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杜威實用主義教育理論極其實踐淺談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關系_第1頁
從杜威實用主義教育理論極其實踐淺談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關系_第2頁
從杜威實用主義教育理論極其實踐淺談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關系_第3頁
從杜威實用主義教育理論極其實踐淺談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關系_第4頁
從杜威實用主義教育理論極其實踐淺談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關系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摘 要新的世紀,我國教育改革正背負著巨大的歷史使命艱難地邁著前進的步伐。在新課改的道路上,無數的教育工作者投入了自己畢生的精力和心血。他們當中,有兢兢業業親近實踐的一線老師,也有像杜威們那樣埋頭苦干默默奉獻的教育理論工作者。新課改能取得怎樣的成就,取決于他們配合的默契程度。實踐虛心接受理論的指導,理論坦然面對實踐的檢驗,這樣,我們的新課改之路方可走得長遠。關鍵詞:教育理論 教育實踐 杜威 實用主義 關系在如何有效實現教育理想目標的達成,推動教育不斷向前發展,構筑教育事業在社會中應有的地位與尊嚴等一系列問題上,不計其數的教育工作者主要圍繞兩個議題在不停地鉆研、探討著:教育實踐與教育理論。對于二者

2、之關系,人們的探索和討論更是從未停止。本拙文試圖以杜威實用主義教育理論及其實踐為例,淺要分析一下教育實踐與教育理論之關系。實踐是理論的來源之一但不是全部約翰.杜威,1859年出生于柏林頓美國新英格蘭地區佛蒙特州的一個小鎮。他在哲學、心理學、倫理學以及教育學領域樹立了一座又一座“宏偉的理論大廈”。博士畢業之后,杜威先后赴密歇根大學和芝加哥大學教授哲學、心理學等課程。1869年,他一手創辦了著名的“芝加哥大學實驗學校”,次年發表我的教育信條。此后,杜威先后發表、出版了大量教育論著。其中,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義與教育成為杜威理論最集中系統的反應。至此,杜威教育理論的核心框架基本搭建完成。從杜威實踐

3、經歷極其理論構建過程來看,實踐是理論的來源之一。他在系統完整地構建自己的教育理論之前,首先進行了扎實的實驗。到芝加哥大學任教的第三年,也就是1896年,杜威著手創辦了“芝加哥大學實驗學校”,也稱“杜威學校”。在實驗學校里,杜威根據自己的設想在課程設置、教材的選取與制定、學校管理以及教師的角色等各方面做了深入系統的實驗與探究。通過對他這段經歷的研究,我們不難發現,實驗學校中各項工作力求做到以下幾點“一是使學校和兒童的家庭生活聯系起來;二是學生應該學習現在的生活,而不僅僅為將來的成人生活做準備;三是學校成為兒童通過問題而激發好奇心的一個場所,面對挑戰的他們在那里盡可能運用自己的方法去發現結論;四是

4、應該使兒童得到訓練;五是教師牢記教學的中心是兒童而不是教材。”杜威一邊開展教育實驗,一邊將經實驗驗證的構思與觀點撰寫成教育著述,一點點搭建起自己的理論平臺。1897年,也就是實驗學校開辦的第二年,杜威發表的我的教育信條,此作被視為杜威“關于教育的綱領性著作,是杜威教育理論形成的重要標志”。在杜威大量的教育論著中,集中系統地表達了其教育理論的作品是民主主義與教育。書中論述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持續不斷的改造;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照顧兒童興趣;從做中學”等一系列杜威教育理論中標志性觀點和主張,均能在芝加哥實驗學校的活動中追尋到實踐原型。所以,單中慧老師曾說:“芝加哥大學實驗學校

5、成為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實驗室。這對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產生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民主主義與教育就是杜威的芝加哥實驗活動的產物。” 從微觀的教育實驗來看,實踐是理論的來源之一。從宏觀上講,由眾多社會實踐構成的時代背景同樣也會給理論打上時代的烙印。杜威教育理論形成之時,正是美國社會變革之際。十九世紀九十年代,隨著近代工業化的完成,美國社會面貌發生了重大變化。面對迅猛的社會變革,美國社會措手不及,許多危機隨之出現,如失業、腐敗、貧富分化等。杜威一直深切關注著這些問題,并試圖通過教育途徑來解決。“他一直所關注的,也是他所一直力求解決的”。在他寫的學校和社會里,杜威“主張把學習,包括方法和內容,用現代工業上

6、的職業化和現代工業所需要的勞工合作形式聯系起來”。社會背景對杜威理論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實踐是理論的來源之一,但不是全部。除了實踐之外,理論還有另一種產生途徑在前人理論成果基礎之上的思辨。早在杜威對教育感興趣之前,他在哲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方面就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黑格爾哲學和詹姆斯以進化論為基礎的機能心理學的影響之下,杜威經驗主義哲學逐漸形成。練就了深厚的哲學理論功底之后,在經驗主義哲學這把利器的幫助之下,杜威開始研究教育問題。所以,“一開始,杜威不是孤立地研究教育問題,而是試圖將教育、心理和哲學思想綜合起來進行研究。” 杜威第一篇教育論文教育與婦女健康發表的時間是1885年,他的教育論著應用

7、心理學:教育原理和實際引論在波士頓出版的時間是1889年兩者均早于“芝加哥大學實驗學校”的創辦時間,這些,基本上都是思辨的結果。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并接受實踐的檢驗教育理論一旦形成,便極有可能對教育實踐產生一定的影響。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理論形成、發展、成熟,在社會上流傳到一定程度,被特定的人群,尤其是之后教育實踐的執行者所接受,就很自然第會影響到之后的教育實踐。當然,影響的程度和方向取決于理論的前瞻性與科學性。杜威實用主義教育理論形成之后,在美國及全世界廣為流傳,影響深遠。那時候,美國進步主義教育運動蓬勃興起。杜威實用主義對進步主義教育實踐影響甚大。比如說進步主義者中的著名代表,“葛雷計劃”的

8、創始人沃特,他在自己的教育實踐中“試圖把學習和勞動、抽象的和實用的以及個性的和社會的等因素結合起來”。再看二十世紀美國教育改革的實踐,1918年,“中等教育改組委員會”就美國中等教育改革提出了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則的報告。報告指出,“中等教育必須以全體青年的完善和有價值的生活為宗旨”。1933年,美國教育史上開展的著名的“八年研究”計劃中,主要圍繞生活單元進行課程安排。這些,都能夠體現杜威實用主義對其產生的影響。不光過去如此,當代美國教育實踐也不例外。從美國1996年初推出的第一部國家科學課程標準和1994年發布的國家社會課程標準來看,“從杜威的課程與教學實驗中發展出來的綜合性課程以及研究性教學,

9、在當代美國已成為主流”。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理論指導實踐的過程本身也是理論接受實踐檢驗的過程。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在當時廣為流傳,尤其是在解決后來的諸多教育實際問題中,給了人們很多啟發。由此看來,杜威的教育理論有其合理之處。但是,也正是后來的教育實踐證明了杜威的教育理論不能解決所有教育問題,許多觀點也被證實行之無效,其局限性也就在實踐之中暴露出來。正確定位教育理論的作用我們承認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但是,此作用不可過分夸大。從美國二十世紀以來的教育改革來看,尤其是前期和中期這段實踐,將其主要措施、政策攤開來看,在受到實用主義影響的同時,不難發現,這一時期的教育實踐根本無法與杜威或者其他某些

10、教育理論工作者的某一教育理論完全重合。改革中的許多措施,都是針對當時具體問題而制定的一系列針對性措施,其主旨不在于創造或實踐某一理論成果,而在于在實踐中為當時的教育尋找出路。僅有部分改革措施能體現其受到了教育理論的影響,但即使是這部分改革實踐,它們與教育理論之間也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究其原因,下文試做簡要分析。首先,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二者的特性就決定了它們不會是,也不能是一一對應的關系。理論是對客觀對象的抽象概括,具有很強的主觀性,而實踐面對諸多實實在在的具體事務,以客觀性為主。最關鍵的是,實踐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時人們無法預料的。實踐之前,我們往往要參考一下理論,但具

11、體如何實踐,我們還是要針對特定問題,制定特定措施,以找到行之有效的辦法。所以,我們實踐的出發點是“如何解決問題,我們怎么做”,而不是“理論怎么說,我們怎么做”。如果嚴格按照理論亦步亦趨,那么我們很容易就會陷入教條主義的囹圄。其次,由于受客觀條件的制約,研究者自身水平好惡的影響,許多理論自身就有缺陷。它無法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無法揭示研究對象的內在規律,自然就經不起實踐的檢驗,按照這樣的理論制定出來的措施就無法指導實踐到達預期的效果。杜威企圖通過教育途徑來達到社會變革的目的,過分夸大教育的社會作用,“這本質上是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意見決定世界的變種,是典型的改良主義唯心主義史觀”。這也就使

12、得他提出的許多方案“并不切實”。 最后,從理論到實踐,中間還有許多具體的環節。如是否得到社會的認可,是否在社會上流傳開來,是否被實踐者所接受,即使接受,操作性又如何等。展雙臂,迎難而上 會有時,乘風破浪因為教育理論的科學性與規律性,它對教育實踐的指導作用我們無法忽視。另一方面,教育實踐也要守住自己的陣地,不能被五花八門的理論弄得慌了手腳,亂了方寸。新的世紀,我國教育改革正背負著巨大的歷史使命艱難地邁著前進的步伐。在新課改的道路上,無數的教育工作者投入了自己畢生的精力和心血。他們當中,有兢兢業業親近實踐的一線老師,也有像杜威們那樣埋頭苦干默默奉獻的教育理論工作者。新課改能取得怎樣的成就,取決于他們配合的默契程度。實踐虛心接受理論的指導,理論坦然面對實踐的檢驗,這樣,我們的新課改之路方可走得長遠。參考文獻【1】I.B.Depencier(1967).The History of the Laboratory School,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Quadrangle Books.pp.49、18、1921、38.【2】【6】吳世穎等主編.外國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04頁【3】單中慧,朱鏡人主編.外國教育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28頁【4】吳世穎等主編.外國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07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