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庭教育_第1頁
幼兒園家庭教育_第2頁
幼兒園家庭教育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家庭教育我是一名幼兒教師,在幼教的路上走過了十幾個春秋,在教育孩子的方面,我和家長朋友們經常坐著一起探討,我始終就覺得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的成長中 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這一生當中要承受三種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 社會教育。而對一個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開始階段的家庭教育。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愛孩子有害,但卻分不清什么是溺愛,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沒有溺愛。溺 愛,是一種失去“理智、直接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以下 7種溺愛的形式是 比擬典型的實例,每個家庭可能都會遇到一些,我們要用合理的愛讓孩子健康成 長。1剝奪獨立,包辦替代孩子穿衣、穿鞋、簡單收拾家務等,這些最根本的事情家長都給孩子包辦了。

2、 家長們認為,每天時間很緊,沒時間讓孩子磨磨蹭蹭的自己干那些事, 我們動手 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從外表上和眼前看,包辦代替似乎對孩子有好處,節省了父母等候的時間, 但從長遠看卻剝奪了孩子實踐的時機,使孩子身心得不到鍛煉,無法獨立生活。 即使孩子長大一點有能力完成那些事, 可能也沒有養成習慣自己完成,也不愿自 己去做,更不愿去嘗試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了。 孩子懶散,大多也是來源于父母包 辦太多。2、過分關注,特殊待遇在不少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往往都會辛苦工作,勤儉持家。舍不得給自己買 東西,可是對孩子卻很大方,孩子要什么都照給不誤,也不太會教孩子節省。不 管是物質上還是態度上,孩子承受到的都是“特殊待遇

3、,處處受到照顧。如吃“獨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讓他一人獨享從來不灌輸分享的概念;做“獨生,爺爺奶奶可以不過生日,孩子過生日得買大蛋糕,全家人送禮物處處 特殊照顧讓孩子在家庭中處于特殊的地位,孩子成為呼風喚雨的“小皇帝“小公主。時間長了,孩子可能會從自己得到的特殊待遇中總結出 “我是特殊的人 的結論,這種幼兒就會以自我為中心,并容易變得自私,不懂得關心他人。3、害怕哭鬧,輕易妥協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由于從小遷就孩子,孩子想到達無理要求時常常以“哭 鬧、睡地、不吃飯來要挾父母。家長在公共場合,或是有外人在場的情況下, 礙于面子想讓事情盡早完畢, 往往會輕易妥協讓步。 長此下去, 孩子會不懂得克 制

4、自己的欲望, 更沒有耐性去等待欲望實現的過程, 導致越來越任性。 父母的一 味妥協只會讓孩子抓住規律, 越是有人在場, 越是事多,一次次地迫使家長妥協。 做什么事都要講究一個原那么, 假設家長能夠堅持原那么, 孩子也會放棄無理的想法和 做法。4、過分保護中國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 經常會給孩子制定很多規那么, 為的是讓孩子能聽 自己的話。孩子做得不好, 或者沒有按自己的要求完成, 很多媽媽難以控制自己 的沖動,會對孩子說狠心的話, 但事后又為自己的行為感到自責和疚。 許多父母 不自覺地做了焦慮型的父母, 造成了孩子做事不專注, 通俗地說, 就是給予孩子 過度的保護,有問題時又抱怨孩子,讓孩子無所

5、適從。5、縱容懶散 縱容孩子飲食起居、玩耍學習沒有規律。要怎樣就怎樣,睡懶覺,不吃飯, 打游戲,白天游游蕩蕩, 晚上看電視到深夜等。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局部家長在小 孩念小學時管教得很好, 到了中學就對孩子放寬標準, 殊不知中學時期正是孩子 面臨誘惑最多的時期,必須堅持原那么。長期的懶散生活, 必然使得孩子長大后缺乏上進心、 好奇心,做人得過且過, 做事心猿意馬,有始無終。6、過分控制為了絕對平安, 父母不讓孩子走出家門, 也不許孩子和別的小朋友玩。 有的 孩子慢慢成了小尾巴,時刻都不能離開家長。 更有一些家長對孩子是絕對 權威,強調孩子要聽話,要服從,用各種清規戒律約束孩子,干預孩子的個人意

6、志,防止和制止孩子的獨立行動。 家長對孩子頻繁地發布指示和禁令, 如不許調 皮、不許鬧、不許跑等。讓他們不要動這不要動那,應該怎樣怎樣,這樣容易使 孩子喪失自信,養成依賴心理,缺乏獨立思考能力。7、當面袒護有時爸爸管孩子, 媽媽護著:“不要太嚴了, 他還小呢! 有的父母教孩子, 奶奶會站出來說話: “你們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會好;你們小的時候,還遠遠沒有他好呢!事事以孩子中心,一旦孩子遇到困難或要求得不到滿足時, 他就會生氣、大 發脾氣。這樣過分保護,不僅扼殺了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更容易 使孩子變得自私,膽小嬌氣。父母如何走出教育孩子的誤區? 提高自身父母應加強學習,提高科學教育子

7、女的能力,身教勝于言傳,父母的一舉一 動,一言一行,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孩子。家庭教育是在與孩子的朝夕相處中, 成人處處以身作那么,以自己典范的力量去影響誘導孩子的開展, 而不是以說教的 方式來教育孩子。這種無聲的潛意識教育方法,在孩子的幼小心靈中可以起到“隨 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往往比有聲的教育作用更大。不要盲目追求短 期教育目標,要嚴格要求自己,為孩子樹立典范。 重視孩子習慣養成孩子在家庭養成的行為習慣往往伴隨他的一生, 家庭中形成的良好品德和行 為習慣,是孩子成就人生的基石。孩子年紀小,可塑性非常大,與早進行培養和 訓練是很容易的,效果也會很好。假設等到孩子長大了,他們也習慣了 “

8、衣來伸手、 飯來口的寄生生活,對家長已經依賴成性 他們既沒有自理、自立和自主的意 識,也不具備這種能力,而現實生活又要求他們必須具備。到那個時候,才“臨 時培養,“急來抱佛腳,恐怕就來不與了。在培養孩子自理能力上,要注意 給孩子自理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要認識到孩子自理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 做 家長的是不能代替的。在孩子小的時候,做父母的就要在生活實踐中,隨時隨地 給他們灌輸一種意識,讓他們逐步形成一種觀念,養成一種習慣“自己的事情自 己做。同時,還要分配給孩子一些力所能與的家務勞動。這對于培養他們的生 活自理能力、增強自信,乃至對他們以后的生存和開展, 都有非常重要而深遠的 實際意義。 要正

9、確對待孩子的要求 教育孩子懂得滿足人都是有需求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往往也是無止境的。對孩子的需求要具 體分析,要以家庭的實際經濟狀況和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為前提, 不能百依百順、 有求必應,要教育孩子在物欲方面需知足。在滿足孩子要求上,不妨來個“延遲 滿足的訓練,即孩子要什么東西不要馬上就給他買,而應該推遲滿足的時間, 降低滿足的水平,減少滿足的次數。同時要讓孩子知道, 愿望的滿足是有條件的, 是要經過辛苦的勞動、艱苦的努力才能實現的,而不是隨心所欲。 與老人達成一致的育兒共識要注重形成教育的合力, 提高教育效果。 孩子在教育中成長, 家長的合力教 育能使孩子成長得更好。 如果做長輩的你這樣教育

10、, 我那樣教育,孩子該聽誰的 ? 因此,家長應樹立“合力教育的意識,要認識到教育孩子, 力量只能合不能分, 而且要把力量合在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上。 父母們應該與家里老人進行協 商,達成育兒的共識,形成教育的合力,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要明確祖、父輩的育人職責,防止隔代溺愛教育孩子是父母的本分和義務,在家庭中要注意分清祖輩與父輩的教育主 次。如果把家教工作比作球隊, 那么孩子是隊員, 父母是“主教練,祖父母 外 祖父母 是“副教練或稱“陪練。這個不太貼切的比喻旨在說明,隔代長者 雖然對輩有一定的監護、 養育的責任, 但它只能發揮輔助的作用, 而不能超越自 己的作用界限。 父母也不能將養育孩子的責任完全推給老人, 平日不管工作多么 忙,都應擠出時間當好 “主教練,并注意學習如何用美好的思想、 良好的道德、 科學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做孩子心目中最值得效仿的人。 創立溫暖的家庭環境溫暖和諧的家庭環境很重要, 父母要加強與孩子的言語和情感交流, 保證孩 子在幸福的環境中成長。 給孩子快樂和自由。 快樂是一切靈感的起源。 要想孩子 快樂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