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試論儒家倫理思想對我國社會利益調節的意義 11-06-13 15:25:00 作者:向達江溶 編輯:studa090420 論文關鍵詞儒家倫理思想利益問題調節 論文內容提要社會利益問題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社會利益分配不均日益凸顯,社會利益問題調節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我國改革的成敗。先秦儒家最早對社會利益問題進行了探討,并
2、始終處于中國幾千年文明的主流地位,先秦儒家倫理思想對于我國當下社會利益的調節具有積極的意義。 馬克思曾說過:“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個人或集團為了追求更好的生存發展條件而紛紛傾向謀求更大的利益,而利益在一定條件和一定程度上是有限的,如果缺乏相關的因素制約和協調,那么利益矛盾將不可避免。如何調節利益矛盾就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了,儒家思想倡導人們在追求利益的過程中要堅持見利思義,以義為上的原則,這也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價值取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儒家思想尤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吸收其積極合理的成分具有重要的意義
3、。 一、當前我國的社會利益問題 中國改革開放已經30年了,在物質領域和精神領域帶給人們極大的享受。但是讓人興奮的同時也讓人充滿了不少的憂慮,生態失衡、貧富差距懸殊、社會不公平、人情關系淡漠、富人不仁而這些現象都是無不與利益相聯系的。那么到底何為利益?利益的本質是什么?我國當前利益矛盾的現狀如何?這些都是本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利益及其本質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馬克思也曾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只要
4、有人存在的地方,利益無處不在。關于利益的含義在國內有著不同的看法,有的人將利益規定為好處,個人利益稱為個人好處,集體利益稱為集體好處。我個人認為將利益定義為好處不太恰當,因為好處的外延大于利益的實際意義。將利益定義為需要更為合理,只有當個人或集體對某種利益潛在對象有需要的時候,它才能夠成為利益,否則不管其好處有多大那也是無濟于事。舉個例子,饅頭對于一個很饑餓的人而言是他的需要,當然也是好處,因為饅頭能夠滿足其食欲的需要,如果沒有這些饅頭,他的利益將會受到損失。饅頭對于一個很飽的人而言是好處但不是利益,如果沒有這些饅頭,他的利益不會受到任何的損失。所以,利益是好處,但好處未必是利益,離開一定的條
5、件談利益,那就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 “利益是人們通過社會關系表現出來的不同需要,這一定義反映出了利益的三大構成要素:利益主體、利益客體和利益中介。“利益是社會化的需要,人們通過一定的利益關系表現出來的需要。利益在本質上屬于社會關系的范疇。社會主體維持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只有通過對社會勞動產品的占有和享有才能實現,社會主體與社會勞動產品的這種對立統一關系就是利益”。這是馬克思對利益本質的科學闡述。 (二)當前我國社會利益問題的現狀 隨著改革的縱深推進,社會
6、利益問題日益凸顯并逐漸擴大化。因為改革的過程本身就是社會利益的再調整和再分配的過程。有些利益主體在改革當中成為既得利益者;相反,另外某些利益主體卻成為利益的缺失者。于是既得利益者與利益喪失者之間勢必要產生利益的矛盾沖突,即利益問題。而這些利益問題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首先,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問題。這是我國當前社會利益關系和矛盾中最突出的問題。貧富差距在我國主要體現在社會主體之間的收人差距懸殊,基尼系數遠遠高于國際替戒線。這不是一個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在改革的過程中,我們允許一部分先富,以期達到先富帶動后富。但是事實往往與人們的愿望相背離。在先
7、富的人當中有一部分人不是通過正常途徑致富,他們鉆取法律的“漏洞”,投機取巧,一夜暴富。這種情況更加劇了社會貧富分化狀況,更導致全社會的普遍仇富心理。這不僅成為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 其次,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之間的矛盾對立日趨激化。當前的社會是一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但一些人卻理解成為以利益為中心。一些人為了個人的利益實現,而不擇手段甚至不惜犧牲他人的利益或集體的利益來滿足個人的私利,違背了法律和道義原則。事實上,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維護集體利益的同時能夠使個人利益得到進步和發展,滿足個人利益的時候集體利益也能夠獲得一
8、定程度的實現。任何過分推崇或者弱化其中之一的行為都會阻礙社會的發展,最終引起利益矛盾的興起。“三鹿事件”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再次,階級階層之間的利益矛盾沖突顯現。我國社會的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內部分別發生了變化,工人階級內部分化成企業主和雇傭工人,農民階級也分化成雇主與農民工,種養殖農民。為了爭奪利益,互相之間產生了巨大的利益問題,企業主和雇主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盡量壓低被雇者的待遇,拒不改善生產條件,而雇傭工人為了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能夠提升自身生存條件和生活水平從而要求雇主改善待遇。由此,階級階層利益矛盾產生。
9、60; 最后,公權被濫用于謀取私利致使社會利益沖突不斷。公共權力是廣大人民群眾所賦予的,本應當為社會的公共利益服務。然而有些“父母官,乳卻是濫用公權謀取不正當利益導致群眾不信任政府,視之如洪水猛獸,形成干群對立狀態。在近幾年來全國的信訪案件中,有相當一部分涉及到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這些由執法和司法所引起的利益問題要比一般的利益問題更為難以解決。 二、儒家倫理思想的重要內涵 1.仁者“愛人”。仁者“愛人”是孔子的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孔子在回答什么是仁時,就明確指出愛人就是仁,“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仁愛思想
10、是形成和發展儒家重義輕利思想的基礎和前提。“愛人”是以尊重他人為先,尊重他人的榮譽,然后才會關心人,愛護人和幫助人。“仁”同樣與“愛人”的精神內涵本質上是一致的。“克己復禮為仁”是孔子對“仁”的思想的進一步深化,“仁”不僅要“愛人”,還要來時刻約束自己,避免因自身爭取利益的時候而損害別人的利益,一切以“仁義”為先。孔子還將“忠恕”作為施行“愛人”的一種手段。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這是提倡人們愛護他人的利益,更要愛護社會的公共利益,不能夠隨心所欲。正是基于仁愛的思想,儒家才提出了“見利思義,以義為上”的
11、思想價值觀,這對當前我國的利益調節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2.見利思義。見利思義是孔子以“仁”為核心的價值觀的基本特點,也是我國利益調節應當借鑒的主要方面。“義”主要指道義,仁義以及一切自然法原則。“義者,宜也”(禮記·中庸),“義,人之正路也”(孟子·離婁下),這兩句都指出了人們日常言行要符合一定的規定,否則那就不是“義”的范疇。“利”在儒家學派中是指個人的私利。孔子并不反對通過正當途徑追求富貴。孔子曾說過:“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論語·里仁)。同時他還明確指出“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
12、,吾亦為之”(論語·述而),說明他是贊成合理獲得財富的,即在崇尚義的前提下獲取利。所以先秦儒家學派并不是一味否認“利”。 3.反對自私自利,損害公共利益的不道德行為。這也是儒家義利思想中重要的準則。孔子堅決反對不顧仁義道德,拼命追逐個人富貴利祿的行徑,如他在論語·述而中所指出“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不遵守道義卻富貴了,這對我來說跟浮云沒有什么差別。孟子也指出:“上下交征利而國家危矣。”即如果國家上下臣民都去追求個人的私利,那么作為公共利益體現的國家就危險。這句話最現實地說明了追求私利的危害性。荀子也極為反對為了個人的私利
13、而互相爭斗的行為:“人之有斗,何哉?我甚丑之。”同時他又指出“保利棄義謂之至賊”。那么賊在此當可謂是道德淪喪的人的代名詞,這也就把自私自利歸結為最大的不道德。 11-06-13 15:25:00 作者:向達江溶 編輯:studa090420 由此可見,先秦儒家倫理思想所推崇的是“仁、義、禮、智、信”等精神價值思想觀念,提倡一個“善”的和諧社會,實質就是形成秩序性的社會,同時強調人們共同的信奉和遵守,來共同維
14、護良好的社會運行狀態。 三、儒家倫理思想在我國社會利益調節中的意義 社會利益的調節主要依靠三大手段:政治、法律和道德。政治和法律手段是帶有一定的強制性,而道德手段是一種帶有柔性的調節手段,以預防為主,強調道德的感化和教育作用。儒家倫理的調節就屬于道德調節范疇。 首先,儒家倫理思想對于個人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第一,提高個人的內在素養和品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追求利益和金錢成為大多數人的目標,致使拜金主義和個人主義盛行,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社會的影響都是有害的。儒家倫理思想強調了
15、“仁愛”之心,就是要求人們對別人、對社會懷有一顆熱愛的心,一顆感恩的心,以社會的共同的目標為先,克服自私自利的思想,改變追求利益的人生價值目標,不斷提升自我的內在道德素養和行為修養,做一個脫離低級趣味,有著崇高道德和理想的人。 第二,形成自我的良好價值觀,充分實現個人的良好價值取向。儒家倫理價值觀強調和推崇“見利思義”,“以義為上”的倫理價值思想。孔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荀子也指出:“雖王公士大夫之子孫也,不能屬于禮義,則歸之庶人。雖庶人之子孫也,積文學,正身行,能屬于禮義,則歸之卿相士大夫也。”(荀子
16、3;王制)都充分說明義的重要性。個人的價值體現不在于個人從社會上獲取了多少,而在于個人為社會和他人奉獻了多少。儒家倫理價值觀中“義為上,見利思義”有著其自身獨特的理論價值,如果運用這些正確的倫理價值思想對個人進行正常的調節、引導和勸誡,則是有助于個人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的。 第三,有利于保持個人人格魅力的獨特性。在一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如果能夠自覺抵御“糖衣炮彈”和“腐朽作風思想”的侵蝕,則是個人人格魅力的獨特個性的發揮。然而事實上并非如此,眾多下馬官員都是由于濫用社會公權來撈取私利,忘記了“仁義”道德。董仲舒曾說“正其誼不謀其利
17、,明其道不計其功”(漢書·董仲舒傳)就告誡我們要遵守道義。因此,能夠真正將遵守道義運用至實踐中去,不愧為個人人格的良好體現,就是猶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蓮一樣,清清白白。 其次,儒家倫理道德的調節對社會有著積極的作用。第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內驅動力。任何形式的社會利益矛盾對和諧社會的構建都是具有或大或小的阻力的。以社會的貧富差距所導致的利益矛盾為例,貧富差距的拉大是由于富裕的人靠中國的社會轉型,炒股,炒房產,以及社會財富分配的不均衡轉移財富而致富的,但是,富人卻沒有把集中的財富捐獻給社會,且有不少“為富不仁”的人,只能算是物質上的富人,而不能
18、算是精神層面的富人,導致窮人因此而產生仇富心理。所以利用儒家倫理調節就是要教育富人“富且仁”,靠富人主動為社會重新分配財富。真正的富人必須是拼命掙錢,拼命省錢,拼命捐錢。富人應仁愛窮人,幫助窮人脫貧致富,這也是鄧小平的設想和愿望。所以一個社會的和諧程度在于社會的貧富差距的程度,而貧富差距程度關鍵在于富人的仁愛程度。因此,儒家倫理對于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二,是深化改革的有效推動力。改革是社會利益再分配的過程,必然有既得利益者,又有利益的喪失者。既得利益者贊成社會的改革,而改革利益的缺失者卻是反對改革的深人發展的。如社會的階級階層分化所引發的利益矛盾,雇主和雇傭工人原來同處于一個社會階層中,而改革卻使得階層分化,進而產生利益的矛盾,儒家倫理思想倡導相互之間的仁愛以及以義制利,促使矛盾雙方相互讓步,達成雙贏,既得利益者利用自身的仁愛之心轉讓一部分利益于利益喪失者,進而進行深人改革的發展。同時社會腐敗的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業模具技術改造項目質量保證及風險預防補充協議
- 文化旅游私募基金認購及項目合作協議
- 《楓葉林的傳說》課件
- 《氣管插管技巧》課件
- 《中國繪畫》課件
- 《環保包裝技術》課件
- 《有效的風險管理》課件
- 典農河南環水系段綜合治理工程報告表
- 學校信息員培訓
- 通信施工新人培訓體系構建
- 2025年蚌埠市龍子湖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招聘2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浙江高考地理二輪專題考點4 天體觀測 (課件)
- 2025-2030不粘鍋市場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螺栓連接在橫向振動下的松動機制與力學分析
- 101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9個必考點】(必考點分類集訓)(人教版2024)(原卷版)
- 大型心血管造影系統及其DSA質量控制
- (高清版)DB33∕T 386-2013 內河航道工程質量檢驗規范
- 鋁加工深井鑄造培訓
-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應用指南
- 無人機噴灑系統設計-全面剖析
- 人工智能安全監控系統開發協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