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教學設計與反思_第1頁
提交教學設計與反思_第2頁
提交教學設計與反思_第3頁
提交教學設計與反思_第4頁
提交教學設計與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窗體頂端 提交教學設計與反思 標題:教學設計與反思 發布時間:2012-12-17 14:38:31截止提交時間:2013-1-25 23:59:59“教學設計與反思”撰寫要求及模板 培訓期間,學員需按時提交一篇“教學設計與反思”,具體要求及模板如下:要求:1必須是原創,抄襲將記“0”分。2內容和格式必須與教學設計與反思模版要求相符合。注意事項:1請將模版復制下來,然后在word中進行編輯,注意要刪除內容說明(藍色部分),完成后再網上提交。為了保證輔導老師能清楚批閱大家的作業,請將內容全部粘到頁面上,不要以單一的附件形式上傳。2如教學設計與反思中用到圖片,上傳到編輯器時不能

2、直接粘貼,必須用插入的方式,如圖:     模板:基本信息課題第一節 原子結構作者及工作單位 陳青山中江縣職業中專學校教材分析本節是在學生已有一定原子結構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結構,從構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紹了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譜等,并圖文并茂地描述了電子云和原子軌道;在原子結構知識的基礎上,為后續介紹了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礎。盡管本節內容比較抽象,是學習難點,但作為本章的第一節,教科書從內容和形式上都比較注意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3、  通過本章的學習,學生能夠比較系統地掌握原子結構的知識,在原子水平上認識物質構成的規律,并能運用原子結構知識解釋一些化學現象。學情分析1知識技能方面在學生已有一定原子結構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結構,從構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紹了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譜等,并圖文并茂地描述了電子云和原子軌道;在原子結構知識的基礎上,為后續介紹了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礎。同時,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識,將具有指導意義。2學習能力方面從科學家探索物質構成奧秘的史實中體會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維、理論分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運用分析、推理、綜合等方法

4、,將學生感性知識上升到理論知識的高度。 教學目標1、進一步認識原子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2、知道原子核外電子的能層分布與其能量關系。3、知道原子核外電子的能級分布與其能量關系。4、掌握原子結構的構造原理,能用構造原理認識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5、能用電子排布式表示常見元素(136號)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6、充分認識原子結構理論發展的過程是一個逐步深入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原子的組成及核外電子排布規律。難點: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電子云和原子軌道。教學過程(教學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主要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很清楚地再現。

5、)教學環節教師活動預設學生行為設計意圖 一、原子概念和原子結構模型演變簡介。 講述見章圖:原子概念1公元前5世紀,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等人認為:萬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構成,即原子。219世紀初,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近代原子學說,他認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實心球體。3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制出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學元素的內在聯系,使其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成為化學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41897年英國科學家湯姆生發現了電子。51911年,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電子繞核旋轉的原子結構模型。61913年,丹麥科學家玻爾核外電子分層排布的原子結構模型720世紀20

6、年代中期,奧地利物理學家薛定諤等人以量子力學為基礎電子云模型。教師講述、學生學習化學史 ,讓學生聽后,感受到人類認識的進步。      從古代希臘哲學家留基伯和德謨克利特的樸素原子說到現代量子力學模型,人類思想中的原子結構模型經過多次演變,給我們多方面的啟迪。   二、 開天辟地原子的誕生1、 投影宇宙大爆炸圖片2、講述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現代宇宙大爆炸理論知識回顧1.原子的組成(投影圖片)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質量數A=質子數Z+中子數N2、原子結構示意圖(投影圖片)

7、3、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規律(1)先排能量低的電子層,由里往外再排能量高的電子層。(2)每一層最多容納電子數:2n2個。(3)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K層為最外層時不超過2個)。(4)次外層電子數不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不超過32個。      (以上幾條要同時滿足)思考這些規律是如何歸納出來的呢?三、能層與能級1、能層:按原子核外電子能量的差異,可以將核外電子分為不同的能層。即電子層。講述含多個電子的原子里,電子本身所具有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最低的電子,在距原子核最近的區域運動,能量高一些的電子,在距原子核遠一些的區域運動。我們把這些區域稱為電

8、子能層,由里向外,板書 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層講述鈉原子有11個電子,分布在三個不同的能層上,第一層2個電子,第二層8個電子,第三層1個電子。2、能級:同一個能層的電子,能量也可能不同,還可以把它們分成能級。用s、p、d、f等符號表示。理論研究證明,原子核外每一層所能容納的最多電子數如下:投影學生觀看。投影課本表能級的符號和所能容納的最多電子數如下:回答:1、原子核外電子的每一能層最多可容納的電子數與能層序數n存在什么關系? 2n22、不同的能層分別有多少個能級,與能層的序數n存在什么關系?K層指包含一個能級,即s能級;L層包含兩個能級,s和p能級;M層包含三個能級,s、p和d能級;

9、N層包含四個能級,s、p、d、f能級。在同一電子層里,能級按s、p、d、f的次序遞增。所含能級個數能層序數n3、s、p、d、f能級最多容納的電子數是多少?s、p、d、f可容納的電子數依次是1、3、5、7的兩倍,即為2、6、10、144、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級中所能容納的最多電子數是否相同?不同能層中的s、p、d、f能級最多能容納的電子數是相同的。5、每個能層中,能級符號的順序是?ns、np、nd、nf舉例說明:能層與能級的關系。如:樓層與樓梯,能層是樓層,能級是樓梯的階級;能層是電腦硬盤分為C、D、E、F,能級是各盤后面還有文件夾。四、構造原理與電子排布式1、構造原理:電子大多是按圖21的能級

10、順序填充的,填滿一個能級再填下一個新能級。講述能級能量的由低到高順序;電子填充順序。 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存在著能級交錯。2、電子排布式書寫方法:能層低的能級寫在左邊,即原子由里到外,不能按電子填充順序(兩個順序?)。電子數寫在能級符號右上角。同一能級,當電子排布為全充滿、半充滿或全空時,原子是比較穩定的。思考:外圍電子排布式?價電子?價電子數?外圍電子排布式書寫:沒有排滿的能級或最外面的兩個能級(一定包含最后一個電子填入的能級)。思考 多個電子的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遵循什么規律?能量最低原理鉀原子的電子排布為

11、什么是2、8、8、1而非2、8、9?學生朗讀P5最后一段話。 思考:書寫8O、14Si、7N、11Na、21Sc(鈧)、Cl、K、26Fe、20Ca、23V、28Ni、30Zn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再書寫為簡化電子排布式?(130號)總結:只能用稀有氣體符號,稀有氣體電子+外圍電子=元素的原子序數(130)書寫24Cr、29Cu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再書寫為簡化電子排布式?總結:136中只有24Cr、29Cu存在電子排布為全充滿、半充滿。書寫31Ga、33As 、35Br、36Kr的電子排布式或簡化核外電子排布式 (3036) ?總結:只能用稀有氣體符號,稀有氣體電子+外圍電子元素的

12、原子序數(3136)特例: AgKr 4d104f5s1 4f去掉 AuXe 4f145s25p65d105f6s1   外圍電子排布式4f145s25p65f去掉總結:只能用稀有氣體符號,稀有氣體電子+外圍電子元素的原子序數(3136)投影圖21要求學生記憶各能級的能量高低順序:ns<(n-2)f<(n-1)d<np(記憶)O1s22s22p4       He2s22p4 Si:1s22s22p6 3s23p2   Ne 3s23p2

13、氮N 1s22s22p3   鈉 Na 1s22s22p63s1 鈧:1s22s22p63s23p63d14s2    Ar 3d14s2氯Cl1s22s22p63s23p5K 1s22s22p63s23p64s1            鐵 26Fe 1s22s22p63s23p63d64s2 【Ar】3d64s2鉻 24Cr 1s22s22p63s23p63d54s1    Ar3d54s1&#

14、160;  銅 29Cu 1s22s22p63s23p63d104s1  Ar3d104s131Ga: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Ar3d104s24p1   外圍電子排布式3d10去掉33As: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Ar3d104s24p3    外圍電子排布式3d10去掉35Br: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   Ar3d104s24p5 

15、;   外圍電子排布式3d10去掉36Kr: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   特例: AgKr 4d104f5s1 4f去掉 AuXe 4f145s25p65d105f6s1   外圍電子排布式4f145s25p65f去掉特例: AgKr 4d104f5s1 4f去掉 AuXe 4f145s25p65d105f6s1   外圍電子排布式4f145s25p65f去掉五、課堂練習投影1、寫出136號元素的核外電子排布式或簡化核外電子排布式。2、下列符號代表一

16、些能層或能級的能量,請將它們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3下列各原子或離子的電子排布式錯誤的是( D )4、原子核外P能層和p能級可容納的最多電子數分別為( C )(1)EK    EN   EL    EM   _EKELEM EN _,(2)E3S   E2S   E4S   E1S   _E1SE2SE3SE4S _(3)E3S E3d E2P E4f 

17、  _E2PE3SE3dE4f _A、Al   1s22s22p63s23p1   B、O2- 1s22s22p6   C、Na+ 1s22s22p6        D、Si   1s22s22p2A 、32和2      B 、50和6    C、72和6      D、86和10板書設

18、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第一節   原子結構     一、開天辟地原子的誕生1.原子的組成(投影圖片)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質量數A=質子數Z+中子數N2、原子結構示意圖(投影圖片)3、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規律二、能層與能級1、能層:按原子核外電子能量的差異,可以將核外電子分為不同的能層。即電子層。2、能級:同一個能層的電子,能量也可能不同,還可以把它們分成能級。用s、p、d、f等符號表示。三、構造原理與電子排布式1、構造原理:2、電子排布式書寫方法:能層低的能級寫在左邊,即原子由里到外,不能按電子填充順序(兩

19、個順序?)。電子數寫在能級符號右上角。同一能級,當電子排布為全充滿、半充滿或全空時,原子是比較穩定的。總結:136中只有24Cr、29Cu存在電子排布為全充滿、半充滿。書寫31Ga、33As 、35Br、36Kr的電子排布式或簡化核外電子排布式 (3036) ?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學生課堂表現評價量表項目A級B級C級個人評價同學評價教師評價認真上課認真聽講,作業認真, 參與討論態度認真上課能認真聽講,作業依時完成,有參與討論上課無心聽講,經常欠交作業,極少參與討論   積極積極舉手發言,積極參與討論與交流,大量閱讀課外讀物能舉手

20、發言,有參與討論與交流,有閱讀課外讀物很少舉手,極少參與討論與交流,沒有閱讀課外讀物   自信大膽提出和別人不同的問題,大膽嘗試并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嘗試不敢提出和別人不同的問題,不敢嘗試和表達自己的想法   善于與人合作善于與人合作,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能與人合作,能接受別人的意見。缺乏與人合作的精神,難以聽進別人的意見   思維的條理性能有條理表達自己 的意見,解決問題的過程清楚,做事有計劃能表達自己的意見,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條理性差些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計劃性,條理

21、性,不能獨立解決問題   思維的創造性具有創造性思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獨立思考能用老師提供的方法解決問題,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創造性思考能力差,缺乏創造性,不能獨立解決問題   我這樣評價自己:                            &#

22、160;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師的話:  教學反思本節內容設計成學生實驗探究模式,能很好地培養學生能力,為學生提供一個很好的探究平臺,使學生學會探究的科學方法,并引導學生由表及里地深入探究客觀規律,這符合教學規律及中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能較大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