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年代與地層系統++_第1頁
地質年代與地層系統++_第2頁
地質年代與地層系統++_第3頁
地質年代與地層系統++_第4頁
地質年代與地層系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地質年代與地層系統 地質年代的單位與系統地質年代的單位與系統 地層的劃分與對比地層的劃分與對比 華北、華南地層概況及其對比華北、華南地層概況及其對比 一、相對地質年代單位的建立一、相對地質年代單位的建立1建立依據建立依據 依據依據沉積巖層的疊置關系、沉積巖層的疊置關系、接觸關系和巖相特征等;接觸關系和巖相特征等;依據依據巖層中古生物化石研究,巖層中古生物化石研究, 從而得出巖層和化石的生成時間順序。從而得出巖層和化石的生成時間順序。第一節第一節 地質年代的單位與系統地質年代的單位與系統n12相對地質時代相對地質時代 地質時代單位地質時代單位 只表明相對的新老只表明相對的新老關系,不具有年代

2、關系,不具有年代的時間關系,這種的時間關系,這種地質時代地質時代稱為相對稱為相對地質時代地質時代。相對地質年代表相對地質年代表新生界新生界中生界中生界古生界古生界元古界元古界太古界太古界二、同位素地質年代表的建立二、同位素地質年代表的建立 在在1896年發現鈾的放射性后,年發現鈾的放射性后,20世紀早期一些學者開始利用世紀早期一些學者開始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具有固定衰變周期的特點,來測定某些含放射性放射性同位素具有固定衰變周期的特點,來測定某些含放射性同位素的礦物同位素的礦物(巖石巖石)的形成的形成年齡年齡,稱為礦物的同位素年齡稱為礦物的同位素年齡(百萬年百萬年(Ma)為單位為單位) ,它相當于包

3、含該礦物并和該礦物同時形成的巖,它相當于包含該礦物并和該礦物同時形成的巖石的絕對年齡。石的絕對年齡。 例如例如 志留紀志留紀 奧陶紀奧陶紀 寒武紀寒武紀570Ma500Ma440Ma410Ma同位素年齡同位素年齡(百萬年百萬年(Ma)為單位為單位)地質年代單位:宙、代、紀、世、期、時地質年代單位:宙、代、紀、世、期、時年代地層單位:宇、界、系、統、階、時帶年代地層單位:宇、界、系、統、階、時帶地質時代單位與年代地層單位具有嚴地質時代單位與年代地層單位具有嚴格的對應關系,格的對應關系,年代地層單位是指在特定的時間間隔年代地層單位是指在特定的時間間隔內形成的全部地層,其頂底界面都是內形成的全部地層

4、,其頂底界面都是以等以等 時面為界。時面為界。三、地質時代系統三、地質時代系統n1新生新生代代(界界)Kz第四紀第四紀(系系)Q第三紀第三紀(系系)R中生中生代代(界界)Mz白堊紀白堊紀(系系)侏羅紀侏羅紀(系系)三疊紀三疊紀(系系)古古生生代代(界界)Pz二疊紀二疊紀(系系)P石炭紀石炭紀(系系)C泥盆紀泥盆紀(系系)D志留紀志留紀(系系)S奧陶紀奧陶紀(系系)O寒武紀寒武紀(系系)顯顯生生宙宙(宇宇)pH震旦紀震旦紀(系系)Z青白口紀青白口紀(系系)Qb新元古代新元古代界界古元古代古元古代(界界)太古宙太古宙(宇宇AR)中元古代中元古代(界界)薊縣紀薊縣紀(系系)Jx長城紀長城紀(系系)C

5、hc滹沱紀滹沱紀(系系)Ht新太古代新太古代(界界)Ar2古太古代古太古代(界界) Ar1元元古古宙宙(宇宇)冥古宙冥古宙(宇宇HD)(界界)古近紀古近紀(系系)N古近紀古近紀(系系)E250Ma570Ma65Ma3850Ma2500Ma1800Ma1000Ma4600Ma3100Ma地質年代表地質年代表Pz2Pz1410Man1生物演化生物演化 第二節地層的劃分與對比第二節地層的劃分與對比一、巖層與地層一、巖層與地層巖巖層層頂面頂面底面底面露頭自上而下由幾種不同的巖層:露頭自上而下由幾種不同的巖層:(5)黃綠色薄層頁巖,具水平層理。黃綠色薄層頁巖,具水平層理。(4)灰綠色薄層細砂巖;灰綠色薄

6、層細砂巖; (3)深灰色中厚層中砂巖;深灰色中厚層中砂巖;(2)灰黃色中厚層礫巖;灰黃色中厚層礫巖; (1)灰色厚層粗砂巖,見有斜層理;灰色厚層粗砂巖,見有斜層理;(一一 )巖層巖層 由上下兩個巖性界面所限制的同一巖性的層狀巖石稱由上下兩個巖性界面所限制的同一巖性的層狀巖石稱為巖層。為巖層。巖層厚度是指該巖層頂面至底面的垂直距離。按單個巖層的厚巖層厚度是指該巖層頂面至底面的垂直距離。按單個巖層的厚度將巖層分為四個等級:塊狀層度將巖層分為四個等級:塊狀層1m;厚層為;厚層為01m;中厚層為;中厚層為05一一105m;薄層;薄層01m。(二二)地層地層地層地層 是具有一定時代含義的巖層或巖層的組合

7、。是具有一定時代含義的巖層或巖層的組合。 例如,例如, 在距今在距今250205Ma(三疊三疊紀紀)期間沉積期間沉積形成的地層,形成的地層,稱為三疊系。稱為三疊系。n10長城系常州溝組砂巖長城系常州溝組砂巖ChcPt1ChcPt1新新上上下下老老地層層序律地層層序律* 沉積物的沉積沉積物的沉積是自下而上逐層是自下而上逐層疊置起來的,從疊置起來的,從下向上,巖層的下向上,巖層的形成年代順次變形成年代順次變新。即新。即 “下老上下老上新新” 這一規律稱這一規律稱“地地層層序律層層序律”。(三三) 鑒別層序正常或倒轉的標志鑒別層序正常或倒轉的標志沉積巖層受到后期構造運動的改造,原先的水平或近水平狀巖

8、層,會變成傾斜狀沉積巖層受到后期構造運動的改造,原先的水平或近水平狀巖層,會變成傾斜狀態,直立或倒轉狀態。倒轉狀態態,直立或倒轉狀態。倒轉狀態(簡稱倒轉簡稱倒轉)的層序是顛倒的。在實際工作中,的層序是顛倒的。在實際工作中,鑒別地層層序是否正常鑒別地層層序是否正常(即認清巖層的確切頂面和底面即認清巖層的確切頂面和底面)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工作。1對稱波痕對稱波痕 波峰尖銳,波谷圓滑。波峰尖銳,波谷圓滑。尖峰指向頂,圓弧指向底尖峰指向頂,圓弧指向底。2干裂干裂 泥質沉積物露出水面后,因泥質沉積物露出水面后,因表面失水收縮會產生裂縫,表面失水收縮會產生裂縫,稱為干裂或泥裂。稱為干裂或泥裂。

9、 裂裂 口多口多成成“V”形,形,尖端指向巖層底尖端指向巖層底部,開口指向巖層頂部部,開口指向巖層頂部。V常見的識別標志有以下幾種:常見的識別標志有以下幾種:3雨痕及雹痕雨痕及雹痕 暴露地面的細碎屑沉積物表面,暴露地面的細碎屑沉積物表面,被稀疏雨滴或冰雹擊出的凹坑被稀疏雨滴或冰雹擊出的凹坑稱為雨痕或雹痕。稱為雨痕或雹痕。小坑凹面為小坑凹面為巖層頂面巖層頂面。4沖刷面沖刷面 半固結的沉積巖層頂面受到流水沖刷會半固結的沉積巖層頂面受到流水沖刷會形成線狀的凹槽,新沉積物中較粗碎屑形成線狀的凹槽,新沉積物中較粗碎屑常填在凹槽內。常填在凹槽內。具凹槽的巖層相對較老。具凹槽的巖層相對較老。5.生物遺跡生物

10、遺跡 巖層中若發現植物根系痕跡,則根系巖層中若發現植物根系痕跡,則根系總方向指向巖層底部。若巖層中發現疊總方向指向巖層底部。若巖層中發現疊層石構造,則層石構造,則疊層石的紋層凸向頂面。疊層石的紋層凸向頂面。6交錯層交錯層 交錯層有多種形態。前積相交錯交錯層有多種形態。前積相交錯層的紋層略呈下凸的弧形,其下層的紋層略呈下凸的弧形,其下端斜向下層面并逐漸收斂;上端端斜向下層面并逐漸收斂;上端被流水切削而被新沉積層覆蓋。被流水切削而被新沉積層覆蓋。紋層收斂端指向巖石底部。紋層收斂端指向巖石底部。二、地層研究的內容二、地層研究的內容第一第一 地層時代的確定問題地層時代的確定問題,即所研究的地層究竟是哪

11、,即所研究的地層究竟是哪一個地質時代的產物,它們在宙、代、紀、世、期一個地質時代的產物,它們在宙、代、紀、世、期的地質時代系統中,應排列在什么樣的位置;的地質時代系統中,應排列在什么樣的位置;第二第二 建立地層序列建立地層序列,要弄清研究區域內的地層是否從老要弄清研究區域內的地層是否從老到新都齊全,是否缺少一些時期的地層,并弄清這到新都齊全,是否缺少一些時期的地層,并弄清這種缺失的原因;種缺失的原因;第三環境分析第三環境分析,研究已確認的各時代地層的具體內容,研究已確認的各時代地層的具體內容,它們是在什么古地理、古氣候和古構造環境下形成它們是在什么古地理、古氣候和古構造環境下形成的;的;第四第

12、四 將上述內容在相鄰的其它區域或更大的范圍內進行對比將上述內容在相鄰的其它區域或更大的范圍內進行對比,借以揭示大范圍內不同地質時代的古地理、古氣候和古構造借以揭示大范圍內不同地質時代的古地理、古氣候和古構造環境狀況,從而認識區域性甚至全球性的巖石圈演化歷史。環境狀況,從而認識區域性甚至全球性的巖石圈演化歷史。三、地層的劃分和對比方法三、地層的劃分和對比方法 地層的劃分和對比是地層學研究的重要內容。地層的劃分和對比是地層學研究的重要內容。地層劃分,是指根據巖層具有的不同特征或屬性把巖層組織成不地層劃分,是指根據巖層具有的不同特征或屬性把巖層組織成不同的單位。同的單位。地層對比則是指根據不同地區或

13、不同剖面地層的各種屬性的比較,地層對比則是指根據不同地區或不同剖面地層的各種屬性的比較,確定地層單位的地層時代或地層層位的對應關系。確定地層單位的地層時代或地層層位的對應關系。因此,地層劃分是從一般中認識個別,而地層對比則是從個別中尋因此,地層劃分是從一般中認識個別,而地層對比則是從個別中尋求一般。巖層的屬性或特征是多種多樣的求一般。巖層的屬性或特征是多種多樣的(如巖層的巖性特征、如巖層的巖性特征、生物特征、接觸關系、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學特征、時代屬生物特征、接觸關系、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學特征、時代屬性等性等)。根據巖層的不同屬性或特征,可以進行不同的地層劃分。根據巖層的不同屬性或特征,可

14、以進行不同的地層劃分。巖層有多少種能夠用于劃分的依據,地層就有多少種劃分,這巖層有多少種能夠用于劃分的依據,地層就有多少種劃分,這就是地層劃分的多重性。與之對應,可以根據地層劃分的多重就是地層劃分的多重性。與之對應,可以根據地層劃分的多重性確定多重的地層單位。性確定多重的地層單位。地層對比的類型也與組成地層可劃分的屬性有關。根據地層不同的地層對比的類型也與組成地層可劃分的屬性有關。根據地層不同的物質屬性,可以進行不同的地層對比。但是,現代地層學更強物質屬性,可以進行不同的地層對比。但是,現代地層學更強調地層的時間對比,因此,地層的時間屬性對比是最重要和最調地層的時間對比,因此,地層的時間屬性對

15、比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對比。基本的對比。n1 地層劃分對比方法地層劃分對比方法 (一一)生物地層學方法生物地層學方法 (二二)巖石地層學方法巖石地層學方法 (三三)地殼運動的方法地殼運動的方法 (四四)同位素地質學方法同位素地質學方法(一一)生物地層學方法生物地層學方法生物地層劃分是通過含有生物地層劃分是通過含有“標準化石標準化石”,或具一定特征生物群化石的地層與不含,或具一定特征生物群化石的地層與不含化石的地層逐一劃分開,根據化石的時代屬性確定地層的相應層位。化石的地層逐一劃分開,根據化石的時代屬性確定地層的相應層位。生物地層的對比生物地層的對比 則是將對比區域的化石種類、特征與分布狀況等進行

16、比較性研則是將對比區域的化石種類、特征與分布狀況等進行比較性研究,論證它們的生物地層位置是否相當。通過生物地層學的研究,能夠可靠究,論證它們的生物地層位置是否相當。通過生物地層學的研究,能夠可靠地確定地層的相對地質年代和層位。地確定地層的相對地質年代和層位。1.生物層序律生物層序律(law of faunal succesion)生物界的發展是由簡單到復生物界的發展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不斷進化的。雜,由低級到高級不斷進化的。其進化過程具有不可逆。不同地其進化過程具有不可逆。不同地質時期有不同的生物群。因此,質時期有不同的生物群。因此,不同時代的地層里埋藏著該時代不同時代的地層里埋藏著該

17、時代特有的生物化石;含有相同化石特有的生物化石;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層其時代是相同的,而不論的地層其時代是相同的,而不論地層內的巖石是否一樣。這個原地層內的巖石是否一樣。這個原理稱為理稱為“生物層序律生物層序律”。2.標準化石標準化石(index fossil) 對于研究地質年代有決定意義對于研究地質年代有決定意義的化石,應該具有在地質歷史的化石,應該具有在地質歷史中演化快、延續時間短、特征中演化快、延續時間短、特征顯著、數量多、分布廣等特點,顯著、數量多、分布廣等特點,這種化石稱為標準化石這種化石稱為標準化石 3.化石化石(fossil)埋藏在巖層中的古代生埋藏在巖層中的古代生物遺體或遺跡稱為化

18、石物遺體或遺跡稱為化石(二二)巖石地層學方法巖石地層學方法 根據上、下地層巖性的不同或地層的巖性組合不根據上、下地層巖性的不同或地層的巖性組合不同而將兩套地層劃分開來,這就是巖石地層學同而將兩套地層劃分開來,這就是巖石地層學方法的基本原理。方法的基本原理。 由于單靠巖性的不同來劃分地層,不可能確定由于單靠巖性的不同來劃分地層,不可能確定地層的相對地質時代,甚至不能確定相對的新地層的相對地質時代,甚至不能確定相對的新老關系,因而一般是在生物地層學工作的基礎老關系,因而一般是在生物地層學工作的基礎上或者與生物地層學方法、同位素地層學方法上或者與生物地層學方法、同位素地層學方法等同時進行的。等同時進

19、行的。 在巖石地層學方法中常用的方法有在巖石地層學方法中常用的方法有: 標志層法標志層法 沉積旋回法。沉積旋回法。標志層標志層在野外劃分地層工作中,某些層位穩定,巖性特征在野外劃分地層工作中,某些層位穩定,巖性特征突出的巖層,地質人員常將它們作為劃分和對比地層的標志,突出的巖層,地質人員常將它們作為劃分和對比地層的標志,這就是這就是標志層標志層。標志層不僅在研究區劃分地層單位、確定地層層位時起重要標志層不僅在研究區劃分地層單位、確定地層層位時起重要作用,在同鄰區進行地層對比時作用更大。作用,在同鄰區進行地層對比時作用更大。一般來說,相鄰地區出露地層中那些巖性特征完全一致的標一般來說,相鄰地區出

20、露地層中那些巖性特征完全一致的標志層若能一一對應,則與標志層相關的地層組合應該是同一志層若能一一對應,則與標志層相關的地層組合應該是同一層位的,即它們的相對地質時代應是相同的。層位的,即它們的相對地質時代應是相同的。 標志層標志層 在野外劃分地層工作中,在野外劃分地層工作中,某些某些層位穩定,巖性特征層位穩定,巖性特征突出的巖層突出的巖層作為劃分和對作為劃分和對比地層的標志,比地層的標志,一般來說,相鄰地區出露一般來說,相鄰地區出露地層中那些巖性特征完全地層中那些巖性特征完全一致的標志層若能一一對一致的標志層若能一一對應,則與標志層相關的地應,則與標志層相關的地層組合應該是同一層位的,層組合應

21、該是同一層位的,即它們的相對地質時代應即它們的相對地質時代應是相同的。是相同的。 沉積旋回劃分地層單位沉積旋回劃分地層單位例如例如: 在海相沉積中,自下而上在海相沉積中,自下而上為礫巖、砂巖、頁巖和灰巖,表為礫巖、砂巖、頁巖和灰巖,表明明海水由淺變深環境海水由淺變深環境下的連續沉下的連續沉積造成的,稱為積造成的,稱為海進沉積系列海進沉積系列。反之則為海退沉積系列。反之則為海退沉積系列。這兩個這兩個系列組成一個完整的沉積旋回。系列組成一個完整的沉積旋回。在區域地層的對比中按沉積旋回在區域地層的對比中按沉積旋回特點進行對比有時比用標志層對特點進行對比有時比用標志層對比更有效,因為不同地區古地理比更

22、有效,因為不同地區古地理環境不完全相同,后期的地表剝環境不完全相同,后期的地表剝蝕程度也不同,有一些標志層可蝕程度也不同,有一些標志層可能殘缺不全,不能逐一對比;而能殘缺不全,不能逐一對比;而沉積旋回形成的地層總是由多層沉積旋回形成的地層總是由多層組成,厚度大,局部剝蝕后還有組成,厚度大,局部剝蝕后還有可能加以對比。可能加以對比。地質年代單位劃分地質年代單位劃分年代地層單位劃分年代地層單位劃分地層層序律地層層序律(Law of Superposition) 標準化石標準化石(index fossil)化石化石(fossil)(三三)地殼運動的方法地殼運動的方法 地殼運動是引起地表自然地理環境的

23、巨大變化和促進生物界發展地殼運動是引起地表自然地理環境的巨大變化和促進生物界發展變革的重要因素。地層的許多特征都蘊含有地殼運動的信息。變革的重要因素。地層的許多特征都蘊含有地殼運動的信息。其中,地層的接觸關系與地殼運動的關系極為密切。其中,地層的接觸關系與地殼運動的關系極為密切。地層的接觸關系有三種地層的接觸關系有三種:整合接觸、平行不整合接觸和角度不整合整合接觸、平行不整合接觸和角度不整合接觸接觸整合接觸整合接觸 表現為上、下兩套地層層面平表現為上、下兩套地層層面平行,地層內化石演化連續,地層時行,地層內化石演化連續,地層時代連續,巖性的變化可顯示沉積環代連續,巖性的變化可顯示沉積環境逐漸變

24、化的特征。這些特點表明境逐漸變化的特征。這些特點表明巖層是在地殼緩慢而持續升降過程巖層是在地殼緩慢而持續升降過程中形成的。中形成的。稱為整合接觸稱為整合接觸平平行行不不整整合合平行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地層內存在區域性剝蝕面,該面地層內存在區域性剝蝕面,該面上、下地層在大范圍內層面是平上、下地層在大范圍內層面是平行的,但地層時代不連續,缺失行的,但地層時代不連續,缺失部分時代的地層;兩套地層內的部分時代的地層;兩套地層內的化石有顯著的差異;巖性、巖相化石有顯著的差異;巖性、巖相有大的變化;在剝蝕面上常有古有大的變化;在剝蝕面上常有古風化殼殘余。風化殼殘余。平行不整合的形成過程可概括為:平行不整合的形

25、成過程可概括為: 1地殼穩定下降,連續沉積后,地殼穩定下降,連續沉積后,2平穩上升成陸地遭受風化、剝蝕,平穩上升成陸地遭受風化、剝蝕,形成剝蝕面;形成剝蝕面;3以后地殼重新平穩下降,在剝蝕以后地殼重新平穩下降,在剝蝕面上堆積新的沉積面上堆積新的沉積,這樣的區域性這樣的區域性剝蝕面就是剝蝕面就是平行不整合面平行不整合面。NWJ2l吉隆河吉隆河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 區域性剝蝕面上的地層與剝蝕面平行,而下伏地層則與剝區域性剝蝕面上的地層與剝蝕面平行,而下伏地層則與剝蝕面及上覆地層呈蝕面及上覆地層呈角度斜交角度斜交;兩套地層的巖性、巖相及化石組;兩套地層的巖性、巖相及化石組合特征均

26、有顯著的差異;在剝蝕面或不整合面上局部保留古風合特征均有顯著的差異;在剝蝕面或不整合面上局部保留古風化殼殘余物,在上覆地層底部常有化殼殘余物,在上覆地層底部常有底礫巖。底礫巖。 地殼下降,接受沉積后,地殼遭受擠壓,使巖層發生傾斜、褶皺、地殼下降,接受沉積后,地殼遭受擠壓,使巖層發生傾斜、褶皺、斷裂,以后又上升成陸地,遭受風化、剝蝕并形成剝蝕面,后斷裂,以后又上升成陸地,遭受風化、剝蝕并形成剝蝕面,后來地殼又下降,在剝蝕面上堆積新的沉積來地殼又下降,在剝蝕面上堆積新的沉積(圖圖710)。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面角度不整合面就成為劃分地就成為劃分地層單位的非常層單位的非常重要的界面。重要的

27、界面。角度不整合的形成過程角度不整合的形成過程(四四)同位素地質學方法同位素地質學方法同位素年齡測定法對太古宙和元古宙變質巖同位素年齡測定法對太古宙和元古宙變質巖系的劃分與對比有重要意義。常用的同位素年系的劃分與對比有重要意義。常用的同位素年齡測定方法有齡測定方法有: UThPb法法 RbSr法法 KAr法等法等。 對于第四紀常用的測年法是對于第四紀常用的測年法是14C法,法,其精度可其精度可達達10a。四、巖石地層單位四、巖石地層單位 巖石地層單位是由巖性、巖相或變質程度均一的巖石構成的三度巖石地層單位是由巖性、巖相或變質程度均一的巖石構成的三度空間巖層體空間巖層體;巖石地層單位是客觀的物質

28、單位;這些單位必須建巖石地層單位是客觀的物質單位;這些單位必須建立在巖石特征在縱、橫兩個方向具體延展的基礎之上,而不考立在巖石特征在縱、橫兩個方向具體延展的基礎之上,而不考慮其年齡。稱為巖石地層單位。慮其年齡。稱為巖石地層單位。巖石地層單位分為巖石地層單位分為群、組、段、層群、組、段、層四級,其中四級,其中組組是最基本的單位。是最基本的單位。群、組、段、層與時間地層單位中的宇、界、系、統、階、時群、組、段、層與時間地層單位中的宇、界、系、統、階、時 帶帶無對應系。無對應系。 群、組、段、層的界面是巖性交替面,往往與等時群、組、段、層的界面是巖性交替面,往往與等時面斜交。面斜交。巖石地層單位命名

29、巖石地層單位命名 群和組多以最初進行系統研究該套地層的地點群和組多以最初進行系統研究該套地層的地點(山名或村名山名或村名)命名命名 如華北地區最古老的地層命名為遷西群,如華北地區最古老的地層命名為遷西群, 如華南地區的下震旦統劃分為蓮沱組和南沱組。如華南地區的下震旦統劃分為蓮沱組和南沱組。群群 (GROUP) 是巖石地層單位中最大的單位。是巖石地層單位中最大的單位。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經常伴隨在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經常伴隨在一起而又具有某些統一的巖石學特一起而又具有某些統一的巖石學特點的組聯合構成點的組聯合構成; 當一套地層厚度巨大、巖類復雜,當一套地層厚度巨大、巖類復雜,又因受到構造擾動致使原始順

30、序無又因受到構造擾動致使原始順序無法重建時,也可以視為一個特法重建時,也可以視為一個特殊的群。殊的群。群的巖層厚度一般為群的巖層厚度一般為幾百米至幾千米。幾百米至幾千米。 2Z1-2 mChc嶂石巖嶂石巖北日峰北日峰組組 (Formation) 具有巖性、巖相和變質程度的一致性。組可以由一種巖石構成,具有巖性、巖相和變質程度的一致性。組可以由一種巖石構成,也可以一種巖石為主,夾有重復出現的夾層;或者由兩三種巖石交也可以一種巖石為主,夾有重復出現的夾層;或者由兩三種巖石交替出現所構成;還可能以很復雜的巖石組分為一個組的特征,而與替出現所構成;還可能以很復雜的巖石組分為一個組的特征,而與其它比較單

31、純的組相區別。所以組的界線在巖性上應當是容易識別其它比較單純的組相區別。所以組的界線在巖性上應當是容易識別的的,組的厚度組的厚度一般一般可以僅幾米,厚時可達幾百米。可以僅幾米,厚時可達幾百米。Chc1Chc2Chc3段段 (MEMBER) 是組內的次一級巖石地是組內的次一級巖石地層單位。由于它具有與層單位。由于它具有與組內相鄰巖層不同的巖組內相鄰巖層不同的巖石特征,可以作為次一石特征,可以作為次一級的單位。級的單位。層(層(LAYER) 是最小的巖石單位。是最小的巖石單位。指組內或段內的一個明指組內或段內的一個明顯的特殊的單位層。顯的特殊的單位層。29第三節第三節 華北、華南地層概況及其對比華

32、北、華南地層概況及其對比一、華北、華南地層發育簡況一、華北、華南地層發育簡況 華北、華南是我國現階段地質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區,在華北、華南是我國現階段地質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區,在地質發展歷史上有不同的經歷,但在某些方面又有一定地質發展歷史上有不同的經歷,但在某些方面又有一定相似性和可對比性。在表相似性和可對比性。在表72和表和表73中,列出各地質中,列出各地質時代的巖石地層單位、地層厚度、巖性特點、代表性古時代的巖石地層單位、地層厚度、巖性特點、代表性古生物、主要巖相和主要構造運動。系統地分析這些素材,生物、主要巖相和主要構造運動。系統地分析這些素材,可以大致勾畫出華北和華南的地質發展簡史。可以大

33、致勾畫出華北和華南的地質發展簡史。31華北華北地層地層發育發育簡況簡況n32太古界太古界(ArchaeozoicErathem)古元古界古元古界(ProterozoicErathem)n33中新元古界中新元古界(ProterozoicErathem)34寒武系寒武系(CambrianSystem)奧陶系奧陶系(OrdovcianSystem)35二疊系二疊系(PermianSystem)n36三疊系三疊系(Triassic System)37堊堊 白堊系白堊系(Cretaceous System)38華南地層華南地層發育簡況發育簡況39華南華南震旦系震旦系(Sinian System) “震旦

34、震旦”是我國的古稱,是我國的古稱,40華南華南寒武系寒武系(CambrianSystem)41華南華南奧陶系奧陶系(OrdovcianSystem)42華南華南志留系志留系(SilurianSystem)43華南華南泥盆系泥盆系(DevonianSystem)44華南華南石炭系石炭系(CarboniferousSystem)45華南華南二疊系二疊系(PermianSystem)46華南華南侏羅系侏羅系(JurassicSystem)47二、地層對比實例二、地層對比實例1.地層層位進行對比地層層位進行對比以了解各對比地區的地以了解各對比地區的地層系統層系統是否完整,各地方性地是否完整,各地方性地

35、層單位層單位在橫向上的相對應情況在橫向上的相對應情況(表表74);48滇東滇東三峽三峽冀東冀東北祁連山北祁連山典型地區的地層發育情況進行對比典型地區的地層發育情況進行對比2.巖性柱狀圖進行對比巖性柱狀圖進行對比可以直觀地看出相當層位橫可以直觀地看出相當層位橫向上巖性、巖相、沉積厚度向上巖性、巖相、沉積厚度的變化情況的變化情況滇東和三峽地區屬于滇東和三峽地區屬于揚子亞板塊范圍,揚子亞板塊范圍,冀東屬于華北亞板塊冀東屬于華北亞板塊范圍,范圍,北祁連山則處于華北北祁連山則處于華北亞板塊的西南邊緣,亞板塊的西南邊緣,49幾點認識幾點認識1沉積環境演化沉積環境演化揚子亞板塊從晚震旦世揚子亞板塊從晚震旦世

36、(距今距今700Ma)起下降被海水侵漫,起下降被海水侵漫,滇東地區于中寒武世晚期至中志留滇東地區于中寒武世晚期至中志留世中期抬升為陸,遭受剝蝕;世中期抬升為陸,遭受剝蝕;三峽地區在古生代一直處于緩慢下三峽地區在古生代一直處于緩慢下降狀態,直到中志留世才抬升為陸地。降狀態,直到中志留世才抬升為陸地。華北亞板塊在整個震旦紀期間大部華北亞板塊在整個震旦紀期間大部分地區都處于陸地遭受剝蝕狀態。分地區都處于陸地遭受剝蝕狀態。唐山地區到早寒武世晚期下降為濱唐山地區到早寒武世晚期下降為濱海地帶,以后長期處于淺海環境,中海地帶,以后長期處于淺海環境,中奧陶世晚期:抬升為陸地,遭受剝蝕。奧陶世晚期:抬升為陸地,

37、遭受剝蝕。這三個地區才都處于濱海一淺海環境。這三個地區才都處于濱海一淺海環境。北祁連山地區在整個早古生代都處北祁連山地區在整個早古生代都處于海洋環境,且海水深度較大,與前于海洋環境,且海水深度較大,與前述三個地區的環境有很大的不同。述三個地區的環境有很大的不同。502沉積建造沉積建造滇東、三峽和唐山滇東、三峽和唐山三個地區三個地區的下古生界總厚度都不大,的下古生界總厚度都不大,就是在地層發育較齊全的三就是在地層發育較齊全的三峽地區厚度也不足峽地區厚度也不足3200m。 巖相主要為濱海及淺海相巖相主要為濱海及淺海相碎屑巖和碳酸鹽巖沉積,屬碎屑巖和碳酸鹽巖沉積,屬典型的典型的地臺型沉積建造地臺型沉

38、積建造。 北祁連山北祁連山地區在此期間形地區在此期間形成的地層總厚度超過成的地層總厚度超過12000m。 寒武系和奧陶系主要為海寒武系和奧陶系主要為海底火山噴發相沉積,志留系底火山噴發相沉積,志留系以半深海至深海的濁流沉積以半深海至深海的濁流沉積為主,屬為主,屬優地槽型沉積建造。優地槽型沉積建造。513構造運動構造運動滇東、三峽和唐山地區的加里東構滇東、三峽和唐山地區的加里東構造運動表現為升降運動。造運動表現為升降運動。唐山地區從中奧陶世晚期即結束沉唐山地區從中奧陶世晚期即結束沉降,抬升為陸,直到晚石炭世早期才降,抬升為陸,直到晚石炭世早期才被海水浸漫被海水浸漫三峽地區在中志留世晚期滇東地區三

39、峽地區在中志留世晚期滇東地區在晚志留世晚期相繼上升為陸,遭受在晚志留世晚期相繼上升為陸,遭受剝蝕;都在中泥盆世又沉降接受濱海剝蝕;都在中泥盆世又沉降接受濱海一淺海沉積。這些地區下古生界與上一淺海沉積。這些地區下古生界與上古生界之間均呈古生界之間均呈平行不整合接觸平行不整合接觸。北祁連山地區下古生界與上古生界北祁連山地區下古生界與上古生界之間呈角度不整合接觸關系之間呈角度不整合接觸關系,表明該,表明該地區在志留紀晚期受到強烈的區域性地區在志留紀晚期受到強烈的區域性擠壓運動,已形成的沉積巖層被褶皺、擠壓運動,已形成的沉積巖層被褶皺、斷裂而抬升為陸,并遭受輕度區域變斷裂而抬升為陸,并遭受輕度區域變質

40、作用。這種類型的構造運動地質上質作用。這種類型的構造運動地質上稱為稱為造山運動。造山運動。524地層的發育受區域地層的發育受區域大地構造環境的控制大地構造環境的控制在板塊內部在板塊內部,盡管不,盡管不同地區接受沉積的時間、同地區接受沉積的時間、沉降幅度有所不同,但沉降幅度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屬穩定型沉積建基本上屬穩定型沉積建造,巖性和古生物特征造,巖性和古生物特征的對比性多。的對比性多。板塊內部與板塊邊緣板塊內部與板塊邊緣或碰撞帶的構造環境差或碰撞帶的構造環境差異甚大,沉降幅度和巖異甚大,沉降幅度和巖相特征難以對比。相特征難以對比。復習思考題復習思考題1巖層與地層的概念有無原則性差別巖層與地層的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