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北回歸線標志_第1頁
我國的北回歸線標志_第2頁
我國的北回歸線標志_第3頁
我國的北回歸線標志_第4頁
我國的北回歸線標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我國的北回歸線標志一、“回歸沙漠帶”上的“綠洲”;235°ºN的緯線是地球上太陽直射的最北界線,稱為北回歸線,它是北溫帶和熱帶的界線。北回歸線穿過陸地的國家和地區(qū)一共有16個。它們是亞洲的中國、緬甸、印度、孟加拉國、阿曼、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沙特阿拉伯;非洲的埃及、利比亞、阿爾及利亞、馬里、毛里塔尼亞、西撒哈拉;北美洲的巴哈馬、墨西哥及大洋州的夏威夷(美國)。在南北回歸線穿過的大多數(shù)地方,尤其的大陸中、西部,由于受氣流下沉的回歸高氣壓和來自大陸的東北信風所控制,降水稀少,氣候常年干燥,形成面積廣大的沙漠帶,被稱為“回歸沙漠帶”。在北回歸線穿過的地區(qū)有橫貫北非的世界第一大沙漠撒

2、哈拉沙漠,還有阿拉伯沙漠、塔爾沙漠、馬德雷沙漠等。在南回歸線穿過的地區(qū)分布著納米布沙漠、卡拉哈里沙漠、阿塔卡馬沙漠、澳大利亞沙漠等。然而地處大陸東部的我國,由于受季風及其它因素的影響,雨量充沛,年降水量達1500mm,生長著四季常青的季雨林,常綠闊葉林,地表景觀與中西部截然不同,成為“回歸沙漠帶”上引人注目的“綠洲”。北回歸線經過我國的臺灣、廣東、廣西、云南四省區(qū),長達2000公里。北回歸線在地球上經過的16個國家和地區(qū),屬于沙漠和草原的就有12個,唯獨在經過中國的四省區(qū)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形成了北回歸線上少有的綠色地理景觀。研究這一現(xiàn)象,了解北回歸線的有關知識,對于認識北回歸線經過地區(qū)的自然

3、地界優(yōu)勢,提高環(huán)保意識,防止荒漠化,發(fā)展農業(yè)和旅游業(yè),具有重要意義。二、我國的北回歸線標志:在我國的北回歸線自東向西穿過臺灣、廣東、廣西、云南四個省區(qū),全長約2000千米。自八十年代以來,在各省、區(qū)市政府的重視下及有關專家、人士大力提議下,在1997年香港回歸之前,四個省區(qū)均建成北回歸線標志。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建立北回歸線標志,其意義十分重大。1、我國目前建立的8座北回歸線標志概況:具體地點經緯度建塔(碑)時間臺灣嘉義北回歸線標志碑嘉義縣水上鄉(xiāng)下寮村23°27'04N 120°24'4E1909年1968年重建臺灣花蓮瑞穗北回歸線標志碑花蓮縣瑞穗鄉(xiāng)舞鶴村

4、23°27'N 121°22'E廣東封開江口北回歸線標志塔封開縣江口鎮(zhèn)濱江公園23°26'29N111°28'E1984年6月廣東廣州從化北回歸線標志塔廣州從化市太平場油麻埔23°26'28N113°30'E1985年12月廣東汕頭雞籠山北回歸線標志塔汕頭市雞籠山23°26'32N116°36'E1986年6月云南墨江北回歸線標志塔墨江縣城23°26'04N101°41'E1996年廣西桂平北回歸線標志塔桂平縣石咀鎮(zhèn)

5、小汶村23°26'16N108°08'36E1997年6月云南西疇(亭形),23°1618”N、104°13E;1996年建2、 我國北回歸線標志的分布:我國北回歸線標志自東向西為花蓮、嘉義、汕頭、從化、封開、桂平、墨江(見我國北回歸線標志的分布示意圖),這七座標志以其科學性及建筑特色為祖國增添一道出色的風景線。北回歸線是太陽直射地球表面的最北緯線,也是劃分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在廣東省的汕頭、從化和封開三處地方,都建有北回歸線標志。因而,廣東是世界上建有北回歸線標志最多的省份。中國大陸最早的北回歸線標志在封開,中國大陸最東的北回歸線標志在

6、汕頭,世界最高的北回歸線標志在從化。夏至這天,北半球白天最長,黑夜最短。夏至中午,在廣東省汕頭、從化和封開三處的北回歸線標志,都可觀賞到陽光從北回歸線標志的頂部圓孔直射到地面。2004年6月21日(夏至)中午,最佳觀賞時間是:汕頭北回歸線標志是12時15.4分,從化北回歸線標志是12時27.8分,封開北回歸線標志是12時35.8分。北回歸線是地球亞熱帶與溫帶的分界線、太陽直射的最終點。北回歸線經過的地方,大部分是海洋與沙漠,只有從我國臺灣到印度恒河流域,才是綠洲。這是地球生命的綠色搖籃。腳踏熱溫兩帶 北回歸線公園夏至科普 位于從化市太平場油麻埔三架子的一塊海拔25.6米的坡地上,距廣

7、州42千米。該塔以其特殊的北回歸線地理位置得名,是目前世界上南、北回歸線上建筑高度最高、規(guī)模最大的標志塔?,F(xiàn)在我國已在臺灣嘉義、臺灣花蓮、廣東封開、廣東汕頭和廣州等地建起了北回歸線標志塔。我國是世界上設立回歸線標志塔最多的國家。 從化北回歸線標志塔塔身呈火箭形,高23.5米,占地1024平方米。主體部分由230多種共7310塊花崗巖石砌成。塔頂有一鋼球,其圓孔的垂線與塔底正中的經緯線交點相互垂直,北回歸線正從這個圓孔經過。每年夏至中午12時26分,太陽直射光線經過這個圓孔的一剎那間,人站在圓孔對著的經緯線交點時,可以不見影子。 從化北回歸線標志塔已建成公園,公園占地30公頃,將建造北回歸線經過

8、的世界上主要國家和地區(qū)共7個微縮景區(qū),還將興建天文館和自然博物館。從化北回歸線標志塔     位于從化太平鎮(zhèn)太平場,距離廣州42公里,是目前世界上南北回歸線上高度最高、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標志塔。占地面積1024平方米,塔高23.5米,塔身為火箭型,主體部分為花崗石混砌結構?;A部分為壇式,地板石的排列為八卦圖形。塔頂有一鋼球,其圓孔的垂線與塔底正中的經緯線交點相互垂直,北回歸線正從這個圓孔經過。每年夏至中午12時26分,太陽直射光線經過這個圓孔,人站這里,有立竿不見影的奇觀。    從化北回歸線標志塔現(xiàn)已建成公園,占地30公頃,將建造北回

9、歸線經過的世界上主要國家和地區(qū)共7介微縮景區(qū),還將興建天文館和自然博物館,這里將成為集科學、教育考察、旅游于一體的科學游樂園。   廣東汕頭的“北回歸線標志塔”北標窺日北回歸線標志塔,位于揭東縣地都鎮(zhèn)雞籠山南麓,是標志地理學上北回歸線經過地方的建筑物。由浮雕地球儀、北”字承重架和觀賞臺三部分組成,塔高13.6米,底壇直徑30米,每年夏至日中午十二點,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時,能透過標志塔地球儀的中軸線管,在觀賞臺中心石板上投下日影,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觀“光”。市民來到“北回歸線標志塔”旁觀測陽光通過地球儀中軸鋼管,在花崗石板上投下圓影陽光通過地球儀中軸鋼管陽光通過地球

10、儀中軸鋼管,在花崗石板上投下圓影2009年6月21日夏至,12時15分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廣東汕頭市民來到“北回歸線標志塔”旁觀測陽光通過地球儀中軸鋼管,在花崗石板上投下圓影。 潮汕的中心城市汕頭,是地球上北回歸線與海岸線相交的唯一大城市。另外兩個城市較小,分別是我國臺灣的嘉義和阿曼的首都馬斯喀特,后者雖說是首都,卻只有幾萬人口。廣東封開北回歸線標志塔封開北回歸線標志塔,位于江口鎮(zhèn)江濱公園內,是中國大陸建設的第一座北回歸線標志塔,高15米,于198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平市回歸線標志塔  一座占地2462平方米、高17.2米的北回歸線標志塔,1997年6月21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平市石

11、咀鎮(zhèn)正式落成,廣西北回歸線科普活動全面展開。這座坐落在桂平石咀鎮(zhèn)小汶村的北回歸線標志,其中部最高處有直徑六米的地球模型,繪有世界輪廓圖和地球特經緯線,中央有直徑十六公分的圓筒,上端指向天頂;模型下方的地平面,繪有廣西地圖。置身場地范圍內,會產生奇特回音的聲學效應。該標志塔的主體猶如一道彩虹托起地球,其中跨度18米、高16米的拱形建筑象征地球的磁力線,中間直徑6米的地球上有一"窺陽孔",每年夏至日正午時,太陽光可經過此孔直射地面標志的中心。這是我國第八座、廣西第一座北回歸線標志。北回歸線經過我國的臺灣、廣東、廣西、云南四省區(qū),長達2000公里。在廣西經過梧州、桂平等13個市縣

12、,全長約580公里。北回歸線在地球上經過的16個國家和地區(qū),屬于沙漠和草原的就有12個,唯獨在經過中國的四省區(qū)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形成了北回歸線上少有的綠色地理景觀。研究這一現(xiàn)象,了解北回歸線的有關知識,對于認識北回歸線經過地區(qū)的自然地界優(yōu)勢,提高環(huán)保意識,防止荒漠化,發(fā)展農業(yè)和旅游業(yè),具有重要意義。   墨江北回歸線標志園北回歸線是一條看不見、摸不著的理論線,必須根據(jù)天文測量或從地圖上查到,但它又是一條客觀存在的地理標志線。因此,世界上凡是有回歸線、赤道、極圈及本初子午線的國家或地區(qū),都很重視建立地理標志。在我國北回歸線東起臺灣、過海峽經廣東、廣西、云南四省區(qū),

13、長達2000多公里,已建立北回歸線標志塔八座,墨江北回歸線標志園是其中之一。墨江北回歸線標志園,建在2038年北回歸線上,其地理坐標為北緯23°2603.66,東經101°4118。北回歸線標志是從地球看太陽每年到達天頂?shù)淖畋本暥染€,地球赤道平面與地球公轉軌道間存在著一個約23.5°的夾角(稱為黃赤交角),在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過程中,太陽直射點會在北緯23.5°和南緯23.5°之間移動、回歸。當太陽垂直照射位于北半球的夏至日(每6月21日前后),太陽自南向北移動,然后調頭由北向南歸去,所以,每年6月21日(偶有22日),是我國24節(jié)氣中標志進

14、入夏至的日子。夏至這一天,正午的太陽是名副其實的烈日當頭,陽光垂直照射在北回歸線上,形成了立竿不見影的景觀。墨江北回歸線標志園內的標志塔,因為是建在2038年北回歸線上,所以,目前我們從"觀日孔"看太陽照到地標上的投影是稍偏南的,只有到2038年夏至日,才能看到太陽正射到地標上。從時間上看,一九九六年太陽從"觀日孔"照在地標上的時間,于6月21日13時07分出現(xiàn),一九九七年六月二十一日13時14分看到,今年除雨連綿,未能觀測到,這證明了北回歸線由北往南移動的事實。墨江北回歸線標志園,是墨江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隨著我省的經濟建設和

15、改革開放的深化,瀾滄江流域熱區(qū)開發(fā)和我省旅游業(yè)的發(fā)展,處于昆明至西雙版納旅游線路中間站口的墨江,將進一步提高自身在全省、全國的知名度,這對我縣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也將取到經濟的促進作用。 墨江北回歸線館遷糯佛寺位于景谷縣遷糯村,系清代古建筑,建于1778年。有山門、戒堂、僧房、大殿、伙房等建筑組成,規(guī)模宏偉,占地3960平方米,是云南較大的傣族小乘佛教寺院之一。大殿為三重檐歇山頂園廊式建筑,面闊三間15.5米,進深22.5米,檐下均由斗拱三層。大殿墻基有佛經故事石雕,挑檐和藻井上的木雕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已列為省級重點文物?;ㄉ徔h北回歸線標志塔。北回歸線橫貫臺灣中部。在花蓮縣境內的東海岸公路邊,豎有北回歸線標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