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興化市明升雙語學校九年級化學練習11-11.用化學符號或數(shù)字填空溫度計里的金屬Hg 含氟牙膏中常添加氟化鈉,NaF中F元素的化合價是NaF室溫下將1克氧化鈣放入99克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 1%(填“”、“”或“”),其中陰離子符號 OH- 。2.從“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的倡議,促進了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絲綢之路”把中國的絲綢、瓷器、火藥等傳入西方,將西方的寶石等帶入中國。能源合作是“一帶一路”的重要內容,中緬油氣管道將石油和天然氣輸入中國。下列過程中只發(fā)生物理變化的是 BA.燒制瓷器 B.石油的分餾 C.火藥爆炸 D.甲烷的燃燒3.小華同學用稀鹽酸與大理石制取CO2
2、(雜質不反應也不溶于水),實驗完成后,廢液中的溶質情況可能是 A C A.只有CaCl2 B.CaCl2和CaCO3 C.CaCl2和HCl D.CaCl2、HCl和CaCO3 4.甲、乙兩同學對鎂與鹽酸反應進行系列研究。 甲、乙兩同學取一根鎂條,首先用砂紙打磨除去表面的氧化膜,觀察到鎂條的顏色銀白色。研究:鎂與鹽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以及反應速率的變化。(1)反應中試管外壁發(fā)燙,說明鎂與稀鹽酸反應是放熱反應(填“吸熱”或“放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Mg+2HCl=MgCl2+H2。(2)實驗測得鎂片產(chǎn)生氣體的速率(v)與時間(t)的關系如右圖所示,則t1t2內反應速率逐漸加快的主要原因是溫
3、度升高,反應速度加快;反思:t2t3內反應速率逐漸減慢的主要原因是濃度降低,反應速度減慢;研究:反應后所得溶液的酸堿性探究。(3)用pH試紙測定反應后所得溶液的酸堿度,發(fā)現(xiàn)pH略小于7。甲同學:猜想:稀鹽酸過量;猜想:氯化鎂溶液呈弱酸性。用pH試紙測定酸酸堿度的方法是將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并與標準比色卡對比,讀出讀數(shù) 。為驗證猜想正確,可以通過查閱資料,也可以取純凈的MgCl2溶液并測定其酸堿度。(4)乙同學將鎂片(有剩余)投入適量稀鹽酸,待不再產(chǎn)生氣泡時立即測量pH,卻發(fā)現(xiàn)所得溶液pH大于7,溶液冷卻到室溫后pH小于7。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Mg+2H2OMg(OH)2+H2,20時SMg(OH)2
4、=0.009g,80時 SMg(OH)2=0.0108g。根據(jù)資料,乙同學實驗中pH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溫度較高時Mg(OH)2溶解度大,溶液因Mg(OH)2而顯堿性,室溫時Mg(OH)2溶解度太小,溶液因MgCl2而顯酸性。5.某小組同學打開了盛放碳酸銨(NH4)2CO3H2O的廣口瓶,聞到一股刺激性氣味。對此產(chǎn)生了興趣,取樣品進行如下圖所示實驗【查閱資料】碳酸銨是一種白色晶體,在空氣中逐漸失氨而成碳酸氫銨5565(NH4)2CO3H2O 2NH3+ CO2+ 2H2O過氧化鈉(Na2O2)是一種淡黃色固體,能與CO2、H2O發(fā)生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
5、H2O4NaOH+O2請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A水浴加熱的優(yōu)點受熱均勻,便于控制加熱溫度,裝置B的作用除盡NH3(2)當氣泡均勻、連續(xù)放出時開始用裝置E收集氣體小組同學又對反應后裝置C硬質玻璃管中固體的成分產(chǎn)生興趣,小組同學取適量固體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餾水溶解形成溶液M,無氣泡產(chǎn)生,則該固體中不含Na2O2,該小組同學繼續(xù)進行探究。【提出問題】反應后硬質玻璃管中固體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2CO3和NaOH溶液N藍色沉淀試劑X【實驗驗證】過量BaCl2溶液過濾溶液M固體J小組同學取上述形成的溶液M于試管中,進行如上圖所示操作,證明猜想
6、三成立。其中加入過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檢驗并除盡Na2CO3,溶液N所含陽離子為Na+、Ba2+(填化學符號),加入試劑X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為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交流反思】BaCl2溶液可以選用下列試劑代替也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BD(填編號) A.CaCl2 B.Ca(NO3)2 C.Ba(OH)2 D.Ba(NO3)2 【拓展延伸】請你預測將少量過氧化鈉粉末加入硝酸鎂溶液中的反應現(xiàn)象產(chǎn)生氣泡,產(chǎn)生白色沉淀。6.某小組同學在實驗室研究鋁與氯化銅溶液的反應: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紅色物質附著于鋁片表面鋁片表面逸出大量無色氣體,放出大量的熱燒杯底部出現(xiàn)紅色
7、沉淀和白色沉淀(1)打磨鋁片的目的是 除去鋁片表面的氧化膜 。(2)現(xiàn)象和現(xiàn)象中的紅色物質均為Cu,生成該物質的化學方程式為2Al+3CuCl2=2AlCl3+3Cu 。(3)經(jīng)檢驗,現(xiàn)象中的無色氣體為氫氣。甲同學猜測可能是氯化銅溶液顯酸性,經(jīng)pH計測定,pH 7(填“”、“ ”或“”),證實了甲的猜想。(4)探究白色沉淀的化學成分。 乙同學經(jīng)查閱資料認為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亞銅(CuCl)。CuCl中銅元素的化合價是 +1。 【查閱資料】CuCl可與濃氨水反應生成無色的Cu(NH3)2和Cl-;Cu(NH3)2在空氣中易被氧化變?yōu)樗{色。 【進行實驗】取燒杯底部的白色沉淀,充分洗滌;向其中加入濃
8、氨水,沉淀溶解得到無色溶液,將無色溶液分為兩份;取其中一份無色溶液 將另一份無色溶液放置于空氣中以上步驟的實驗方案是:滴加 AgNO3 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步驟的現(xiàn)象是 無色溶液變成藍色 。【得出結論】通過實驗可以確定,該白色固體是CuCl。【反思與評價】Al和CuCl2溶液反應為什么會出現(xiàn)CuCl呢?丙同學猜測:可能是Cu與CuCl2溶液反應生成了CuCl。丙同學為了驗證猜想,取Cu粉與15% CuCl2溶液混合,無白色沉淀產(chǎn)生。(5)丙通過分析Al與CuCl2溶液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改進了實驗,證明Cu與CuCl2溶液反應生成了CuCl,改進之處是 將Cu與CuCl2溶液混合并加熱 。(6)丁
9、同學認為丙同學的實驗還不夠嚴謹,還應考慮AlCl3對Cu與CuCl2溶液反應的影響7.某實驗小組為探究酸的化學性質,由甲、乙同學設計并完成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甲同學實驗中所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為 Ca(OH)2+2HCl=CaCl2+2H2O ;【資料查閱】CaCl2、NaCl的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 堿 (填“酸”或“堿”)性。【實驗探究一】確定甲、乙同學上述實驗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質。(2)取甲所得溶液少許,加入石蕊試液,溶液顯紅色,甲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CaCl2、HCl (寫化學式,下同)。(3)取乙所得溶液少許,加入酚酞試液,溶液顯紅色,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 NaC
10、l、Na2CO3 。【實驗探究二】(4)甲、乙同學把上述實驗所得溶液倒入同一廢液缸中,觀察到廢液缸中產(chǎn)生少量氣泡,最終有白色沉淀生成,該白色沉淀是 CaCO3 (寫化學式)。【探索與拓展】有一份由Na2CO3、NaCl兩種物質組成的固體樣品為確定其組成,上述小組同學將樣品全部溶于蒸餾水中制成115.7g溶液,再往其中加入104gBaCl2溶液,兩者恰好完全反應過濾,得到200g的濾液試計算:所得沉淀的質量為 19.7 g; (115.7g+104g-200g=19.7g) 所用BaCl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解:設所用BaCl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x Na2CO3+BaCl2=
11、2NaCl+BaCO3208 197104g·x 19.7g208197=(104g·x)x x=20% 答:所用BaCl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20%8.含雜質的Fe2O3固體樣品20g,高溫下用足量的CO完全還原(雜質不與CO反應),將生成的CO2氣體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后,產(chǎn)生30g白色沉淀。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通入的CO質量為8.4g B.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為11.2gC.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為80% D.樣品中氧元素質量分數(shù)一定為24%分析:Fe2O3 3CO 2Fe 3CO2 3CaCO3 160 84 112 300 x y z 30g x=16g y
12、=8.4g z=11.2g由于反應前要通入CO排出裝置內的空氣,反應后還要通入CO防止生成的鐵重新被氧化,則通入CO的質量應該大于8.4g,A錯誤。剩余固體由生成的鐵和不反應的雜質,所以剩余固體質量大于11.2g,B錯誤。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是80%,C正確。如果雜質中不含有氧元素,樣品中的氧元素質量分數(shù)是24%,D錯誤。9.實驗室測定石灰石主要成分的含量時,取25g含雜質的石灰石(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酸反應)加入到100g稀鹽酸中,恰好完全反應,過濾得濾液111.2g,則該石灰石主要成分的質量分數(shù)為A.60 B.75 C.80 D.85分析: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時,由于溶解碳酸鈣的質量大于生成
13、二氧化碳的質量,因此反應后溶液的質量增加,增加的質量等于參加反應的碳酸鈣的質量減去反應生成CO2的質量 CaCO3+2HCl=CaCl2+H2O+CO2 溶液質量增加 100 44 100-44=56 x 111.2g-100g=11.2g x= 20g 則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是80% 第10題圖10.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和相關試劑,測定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是比較粗略的,請簡要說明測定數(shù)據(jù)存在誤差的原因:無法排除加入稀鹽酸的體積對測定氣體體積的影響。11.要使由H2SO4和CuSO4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溶質只有CuSO4,可向其中加入過量的 ab (填序號)。a、CuO b. Cu(OH)2 c、C
14、u d. Cu(NO3)212.某混合溶液由硫酸和硫酸銅溶液組成。上述小組同學又進行了如下實驗:取124.5g該混合溶液于燒杯中,然后將120gNaOH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毎次充分反應后稱量所得溶液的質量,所測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g202020202020反應后溶液的質量/g144.5164.5179.6189 8200220每次產(chǎn)生沉淀的質量/g00mn9.80計算:(1)上述表格中產(chǎn)生沉淀的質量:m=_4.9_,n=_9.8 。(2)所加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3)第5次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15、解:設所加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x 設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y 2NaOH+CuSO4=Na2SO4+Cu(OH)2 2NaOH Na2SO480 98 80 14220g·x 9.8g 100g×40% 200g·y8098=(20g·x)9.8g 80142=40g(200g·y) x=40% y=35.5% 答:所加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40%,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35.5%13.現(xiàn)有氧化鎂、氫氧化鎂和氯化鎂的混合物24g,加入100g7.3%的稀鹽酸中,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蒸發(fā),所得氯化鎂的質量可能是 B A.2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粘土磚瓦生產(chǎn)過程中的環(huán)境保護與污染治理考核試卷
- 疫苗接種在促進全球兒童健康發(fā)展中的作用考核試卷
- 安全員培訓課件
- 養(yǎng)老中心老年心理護理指南
- 幼兒園情緒管理課程故事:我的情緒我做主
- 九年級心理健康課件
- 2025年小學學生食堂工人聘用合同
- 高中校園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 數(shù)據(jù)中臺設計建設方案
- 2025家庭裝修合同樣本xy
- 川劇 身段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四川藝術職業(yè)學院
- 【公開課】跨學科實踐:制作簡易桿秤(課件)-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 2025年保密知識試題庫附參考答案(精練)
- 2024年12月7日浙江省機關單位遴選筆試真題及解析(A卷)
- 2024年公司政工專業(yè)技術工作總結范例(3篇)
- 石油石化硫化氫培訓
- 新生兒貧血的護理查房
- CQI-9 第四版 熱處理系統(tǒng)審核表中文完整版-
- 小紅書食用農(nóng)產(chǎn)品承諾書示例
- 水果店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
- CQI-23模塑系統(tǒng)評估審核表-中英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