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附表1:*省2011年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區資金申請匯總表 單位:萬元 序號示范區所涉及的鄉(鄉)、縣(市、市)名稱所屬流域示范區所涉及的村莊名稱和數量示范區面積(畝)總人口(人)農戶數量(戶)主要環境問題項目類型建設內容預期目標起止日期(年月)投資需求備注合計(萬元)市州財政配套資金(萬元)縣(市、市)財政配套資金(萬元)其它自籌資金(萬元)1郴州市*縣*鄉珠江流域武水河大塘11023.017775071.飲用水源地安全問題;2生活污水污染問題;3生活垃圾污染問題;4.畜禽養殖污染問題。綜合1.農村飲用水源地環境治理工程;2.農村生活污水綜合治理工程;3.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及處理工程。
2、1.村民飲用水衛生合格率90%;2.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80%;3.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80%;2011.32012.12192.1446.11 11.53 2界頭2722.055718286.2220.69 5.17 3龍家1537.068322194.2322.62 5.65 4黃壽灣3149.01375376170.9141.02 10.25 5寺灣5868.01300352170.9141.02 10.25 6村頭2939.0975267146.1735.08 8.77 7新塘9990.01508440185.7544.58 11.15 8莊村5191.056815786.2220.69
3、 5.17 合計42419.0874325021132.55271.8167.95填表說明:1、示范區名單按優先支持順序填列。2、示范區所在地,按市、縣、鄉鎮全稱逐級填寫。3、所屬流域區域,按國辦發200911號文件中明確的“淮河、海河、遼河、太湖、巢湖、滇池、松花江、三峽庫區及其上游、南水北調水源地及沿線等水污染防治重點流域、區域”填列所屬干流并標明支流名稱。不屬上述范圍的,按實際情況填列。4、項目類型,流域治理和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簡稱“飲水”,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簡稱“生活”,畜禽水產養殖污染治理簡稱“畜禽”,綜合整治簡稱“綜合”。5、建設內容,簡要概述技術工藝、處理規模等。6、預期目標,
4、按附件中要求的不同類型綜合整治項目目標要求分別填列,且相關指標不得低于指南要求的最低限值。7、問題特別嚴重的村莊,在備注欄中標注“嚴重”。8、“其他自籌資金”投入需說明具體來源及金額。文檔可自由編輯打印附表2:湖南省2011年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區項目申請報告基本情況示范區名稱郴州市*縣*鄉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區包含連片村莊數量、名稱大塘村、界頭村、龍家村、黃壽灣村、村頭村、寺灣村、新塘村、莊村共8個行政村所在地湖南省郴州市*縣*鄉人口(人)、戶數(戶)、面積(畝)人口:8743人;戶數:2502戶,轄區面積:42419余畝,耕地面積:5770畝,林地面積:36300畝農民年人均純收入
5、(元/年)農民年人均純收入:4720元/年自然生態條件(在相應選項上打“”)平原 丘陵或山市 凍土層村莊的主要產業結構經濟林種植和養殖業作為主導產業主要環境問題及原因1、長河水庫水源區域每天污水產量大約786.87噸。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流入水庫,流入農田、水塘或直接滲入地下。使當地地表水水質嚴重下降。2、長河水庫水源區域生活垃圾以廚房垃圾為主,約占50%左右,塑料類垃圾約占15%,其它約占35%。據有關資料及現場調查了解,項目區內人均生活垃圾產量約為0.70.8kg/d(濕基),每日總產量約為4876.2-5572.8kg。3、到2010年底,全鎮農村還有68%左右的人口尚未得到安全飲用水保障
6、。引起以上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如下:(1)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的萎縮我國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中,生活廢水、生活垃圾(廚房垃圾)經適當處理后幾乎都成了農肥重新用于農業生產。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費時費力的傳統農業耕作方式日漸萎縮,各種化肥逐步代替了傳統農肥,因而生活廢水、垃圾就成了無用之物被隨意排放和丟棄。(2)農村生活的城鎮化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富裕起來的農民生活消費模式逐漸城鎮化。在農村的日常生活中,村民大量使用化學洗滌用品及各種帶有包裝的生活物資,導致生活污水及垃圾的大量產生。尤其是難以降解的生活垃圾,長期以來得不到有效處理,致使農村“臟、亂、差”現象非常嚴重。
7、(3)農村基礎設施薄弱、污染防治管理體系未建立完善雖然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早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視,但由于種種原因,農村環保欠帳太多,不論從環保處理設施還是管理手段都嚴重缺失。再加上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技術復雜、投入資金大,缺乏專業人才等等原因,使得農村環境污染成了阻礙農村社會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擬采取的主要措施飲水:長河水庫水源區域8個行政連片村集中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包括飲用水水源地排污口拆除、截污及隔離設施建設、標志設置的規模、類型等):污水:長河水庫水源區域8個行政村集中的情況,以村組為單位在村莊集中范圍內埋設排污管道,把流入這些村的地面雨污水及村民的生活污水進行分流,生活污水統一納入到
8、排污網管,最后進入污水處理池,經過處理再排出。主要有自然生態處理法,即人工濕地法。垃圾:生活垃圾收集處理按“戶分組組收集村集中鎮轉運縣處理”的模式進行設計。加快農村環衛保潔隊伍建設,村莊每500人口配備一名保潔員,建立起相對固定的清掃保潔隊伍,并配備必要的垃圾收集工具和垃圾轉運車輛,采取“戶前三包”、村規民約和專業保潔相結合的辦法。預期目標1、 村民飲用水衛生合格率90%2、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80%3、 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80%進度安排工程進度具體安排:2011年3月2011年5月,成立領導小組,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形成組織結構,立項申請,編訂可研報告)2011年6月2011年8月底,勘探和
9、施工圖設計;2011年9月2012年6月底,土建施工;2012年7月2012年10月底,設備及器材安裝、單項試運行;2012年10月2012年12月底,調試運行,項目竣工驗收。已開展工作一、建成生活垃圾處理垃圾中轉站1座,規格為3.5m×2.5m×2.6m,分上下兩層,為磚混結構,外貼白色墻面瓷磚。固定式永久性垃圾收集池20座。二、污水塘治理工程。建設1.2米高的污水塘護欄120m。建設占地5畝水平潛流人工濕地處理系統一套。污水排放溝:人工濕地黃家田河,總長1250米。三、建立水源保護區標志牌。規格:底座長4米、寬1米、高1。2米;標志區域長3。5米、寬0。8米、高2。4米
10、。磚混結構,外貼大理石。投資需求一、 項目總投資:1132.55萬元。(一) 飲用水環境保護工程142.12萬元。(二) 生活污水處理工程789.40萬元。(三) 生活垃圾污染治理工程119.00萬元。(四) 其他費用82.03萬元;其中宣傳費:40.00萬元,管理費:10.51萬元,勘察設計費:31.52萬元。以上(一)+(二)+(三)+(四)=142.12+789.40+119.00+82.03=1132.55萬元二、 項目投資資金來源 本項目總投資1132.55萬元,其中申請中央財政專項資金566.275萬元,占50%,不足部分由省級財政配套金額為226.51萬元,占總金額的20%,剩余
11、部分339.765萬元,占總金額30%,由郴州市及*縣自籌??h(區、市)人民政府意見:同意項目申報,我縣承諾按要求對項目配套足額的地方資金以保證治理項目的順利實施,對*鄉的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資金使用我縣將實行財政專戶管理,??顚S?。確保*鄉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區項目的按期完成,實現改善農村環境的目標。 *縣人民政府(公章) 2011 年 3 月 16 日 附表3-1:湖南省2011年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項目村莊申請報告基本情況村莊名稱大塘村所在地湖南省郴州市*縣*鄉人口(人)、戶數(戶)、面積(畝)人口:1777人;戶數:507戶,轄區面積:11023余畝,耕地面積:1159畝,林地
12、面積:9800畝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元/年)農民年人均純收入:5050.3元/年自然生態條件(在相應選項上打“”)平原 丘陵或山市 凍土層村莊的主要產業結構經濟林種植和養殖業作為主導產業主要環境問題及原因1、大塘村每天污水產量大約159.93噸。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流入水庫,流入農田、水塘或直接滲入地下。使當地地表水水質嚴重下降。2、大塘村生活垃圾以廚房垃圾為主,約占50%左右,塑料類垃圾約占15%,其它約占35%。據有關資料及現場調查了解,項目區內人均生活垃圾產量約為0.70.8kg/d(濕基),每日總產量約為1243.9-1421.6kg。3、大塘村飲用水主要采用獨戶井水的方式供水。引起以上環
13、境問題的主要原因如下:(1)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的萎縮我國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中,生活廢水、生活垃圾(廚房垃圾)經適當處理后幾乎都成了農肥重新用于農業生產。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費時費力的傳統農業耕作方式日漸萎縮,各種化肥逐步代替了傳統農肥,因而生活廢水、垃圾就成了無用之物被隨意排放和丟棄。(2)農村生活的城鎮化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富裕起來的農民生活消費模式逐漸城鎮化。在農村的日常生活中,村民大量使用化學洗滌用品及各種帶有包裝的生活物資,導致生活污水及垃圾的大量產生。尤其是難以降解的生活垃圾,長期以來得不到有效處理,致使農村“臟、亂、差”現象非常嚴重。(3)農村基
14、礎設施薄弱、污染防治管理體系未建立完善雖然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早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視,但由于種種原因,農村環保欠帳太多,不論從環保處理設施還是管理手段都嚴重缺失。再加上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技術復雜、投入資金大,缺乏專業人才等等原因,使得農村環境污染成了阻礙農村社會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擬采取的主要措施飲水:行政連片村分散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包括飲用水水源地排污口拆除、截污及隔離設施建設、標志設置的規模、類型等):污水:行政村集中的情況,以村組為單位在村莊集中范圍內埋設排污管道,把流入這些村的地面雨污水及村民的生活污水進行分流,生活污水統一納入到排污網管,最后進入污水處理池,經過處理再排出。主要有
15、污水處理站,即生物濾池工藝。垃圾:生活垃圾收集處理按“戶分組組收集村集中鎮轉運縣處理”的模式進行設計。加快農村環衛保潔隊伍建設,村莊每500人口配備一名保潔員,建立起相對固定的清掃保潔隊伍,并配備必要的垃圾收集工具和垃圾轉運車輛,采取“戶前三包”、村規民約和專業保潔相結合的辦法。預期目標4、 村民飲用水衛生合格率90%5、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80%6、 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80%進度安排工程進度具體安排:2011年3月2011年5月,成立領導小組,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形成組織結構,立項申請,編訂可研報告)2011年6月2011年8月底,勘探和施工圖設計;2011年9月2012年6月底,土建施工;
16、2012年7月2012年10月底,設備及器材安裝、單項試運行;2012年10月2012年12月底,調試運行,項目竣工驗收。已開展工作投資需求縣(區、市)人民政府意見:同意項目申報,我縣承諾按要求對項目配套足額的地方資金以保證治理項目的順利實施,對*鄉的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資金使用我縣將實行財政專戶管理,專款專用。確保*鄉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區項目的按期完成,實現改善農村環境的目標。 *縣人民政府(公章) 2011 年 3 月 16 日 村莊所在地縣(區、市)人民政府意見: 附表3-2:湖南省2011年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項目村莊申請報告基本情況村莊名稱界頭村所在地湖南省郴州市*縣*鄉人
17、口(人)、戶數(戶)、面積(畝)人口:557人;戶數:182戶,轄區面積:2722.0余畝,耕地面積:389畝,林地面積:2300畝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元/年)農民年人均純收入:4898.3元/年自然生態條件(在相應選項上打“”)平原 丘陵或山市 凍土層村莊的主要產業結構經濟林種植和養殖業作為主導產業主要環境問題及原因1、界頭村每天污水產量大約50.13噸。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流入水庫,流入農田、水塘或直接滲入地下。使當地地表水水質嚴重下降。2、界頭村生活垃圾以廚房垃圾為主,約占50%左右,塑料類垃圾約占15%,其它約占35%。據有關資料及現場調查了解,項目區內人均生活垃圾產量約為0.70.8kg
18、/d(濕基),每日總產量約為389.9-445.6kg。3、界頭村飲用水主要采用村組集體自來水的方式供水。引起以上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如下:(1)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的萎縮我國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中,生活廢水、生活垃圾(廚房垃圾)經適當處理后幾乎都成了農肥重新用于農業生產。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費時費力的傳統農業耕作方式日漸萎縮,各種化肥逐步代替了傳統農肥,因而生活廢水、垃圾就成了無用之物被隨意排放和丟棄。(2)農村生活的城鎮化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富裕起來的農民生活消費模式逐漸城鎮化。在農村的日常生活中,村民大量使用化學洗滌用品及各種帶有包裝的生活物資,導致生活污水
19、及垃圾的大量產生。尤其是難以降解的生活垃圾,長期以來得不到有效處理,致使農村“臟、亂、差”現象非常嚴重。(3)農村基礎設施薄弱、污染防治管理體系未建立完善雖然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早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視,但由于種種原因,農村環保欠帳太多,不論從環保處理設施還是管理手段都嚴重缺失。再加上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技術復雜、投入資金大,缺乏專業人才等等原因,使得農村環境污染成了阻礙農村社會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擬采取的主要措施飲水:行政連片村集中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包括飲用水水源地排污口拆除、截污及隔離設施建設、標志設置的規模、類型等):污水:行政村集中的情況,以村組為單位在村莊集中范圍內埋設排污管道,把流
20、入這些村的地面雨污水及村民的生活污水進行分流,生活污水統一納入到排污網管,最后進入污水處理池,經過處理再排出。主要有自然生態處理法,即人工濕地法。垃圾:生活垃圾收集處理按“戶分組組收集村集中鎮轉運縣處理”的模式進行設計。加快農村環衛保潔隊伍建設,村莊每500人口配備一名保潔員,建立起相對固定的清掃保潔隊伍,并配備必要的垃圾收集工具和垃圾轉運車輛,采取“戶前三包”、村規民約和專業保潔相結合的辦法。預期目標村民飲用水衛生合格率9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80%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80%進度安排工程進度具體安排:2011年3月2011年5月,成立領導小組,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形成組織結構,立項申請,編訂可
21、研報告)2011年6月2011年8月底,勘探和施工圖設計;2011年9月2012年6月底,土建施工;2012年7月2012年10月底,設備及器材安裝、單項試運行;2012年10月2012年12月底,調試運行,項目竣工驗收。已開展工作投資需求縣(區、市)人民政府意見:同意項目申報,我縣承諾按要求對項目配套足額的地方資金以保證治理項目的順利實施,對*鄉的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資金使用我縣將實行財政專戶管理,專款專用。確保*鄉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區項目的按期完成,實現改善農村環境的目標。 *縣人民政府(公章) 2011 年 3 月 16 日 附表3-3:湖南省2011年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項目
22、村莊申請報告基本情況村莊名稱龍家村所在地湖南省郴州市*縣*鄉人口(人)、戶數(戶)、面積(畝)人口:683人;戶數:221戶,轄區面積:1537余畝,耕地面積:503畝,林地面積:1000畝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元/年)農民年人均純收入:4509.4元/年自然生態條件(在相應選項上打“”)平原 丘陵或山市 凍土層村莊的主要產業結構經濟林種植和養殖業作為主導產業主要環境問題及原因1、龍家村每天污水產量大約61.47噸。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流入水庫,流入農田、水塘或直接滲入地下。使當地地表水水質嚴重下降。2、龍家村生活垃圾以廚房垃圾為主,約占50%左右,塑料類垃圾約占15%,其它約占35%。據有關資料及
23、現場調查了解,項目區內人均生活垃圾產量約為0.70.8kg/d(濕基),每日總產量約為478.1-546.4kg。3、龍家村飲用水主要采用公用井水的方式供水。引起以上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如下:(1)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的萎縮我國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中,生活廢水、生活垃圾(廚房垃圾)經適當處理后幾乎都成了農肥重新用于農業生產。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費時費力的傳統農業耕作方式日漸萎縮,各種化肥逐步代替了傳統農肥,因而生活廢水、垃圾就成了無用之物被隨意排放和丟棄。(2)農村生活的城鎮化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富裕起來的農民生活消費模式逐漸城鎮化。在農村的日常生活中,村民大量使
24、用化學洗滌用品及各種帶有包裝的生活物資,導致生活污水及垃圾的大量產生。尤其是難以降解的生活垃圾,長期以來得不到有效處理,致使農村“臟、亂、差”現象非常嚴重。(3)農村基礎設施薄弱、污染防治管理體系未建立完善雖然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早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視,但由于種種原因,農村環保欠帳太多,不論從環保處理設施還是管理手段都嚴重缺失。再加上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技術復雜、投入資金大,缺乏專業人才等等原因,使得農村環境污染成了阻礙農村社會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擬采取的主要措施飲水:行政連片村集中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包括飲用水水源地排污口拆除、截污及隔離設施建設、標志設置的規模、類型等):污水:行政村集中的
25、情況,以村組為單位在村莊集中范圍內埋設排污管道,把流入這些村的地面雨污水及村民的生活污水進行分流,生活污水統一納入到排污網管,最后進入污水處理池,經過處理再排出。主要有自然生態處理法,即人工濕地法。垃圾:生活垃圾收集處理按“戶分組組收集村集中鎮轉運縣處理”的模式進行設計。加快農村環衛保潔隊伍建設,村莊每500人口配備一名保潔員,建立起相對固定的清掃保潔隊伍,并配備必要的垃圾收集工具和垃圾轉運車輛,采取“戶前三包”、村規民約和專業保潔相結合的辦法。預期目標村民飲用水衛生合格率9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80%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80%進度安排工程進度具體安排:2011年3月2011年5月,成立領導小
26、組,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形成組織結構,立項申請,編訂可研報告)2011年6月2011年8月底,勘探和施工圖設計;2011年9月2012年6月底,土建施工;2012年7月2012年10月底,設備及器材安裝、單項試運行;2012年10月2012年12月底,調試運行,項目竣工驗收。已開展工作投資需求縣(區、市)人民政府意見:同意項目申報,我縣承諾按要求對項目配套足額的地方資金以保證治理項目的順利實施,對*鄉的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資金使用我縣將實行財政專戶管理,專款專用。確保*鄉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區項目的按期完成,實現改善農村環境的目標。 *縣人民政府(公章) 2011 年 3 月 16 日 附表
27、3-4:湖南省2011年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項目村莊申請報告基本情況村莊名稱黃壽灣村所在地湖南省郴州市*縣*鄉人口(人)、戶數(戶)、面積(畝)人口:1375人;戶數:376戶,轄區面積:3149余畝,耕地面積:998畝,林地面積:2100畝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元/年)農民年人均純收入:4681.3元/年自然生態條件(在相應選項上打“”)平原 丘陵或山市 凍土層村莊的主要產業結構經濟林種植和養殖業作為主導產業主要環境問題及原因1、黃壽灣村每天污水產量大約123.75噸。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流入水庫,流入農田、水塘或直接滲入地下。使當地地表水水質嚴重下降。2、黃壽灣村生活垃圾以廚房垃圾為主,約占
28、50%左右,塑料類垃圾約占15%,其它約占35%。據有關資料及現場調查了解,項目區內人均生活垃圾產量約為0.70.8kg/d(濕基),每日總產量約為962.5-1100kg。3、黃壽灣村飲用水主要采用公用井水的方式供水。引起以上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如下:(1)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的萎縮我國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中,生活廢水、生活垃圾(廚房垃圾)經適當處理后幾乎都成了農肥重新用于農業生產。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費時費力的傳統農業耕作方式日漸萎縮,各種化肥逐步代替了傳統農肥,因而生活廢水、垃圾就成了無用之物被隨意排放和丟棄。(2)農村生活的城鎮化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富裕起
29、來的農民生活消費模式逐漸城鎮化。在農村的日常生活中,村民大量使用化學洗滌用品及各種帶有包裝的生活物資,導致生活污水及垃圾的大量產生。尤其是難以降解的生活垃圾,長期以來得不到有效處理,致使農村“臟、亂、差”現象非常嚴重。(3)農村基礎設施薄弱、污染防治管理體系未建立完善雖然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早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視,但由于種種原因,農村環保欠帳太多,不論從環保處理設施還是管理手段都嚴重缺失。再加上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技術復雜、投入資金大,缺乏專業人才等等原因,使得農村環境污染成了阻礙農村社會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擬采取的主要措施飲水:行政連片村集中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包括飲用水水源地排污口拆除、截
30、污及隔離設施建設、標志設置的規模、類型等):污水:行政村集中的情況,以村組為單位在村莊集中范圍內埋設排污管道,把流入這些村的地面雨污水及村民的生活污水進行分流,生活污水統一納入到排污網管,最后進入污水處理池,經過處理再排出。主要有污水處理站,即生物濾池工藝。垃圾:生活垃圾收集處理按“戶分組組收集村集中鎮轉運縣處理”的模式進行設計。加快農村環衛保潔隊伍建設,村莊每500人口配備一名保潔員,建立起相對固定的清掃保潔隊伍,并配備必要的垃圾收集工具和垃圾轉運車輛,采取“戶前三包”、村規民約和專業保潔相結合的辦法。預期目標村民飲用水衛生合格率9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80%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80%進度安
31、排工程進度具體安排:2011年3月2011年5月,成立領導小組,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形成組織結構,立項申請,編訂可研報告)2011年6月2011年8月底,勘探和施工圖設計;2011年9月2012年6月底,土建施工;2012年7月2012年10月底,設備及器材安裝、單項試運行;2012年10月2012年12月底,調試運行,項目竣工驗收。已開展工作投資需求縣(區、市)人民政府意見:同意項目申報,我縣承諾按要求對項目配套足額的地方資金以保證治理項目的順利實施,對*鄉的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資金使用我縣將實行財政專戶管理,??顚S?。確保*鄉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區項目的按期完成,實現改善農村環境的目標。
32、 *縣人民政府(公章) 2011 年 3 月 16 日 附表3-5:湖南省2011年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項目村莊申請報告基本情況村莊名稱寺灣村所在地湖南省郴州市*縣*鄉人口(人)、戶數(戶)、面積(畝)人口:1300人;戶數:352戶,轄區面積:5868.0余畝,耕地面積:821畝,林地面積:5000畝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元/年)農民年人均純收入:5004.3元/年自然生態條件(在相應選項上打“”)平原 丘陵或山市 凍土層村莊的主要產業結構經濟林種植和養殖業作為主導產業主要環境問題及原因1、寺灣村每天污水產量大約117.0噸。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流入水庫,流入農田、水塘或直接滲入地下。使當地地
33、表水水質嚴重下降。2、寺灣村生活垃圾以廚房垃圾為主,約占50%左右,塑料類垃圾約占15%,其它約占35%。據有關資料及現場調查了解,項目區內人均生活垃圾產量約為0.70.8kg/d(濕基),每日總產量約為910.0-1040.0kg。3、寺灣村飲用水主要采用村組集體自來水的方式供水。引起以上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如下:(1)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的萎縮我國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中,生活廢水、生活垃圾(廚房垃圾)經適當處理后幾乎都成了農肥重新用于農業生產。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費時費力的傳統農業耕作方式日漸萎縮,各種化肥逐步代替了傳統農肥,因而生活廢水、垃圾就成了無用之物被隨意
34、排放和丟棄。(2)農村生活的城鎮化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富裕起來的農民生活消費模式逐漸城鎮化。在農村的日常生活中,村民大量使用化學洗滌用品及各種帶有包裝的生活物資,導致生活污水及垃圾的大量產生。尤其是難以降解的生活垃圾,長期以來得不到有效處理,致使農村“臟、亂、差”現象非常嚴重。(3)農村基礎設施薄弱、污染防治管理體系未建立完善雖然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早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視,但由于種種原因,農村環保欠帳太多,不論從環保處理設施還是管理手段都嚴重缺失。再加上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技術復雜、投入資金大,缺乏專業人才等等原因,使得農村環境污染成了阻礙農村社會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擬采取的主要措施飲水
35、:行政連片村集中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包括飲用水水源地排污口拆除、截污及隔離設施建設、標志設置的規模、類型等):污水:行政村集中的情況,以村組為單位在村莊集中范圍內埋設排污管道,把流入這些村的地面雨污水及村民的生活污水進行分流,生活污水統一納入到排污網管,最后進入污水處理池,經過處理再排出。主要有污水處理站,即生物濾池工藝。垃圾:生活垃圾收集處理按“戶分組組收集村集中鎮轉運縣處理”的模式進行設計。加快農村環衛保潔隊伍建設,村莊每500人口配備一名保潔員,建立起相對固定的清掃保潔隊伍,并配備必要的垃圾收集工具和垃圾轉運車輛,采取“戶前三包”、村規民約和專業保潔相結合的辦法。預期目標村民飲用水衛生合格
36、率9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80%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80%進度安排工程進度具體安排:2011年3月2011年5月,成立領導小組,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形成組織結構,立項申請,編訂可研報告)2011年6月2011年8月底,勘探和施工圖設計;2011年9月2012年6月底,土建施工;2012年7月2012年10月底,設備及器材安裝、單項試運行;2012年10月2012年12月底,調試運行,項目竣工驗收。已開展工作投資需求縣(區、市)人民政府意見:同意項目申報,我縣承諾按要求對項目配套足額的地方資金以保證治理項目的順利實施,對*鄉的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資金使用我縣將實行財政專戶管理,??顚S?。確保*鄉農
37、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區項目的按期完成,實現改善農村環境的目標。 *縣人民政府(公章) 2011 年 3 月 16 日 附表3-6:湖南省2011年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項目村莊申請報告基本情況村莊名稱村頭村所在地湖南省郴州市*縣*鄉人口(人)、戶數(戶)、面積(畝)人口:975人;戶數:267戶,轄區面積:2939余畝,耕地面積:502畝,林地面積:2400畝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元/年)農民年人均純收入:4294.3元/年自然生態條件(在相應選項上打“”)平原 丘陵或山市 凍土層村莊的主要產業結構經濟林種植和養殖業作為主導產業主要環境問題及原因1、村頭村每天污水產量大約87.75噸。污水未經
38、處理就直接流入水庫,流入農田、水塘或直接滲入地下。使當地地表水水質嚴重下降。2、村頭村生活垃圾以廚房垃圾為主,約占50%左右,塑料類垃圾約占15%,其它約占35%。據有關資料及現場調查了解,項目區內人均生活垃圾產量約為0.70.8kg/d(濕基),每日總產量約為682.5-780.0kg。3、村頭村飲用水主要采用村組集體自來水的方式供水。引起以上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如下:(1)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的萎縮我國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中,生活廢水、生活垃圾(廚房垃圾)經適當處理后幾乎都成了農肥重新用于農業生產。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費時費力的傳統農業耕作方式日漸萎縮,各種化肥逐
39、步代替了傳統農肥,因而生活廢水、垃圾就成了無用之物被隨意排放和丟棄。(2)農村生活的城鎮化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富裕起來的農民生活消費模式逐漸城鎮化。在農村的日常生活中,村民大量使用化學洗滌用品及各種帶有包裝的生活物資,導致生活污水及垃圾的大量產生。尤其是難以降解的生活垃圾,長期以來得不到有效處理,致使農村“臟、亂、差”現象非常嚴重。(3)農村基礎設施薄弱、污染防治管理體系未建立完善雖然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早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視,但由于種種原因,農村環保欠帳太多,不論從環保處理設施還是管理手段都嚴重缺失。再加上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技術復雜、投入資金大,缺乏專業人才等等原因,使得農村環境污染成了阻礙農村
40、社會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擬采取的主要措施飲水:行政連片村集中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包括飲用水水源地排污口拆除、截污及隔離設施建設、標志設置的規模、類型等):污水:行政村集中的情況,以村組為單位在村莊集中范圍內埋設排污管道,把流入這些村的地面雨污水及村民的生活污水進行分流,生活污水統一納入到排污網管,最后進入污水處理池,經過處理再排出。主要有污水處理站,即生物濾池工藝。垃圾:生活垃圾收集處理按“戶分組組收集村集中鎮轉運縣處理”的模式進行設計。加快農村環衛保潔隊伍建設,村莊每500人口配備一名保潔員,建立起相對固定的清掃保潔隊伍,并配備必要的垃圾收集工具和垃圾轉運車輛,采取“戶前三包”、村
41、規民約和專業保潔相結合的辦法。預期目標7、 村民飲用水衛生合格率90%8、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80%9、 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80%進度安排工程進度具體安排:2011年3月2011年5月,成立領導小組,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形成組織結構,立項申請,編訂可研報告)2011年6月2011年8月底,勘探和施工圖設計;2011年9月2012年6月底,土建施工;2012年7月2012年10月底,設備及器材安裝、單項試運行;2012年10月2012年12月底,調試運行,項目竣工驗收。已開展工作投資需求縣(區、市)人民政府意見:同意項目申報,我縣承諾按要求對項目配套足額的地方資金以保證治理項目的順利實施,對*鄉
42、的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資金使用我縣將實行財政專戶管理,??顚S谩4_保*鄉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區項目的按期完成,實現改善農村環境的目標。 *縣人民政府(公章) 2011 年 3 月 16 日 附表3-7:湖南省2011年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項目村莊申請報告基本情況村莊名稱新塘村所在地湖南省郴州市*縣*鄉人口(人)、戶數(戶)、面積(畝)人口:1508人;戶數:440戶,轄區面積:9990.0余畝,耕地面積:440畝,林地面積:8900畝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元/年)農民年人均純收入:4553.5元/年自然生態條件(在相應選項上打“”)平原 丘陵或山市 凍土層村莊的主要產業結構經濟林種植和養殖
43、業作為主導產業主要環境問題及原因1、新塘村每天污水產量大約135.72噸。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流入水庫,流入農田、水塘或直接滲入地下。使當地地表水水質嚴重下降。2、新塘村生活垃圾以廚房垃圾為主,約占50%左右,塑料類垃圾約占15%,其它約占35%。據有關資料及現場調查了解,項目區內人均生活垃圾產量約為0.70.8kg/d(濕基),每日總產量約為1055.6-1206.4kg。3、新塘村飲用水主要采用村組集體自來水的方式供水。引起以上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如下:(1)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的萎縮我國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中,生活廢水、生活垃圾(廚房垃圾)經適當處理后幾乎都成了農肥重新用于農業生產。隨著我國社會經濟
44、的不斷發展,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費時費力的傳統農業耕作方式日漸萎縮,各種化肥逐步代替了傳統農肥,因而生活廢水、垃圾就成了無用之物被隨意排放和丟棄。(2)農村生活的城鎮化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富裕起來的農民生活消費模式逐漸城鎮化。在農村的日常生活中,村民大量使用化學洗滌用品及各種帶有包裝的生活物資,導致生活污水及垃圾的大量產生。尤其是難以降解的生活垃圾,長期以來得不到有效處理,致使農村“臟、亂、差”現象非常嚴重。(3)農村基礎設施薄弱、污染防治管理體系未建立完善雖然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早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視,但由于種種原因,農村環保欠帳太多,不論從環保處理設施還是管理手段都嚴重缺失。再加上農
45、村環境綜合治理技術復雜、投入資金大,缺乏專業人才等等原因,使得農村環境污染成了阻礙農村社會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擬采取的主要措施飲水:行政連片村集中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包括飲用水水源地排污口拆除、截污及隔離設施建設、標志設置的規模、類型等):污水:行政村集中的情況,以村組為單位在村莊集中范圍內埋設排污管道,把流入這些村的地面雨污水及村民的生活污水進行分流,生活污水統一納入到排污網管,最后進入污水處理池,經過處理再排出。主要有污水處理站,即生物濾池工藝。垃圾:生活垃圾收集處理按“戶分組組收集村集中鎮轉運縣處理”的模式進行設計。加快農村環衛保潔隊伍建設,村莊每500人口配備一名保潔員,建立
46、起相對固定的清掃保潔隊伍,并配備必要的垃圾收集工具和垃圾轉運車輛,采取“戶前三包”、村規民約和專業保潔相結合的辦法。預期目標村民飲用水衛生合格率9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80%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80%進度安排工程進度具體安排:2011年3月2011年5月,成立領導小組,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形成組織結構,立項申請,編訂可研報告)2011年6月2011年8月底,勘探和施工圖設計;2011年9月2012年6月底,土建施工;2012年7月2012年10月底,設備及器材安裝、單項試運行;2012年10月2012年12月底,調試運行,項目竣工驗收。已開展工作投資需求村莊所在地縣(區、市)人民政府意見:同意項
47、目申報,我縣承諾按要求對項目配套足額的地方資金以保證治理項目的順利實施,對*鄉的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資金使用我縣將實行財政專戶管理,??顚S?。確保*鄉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區項目的按期完成,實現改善農村環境的目標。 *縣人民政府(公章) 2011 年 3 月 16 日 附表3-8:湖南省2011年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項目村莊申請報告基本情況村莊名稱莊 村所在地湖南省郴州市*縣*鄉人口(人)、戶數(戶)、面積(畝)人口:568人;戶數:157戶,轄區面積:5191.0余畝,耕地面積:367.0畝,林地面積:4800畝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元/年)農民年人均純收入:4395.9元/年自然生態條件
48、(在相應選項上打“”)平原 丘陵或山市 凍土層村莊的主要產業結構經濟林種植和養殖業作為主導產業主要環境問題及原因1、莊村每天污水產量大約51.12噸。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流入水庫,流入農田、水塘或直接滲入地下。使當地地表水水質嚴重下降。2、莊村生活垃圾以廚房垃圾為主,約占50%左右,塑料類垃圾約占15%,其它約占35%。據有關資料及現場調查了解,項目區內人均生活垃圾產量約為0.70.8kg/d(濕基),每日總產量約為397.6-454.4kg。3、莊村飲用水主要采用村組集體自來水的方式供水。引起以上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如下:(1)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的萎縮我國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中,生活廢水、生活垃圾(廚房垃圾)經適當處理后幾乎都成了農肥重新用于農業生產。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費時費力的傳統農業耕作方式日漸萎縮,各種化肥逐步代替了傳統農肥,因而生活廢水、垃圾就成了無用之物被隨意排放和丟棄。(2)農村生活的城鎮化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富裕起來的農民生活消費模式逐漸城鎮化。在農村的日常生活中,村民大量使用化學洗滌用品及各種帶有包裝的生活物資,導致生活污水及垃圾的大量產生。尤其是難以降解的生活垃圾,長期以來得不到有效處理,致使農村“臟、亂、差”現象非常嚴重。(3)農村基礎設施薄弱、污染防治管理體系未建立完善雖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26學年洛陽市嵩縣三上數學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5-2026學年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數學三上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2024年新疆石河子市三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質量跟蹤監視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尼木縣三上數學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灤平縣三上數學期末聯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江達縣三上數學期末學業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行政管理新時代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瓶冃гu估技巧與試題答案
- 2025年護士政策變動試題及答案
- 公共管理實踐中的政策調整的試題及答案
- 小學道德與法治-大家排好隊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
- 開工報告規范文本樣板
- 老年人口腔功能的衰退與對策
- (完整版)建筑工程技術說專業、專業剖析
- 肝硬化護理查房個案介紹ppt
- 食堂巡查記錄表
- 內分泌科糖尿病“一病一品”
- GB/T 42466-2023生物樣本庫多能干細胞管理技術規范
- 2023年大唐集團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
- 冠寓運營管理手冊
- 學校意識形態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