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號:畢業設計說明書U型管換熱器設計U tube heat exchanger design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 專業 化工設備與機械 班級 學生指導教師(職稱)完成時間 年月日至年月日摘要 換熱器是許多工業部門廣泛應用的工藝設備。設計中考慮操作條件及介質的特性,本設計采用U型管式換熱器結構。該設備適用于溫差不大,殼程流體清潔,不易結垢拆卸、清洗的場合。在設計過程中,依照GB151-1999鋼制U型管式換熱器對換熱器依次進行工藝計算、結構設計(材料選型)、強度計算,最后完成專題討論。其中在強度計算中,根據溫差具體的數值,對膨脹節的需要進行計算。本設計每層管子排列方式采用正三角形排列,這種方法在相
2、同的管板面積上可排較多的管子,且管外表面傳熱系數大。但由于是雙管程結構,所以在分程隔板兩邊采用矩形排列。最后經檢測該臺換熱器是否滿足介質換熱的需要。關鍵詞:換熱器;U型管式;工藝設計;結構設計;強度計算ABSTRACT The heat exchanger is the techniques equipment widely used in many industrial departments. In the design it uses the fixed tube plate type of the heat interchanger structure,because of the o
3、perating condition and the medium characteristic. This equipment is suitable when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s not big,the shell regulation fluid is clean,or the fraze,disassembling or cleaning for the heat exchanger is not easy.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sign,the technological design,the structural
4、design(material shaping) and the strength calculation must according to the GB151-1999"Steel SystemShell Type Heat interchanger",finally it completes the seminar. In the strength calculation,it must be computed for the require of the part of inflat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concrete va
5、lue ot the temperature.In the design the way of each pipe arrangement uses the equilateral triangle arrangement,this method may arrange many pipes in the same tube plate area,also the tube outside surfac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s big. But because the structure is two barrel regulation, it uses t
6、he rectangular arrangement at the both sides of the partition board. Finally it be difined that the heat interchanger whether satisfies the need of the medium heat transfer.Key words: heat exchanger;fixed tube plate;technological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strength calculation目 錄摘要IABSTRACTII前 言1第一章
7、 緒論211 換熱器的應用及其發展212 換熱器的分類及其特點513 U型管式換熱器的設計7第二章 換熱器的工藝計算821 設計條件822 確定物性數據823 符號說明824 流體走向的確定925估算傳熱面積,初選換熱器的規格926換熱管的排列和管心距1027 折流板112.8接管1129 壓強降的核算12210 總傳熱系數的核算13第三章 換熱器的結構設計163. 1筒體163.2管箱材料163. 3 管箱法蘭173.4接管材料183. 5 接管法蘭193. 7 管板203.8材料213. 9 換熱管213. 10 拉桿223.11 折流板的選取及布置233.12 封頭23第四章 換熱器的強
8、度計算2541 筒體壁厚計算2542管箱短節、封頭厚度計算2643 膨脹節的設計2644換熱器受壓元件強度計算及校核284.5 換熱器強度計算與校核2846鞍座校核3047筒體校核30第五章 本設計采用的制造方法及工藝33參 考 文 獻35前 言換熱器是將熱流體的部分熱量傳遞給冷流體,實現熱量傳遞的設備,又稱熱交換器。換熱器的應用廣泛,日常生活中取暖用的暖氣散熱片、汽輪機裝置中的凝汽器和航天火箭上的油冷卻器等,都是換熱器。它還廣泛應用于化工、石油、動力和原子能等工業部門。換熱器是很多工業部門廣泛應用的一種常見設備,通過這種設備進行熱量的傳遞,以滿足生產工藝的需要。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證工藝過程對介
9、質所要求的特定溫度,同時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設備之一。換熱器在化工行業中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各種化工生產工藝就都要用到它。在制冷工業中,以食品冷藏業常用的以氨為制冷劑的蒸汽壓縮制冷裝置為例,經過壓縮機壓縮后的氣態氨在冷凝器中被冷凝為液體;液化后的高壓液態氨在膨脹機或節流閥中絕熱膨脹,使溫度下降到遠低于周圍環境的溫度;這種低溫氨流體在流經蒸發器時吸熱蒸發而回復到原先進入壓縮機時的氨氣狀態。然后,再重復新的循環。在其他各種制冷裝置中,都存在冷凝器和蒸發器等換熱器。在火力發電廠中,裝有空氣預熱器、燃油加熱器、給反應產物加熱器、整齊冷凝器等一系列的換熱器。其實,蒸汽鍋爐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個大型復雜
10、的換熱器。燃料在爐膛中燃燒產生的熱量,通過爐膛受熱面、對流蒸發受熱面、過熱器及省煤器加熱工質,使工質汽化、過熱成為能輸往蒸汽輪機的符合要求的過熱蒸汽。第一章 緒論11 換熱器的應用及其發展1.1.1 換熱器的應用1換熱器在近代工業中的應用在化工生產中,換熱器是主要的工藝設備之一。例如,在氮肥生產中,氮氣與氫氣的混合氣體要在500左右的高溫才能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氨,而氨與未反映的氮、氫氣體的分離,則需要通過冷卻與冷凝的辦法以液體的形式分離出來。這一生產過程中的加熱、冷卻與冷凝就是通過換熱器實現的。在酒精生產中,酒精精餾塔在操作時,原料液需預熱,釜底液體需在再沸器中加熱,塔頂產生的蒸汽需冷凝。這
11、一生產過程中的預熱、加熱和冷凝也都是通過換熱器實現的。換熱器在化工行業中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各種化工生產工藝就都要用到它。在制冷工業中,以食品冷藏業常用的以氨為制冷劑的蒸汽壓縮制冷裝置為例,經過壓縮機壓縮后的氣態氨在冷凝器中被冷凝為液體;液化后的高壓液態氨在膨脹機或節流閥中絕熱膨脹,使溫度下降到遠低于周圍環境的溫度;這種低溫氨流體在流經蒸發器時吸熱蒸發而回復到原先進入壓縮機時的氨氣狀態。然后,再重復新的循環。在其他各種制冷裝置中,都存在冷凝器和蒸發器等換熱器。在火力發電廠中,裝有空氣預熱器、燃油加熱器、給反應產物加熱器、整齊冷凝器等一系列的換熱器。其實,蒸汽鍋爐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個大型復雜的換
12、熱器。燃料在爐膛中燃燒產生的熱量,通過爐膛受熱面、對流蒸發受熱面、過熱器及省煤器加熱工質,使工質汽化、過熱成為能輸往蒸汽輪機的符合要求的過熱蒸汽。在核電長中,蒸汽發生器是一項很重要的工藝設備。核燃料裂變所產生的大量的熱量首先傳給冷卻劑,冷卻劑在蒸汽發生器中再將熱量傳給反應產物、使反應產物汽化成蒸汽,由蒸汽來轉動汽輪發電機發電。此外,在核電廠系統中還裝有各種加熱器、蒸汽冷凝器等換熱器。在動力、化工、制冷等工業中,換熱器不僅是不可缺少的工藝設備,而且在金屬消耗和投資方面也占有較大的比例。在火力發電廠中,如果將鍋爐也作為換熱設備,則換熱器的投資約占電廠總投資的70%左右。在一般石油化工企業中,換熱器
13、的投資約占總投資的30%40%。2換熱器在節能降耗中的應用換熱器在節能技術改造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生產工藝流程中使用著大量的換熱器,提高這些換熱器的效率,顯然可以減少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用換熱器來回收工業余熱,可以顯著地提高設備的熱效率。工業預熱數量大,分布廣,各國均已把余熱回收列為節能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研究表明,換熱器是最有效的余熱回收設備。以鍛造加熱爐為例,普通加熱爐每公斤鍛件的能耗為0.7公斤標準燃料,而裝有換熱器的加熱爐每公斤鍛件的能耗只有0.15公斤左右標準燃料。燒燃料的工業爐,約有60%70%的熱量由煙氣帶走,被浪費掉了。有段時期國內偏重于用余熱鍋爐來回收
14、煙氣余熱,而較少采用換熱器。余熱鍋爐的熱回收率雖較高,但它無助于工業爐本身熱效率的提高,因而無助于爐用高質燃料的節省。裝設換熱器利用煙氣余熱來預熱工業爐的進風,可使工業爐本身的熱效率得到提高,因而可以節省爐用高質燃料。用普通換熱器將空氣預熱至300400,一般可節約燃料15%25%,用高溫換熱器時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節約燃料可達40%以上。燒低熱值染了的加熱爐,將空氣和煤氣預熱至300,可使升溫速度提高12倍,可使產量提高20%30%。對于燒油的爐子,預熱工期有助于染有霧化質量的改善,使燃料得到充分的燃燒。換熱氣的后面再裝預熱鍋爐,可使燃料熱量的利用率達到80%90%。由此可見,工業爐煙氣的余
15、熱回收,應首先滿足爐內需要以節省爐用高質燃料;然后早考慮外部需要,爭取得到更大的經濟效益。對于其他余熱的回收,也應遵守以節約燃料為中心進行綜合利用的原則。由于工業余熱分布廣、形式各種各樣,故節能方案也各不相同,但在各種節能方案中,換熱器幾乎是不可缺少的。1.1.2換熱器的發展1.換熱設備的發展概況換熱器在工業中的應用,至少已有200余年的歷史。200余年的換熱器發展史,可大致劃分為三個時期:20世紀以前為原始時期;20時間的前50年為初步發展時期;近30余年為迅速發展時期。(1)原始時期這個時期的換熱器大都是由鑄鐵管組裝而成的管式換熱器,主要用于動力、化工、鋼鐵等工業部門。19實際50年代,考
16、貝爾和西門子分別發明了煉鐵爐和煉鋼爐用的蓄熱室。由于用蓄熱室預熱空氣比用當時的金屬換熱器所能達到的溫度高,因而逐漸取代了原始的鑄鐵管換熱器,成為19世紀后50年中工業爐的主要換熱設備。(2)初步發展時期20世紀初,換熱器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在科學理論指導下的初步發展時期。在20世紀的前50年中,換熱器的發展發生了如下變化:管式換熱器發展迅速50年代初,U型管式、套管式、繞管式、蛇管式等各種管式換熱器,其結構已近于比較完善的程度,許多國家都制訂了系列標準。隨著冶金工業的發展,鋼、合金鋼、鋁、鋼等均已成為管式換熱器廣泛采用的材料。為了提高換熱器的效率,30年代已出現了肋片管式換熱器。這一時期
17、,管式換熱器在所有的換熱設備中占據著絕對優勢。出現了多種板式結構換熱器由于“板式”傳熱表面的傳熱性能比“管式”優越,相繼出現了板式、螺旋板式、板肋式、板殼式等以板片為基本構件的換熱器。與管式換熱器相比,這些板式結構換熱器的突出優點是傳熱效率高、結構緊湊、質量小、,因此受到各工業部門的重視。(3)迅速發展時期進入50年代以后,科學技術和工業生產有了飛速發展,使換熱器也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時期。管式換熱器的發展隨著強化傳熱技術的發展,各種型式的強化傳熱管相繼出現。在U型管式換熱器中,強化傳熱管已被廣泛采用,在提高傳熱效率、提高緊湊性和降低材料消耗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效果。通過選用新型材料和對關鍵受力部
18、件的改進,操作溫度和壓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目前U型管式換熱器的最高操作溫度可達1500(壓力為8MPa)。板式結構換熱器得到廣泛應用隨著工藝和傳熱學的發展,板式結構換熱器在設計和生產上遇到的問題逐步得到解決,近20年來發展很快,已在許多工業部門中得到廣泛應用。在壓力較低、溫度不高、流量不很大的若干場合,各種板式結構換熱器已逐步取代管式換熱器。其中的螺旋板式換熱器作為一種高效換熱設備,發展尤為迅速。2換熱器的發展趨勢當前換熱器發展的基本趨勢將是:繼續提高設備的傳熱效率,促進設備結構的緊湊性,加強生產制造的標準系列化和專業化,并在廣泛的范圍內繼續向大型化的方向發展。U型管式換熱器:由于它具有結構堅
19、固、彈性大和使用材料范圍廣等獨特的優點,今后仍將在廣泛的領域內得到繼續發展。尤其在高溫、高壓和大型化的場合下,更有其廣闊的發展前途。但為了加強其傳熱效率,在高溫和高壓的條件下,采用電焊焊接式的翅片管的結構將會得到重視和發展。制造工藝上進一步機械化和自動以及起采用各種新技術,在發展U型管式換熱器方面仍將占有重要的地位。板式換熱器:該種形式的換熱器進一步發展的趨勢,將是提高操作溫度和操作壓力,設計大型板片以增大它的處理量,擴大它的使用范圍,并采用新的結構材料和新的制造工藝。其中尤以研制新的墊片材料,改進密封結構,增強板片的剛度,以便提高操作溫度和操作壓力,擴大使用范圍等,將是今后發展的重點。 螺旋
20、板換熱器的近期發展,將對其各種結構形式的換熱器擴大其應用場合,同時,如何進一步提高其承壓能力,增大處理量,并改進焊接工藝,以適應石油及化學工業的要求。12 換熱器的分類及其特點換熱器的類型隨工業發展而增多,早期的換熱設備由于制造工藝和科學反應產物平的限制,多有結構簡單、換熱面積小和體積較大等特征。在化工生產中,由于用途、工作條件和熱載體的特性等的不同,對換熱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所以出現了各種不同形式和結構的換熱器。為了便于區分和分析研究,可將換熱器按下列方式進行分類。1.2.1 換熱器的分類 1按作用原理或傳熱方式分類 (1)混合式換熱器它是利用兩種換熱流體的直接接觸與混合的作用來進行熱量交換
21、的。混合式換熱器操作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要使兩種流體的接觸面積盡可能大,以促進它們之間的熱量交換。為了獲得更大的接觸面積,可在設備中防止隔柵填料,有時也可把液體噴成細滴。此類設備通常做成塔狀。(2)蓄熱式換熱器它是讓兩種溫度不同的流體先后通過同一種固體填料的表面,首先讓熱流體通過,把熱量蓄積在填料中,然后,當冷流體再通過時,將熱量帶走,這樣在填料被加熱和被冷卻的過程中,進行著熱流體和冷流體之間的熱量傳遞。在使用這種換熱器時,不可避免地會使兩種流體有少量混合,且必然是成對的使用,即當一個通入熱流體時,另一個則通入冷流體,并靠自動閥進行交替切換,使生產得以連續進行。(3)間壁式換熱器它是利用一種固
22、體壁面將進行熱交換的兩種流體隔開,使它們通過壁面進行傳熱。這種形式的換熱器使用最廣泛。2按生產中使用目的分類 即分為冷卻器、加熱器、冷凝器、汽化器(或再沸器)和換熱器等。3按換熱器所用材料分類一般可把換熱器分成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兩類。4按換熱器傳熱面的形狀和結構分類 它用于區分各種形式的間壁式換熱器。其分類有:(1)通過管壁傳熱的換熱器(即“管式”)蛇管式換熱器套管式換熱器U型管式換熱器:這類換熱器又可分為U型管式、U形管式和浮頭式。 (2)通過板面傳熱的換熱器(即“板面式”)螺旋板式換熱器板式換熱器傘板式換熱器板翅式換熱器板殼式換熱器(3)其它形式的換熱器這類換熱器一般都是為了滿足某些特殊
23、要求而出現的,有些還處于發展階段,其中比較成熟的,如回轉式換熱器和熱管等。13 U型管式換熱器的設計U型管式換熱器的設計資料較完善,已有系列化標準。目前我國U型管式換熱器的設計、制造、檢驗、驗收按“鋼制U型管式換熱器”(GB151)標準執行。U型管式換熱器的設計和分析包括熱力設計、流動設計、結構設計以及強度設計。其中以熱力設計最為重要。不僅在設計一臺新的換熱器時需要進行熱力設計,而且對于已生產出來的,甚至已投入使用的換熱器在檢驗它是否滿足使用要求時,均需進行這方面的工作。熱力設計指的是根據使用單位提出的基本要求,合理地選擇運行參數,并根據傳熱學的知識進行傳熱計算。流動設計主要是計算壓降,其目的
24、就是為換熱器的輔助設備例如泵的選擇做準備。當然,熱力設計和流動設計兩者是密切關聯的,特別是進行熱力計算時常需從流動設計中獲取某些參數。結構設計指的是根據傳熱面積的大小計算其主要零部件的尺寸,例如管子的直徑、長度、根數、殼體的直徑、折流板的長度和數目、隔板的數目及布置以及連接管的尺寸等等。在某些情況下還需對換熱器的主要零部件特別是受壓不均做應力計算,并校核其強度。對于在高溫高壓下工作的換熱器,更不能忽視這方面的工作。這是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在做強度計算時,應盡量采用國產的標準材料和部件,根據我國壓力容器安全技術規定進行計算或校核。第2章 換熱器的工藝計算U型管式換熱器的工藝設計只要包括以下內容:
25、1 根據換熱任務和有關要求確定設計方案;2 初步確定換熱器的結構和尺寸;3 核算換熱器的傳熱面積和流體阻力;4 確定換熱器的工藝結構。21 設計條件表2-1 設計條件殼程管程流體名稱混氫油反應產物總流量(t/h)25-工作溫度 /進/出 ()134/316370/210壓力/(MPa)17.115.622 確定物性數據在以上條件下,查得其基本物性數據為: 表2-2 物性數據介 質密度(kg/m3)比熱容(KJ/kg×)黏度(Pa×s)導熱系數(W/(m×))反應產物99441740735×10-30626混氫油7892.390.0115×10-
26、30.05823 符號說明0熱流體的密度,kg/m3;0熱流體的黏度,Pa×s;0熱聯體的導熱系數,W/(m×);熱流體的比熱容,KJ/kg×;冷流體的比熱容,KJ/kg×;i冷流體的密度,kg/m3i冷流體的黏度,i冷流體的導熱系數,換熱管數目。24 流體走向的確定兩流體為均不發生相變的傳熱過程,因反應產物的對流傳熱系數一般較大,且易結垢,故選擇冷卻反應產物走換熱器的管程,混氫油走殼程。25估算傳熱面積,初選換熱器的規格2.5.1 計算熱負荷和冷卻反應產物的用量= (2-1) = (2-2)式中熱流體的質量流量kg/s;冷流體的質量流量kg/s;熱流體
27、的比熱容,KJ/kg×;冷流體的比熱容,KJ/kg×;熱流體始末的溫度,;,冷流體的始末溫度,。2.5.2 計算兩流體的平均溫度差=230°C (2-3)而 (2-4)查得: 。所以 (2-5)2.5.3 初選換熱器的規格根據兩流體的情況,假設,故 (2-6)式中估算傳熱面積,;實際傳熱面積,。初步選用U型管式式換熱器。據此,由換熱器系列標準初選換熱器為下表所示:表2-3 初選換熱器參數殼徑/mm600管子尺寸/mm20 25中心排管數16管長/m4.5管程流通面積/m20.0364管子總數241管程數2管子排列方法正三角形實際傳熱面積 (2-7)若選擇該型號的換
28、熱器,則要求過程的總傳熱系數為290w。26換熱管的排列和管心距般說來,正三角形排列在相同的管板面積上可排較多的管子,而且管外表面傳熱系數較大,但正三角形排列時管外機械清洗較為困難,而認管外流體的流動阻力也較大。在本設計中殼程中介質混氫油是非腐蝕性介質利于清洗,但由于是多管程結構,采用組合排列方法。每一程內都采用正三角形排列,而在各程之間為了便于安裝隔板,采用矩形排列方法。所以本設計采用常規的正三角形排列。 管心距 (mm) (2-9)按常用管心距表中查得管外徑為25mm的管心距為t=32mm。27 折流板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圓缺高度為殼體內徑的25%,則切去的圓缺高度為取折流板間距B
29、=0.3D=180mm。則 (塊) (2-10)折流板圓缺面反應產物平裝配。2.8接管根據流體的操作情況及結構尺寸要求,取管程接管內流體流速為1.5m/s,則管程接管內徑為 (2-11)式中 管程接管內徑,mm;冷卻反應產物的體積流量,m3/s;冷卻反應產物的流速,m/s。取殼程接管內流體流速為0.5m/s,則殼程接管內徑為 (2-12)式中 殼程接管內徑,mm;混氫油的體積流量,m3/s;混氫油的流速,m/s。綜合考慮無縫鋼管標準尺寸、接管直徑與筒體內徑關系以及補強需要,取管程接管為,殼程接管為。考慮經濟性及焊接要求,接管材料選用20號鋼。29 壓強降的核算2.9.1 管程壓強降 (2-13
30、)式中 單程直管阻力,Pa;局部阻力,Pa;殼程數:管程數;管程總阻力;管程結構校正因數,量綱為1,對內徑20mm外徑25mm的管子,取1.4。其中,=1,=2,=1.4。管程流通面積 (2-14) (2-15) (2-16)蛇管壁粗糙度,由關系圖查得:,所以 (2-17) (2-18)則 所以管程流體阻力在允許的范圍內。2.9.2 殼程壓強降(2-19)式中 流體橫國管束的壓強降,Pa;流體通過折流板缺口的壓強降,Pa;殼程壓強降的結垢校正因數,量綱為1,液體可取1.15。= (2-20)(2-21)式中 管子排列方法對壓強降的校正系數,對正三角形排列=0.5;殼程流體的摩擦系數,當Re0
31、500時, ; 橫過管束中心線的管子數;折流擋板數; h折流擋板間距;按殼程流通面積S0計算的流速,m/s。其中=1.15, =1,16。 殼程流通面積 (2-22) (2-23) (2-24) (2-25)所以 =所以殼程流體阻力也在允許的范圍內。210 總傳熱系數的核算2.10.1 管程對流傳熱系數 (2-26) (2-27)=0.023 =2211.92.10.2 殼程對流傳熱系數 (2-28)取換熱器列管之中心距t=32mm。則流體通過管間最大截面積為 (2-29)三角形排列時 (2-30) (2-31) (2-32)殼程中混氫油被冷卻,取。所以 = =2.10.3總傳熱系數 (2-3
32、3) = = = =由前面的計算可知,選用該型號換熱器時要求過程的總傳熱系數為,在規定的流動條件下,計算出的為,安全系數為%=20.3%此安全系數在15%25%之內,所以符合要求。第三章 換熱器的結構設計管程設計壓力為17MPa,殼程設計壓力為18MPa,取管程設計溫度為454,殼程設計溫度為400。3. 1筒體3.1.1 材料的選取選取筒體材料為,鋼板標準為,熱軋鋼板,=510,=345,在設計溫度下,。3.1.2 結構尺寸由工藝計算并經圓整的內徑為,所求出的面積裕量為20.3%,符合工藝要求,所以取是合適的。工藝計算得到的相關參數不必更改。筒體壁厚按GB151-1999,圓筒的最小厚度不得
33、低于6mm。3.1.3 結構形式按標準GB151-1999,選擇殼體型式可以選擇代號為“E”的單殼程殼體,其結構型式如(圖3-1):圖 3-1 殼體型式3.2管箱材料3.2.1 材料的選取選取選管箱材料與筒體材料相同為,選用鋼板標準為,熱軋鋼板,=510MPa,=345MPa,在設計溫度下,。3.2.2結構尺寸由于該換熱器為單殼程、雙管程,故選用B型封頭管箱型。管箱所要確定的尺寸主要是管箱長度。管箱直徑是由殼程直徑決定。管箱長度尺寸的確定是以保證流體分布均勻、流體合理以及強度因素來確定最小長度,而以制造安裝方便來限制最大長度的。因為右邊管箱有接管,選取管箱總長為;選取左邊管箱總長為200mm。
34、管箱壁厚按GB151-1999,管箱壁厚不得低于圓筒的最小厚度6mm。3. 3 管箱法蘭3.3.1材料的選取考慮焊接問題及經濟性問題,選取法蘭材料為Q345R,即用板材加工,選用標準為GB713-2008,=510MPa,=345MPa,在設計溫度下,。根據操作情況,又考慮螺栓材料的硬度一般要比螺母材料的硬度大一些以及經濟性問題,螺栓材料選用CrMoA鋼,螺母材料選用30CrMoA鋼,選用標準均為,正火處理,工作適應溫度為。3.3.2 結構尺寸根據換熱器的設計壓力僅為0.5MPa,工作介質對密封要求不高,選用甲型平焊法蘭,采用凸面密封,選用標準為。根據管箱公稱直徑選取管箱法蘭參數如表3-1:表
35、3-1 管箱法蘭參數DN/mmD /mmD1 /mmD2/ mmb/ mmd /mm螺栓規格螺栓數量6007156806373218M16243.3.3 結構型式如(圖3-2)所示:圖3-2 管箱法蘭3.4接管材料3.4.1 材料的選取接管材料選用20號鋼的無縫鋼管,選用標準為GB/T8163-1999,。3.4.2 結構尺寸殼程接管:由殼體中走混氫油,其密度為=789 kg/m3,qm,s=25000kg/h,并由第二章求得的混氫油流速uo=0.14m/s。考慮流阻影響接管直徑應大于以上結果,再考慮原整取(接管外徑),壁厚參考GB8163標準選擇為5mm。管程接管:同以上方法,由工藝計算取為
36、。接管高度參照HG20583,按設計壓力PN4.0MPa,查殼程接管伸出長度l=180mm;管程接管伸出長度l=180mm。3.4.3 結構型式圖 3-3 接管圖3-3 接管3. 5 接管法蘭3.5.1 材料的選取根據設計壓力,選用帶頸平焊鋼制法蘭(SO型),采用突面形式密封,材料選用20,選用標準為。3.5.2 結構尺寸管箱接管公稱直徑為所選管箱接管法蘭參數如表3-2:表3-2 管箱接管法蘭參數DN/ mmD/ mmK/ mmL/ mmTh/ mmn/ mmC/ mmB1/ m16820161筒體接管公稱直徑為,所選筒體接管法蘭參數如表3-3:表3-3 筒體接管法蘭
37、參數DN/ mmD/ mmK/ mmL/ mmTh/ mmn/ mmC/ mmB1/ m168201613. 6 墊片因換熱器管程、殼程設計壓力均為17及法蘭密封形式,且兩側介質均不屬于腐蝕性介質,故選用非金屬軟墊片即可。綜合考慮選擇橡膠墊XB350,參數見表3-4:表3-4 墊片參數內徑/mm墊片寬度/mm墊片系數/m比壓力y硬度材料墊片厚度/mm600141.001.4>75橡膠板33. 7 管板3.7.1材料的選取考慮法蘭和筒體材料以及實際工作情況,選取管板材料為Q345R。查相關參考資料得:,。3.7.2結構尺寸選擇管板兼做法蘭的結構,依據所選管箱法蘭尺
38、寸,如下表3-5:3-5管板參數( mm)DNDD1D2D3D4D5cd2螺栓bfb60071568065059763760012.518M162430403.7.3結構型式圖 3-5 帶法蘭管板3.8材料3.8.1 材料的選取分程隔板應采用與封頭、管箱同等材料,選用,選用鋼板標準為,熱軋鋼板,=510MPa,=345MPa,在設計溫度下,。 3.8.2 結構尺寸殼體的公稱直徑為600mm,根據GB151-1999選取隔板最小厚度不得小于8mm.3. 9 換熱管3.9.1 材料的選取管子材料為無縫碳鋼管,選用標準為,。3.9.2 結構尺寸由工藝計算選用無縫碳鋼管型號,外徑偏差為,厚度偏差為2.
39、5。3.9.3 排列型式換熱管按正三角形排列,間距t=32mm,排管總數為241,有兩個管程,每程116根。分程隔板槽兩側相鄰的管中心距,即,取。布管限定圓的直徑,而,最小取8mm。則。具體排管如下:圖3-6 排管圖3. 10 拉桿3.10.1 材料的選取拉桿材料為20號鋼, ,。3.10.2 結構尺寸由工藝計算得到尺寸如表3-6:表3-6 拉桿尺寸參數(mm)直 徑數 量拉桿螺紋DNLaLb孔深164162060203.10.3 結構型式圖3-7 拉桿3.11 折流板的選取及布置3.11.1 材料的選取由工藝計算得所需折流板24塊,選取折流板材料為。=375MPa,=235MPa,在設計溫度
40、下。折流板名義外徑為:,允許偏差-0.8,折流板采用拉桿、定距管方式固定,定距管選用的無縫鋼管,材料為20號鋼。取折流板厚度為5mm,折流板孔直徑為d+0.8=25.8mm,允許偏差 0+0.3。管孔中心距公差為相鄰兩孔±0.3,加工后兩端必須倒角0.5×45°。采用反應產物平接口,缺口上下布置,可以造成流體激烈擾動,增大傳熱系數。結構圖如下圖:圖3-8折流板 3.12 封頭由于該換熱器為單殼程、雙管程,故封頭選用標準橢圓封頭。結構如下圖3-9 封頭第四章 換熱器的強度計算41 筒體壁厚計算筒體縱向焊接采用相當于雙面焊的全焊透方式進行對接焊,進行局部無損探傷,取,
41、=170MPa,腐蝕裕量=1.00mm,厚度負偏差mm。 (4-1)筒體計算厚度為(mm) (4-2) 筒體設計厚度(mm) (4-3)筒體名義厚度(mm) (4-4)對于mm的筒體,要求mm,綜合考慮取mm。有效壁厚為(mm) (4-5) 取試驗溫度為30,則。反應產物壓試驗壓力 MPa > (4-6) 取0.66,所選材料的屈服應力MPa,反應產物壓試驗應力校核(MPa) (4-7) (MPa) 反應產物壓滿足強度要求。42管箱短節、封頭厚度計算根據設計壓力0.4,管程設計溫度60,選取標準橢圓封頭,材料選擇與筒體材料一樣為,。取焊縫系數,腐蝕裕量mm,厚度負偏差mm。封頭計算厚度為
42、(mm) (4-8)封頭設計厚度(mm) (4-9)封頭名義厚度+圓整+圓整+圓整(mm) (4-10)對于的封頭,要求,綜合考慮取。封頭有效壁厚(mm) (4-11)壓力試驗在這種情況下一定滿足強度要求。同理,管箱短節選用與封頭一樣的材料,且取mm。43 膨脹節的設計取室溫為To=,則筒體和管子的膨脹量之差為: (4-12)=(m)殼程與管程壓差產生的力: (4-13)=965 (N)筒體橫截面積(m2) (4-14)管束橫截面積 (4-15)由于筒體和管子之間溫差產生的力 (4-16)由于殼程和管程的壓力作用于筒體上的力 (4-17)由于殼程和管程的壓力作用于管子上的力 (4-18)筒體上
43、產生的應力 (4-19)管子上產生的應力 (4-20)一根管子的橫截面積((4-21)由可得(mm)取,則管子拉脫力計算 (4-22)管子于管板采用強度焊+貼脹(MPa) (4-23) 則。綜上,因,則不需設膨脹節。44換熱器受壓元件強度計算及校核管板管板剛度削弱系數與相同,即。假定管板厚度 。管子加強系數 =12.87 (4-24)則。4.5 換熱器強度計算與校核殼程壓力作用下的危險組合=0.5MPa由于設計溫差較大應按計入膨脹差計算變形差 (4-25)有效壓力組合 (4-26)管板邊緣力矩系數 (4-27)管板邊緣剪力系數 (4-28)管板徑向應力系數 (4-29)殼體法蘭應力 (4-30) =殼程圓筒軸向應力 (4-31)=433.5經校核,都符合強度要求。46鞍座校核 因封頭為標準橢圓封頭,則可將其折算為直徑等于圓筒直徑,長度為的圓筒,則換熱器總重作用長度為 (4-32)則換熱器筒體及管箱封頭的近似質量為管子質量近似為 (4-33)根據具體情況可認為換熱器自身質量近似為殼體質量和管子質量的1.5倍,則換熱器的質量為 (4-34)在操作狀態下的混氫油的密度小于試壓溫度下反應產物的密度,則在試壓情況下的換熱器總重大于操作狀態下的總重。取液壓試驗溫度為30,則液體質量為 (4-35)換熱器總重為 (4-36)則,每個鞍座承受總重為: (4-37)顯然所選鞍座能夠滿足要求。47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機械工程師考試復習工具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國山羊正石服裝革數據監測報告
- 2024年Adobe設計師考試項目周期管理技巧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國寶塔花椰菜種子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智慧交通的法規與倫理問題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國太空零壓力U型頸枕數據監測報告
- 深入了解CAD工程師認證考試的重點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國多功能電腦蒸氣浴房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復方甲苯咪唑顆粒劑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了解紡織機械關鍵技術的作用試題及答案
- 研究生學位論文修改情況登記表
- 施工進度計劃網絡圖-練習題知識講解
- 防孤島測試報告
- 按摩常用英語
- 食品公司規章制度
- midas NFX使用指南(八)
- 成都高新區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半期考試數學試卷
- 2018年人教版九年級英語單詞表
- 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及施工現場易發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環節的預防監控措施和應急預案11匯編
- 蘋果中國授權經銷商協議
- 昆山市工業用地項目監管協議-蘇州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出讓系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