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冷卻功率計算_第1頁
加熱冷卻功率計算_第2頁
加熱冷卻功率計算_第3頁
加熱冷卻功率計算_第4頁
加熱冷卻功率計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模溫機的加熱功率和計算方法點擊次數:183 發布時間:2011-10-13模溫機選型的計算方法 1.特殊的情況需進行計算: A、求加熱器功率或冷凍功率 KW=WtCS/860T W=模具重量或冷卻水 KG t=所需溫度和起始溫度之間的溫差。 C= 比熱 油(0.5),鋼(0.11),水(1),塑料(0.450.55) T=加溫至所需溫度的時間(小時) B、求泵的大小 需了解客戶所需泵浦流量和壓力(揚程) P(壓力Kg/cm2)=0.1H(揚程M)(傳熱媒體比重,水=1,油=0.7-0.9) L(媒體所需流量L/min)=Q(模具所需熱量Kcal/H)/C(媒體比熱水=1 油=0.45)t(循環

2、媒體進出模具的溫差)60 2.冷凍機容量選擇 A、Q(冷凍量Kcal/H)=Q1+Q2 Q1(原料帶入模具的熱量Kcal/H)=W(每小時射入模具中原料的重量KG)C(T1-T2)S(安全系數1.52) T1 原料在料管中的溫度;T2 成品取出模具時的溫度 Q2 熱澆道所產生的熱量Kcal/H B、速算法(有熱澆道不適用) 1RT=78 OZ 1OZ=28.3g(含安全系數) 1RT=3024Kcal/H=12000BTU/H=3.751KW 1KW=860 Kcal/H 1 Kcal=3.97BTU 3、冷卻水塔選用=A+B A、射出成型機用 冷卻水塔RT=射出機馬力(HP)0.75KW86

3、0Kcal0.43024 B、冷凍機用 冷卻水塔RT=冷凍機冷噸(HP)1.25 選擇模具溫度控制器時,以下各點是主要的考慮因素; 1泵的大小和能力。 2內部喉管的尺寸。 3加熱能力。 4冷卻能力。 5控制形式。 A、泵的大小 從已知的每周期所需散熱量我們可以很容易計算冷卻液需要容積流速,其后再得出所需的正確冷卻能力,模溫控制器的制造商大都提供計算最低的泵流速公式。表4.1在選擇泵時是很有用,它準確地列出了不同塑料的散熱能力。 以下決定泵所需要提供最低流速的經驗法則: 若模腔表面各處的溫差是5時, 0.75gal/min/kW 5溫差或是 3.4151/min/kW 5溫差 若模腔表面各處的溫

4、差是1,則所需的最低流速需要按比例乘大五倍即是3.75gal/min/kW 或是 17.031/min/kW。為了獲得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很多注塑公司都應該把模腔表面的溫差控制在12, 可 是 實 際 上其中很多的注塑廠商可能并不知道這溫差的重要性或是認為溫差的最佳范圍是58。 計算冷卻液所需的容積流速,應使用以下的程序: 1先計算栽一塑料/模具組合的所城要排走的熱量:若 以前述的PC杯模為例,則實際需要散去的熱量是: 一模件毛重(g)/冷卻時間(s)=208/12=17.333g/s PC的散熱率是=368J/g或是368kJ/kg 所以每周期需要散去的熱量=36817.33/1,000=6.

5、377kW 2再計算冷卻所需的容積流速: 按照上述的經驗法則若模腔表面的溫差是5時,流速=6.3770.75=4.78gal/min或是=6.3773.41=21.751/min 若模腔表現的溫差是1則流速=4.785=23.9gal/min或是=21.755=108.731/min 3泵流速的規定 為了得到良好的散熱效果,泵的流速能力應較計算的結果最少大10%,所以需使用27gal/min或是120/min的泵。 4泵壓力的規定; 一般模溫控制器的操作壓力在25bar(29-72.5psi),由于在壓力不足的情況下會影響冷卻液的容積流速(流動的阻力產生壓力損失),所以泵的壓力愈高,流速愈穩定

6、。 對于冷卻管道很細小的模具(例如管道直徑是6mm/0. 236in),泵的壓力便需要有10bar(145psi)才可提供足夠的散熱速度(即是冷卻液速度)。 大體上冷卻液的容積液速要求愈高,管道的直徑愈少則所需要的泵輸出壓力愈大。所以在一般應用模溫控制器的壓力應超過了3bar(43.5psi). B、加熱能力 圖4.8是典型的加熱計算表,提供了就模具重所需要的加熱量。圖4.8的計算用法下: 1縱軸代表著模具的重量。 2橫軸代表著模具升溫至所需溫度的熱量,單位是kW/hr。 3. 37121的各溫度斜線提供了模具重量和模溫控制器的發熱能力在相應溫度下的關系。 例如我們可以從圖查知: 1把 重 量

7、 500kg 的 模 具 升 溫 至 50 所 需的加熱能力是3.3kW/hr。 2把重700kg的模具升溫至65所需的別熱能力是6.5kW/hr。 總的來說,加熱能力愈強,則所需的升溫時間,便相應地減少了(加熱能力雙倍,升溫時間減少)。圖4.8提供了注塑廠商一個很有用的資料,可以馬上找出任何模具的加熱要求,從而獲得正確模溫控制器的發熱能力。往往就是因為模溫控制器的能力太低,引致模具不能達到最佳的溫度狀態。欲想知道模溫控制器實際表現,我們可以比較它的實際的和計算的模具升溫時間。 冷凍能力 模溫控制器的冷凍線路的設計和組成零件對模溫的精確控制致為重要。當模具或加溫液的溫度上升至設定值時,模溫控制

8、器必須能快速地及有效地避免溫度繼續上升,辦法是引進另一較低溫度的液體,其引進的控制由電磁閥負責。所以溫度超馳的消除和穩定性取決于電磁閥的大小。 冷卻電磁閥的孔徑可用以下的公式計算: 冷凍能力(gal/min)=kW3.16/t 這里t=模溫 控 制 器所設定的生產溫度和冷凍水溫度之差: kW=模具需要排走的熱量 以下表列出了不同電磁閥孔徑所能提供的容積流速: 電磁閥孔徑 容積流速 in mm gal/min 1/min 0.25 6.35 0.7 3.18 0.375 9.53 1.2 5.45 0.500 12.70 3.3 14.98 0.750 19.65 5.4 24.52 1.000

9、 25.40 10.0 45.40 1.250 31.75 13.0 59.02 1.500 38.10 20.0 90.80 計算了冷凍能力后便可從以上表找出相應的電磁閥,如以下的例子: PC杯模需要排走的熱量是6.377kW 生產的設定溫度是 90 冷凍水的溫度是 18 T=9018=72 所以冷凍能力=6.377316/72=0.28gal/min或1.271/min 從上表可知道孔徑為6.35mm/0.250in的電磁閥可提供足夠的容積流速,適 宜 使 用于 模 溫 控制范圍是1的精確要求。電磁閥閥門的壓力降影響著流速。上表的流速數值是基于1bar(14.5psi)的壓力降。所 以 壓

10、力降愈高,冷凍水的流速愈快。電磁閥的典型的壓力降是2bar(29psi)。 C、液體式模溫加熱控制系統 任何一臺模溫控制器的主要目的是把模具溫度控制在(2F)的范圍內。所以對于運行在模具管路間的液體的升溫控制必須精確,否則模具溫度控制的目的便不能達到了。 某些模溫控制器的控制方法祗屬于開/關形式,其工作原理是比較實際和設定的溫度。倘若實際的溫度比較設定的溫度低很多,電熱便全開,待實際溫度達到設定值時,電熱便被關上,由于開/關形式 的 控 制 產 生 了很大的實際正負溫度偏差。這溫度變化不單祗直接地影響著液體的溫度,還間接地帶給了模具很大的過度升降,不消說最后定必反映在成品的質量上。 所以我們應

11、該使用PID(比例、積分、微分)形式的加熱控制系統,它可以保證模具的溫度控制維持在1(2F)的范圍內。1、通過冷卻水(油)進、出口溫差來計算發熱量Q = SH * De * F * DT / 60Q: 發熱量 KWSH:比熱 水的比熱為 4.2KJ/Kg*C (4.2千焦耳/千克*攝氏度) 油的比熱為 1.97KJ/Kg*C (1.97千焦耳/千克*攝氏度)De: 比重 水的比重1Kg/L (1千克/升) 油的比重0.88Kg/L (0.88千克/升)F: 流量 LPM (L/min 升/分鐘)DT: 冷卻水(油)進出口溫差(出口溫度-進口溫度) 注: / 60 是用于將流量 升/分 變為 升

12、/秒 ;1kW = 1kJ/s ;例1: 冷卻水進水為20度,出水25度,流量10升/分鐘 發熱量 Q = 4.2 * 1 * 10 * (25-20) / 60 = 3.5KW選擇冷水機冷量時可適當加大 20%-50% 例2: 冷卻油進口為25度,出水32度,流量8升/分鐘發熱量 Q = 1.97 * 0.88 * 8 * (32-25) / 60 = 1.62KW選擇冷水機冷量時可適當加大 20%-50% 2、通過設備的功率、發熱量估算a、如用于主軸冷卻,可根據主軸電機功率的30%估算所需制冷機組的冷量。例: 7.5KW電機,可選配2.2kw 或 2.8kw冷量的制冷機組;b、注塑機可按

13、每安時0.6KW 冷量估算3、通過水(油)箱的溫升來計算發熱量Q = SH * De * V * DT / 60Q: 發熱量 KWSH:比熱 水的比熱為 4.2KJ/Kg*C (4.2千焦耳/千克*攝氏度) 油的比熱為 1.97KJ/Kg*C (1.97千焦耳/千克*攝氏度)De: 比重 水的比重1Kg/L (1千克/升) 油的比重0.88Kg/L (0.88千克/升)V: 水容量 L(升)包括水箱及管路中的總水容量DT: 水(油)在一分鐘內的最大溫升注: / 60 是用于將溫升 攝氏度/分 變為 攝氏度/秒 ; 1kW = 1kJ/s; 注意: 測量時,水(油)箱的溫度需略低于環境溫度;并且

14、設備處于最大的負荷下工作。例: 水箱容積 1000L 最大的水溫 0.2度/分鐘發熱量 Q = 4.2 * 1 * 1000 * 0.2 / 60 = 14KW選擇冷水機冷量時可適當加大 20%-50% 補充說明:1、冷水機的制冷量與環境溫度及出水溫度不同面變化;2、設備實際發熱量亦會因為不同的工件、模具、參數等發生變化;3、使用冷水機后溫度下降,連接管路、水箱、油箱、模具、主軸、設備表面溫度會低于環境溫度,因此會吸收熱量導致 負荷增大;4、在工業冷卻的實際應用中很多情況是無法準確利用以上方法計算的,這時只能通過經驗數據、同類設備類比等方法估 算。5、任何的計算方法都有可能會出現偏差,以致實際

15、選用的制冷機組過大或過少,所以上面的方法僅作參考電加熱器功率計算一、一般按以下三步進行電加熱器的設計計算:1.計算維持介質溫度不變的前提下,實際所需要的維持溫度的功率2.計算從初始溫度在規定的時間內加熱至設定溫度的所需要的功率3.根據以上兩種計算結果,選擇加熱器的型號和數量。總功率取以上二種功率的最大值并考慮1.2系數。公式:1.維持介質溫度抽需要的功率KW=C2M3T/864+P式中:M3每小時所增加的介質kg/h2.初始加熱所需要的功率KW = ( C1M1T + C2M2T ) 864/P + P/2式中:C1C2分別為容器和介質的比熱(Kcal/Kg)M1M2分別為容器和介質的質量(K

16、g)T為所需溫度和初始溫度之差()H為初始溫度加熱到設定溫度所需要的時間(h)P最終溫度下容器的熱散量(Kw) 二、電加熱性能曲線下面是一些在電加熱計算中經常要用到的性能曲線。三、電加熱器設計計算舉例:有一只開口的容器,尺寸為寬500mm,長1200mm,高為600mm,容器重量150Kg。內裝500mm高度的水,容器周圍都有50mm的保溫層,材料為硅酸鹽。水需3小時內從15加熱至70,然后從容器中抽取20kg/h的70的水,并加入同樣重量的水。需要多大的功率才能滿足所要的溫度。技術數據:1、水的比重:1000kg/m32、水的比熱:1kcal/kg3、鋼的比熱:0.12kcal/kg4、水在

17、70時的表面損失4000W/m25、保溫層損失(在70時)32W/m26、容器的面積:0.6m27、保溫層的面積:2.52m2初始加熱所需要的功率:容器內水的加熱:C1M1T = 1(0.51.20.51000)(7015) = 16500 kcal容器自身的加熱:C2M2T = 0.12150(7015) = 990 kcal平均水表面熱損失:0.6m2 4000W/m2 3h 1/2 864/1000 = 3110.4 kcal平均保溫層熱損失:2.52m2 32W/m2 3h 1/2 864/1000 = 104.5 kcal(考慮20%的富裕量)初始加熱需要的能量為:(16500 + 990 + 3110.4 + 104.5)1.2 = 70258.8 kcal/kg工作時需要的功率:加熱補充的水所需要的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