾斜、急傾斜煤層上幫7m、下幫3m;H煤H巷,在垂直煤層方向上的巷道上部煤層控制范圍7m,巷道下部煤層控制范圍3m(第89條);(2)松動爆破-8°以上的上山掘進不得使用。為42mm,孔深8 m,至少控制到巷道輪廓線外3m的范圍,裝藥長度孔長5.5-6m;按遠距離爆破要求執行(第90條);(3)水力沖孔-8°以上的上山、下山掘進不得使用。 H煤4m,按扇形布置5個孔,孔底間距控制在3 m左右,孔深20-2

19、5m,沖孔鉆孔超前工作面距離5 m,孔道沿軟分層前進;沖孔后或暫停沖孔時,退出鉆桿,沖洗導管內的煤(第91條);(4)水力疏松-8°以上的上山、下山掘進不得使用。間距4m,孔徑42-50mmm,孔長6-10m,封孔2-4m,注水壓力13-15Mpa,注水時以煤壁已出水或注水壓力下降30%后方可停止,單孔注水時間9min,允許推進度不超過封孔深度(第92條);(5)前探支架-配合其它措施使用。可用松軟煤層的平巷工作面,一般向工作面前方打鉆孔,孔內插入鋼管或鋼軌,其長度可按兩次掘進循環長度再加0.5m,每掘進一次打一排鉆孔,形成兩排鉆孔交替前進,鉆孔間距為0.2-0.3m(第93條);(

20、1)超前排放鉆孔、(2)預抽瓦斯-為75mm-120mm(超過120mm時必須用專門鉆機和安全措施),均勻布置,孔數和孔底間距按有效排放半徑或抽放半徑確定(第94條);(3)松動爆破-適用于煤質較硬、圍巖穩定性較好的突出煤層,間距2-3m,封泥長度1m,孔深5m,封孔2-4m,按遠距離爆破要求執行(第96條);(4)注水濕潤煤體-(適用于煤質較硬的突出煤層,孔深4m,注水壓8Mpa,當水由煤壁或相鄰注水鉆孔中流出時即可停止注水(第97條);(二)工作面防突措施(方法)局部綜合防突措施的具體內容如下(三工作面措施效果檢驗) 工 作 面 類 別石門(立井、斜井)揭煤工作面煤巷掘進工作面采煤工作面鉆

21、屑瓦斯解吸指標法-由工作面向煤層至少打3個鉆孔,測定2或1,2200pa(干煤)或160pa(濕煤)或10.5 mL/(g.min1/2(干煤)或0.4 mL/(g.min1/2(濕煤)則有突出危險,否則無突出危險(第73條);檢驗孔數不得少于5個,分別位于石門的上部、中部、下部和兩側(第99條);(1)鉆屑指標法至少打2個(傾斜或急傾斜煤層)或3個(近水平、緩傾斜煤層)為42mm,深為8-10m的鉆孔, 其中巷道中部一個,并應平行掘進方向,其它鉆孔終孔位置位于巷道輪廓線外2-4m處。每1m測定全部鉆屑量,每2m測定1次鉆屑瓦斯解吸指標 ,取Smax和2或1。2200pa或10.5mL/(g.

22、min1/2)或Smax6kg/m,則有突出危險,否則無突出危險(第75條);(2)R值指標法-至少打2個(傾斜或急傾斜煤層)或3個(近水平、緩傾斜煤層)為42mm,深為8-10m的鉆孔, 其中巷道中部一個,并應平行掘進方向,其它鉆孔終孔位置位于巷道輪廓線外2-4m處。每1米測定全部鉆屑量S,并在暫停鉆進后2min內測定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測定q時測量室長度為1m。取Smax, qmax , R (Smax-1.8)(qmax-4),若RRm(Rm6) 則有突出危險,否則無危險(77條);(3)復合指標法-至少打2個(傾斜或急傾斜煤層)或3個(近水平、緩傾斜煤層)為42mm,深為8-10m的

23、鉆孔, 其中巷道中部一個,并應平行掘進方向, 其它鉆孔開口靠近巷道兩幫0.5m處,鉆孔終孔位置位于巷道輪廓線外2-4m處。每1m測定全部鉆屑量S,并在暫停鉆進后2min內測定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測定q時測量室長度為1m。若q5.0 L/m in或S6kg/m則有突出危險,否則無突出危險(第76條); 檢驗孔數不得少于3個,深度應當小于或等于防突措施鉆孔;當檢驗結果有效時,若檢驗孔和防突措施鉆孔向巷道掘進方向的投影長度(投影孔深)相等時,則可在留足防突措施超前距(最小防突措施超前距:煤巷5m、采煤工作面3m,地質構造破壞帶煤巷7m、采煤工作面5m)并采取安全防護措施的條件下掘進;若檢驗孔的投影

24、孔深小于防突措施鉆孔時,則應當在留足防突措施超前距(最小防突措施超前距:煤巷5m、采煤工作面3m,地質構造破壞帶煤巷7m、采煤工作面5m)并同時保留有至少2m檢驗孔投影孔深超前距條件下,采取安全防護措施掘進(第100條);(1)鉆屑指標法(第75條)(2)R值指標法(77條)(3)復合指標法(第76條)方法同煤巷掘進工作面。沿采煤工作面每隔10-15米布置一個檢驗鉆孔,深度應當小于或等于防突措施鉆孔;當檢驗結果有效時,若檢驗孔和防突措施鉆孔深度相等時,則可在留足防突措施超前距(最小防突措施超前距:煤巷5m、采煤工作面3m,地質構造破壞帶煤巷7m、采煤工作面5m)并采取安全防護措施的條件下回采;

25、若檢驗孔的深度小于防突措施鉆孔時,則應當在留足防突措施超前距(最小防突措施超前距:煤巷5m、采煤工作面3m,地質構造破壞帶煤巷7m、采煤工作面5m)并同時保留有2m檢驗孔深超前距條件下,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回采(第101條);(三)工作面措施效果檢驗(方法)局部綜合防突措施的具體內容如下(四安全防護措施) (四)安全防護措施具體內容1、避難所避難所-所有采區內必須設置采區避難所,掘進距離超過500m必須設置工作面避難所,突出煤層的采掘工作面應設置工作面避難所或壓風自救系統;要求:隔離門向外開啟;室內凈高2m,深度滿足擴散通風要求,長度和寬度能至少滿足15人避難,每人使用面積0.5;支護良好,并設有直通礦井調度室的電話機;放置足夠的飲用水;設有供給空氣的設施,每人供風量0.3m3/min,如果用壓縮空氣供風,應有減壓裝置和帶有閥門控制的呼吸嘴;配備足夠的隔離式自救器(第102條);(隔離式自救器安全規定:每購買500臺自救器產品應配備一臺ZJQM-2型正壓式氣密性檢測儀;至少每季度應作一次氣密性檢查,發現氣密破壞時應作報廢處理;ZH-15型化學氧自救器,從制造日期起,攜帶單班/日為三年,雙班/日為一年半,三班/日為一年,存放為五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