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取經三名僧_第1頁
西天取經三名僧_第2頁
西天取經三名僧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西天取經三名僧   唐僧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其實,佛教自西漢末年傳入中國以來,舍生忘死前往佛教誕生地天竺去求取真經的中國僧人為數不少,遠不止玄奘一人。據記載歷史上因遠赴西天取經而聞名的高僧除玄奘外,還有東晉時的法顯大師和唐代繼玄奘之后的義凈法師,他們前仆后繼,舍命求法。下面筆者就這三位高僧天竺取經的情形作些介紹和比較,以期擴大同學們視野,增加同學們的見識。  法顯  東晉僧人,俗姓龔,出身于平陽郡武陽(今山西襄丘)。3歲出家,20歲受大戒,畢生致力于佛經的研究與修行。對當時佛教界的腐朽和混亂十分不滿,

2、對因缺乏戒律經典所造成的弊病深有感觸。為改變這種狀況,決心赴天竺取經求法。隆安三年(公元339年)他以65歲的高齡揩同學慧景,道整,慧應等四人從長安出發,沿絲綢之路北線往天竺,途經張掖時又匯同另一批西行的僧人智嚴等共11人經河西走廊出玉門關,于401年到達和闐,后翻越蔥嶺進入北印度境內。期間多數同伴或中途折回,或客死他鄉。最后只剩下法顯和道整二人在印度游歷,學習。到了印度后他才知道佛經在當時的印度同樣沒有書面文字記載,全靠師傅口傳。于是他開始刻苦學習梵語,用梵文將搜尋到的經書抄錄下來。而此時他唯一的同伴道整樂居印度,不愿回國。而法顯一心想將戒律傳回祖國,便一個人繼續旅行和搜尋。409年他搭乘商

3、船來到獅子國(今斯里蘭卡)。411年自獅子國返歸中國,但遭遇暴風船破漂流至耶婆提國(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數月后再次搭乘商船泛海東行回國,412年終于回到國內。法顯回國后,不服耄老,立即著手翻譯經典。同時他還寫成了一部西行游記。這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世界名著佛國記,又稱法顯傳。這書對于后來去印度求法的人,起了很大的指導作用。對佛學的傳播,發展和研究作出了貢獻,對今天研究中外交通史中亞南亞諸國歷史,宗教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玄奘  唐初高僧,俗姓陳名 ,河南洛州人。由于幼年家貧,13歲便在洛陽出家。他天資聰穎,好學上進且志比天高。貞觀初年因博學而被譽為“佛門千

4、里駒”。當時有感于佛界的許多問題難于求得完整答案,決心效仿法顯,赴“西天”求法取經。貞觀三年(629年)玄奘不顧朝廷禁令,混雜在難民中間出了長安城,一路西行,開始了艱難的取經之旅。通過河西走廊,出玉門關,在茫茫800里沙漠中,幸虧老馬識途才走出沙漠,到達高昌,然后翻越雪山天險,輾轉進入天竺。在那爛陀寺從戒賢受學五年,后又在天竺各地游歷,講學,遍訪古剎名師,同不同學派學者辨論,才冠群芳,名震五竺,深受北印度戒日王崇敬。645年(貞觀十九年),玄奘謝絕盛情挽留,攜帶大量佛經,循絲路回國,抵達長安時,受到朝野僧俗的熱烈歡迎,還得到了唐太宗皇帝的親自接見。隨后,他在長安慈恩寺專心譯經,為古印度佛教保存

5、了大量珍貴的典籍,豐富了祖國文化。他曾將中國的音樂秦王破陣樂和老子道德經介紹給印度人民。還將西游沿途各地的風土,人情,物產,信仰和歷史傳說寫成了大唐西域記。這部書成為今天研究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中亞等地古代歷史,地理,中西交通以及考古的重要資料。  在玄奘的影響下,許多中國僧人陸續前往印度學法取經,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義凈。義凈俗姓張字文明,唐代齊州(今山東濟南)人。幼年出家,遍訪名師,專研戒律。他敬慕法顯,玄奘的業績,心生西游天竺之宏志。671年義凈只身自廣東番禺搭乘波斯船從海路赴印度取經,途經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兩年后在印度登岸。他在印度研究佛學達

6、13年之久,歷30余國。其中在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學習了十年。期間先后搜集到經書四百多部。后仍然取海路東歸回國,途中在馬來西亞留居多年。695年回到洛陽,武則天親自到宮門外迎接。此后他專心譯經,先后譯出佛典56部230卷。此外他還著述了南海寄歸內法傳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等書。記錄了眾多國家的社會,宗教,文化狀況,成為研究7世紀中外交通史的重要典籍。  綜上所述可知,法顯,玄奘,義凈都是佛學造詣深厚的得道高僧,著名的佛學家,旅行家,翻譯家。為了求經宏法這個相同的目的,不遠萬里,歷經磨難,舍命求法,憑著頑強的意志和毅力,完成了取經的使命,帶回了為數不少的經典。回國后均潛心翻譯,為佛教

7、在我國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都能根據旅途的見聞留下游記著作,成為今天研究古代中外交通,歷史地理的重要資料。他們以佛教為紐帶,推動了中印文化交流,成為古代中印友誼的使者。 “自古神州之地,輕生殉法之賓,(法)顯法師則創辟荒途,(玄)奘法師乃中開正路”。可見他們西行法顯最早,玄奘次之,義凈再次之。他們西行的路線也各不相同:法顯從陸路去海路回,繞了一個大圈;玄奘往返均走陸上絲綢之路;義凈來回都乘船走海路。最后應該著重強調的是法顯不僅是西天取經的第一人,拓荒者。他出行時,已是年屆65歲的老人。比28歲時取經的玄奘大37歲,比37歲西行的義凈大26歲。另外,玄奘西行時,東土大唐已經頗有聲威,沿途諸國的禮遇資助也非法顯時所能比擬的;法顯陸路去海路回來回不同的全新線路也更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