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斯公式強化練習_第1頁
泰斯公式強化練習_第2頁
泰斯公式強化練習_第3頁
泰斯公式強化練習_第4頁
泰斯公式強化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填空題 1假定井徑的大小對抽水井韻降深影響不大。這主要是對而言的,而對井損常數C值來說。 2地層阻力系數B,在穩定流抽水時為,而在非穩定流抽水時則為。 3在承壓水井中抽水,當時,井損可以忽略,而當時,井損在總降深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4。確定井損和有效井半徑的方法,主要有和。 5階梯降深抽水試驗之所以比一般的穩定流試驗節省時間,主要由于兩個階梯之間沒有,每一階段的抽水不一定。 6定降深井流公式反映了抽水期間井中,井外,井流量隨時間的增加的井流規律。 二、判斷選擇題 1可以利用降深很小時的抽水試驗資料所建立的Qsw關系式來預測大降深時的流量。() 2根據抽水試驗建立的Qsw關系式與抽水井井徑的

2、大小無關。() 3根據穩定流抽水試驗的Qsw曲線在建立其關系式時,因為沒有抽水也就沒有降深,所以無論哪一種類型的曲線都必須通過坐標原點。() 4井損常數C隨著抽水井井徑的增大而減小,隨著水向水泵吸水口運動距離的增加而增加。() 5井損隨井抽水量的增大而增大。() 6在進行習巨穩定流抽水時,無論井流量如何變化,都可將其概化成階梯形流量后,再使用定流量的泰斯公式計算。() 7使用階梯流量公式時,要求計算時間基必須是連續的。() 8水位恢復公式實際上是具有兩個階梯的階梯流量公式。() 9配線法和直線法比較起來,前者比后者更能充分地利用抽水試驗資料。() 10配線法求參數的隨意性在距抽水井越近的觀測孔

3、中表現越大。() 11在泰斯公式中,導水系數和貯水系數是常數,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往往對同一含水層同一抽水井進行不同降深的抽水試驗時,求得的參數T和*值不完全一致,這說明泰斯理論與實際不符合。() 12在抽水試驗時,往往主孔中的動水位不易觀測到,如果能觀測到的話,則求參數時用主孔或觀測孔資料都一樣。() 13定降深井流公式只適用于自流含水層中的井流。() 14在利用配線法求參數時,為保證計算精度,必須在實測曲線與理論曲線重合的部位(線上或線外)取匹配點。() 15為求含水層參數,在進行非穩定流抽水試驗時,最好按對數周期的形式來選取觀測時間的間隔。() 16在實際抽水試驗中,只要井涌水量在允許的范圍

4、內變動,則同樣可視為定流量抽水試驗。() 17后期的泰斯井流,是在一定范圍內水頭隨時間仍在不斷地變化,但水力坡度不隨時間變化的一種非穩定流。() 18在均質各向異性含水層中進行抽水試驗時,可以利用等降深線所呈現出的橢圓形長短軸長度比的平方,求相應主滲透方向上滲透系數的比。() 19因為恢復水位計算公式的簡化式為,式中不含有貯水系數,因此可以說,不能用水位恢復資料使用直線法求含水層的貯水系數。() 三、分析問答題 1在一個有限的范圍內,抽水井的總流量會隨著井數的增加而增加嗎?當井數超過定限度后會出現什么情況? 2試推導相距為L、線狀排列的三口抽水井,當各井具有相同降深時的流量表達式。 3在均質、

5、各向同性、等厚的承壓含水層中,沿地下水流向布置兩口干擾完整抽水井(見圖5-1),試繪出在流向剖面上,當井內水位降深相同時的降落曲線。 四、分析計算題 1在某承壓含水層中做多降深抽水試驗,獲得了表3-16的數據。試求sw=6m時的抽水井流量。 表3-16 2表3-17為某承壓含水層不同降深抽水試驗資料,試根據這些資料預測水位降深為5.50m時的抽水井流量。 表3-17 3在北方某承壓水井中做多降深抽水試驗,試驗結果列于表3-18中。試確定當水位降深為8m時的抽水井流量。 表3-18 4在承壓含水層中進行多降深大流量穩定流抽水時,單位降深表述式為St;w/Q=B+CQn-1。試問為什么根據上式在雙

6、對數坐標系中作圖時,截距為C,斜率為(n-1)。 5在某承壓含水層中做三次不同降深的穩定流抽水試驗。已知含水層厚16.50m,影響半徑為1000m,且當以511.50m3/d的流量抽水時,距抽水井50m處觀測孔水位降深為、0.67m。試根據表3-20確定抽水井的井損和有效井半徑。 表3-20 6在北方某厚度為30m的承壓含水層中做多降深大流量穩定流抽水試驗,抽水一定時間后,井附近出現紊流運動。已知影響半徑為959m,當Q=4173m3/d時,離井87m處觀測孔穩定水位降深為0.23m。表3-21記錄了這次試驗的數據。試確定抽水時的井損及有效井半徑。 表3-21 7在承壓含水層的完整抽水井中中階

7、梯降深抽水試驗,試驗數據列于表3-22。試確定井損常數C和地層阻力系數B。 表3-22 8在某承壓水井做階梯降深抽水試驗,試根據表3-23的試驗數據,確定抽水時的井損常數C和地層阻力系數B。 表3-23 9在某承壓含水層中有一完整井,以涌水量Q=0.0058m3/s進行抽水試驗,在距抽水井10m處有一觀測孔,其觀測資料如表4-2。試用配線法求該承壓含水層的導水系數T,和貯水系數*。 表4-2 10天津第一棉織廠在第二承壓含水層中打了三口完整生產井,并在其中一口井中進行了抽水試驗,抽水量為60m3/h。在距該抽水井140米處有一觀測孔,其觀測資料如表4-3。試利用配線法求含水層導水系數T和貯水系

8、數*。 表4-3 11在某承壓含水層中有一完整井,以60m3/h流量進行抽水試驗,在抽水開始后990min時,測得五個觀測孔中的水位降深資料如表4-4所示。試根據表中的資料利用配線法計算含水層的導水系數T和貯水系數*。 表4-4 12在無限分布的承壓含水層中,有一完整井以800m3/d的流量進行抽水試驗,在距主孔100m處的觀測孔,其觀測資料如表4-5所示。試用直線法求含水層的導水系數T和貯水系數*。 表4-5 13某淺層承壓水源地進行抽水試驗,設立了四個觀測孔,在抽水后1092s時,測得各觀測孔中的水位降深如表4-6,已知井抽水量為0.018m3/s。試用直線法求含水層的導水系數T和貯水系數

9、*。 表4-6 14在江蘇北部的沖積平原上淺層承壓含水層中進行抽水試驗,抽水井的穩定流量為23m3/h,在三個觀測孔中進行了水位觀測,其觀測資料如表4-7所示。試用直線法計算含水層的導水系數T和貯水系數*。 15在某承壓含水層中進行抽水試驗,穩定流量為200m3/h,在距抽水井110m處有一觀測孔,其觀測資料如表4-7所示。試用周文德法計算該含水層的導水系數T和貯水系數*,另在表4-8中選t1=10min,t2=140min所對應的水位降深資料再用降深比值法求上述兩參數值T和*。 16已知某承壓含水層的導水系數為5000m2/d,貯水系數為310-5,現有一完整井以250m3/h定流量抽水,抽

10、水7d后停泵。試求停泵后lh和1d后距抽水井100m處觀測孔中豹剩余降深。 17某均質、各向同性承壓含水層的導水系數了T=103m2/d,貯水系數*=1.510-6,有一完整井以100m2/h定流量進行抽水試驗,在距抽水井20m處有一觀測孔自開泵就有水位觀測記錄。抽水進行一段時間后停泵,已知停泵時記得觀測孔中的水位降深為2.38m。試求:(1)停泵時間;(2)在抽水開始后360min時觀測孔中的水位降深以及水位回升高度。 表4-7 表4-8 18某淺層承壓含水層由粉細砂組成,在進行抽水試驗時由于設備關系,使井抽水量呈階梯型變化,在距抽水井37.0m處的觀測孔中觀測的資料如表4-9所示。試按式(

11、4-6)用直線法計算含水層的導水系數r和貯水系數*。 表4-9 19已知某承壓含水層通過抽水試驗求得的導水系數T為56.4m2/d,導壓系數a為9.18105m2/d。距抽水井1450m處的觀測孔在抽水8445min時,測得的水位降深為2.87m。試利用水位恢復資料驗證所求參數的可靠程度。已知井抽水量為71.45m2/h,停泵時間為6210min(誤差5)。 表4-10 20某潛水含水層厚度為31m,現有一完整井(井半徑為0.2m)以6.48m3/h抽水量量抽水,當抽到191min時停泵,而后進行水位觀測,其觀測資料如有4-10所示。試用直線法計算含水層的導水系數T和給水度。(對于潛水含水層來

12、說,當水位降深s0.1H0時,可用泰斯公式計算) 21在15題的抽水試驗中,當抽到71.25h后停泵,恢復水位的觀測資料如表4-11所示。試用水位恢復法計算含水層的導水系數T和貯水系數*。 表4-11 22某礦區用一鉆孔進行定降深的排水試驗。已知定降深為20m,井半徑為0.8m,試驗觀測資料如表4-12所示。試用配線法和直線法求含水層的導水系數T和貯水系數*。 表4-12 23已知泰斯井流中的并抽水量Q,以及同一徑向上的兩個觀測孔,它們距抽水井的距離分別為r1、r2,且r2=2r1,觀測孔1的slgt曲線的直線部分的斜率為i1,截距(延長直線于t軸交點),曲線轉直線的時間,如圖4-3所示。試在

13、理論上分析求:(1)觀測孔2的斜率i2,截距以及曲線轉直線的時間;(2)畫出觀測孔2的slgt曲線的示意圖;(3)比較求出的、值與、值,反映了什么規律? 24在第65題中,若以定流量Q=2Q進行第二次非穩定流抽水試驗,試從理論上分析求:(1)兩觀測孔的slgt曲線的直線段斜率、;(2)兩孔的slgt直線在橫軸上的截距、;(3)兩孔slgt曲線轉直線段的時間、;(4)給出兩孔的slgt曲線的示意圖;(5)分析(2)、(3)的結果在理論上反映了什么規律。 25由粗砂和極粗砂組成的承壓含水層中有一完整井,井半徑為0.115m,含水層開采厚度為33.5m。在該井中共做了8次定流量抽水試驗,每次抽水20

14、min,兩次抽水之間使水位充分恢復,其試驗數據如表4-13所示,試根據表中資料,計算抽水井的井損系數、導水系數和綜合參數。 26在某均質、各向異性的承壓含水層中有一完整抽水井和兩個觀測孔(孔1、孔2),兩孔距抽水井的距離分別為620m和395m(孔2)。若取x軸與最大主滲透方向一致,已知孔1和孔2的方向與x軸方向的夾角分別為20和88。現以23.6l/s定流量進行抽水,其觀測資料如表4-14所示。試用配線法求含水層主滲透方向上的導水系數Tx、Ty和孔1、孔2方向上的導水系數T1、T2,以及貯水系數*值。 表4-13 表4-14 27在某潛水含水層中任意布置了五口半徑為0.20m的干擾抽水井(如

15、圖5-2)。已知含水層厚30m,滲透系數為15m/d,各井的影響半徑均為500m,其它資料列于表5-1。試求1號抽水井內由于各井共同抽水而產生的水位降深。 28在承壓含水層中任意布置六口干擾抽水井(見圖5-3)示。各井之間的距離由表5-2給出。已知含水層厚20m,滲透系數為10m/d,影響半徑為1800m。設計需水量為4250m3/d。試求允許水位降深10m時的總流量。 29在厚度為8m的承壓含水層中,沿邊長l=100m的等邊三角形頂點布置三口抽水井。已知含水層的滲透系數為20m/d,影響半徑為742m。試求各井以同一流量Q=1140m3/d抽水時,兩井中間處的水位降深。 30在潛水含水層中,

16、按正方形頂點布井方式布置四口抽水井。設正方形邊長為70m,含水層平均厚13m,滲透系數為20m/d,各井半徑都為0.10m,影響半徑為100m。試求井中水位等于10m時的單井流量。 31在滲透系數為15m/d,厚度為20m的承壓含水層中,沿邊長為100m的正方形頂點布井。已知抽水井半徑為0.20m,影響半徑為300m。試求各井均以700m3/d的流量抽水而達到穩定時,(1)抽水井內的水位降深;(2)正方形中心的水位降深。 32在26m厚的潛水含水層中,沿邊長為100m的正方形頂點布置抽水井。設抽水井半徑為0.075m,含水層的滲透系數為20m/d,影響半徑為755m。試求各井以相同流量1012

17、m3/d抽水達到穩定狀態時,(1)抽水井內的水位降深;(2)兩井中間處的水位降深。 33為了降低潛水位,在半徑為10m的圓周上均勻布置八口抽水井。設抽水井半徑均為0.075m,已知:含水層厚度為13m,滲透系數為4.30m/d,影響半徑為175m。試求井內水位降深為11m時井群的總排水量。 34在半徑為50m的圓周上均勻布井,各井半徑均為0.075m。已知承壓含水層厚8m,滲透系數為20m/d,各井降深都為15m,影響半徑為750m。試求分別在圓周上均勻布置二、三、四和六口井時的單井出水量,并分析其流量變化規律。 35圖5-4所示,是為保證兩個礦井施工的降水裝置。裝置由兩個圍繞礦井井筒沿半徑r

18、=10m的圓周均勻布置的完整干擾井群組成。已知潛水含水層初始水位H0=12m,滲透系數K=50m/d,兩礦井相距l=150m,影響半徑R=575m,抽水井半徑rw=0.15m,礦井中心點允許水位降深sw=10m。 答案 一、填空題 1地層阻力系數B,影響較大; 2; 3井流量較小,大流量抽水; 4多降深穩定流抽水試驗,階梯降深抽水試驗; 5水位恢復階段,達到穩定狀態; 6降深不變,任一點降深隨時間逐漸降低,逐漸減少; 二、判斷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三、分析問答題 略 四、分析計算題 1圖解法:42h,最小二乘法:42h; 27565h,7650h; 327609h,26617h; 5044m,132m; 60.12m,14lm; 7682,720d/; 8250,150d 9107.83d,0.003; 10195d,2.4; 1111.4h,; 12666d,2.67; 131581d,2.5; 1486.4d,0.031; 15154.3d,2; 160.39m,0.16m; 170.068d,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