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化學基礎知識_第1頁
醫用化學基礎知識_第2頁
醫用化學基礎知識_第3頁
醫用化學基礎知識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醫用化學基礎復習題第一章 溶液和膠體一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物質中形成的體系,稱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質,稱分散相,容納分散相的物質,稱分散介質。產生滲透現象的原因是什么?由于半透膜具有只允許溶劑分子通過而不允許其他物質分子通過的特性,當用半透膜將溶劑與溶液隔開時,溶劑分子可向膜兩側自由滲透,而溶質分子通不過半透膜。這時單位體積內溶劑分子數目多的溶劑將有較多的溶劑分子進入溶液,而溶液中只有較少數目的溶劑分子進入溶劑一側。綜合作用的結果是造成溶劑分子進入溶液。等滲以正常人血漿的滲透壓280320mmol·L-1為標準,低于280 mmol·L-1為低滲溶液;

2、高于320 mmol·L-1的為高滲溶液。醫學常識:外科消毒用的乙醇濃度是75%?因為含有甲醇,工業酒精為什么不能做飲用酒?血糖通常指血液中的是葡萄糖?機體溶脹能力下降是老年人產生很多皺紋及血管硬化的原因之一;生物標本防腐劑“福爾馬林”的成分為40%甲醛水溶液;溶液的滲透壓是溶液的性質,不是半透膜存在時才存在;臨床上常用的等滲溶液有9g·L-1NaCl,50g·L-1葡萄糖,9g·L-1乳酸鈉,12.5g·L-1NaHCO3等等。3臨床上大量輸液的基本原則是應用等滲溶液。溶血是指紅細胞(紅血球)因各種原因造成細胞膜破裂,細胞內容物溶出的現象。引

3、起溶血的原因之一是滲透壓的問題。解釋:臨床為病人大量輸液時,為什么要用等滲溶液? 答:血液具有一定的滲透濃度,但在血液中注入大量的低滲溶液時,稀釋了血液,使其滲透濃度大大下降,這時血液中的水分子將會通過細胞膜向紅細胞內滲透,而使血紅細胞膨脹,甚至破裂;反之,若向血液中注入大量的高滲溶液時,將使血液滲透濃度大大升高,這時紅細胞內液的水分子又將會通過細胞膜向血液中滲透。上述兩種情況,嚴重時都可危及生命,所以臨床為病人大量輸液時,應該用等滲溶液。第二章化學熱力學與化學動力學基礎1一些基本概念:基元反應(元反應):一步可以完成的化學反應。催化劑:那些能夠改變化學反應速率,而在反應前后本身的組成、質量和

4、化學性質基本保持不變的物質。不同的反應具有不同的活化能。反應的活化能越大,則在指定溫度下活化分子數越少,反應就越慢。有效碰撞理論認為,增加反應物濃度使反應速度加快的原因是碰撞次數增多,從而有效碰撞數增多。2化學平衡常數的意義和影響因素。化學平衡:正、逆反應的反應速率相等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反應體系中物質濃度不再發生變化的狀態稱為化學平衡狀態。而不是反應物與產物濃度相等。3濃度、壓力、溫度對化學平衡有影響。增加反應物濃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降低溫度,化學平衡向放熱方向移動。u 可逆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是溫度的函數,平衡常數數值只隨溫度變化而變化,不隨濃度、壓力變化

5、。u 催化劑不會使化學平衡移動,也不能增加化學平衡常數的數值。第三章 電解質溶液1. 一些基本概念:能給出質子的物質叫酸。如:NH4+, HAc,H2PO4-,HCl等;能與質子結合的物質叫堿,如:NH3, ,H2PO4-,Cl等。既能給出質子,又能結合質子的物質叫兩性物質,如HPO43-,H2O,HCO3-。H2O的共軛堿是OH- ,共軛酸H3O-; HCO3-的共軛堿是CO32- ,共軛酸是H2CO3。 會計算一元弱酸(弱堿)溶液的H+、OH-和pH值。如已知NH3H2O的Kb,計算0.10 mol·L-1氨水的PH值;或已知醋酸的Ka計算0.10 mol·L-1醋酸的

6、PH值。(以教材3-4為例)一元弱酸H+計算公式:H+ = 一元弱堿OH-計算公式: OH- = pH= - lgH+ 緩沖溶液:具有抵抗外加的少量強酸、強堿或適當稀釋的影響,保持pH值不顯著變化的溶液。如:同體積的.20 mol·L-1 HAc溶液和0.1 mol·L-1 NaOH組成的溶液,具有緩沖作用。常識:在正常人血漿中主要的緩沖對是H2CO3 HCO3-。第五章 氧化還原與電極電勢1.氧化數計算: 如:O的氧化數為-2,S4O62- 離子中,S的氧化數為+2.5;MnO-4中Mn的氧化數為+7。氧化劑具有氧化性,能氧化其他物質自身被還原,氧化數降低;還原劑則具有還

7、原性,自身能被氧化。2. 原電池由兩個兩極(或半電池)組成,中間有鹽橋相連。兩極分別發生氧化和還原反應。3. 電極電勢的大小表示一個氧化還原體系(氧化態與還原態)的氧化還原能力的強弱。氧化還原電對的電極電勢數值越大,電對中氧化態物質的氧化能力越強,其還原態物質的還原能力越弱。第六章 配位化合物1.金屬離子(或原子)與一定數目的中性分子或陰離子以配位鍵結合的、不易離解的復雜離子,稱為配離子。 如:H2PtCl6,叫六氯合鉑酸();Ag(NH3)2+,叫二氨合銀()配離子;2.配合物的組成,如配合物KPtCl3(NH3)的中心離子是Pt;配體是Cl和NH3。3.配位平衡常數,稱為配離子的穩定常數,

8、它反映配離子在水溶液中的穩定程度。第十章 烴1. 雜化類型:烷烴:SP3雜化,烯烴SP2雜化,炔烴SP雜化,芳香烴(含有苯環的碳氫化合物),SP2雜化CH3甲苯;OH苯酚;HOOH 對苯二酚;OCH2CH3;苯乙醚; 丁烯-1 CHCCH2CH3 丁炔-1;苯環的六個碳原子是完全等同的。注意鑒別:鑒別1. 某烯(炔) + 溴水 紅色褪去,某烷 無變化2. 末端炔氫反應:(末端炔氫即CHCCH2CH2CH3 在一端的H,具有酸性,下述反應可與非末端炔區別)CH3CH2CH2CºCH + 硝酸銀氨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白色炔銀) CH3CºCCH3 + 硝酸銀氨溶液 無反應3.

9、馬氏規則:HBr、HI等不規則試劑與不對稱烯烴加成時,氫加在含氫多的碳上。 + HBr CH3CH2CHBrCH34. CH2CH3 COOH CH3 + KMnO4 COOH (每個側鏈氧化成一個羧基)也可用來鑒別,如: CH3 + KMnO4 COOH 無變化第十一章 醇 酚 醚 重點要求掌握 醇部分1. 分類與命名: 依含有的羥基個數分類: 一元醇,如R-CH2-OH 多元醇,如:OHCH2CH2OH乙二醇依與羥基相連的碳原子類型分類: 伯醇:R-CH2-OH; 仲醇: R2-CH-OH; 叔醇: R3-C-OH 2.性質:醇有酸性,可被Na、K取代,放出H2;可形成分子間氫鍵;伯醇最終

10、氧化為酸,仲醇氧化為酮。 第十二章 醛 酮1.分類與命名: 醛: CH3CHO 乙醛 酮:如:甲乙酮 CH3COCH2CH3芳香醛: 如 苯甲醛CHO 2.依照化學性質進行鑒別:(1)鑒別醛、酮,可用托倫試劑或斐林試劑。如: CH3CH2CHO + 斐林試劑 發生反應,生成沉淀CH3COCH3 無變化(2)脂肪醛與芳香醛區別:只能用斐林試劑CH3CH2-CHO(脂肪醛)+斐林試劑RCOOH(酸)+ Cu2O 磚紅色 銅鏡反應CH2CHO(芳香醛)+ 斐林試劑 無反應(3) 醇與酮區別:用KMnO4 能氧化醇,不能氧化酮如: CH3CH2CH2CH2OH(醇) + KMnO4 發生反應,生成黑色

11、MnO2CH3CH2OCH2CH3(醚) (加熱) 無變化(4) 苯甲醛與氯苯區別:用2、4-二硝基苯肼CHO + 2、4-二硝基苯肼 生成黃色沉淀 Cl 無明顯變化 第十三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1. 分類:酸含有羧基,它由羰基和羥基組成。酸可以按烴基的種類分類,如:甲酸、乙酸等;也可按羧基的數目分類,如乙二酸等。2.性質:具有一定酸性,可與堿反應生成鹽; 可與醇反應生成酯,此反應可逆,如: COONa + HCl COOH + NaCl; 一些羧酸,遇熱可脫去CO2,稱為脫羧反應。如: HCOOH + KMnO4 CO2 + MnO2 第十六章 生物分子1.有關概念:單糖不能被水解的糖。如葡萄糖、果糖、核糖;低聚糖指可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