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過程與特點試題_第1頁
城市化過程與特點試題_第2頁
城市化過程與特點試題_第3頁
城市化過程與特點試題_第4頁
城市化過程與特點試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2.2和2.3高一地理周考 使用時間:2015年4月24日 編印者: 審定:高一地理組 一、單項選擇題(15×460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把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擴大國內需求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策略,為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開拓新空間。據此回答12題。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是()A城市的人口數量 B城市的數量C城市的用地規模 D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2下列有關“城中村”(城市郊區出現的已經轉變為以從事工商業為主的村落)的敘述正確的是()A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環境較好 B是本地人口的主要居住區C民風淳樸、治安狀況較好 D土地資源利用效率低讀19902008

2、年湖南省以及全國城市化水平比較圖,回答34題。3下列有關圖中內容的敘述,正確的是()A湖南省城市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國水平,差距還在進一步擴大B湖南省城市化目前處于后期成熟階段,城市化進程基本停滯C2008年,湖南省城市化水平與全國差距進一步縮小D全國城市化進程已進入后期成熟階段,比較平穩4導致湖南省城市化水平如圖所示的因素主要是()A沒有特大城市,缺乏大城市對周邊地區的輻射作用B資源貧乏,城市發展的后勁不足C工業化程度較低,產業結構不合理D區位優勢不明顯,交通閉塞下圖為中國臺灣城市發展過程示意圖。讀圖回答第5題。5從1950年到1989年,該地區城市發展的特征是()A東部地區發展快,西部地區發展

3、慢 B從分散到集中,出現城市群C大城市增長快,中小城市增長慢 D中部地區城市發展最快讀某地區生態園林城市模式圖,回答第6題。6下列關于圖示說法不正確的是()A生態園林城市中生態用地比重較大,因而不會產生“熱島效應”B動植物園苗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居住區環境免受直接污染C該城市的道路網布局形式可以緩解市中心區的交通擁堵狀況D外環工業倉庫集中但不連片,為城市的建設發展留有余地讀我國2007年31個省(市、區)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收入圖,回答78題。7由圖可以得出的正確推斷是()A人均GDP高的省(市、區),城市化速度快B人均GDP高的省(市、區),一般城市人口比重大C人均GDP高的省(市、區)

4、,城市化過程中環境問題嚴重D人均GDP越高的省(市、區),城鄉差別越大8結合圖和所學知識可以得出的正確判斷是()A京、津、滬、渝四個直轄市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B除直轄市外,城市化水平高的省區城市多C海南省城市化水平比四川省高,其城市人口總量比四川省小D海南省城市化水平比四川省高,其城市用地總量比四川省大工業化率是工業增加值占全部生產總值的比重,城市化率為城鎮常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下圖表示“中國和日本工業化率與城市化率發展變化過程”,讀圖回答910題。9圖中表示中國工業化率的曲線是()ABCD10曲線20世紀70年代以后呈逐漸下降趨勢的原因是()A生產力的發展B國家政策的影響C環境的惡化 D逆城

5、市化現象的出現下圖為三個城市圈20世紀不同年代人口增長示意圖。讀圖,回答1112題。11下列選項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人口自然增長特點的是()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圈80年代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12人口遷移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過程。下列推斷正確的是()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D90年代,與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較低 (2010·廣東)讀“2005年我國東部沿海某市各圈層間人口凈遷移模式圖”,完成1314題。13可知該市()A中心

6、區和近郊區為人口凈遷出區B城區邊緣區和遠郊區為人口凈遷入區C城區邊緣區人口凈遷出量最大D近郊區人口凈遷入量最大14可推測該市()A處于城市化初級階段 B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C城市“空心化”現象明顯 D城市人口規模逐漸減小15(2011·廣東)19962006年,我國城鎮人口數量年均增長4.46%,城鎮建成區面積年均增長5.23%,2006年人均建設用地面積是發達國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斷該階段我國()A城鎮建成區城鎮人口密度升高 B城鎮化水平已經超過發達國家C城鎮土地集約利用水平高于發達國家D城鎮人口增長速度滯后于城鎮空間擴張速度二、綜合題(共40分,每空3分)16城市是社會經濟發展

7、最活躍的地方。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 (1)1950年至2000年,該地區城市發展變化的特征是_、_、_。一般來說,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標志是_。 (2)與F城相比,E城的城市規模從小到大,說明_運輸對城市發展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 (3)圖2的、兩線中,反映G城人口變化特點的是_線。這說明20世紀80年代以來,G城的人口變化特點是_,其原因是存在_、_等社會經濟問題。(4)城市的迅速發展會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并對自然環境各要素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如工業廢渣中的有害物質會對土地質量產生不良影響。此外,城市的發展對自然環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響還表現在:對生物:建筑面積的擴大減少了生物的多樣

8、性;對氣溫:_; 對降水:_; 對地下水:_。(5)城市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主要表現在(多選)( )(1分)A滿足人們更多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B促進產業結構的良性變化C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擴大城鄉差別D增強規模經濟效應和集聚效應一、選擇題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周考答案D D C C B A B C B A A D D B D 16 答案(1)城市規模擴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數量增加(或出現城市群)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不斷增加 (2)公路(3)人口數量不斷下降環境污染(或交通擁擠)地價上漲(或經濟效益下降)(4)建筑面積的擴大減少了生物的多樣性溫室氣體

9、和城市廢熱排放多,出現“熱島”現象煙霧灰塵排放量大,多云霧天氣(或多酸雨)地下水的補給減少(或地下水過量開采和污染嚴重) (5)ABD12.解析第1題,城市化的標志有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面積擴大等,其中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標志。第2題,“城中村”的出現,說明這些地區從產業上已經轉變為以第二、三產業為主,但從基礎設施、居住環境上看,仍象農村,這說明該地的基礎設施不完善、土地資源利用效率較低。答案1.D 2D34.解析第3題,湖南省城市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國水平,但是差距總體呈縮小趨勢;湖南省城市化水平與全國城市化水平都處于中期加速階段。第4題,

10、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產業結構不合理是湖南省城市化進程緩慢的主要原因。答案3.C 4C5 解析結合圖表材料可知,該地區從1950年到1989年,城市數量逐漸增加,尤其是中小城市增長速度較快;就地區而言,北部和西部城市發展速度快;此外,該地區的城市發展從分散到集中,出現了以臺北為中心的城市群。答案B6 解析生態園林城市中生態用地比重較大,但由于人口集中,生產、生活等排放廢熱較多,也有“熱島效應”的存在。答案A78.解析第7題,讀圖可知,人均GDP高的省(市、區),如滬、京、津、浙、粵、遼等省,城市化水平都超過了50%,由此可說明人均GDP高的省(市、區),一般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大。第8題,讀圖可

11、知,海南省的城市化水平約為45%,四川省的城市化水平約為30%;但海南省的總人口遠遠少于四川省,因此海南省的城市人口總量比四川省要小。答案7.B 8C910.解析第9題,根據工業化率和城市化率的定義及學過的相關知識可判斷為日本的城市化率,為日本的工業化率、為中國的工業化率、為中國的城市化率。中國的工業化率高于城市化率,屬于滯后城市化,2000年中國的城市化水平是30%多一點也是重要的判斷依據。第10題,20世紀70年代以后,日本經濟發展迅速,進入后工業化社會,工業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漸下降。答案9.B 10A1112.解析第11題,據圖可知,乙城市圈80年代、甲城市圈90年代、丙城市圈9

12、0年代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平均低于1%,屬于低自然增長率,故選項A正確。第12題,丙城市圈人口自然增長率低,應該位于發達國家或地區,其城市化速度慢,城市化水平較高;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較快,與丙城市圈相比,90年代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應為發展中國家,其城市化水平較發達國家低,故D項正確。答案11.A 12D1314.解析第13題,城市中心區遷出人口18.1萬12.4萬0.2萬30.7萬,沒有人口遷入;城區邊緣區遷出人口23.3萬人,遷入人口12.4萬0.28萬12.68萬;近郊區遷入人口23.3萬18.1萬6.1萬47.5萬,沒有人口遷出;遠郊區遷入人口0.2萬,遷出人口6.1萬0.28萬6.38萬。故D選項正確。第14題,由于城市規模的擴大,致使環境污染、交通擁擠等,產生一系列城市化問題,大量人口遷往郊區,產生郊區城市化,故B項正確;我國城市化處于加速階段,A項錯誤;我國目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