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現代管理科學 2008年第 3期公司治理重點要解決的問題及其理論的 演 進 依 賴于 人們對企業的理解 。 長期以來 , 人們在實踐中一直試圖對 企業的性質及其運轉進行理論上的探索 。 為回答此問題 , 本文在對企業與公司治理的含義進行界定的基礎上 , 重點 闡述了公司治理關注的主要問題及相關理論 , 以期對我國 各方主體有所啟示 。一 、 企業內涵的界定關于公司治理的研究 , 首先要從企業的內含入手 。 從 新古典企業理論的純技術觀點 , 到交易費用經濟學的契約 觀點 , 再到基于資源和知識的企業論 , 人們不斷加深對企 業的理解 。1. 企業 “ 黑箱 ” 論 。 根據主流的新古典理論
2、, 企業是在 既定生產函數的技術約束 、 既定投入產出品價格的經濟約 束以及既定需求函數的市場約束下 , 在邊際成本等于邊際 收益的時候 , 追求利潤最大化 。 Hart (1995 指出 , 在這種完 美的假設前提下 , 企業被看作是一個完全有效的 “ 黑箱 ” , 在它內部 , 任何東西都在十分順利運行著 , 每個人都在做 著所指派的工作 。 因此 , 在完全信息以及生產具有效率的 假設下 , 由于不涉及企業內部組織 , 不考慮企業內部的激 勵問題和交易費用 , 主流的新古典企業論中也就沒有公司 治理 。2. 企業契約論 。 Coase (1937 突破新古典企業論的純 技術觀點 , 重新
3、審視企業為什么會產生 , 開創了企業契約 理論的先河 。 Coase 認為勞動者之所以愿意在資本家 /企業 家的管理下工作 , 是因為通過公司結成雇主與雇員之間的 雇傭合約關系的實現了交易成本的節約和效率的提升 。 但 Coase 沒有明確地涉及到公司治理 , 僅僅暗含地假設雇主 必須成功獲取效率的提升 。 隨后 , 交易成本理論得到很大 的發展 , 其中貢獻較大的學者是 Williamson (1975, 1985 。 他進一步揭示了企業內采用層級結構的原因 , 并用交易成 本理論解釋了公司的內部和外部治理問題 。 在交易費用經 濟學 的 發 展 過 程 中 , 形 成 了以 Alchian
4、 (1972 、 Jensen 等 (1976 為代表的企業合約學派 。 他們把企業看成是一組具 有某種共同目標的成員間合約關系集合 , 如委托代理 、 監 督與激勵等 。 由于企業層級結構學派和企業的合約學派的 分析都從節約成本的角度入手 , 與企業 “ 黑箱 ” 論一樣 , 將 技術與創新視為常量 , 沒有解釋長期價值的創造 。3. 基于資源和知識的企業論 。 基于資源和知識的企業 論考慮到了技術與創新問題 。 該理論存在很多分支 , 并且 爭 論 仍 在 繼 續 (見 Pitelis , 2002 。 在 此 , 我 們 集 中 分 析 Penrose (1959 提出的首次討論 。 P
5、enrose 認為企業是一個 由人力資源和非人力資源構成 , 通過溝通協作來進行管理 的有生命組織 。 其中 , 人力資源 , 特別是經理資源最為重 要 。 企業運用這些資源進行經營 , 在經營活動中通過專業 化 、 勞動分工 、 資源整合 、 團隊合作和學習 , 創造了知識 , 而 知識增強了生產的效率 , 并且釋放了資源 。 效率收益受生 產效率的提升及自主創新知識的增長所影響 , 從而企業的 內部活動產生了與知識相關的優勢 。 Penrose 從效率的角 度 , 對 Coase 的理論進行了補充 。二 、 公司治理內涵的界定公司治理是一個多角度多層次的概念 , 可以從狹義和 廣義的角度去
6、理解其內涵 。1. 狹義的公司治理 。 狹義的公司治理是以 Williamson (1975 等為代表提出的股東中心理論為基礎 , 強調以通過 股東大會 、 董事會 、 監事會及管理層這樣一種制度安排的 “ 治理結構 ” 為基礎的公司內部治理 。 Jensen 等 (1976 認為 公司治理應致力于解決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關系 , 使所 有者與經營者的利益相一致 。 Fama 等 (1983 進一步提出 , 公司治理主要解決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情況下股東和經 理之間的委托代理問題 , 其核心是降低代理成本 。 Shleifer 等 (1997 提出公司治理關注的中 心 課 題 是 要 保 證資
7、本 供 給者 (包括股東和債權人 的利益 。 這種強調股東權利的公 司治理也稱 “ 股東優先理論 ” 。2. 廣義的公司治理 。 隨著人們對企業行為社會效應的 關注 , 以 Cochran 等 (1988 等為代表提出了利益相關者 (Stakeholder 理論 , 要求在公司治理過程中兼顧股東 、 債權 人 、 供應商 、 雇員 、 政府和社區等各類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 青木昌彥和錢穎一 (1995 認為公司治理是一套制度安排 , 用以支配在企業中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團體 投資者 、 經 理人員 、 員工之間的關系 , 并從這種聯盟中實現經濟利益 。現代公司治理理論的發展與啟示 朱志雄 程 瑤摘
8、要 :鑒于公司治理問題日益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 文章從企業的內涵入手 , 分析了企業 “ 黑箱 ” 論 、 企業契約論及 基于資源和知識的企業論 , 再從狹義 、 廣義以及介于狹義和廣義的角度對公司治理進行研究 , 著重探索了公司治理理論 的三個主要發展階段 , 即圍繞解決股東和管理層的委托代理 、 小股東和大股東的委托代理以及小股東和大股東 /高級管 理人員的委托代理問題 , 最后得到若干重要啟示 。關鍵詞 :公司治理 ; 委托代理 博士論壇36- 現代管理科學 2008年第 3期Blair (1995 認為 公 司 治 理 是 指 有 關 公司 控 制 權 或 剩 余 索 取 權 分 配
9、 的 一 整 套 法 律 、 文 化 和 制 度 性 安 排 。 李 維 安 (2001 認為廣義的公司治理是通過一套包括正式和非正 式的 、 內部和外部的制度或機制協調公司與利害相關者之 間的關系 , 以保證公司決策的科學化 , 維護公司各方的利 益 。 基于利益相關者的廣義公司治理模式在多個方面反映 了社會和市場經濟發展的趨勢 。 但是 , 由于它涉及的權益 主體過于寬泛 , 實踐中難于操作 , 并且多元化的生產經營 目標會引起經營效率的損失 。3. 介于狹義和廣義之間的公司治理 。 較為理想的公司 治理是減少利益相關者在正式治理結構中的納入程度 , 定 位 于 股 東 中 心 模 式 和
10、 利 益 相 關 者 模 式 的 均 衡 區 域 之 內 。 OECD 理事會 (1999 通過的 公司治理原則 即體現了這種 思想 。 它由五個原則構成 :其一 , 強調保護股東的權利 ; 其 二 , 強調對包括小股東和外國股東在內所有股東的平等對 待 , 如果股東的權利受到損害應有機會得到有效補償 ; 其 三 , 強調利益相關者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作用 ; 其四 , 強調 信息披露和公司透明度 ; 其五 , 強調董事會的責任 , 公司的 治理結構應確保董事會對公司的戰略性指導和對管理人 員的有效監督 , 并對公司和股東負責 。總之 , 有效的公司治理就是要充分發揮內外部治理機 制的作用 ,
11、不斷增強公司決策的獨立性與行為的誠信度 , 提高公司持續發展能力 , 兼顧利益相關方 , 實現全體股東 利益的最大化 。三 、 公司治理理論的發展公司治理理論隨著不同的委托人與代理 人 之 間 的沖 突而得到不斷的發展 。 其主要經歷了股東和管理層的委托 代理 、 小股東和大股東的委托代理以及小股東和大股東 /高級管理人員的委托代理等三個階段 。1. 股東和管理層的委托代理 。 公司所有權與控制權分 離而帶來的治理問題 , 最早可以追溯到 Adam Smith 。 他在 國富論 中指出管理他人資產會導致 “ 玩忽職守和揮霍浪 費 ” 。 這實際上已觸及到公司治理所要解決的一個核心問 題 , 即
12、代理問題 , 它源于經理人員與所有者之間潛在的利 益沖突 。自股份公司出現到 19世紀末 , 公司所有權與控制權 仍統一在股東手里 , 關于股份公司的爭論主要圍繞公司規 模的擴大和公司運營水平的提高 , 公司控制權問題還不明 顯 。 到了 20世紀初 , 公司控制權問題開始日益凸現 。 Berle 等 (1932 的研究成為這一問題的開山之作 。 他們對 1929年美國最大的 200家非金融企業調查后指出 , 隨著股份公 司規模的不斷擴大 , 股權的高度分散化 , 股東對公司的決 策與運營已無力施加直接的影響 , 公司的實際控制權已轉 移到職業經理的手中 。 這樣 , 股東的利益可能受到經理層
13、 的掠奪 , 導致公司的行為偏離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 Berle 等 人的擔憂對后來學者關于公司治理的思想產生了深刻的 影響 , 并促使美國隨后的政策和立法逐漸注重保護分散的 小股東利益 。 Jensen 等運用合約理論和代理理論分析了現 代股權分散型公司中股東與職業經理人之間的利益沖突 。 據此 , 20世紀 80年代以前 , 公司治理研究主要以美國公司 為研究對象 , 致力于解決股權分散化下的 “ 弱股東 、 強管理 者 ” 的問題 , 著眼于如何建立內外部監督與激勵機制 , 保護 股東的利益 。2. 小股東和大股東的委托代理 。 20世紀 80年代后 , 很多學者對各國的股權結構做了大量
14、的實證研究 , 結果發 現各國公司的股權結構均出現了某種程度的集中化傾向 。 Berle 等 (1932 意義上股權高度分散的 “ 現代企業 ” 上已不 多見 。La Porta 等 (1996 對 49個 國 家 、 每 個 國 家 中 10家 最 大 公 司 的 股 權 結 構 集 中 度 進 行 的 國 際 比 較 研 究 和 Claessens 等 (2000 對 9個東亞國家 (地區 的 2980家上市 公司的研究表明 , 除了美國 、 英國和日本等少數國家的公 司股權相對分散以外 , 所有權或控制權集中才是這一時期 全球公司所有權結構的主導形態 。 據此 , 對于絕大多數國 家的公
15、司 , 代理的根本問題是外部投資者與大股東 , 尤其 是與能完全控制管理者的股東間利益的協調 。 一方面 , 大 股東參與公司治理有助于解決傳統的代理問題中由于股 權高度分散而造成的 “ 搭便車 ” 問題和外部股東與管理層 之間在投資機會與業績評價方面上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 保 證了公共產品 監督的供給 , 產生 “ 控制的公共利益 ” (Chidambaran 等 , 1998 。 另一方面 , 大股東參與公司治理 也會帶來新的問題 , 即 “ 過度監督 ” (Burkart 等 , 1997 和 “ 大 股東侵占 ” (Shleifer 等 , 1997 。 可見 , 20世紀 80年代至
16、 90年代末 , 公司治理主要圍繞于解決股權相對集中情況下的 “ 強大股東 、 弱小股東 ” 問題 , 著力于如何保護小股東的利 益 。3. 內部人控制 。(1 內部人的界定 。 在公司治理中 , 內部人控制問題被 多次提及 , 其內涵隨之發生變化 。 Berle 等較早指出在股權 高度分散化的現代企業中 , 公司控制權實際上已被經理層 所掌控 。 青木昌彥和錢穎一提出在轉軌經濟中 , 由于缺乏 市場和法制的約束 , 企業的實際控制權被經理層所把持 。 這里 , 內部人主要是指經理層 。 隨著大股東參與公司治理 成為重要趨勢 , 大股東獲得了控制權 , 并利用優勢地位侵 占小股東利益之后 ,
17、La Porta 等開始將大股東列入內部人 之列 。 Burkar 等 (2001 提出了 “ 戰略聯盟理論 ” , 認為大股 東往往會和經理層合謀來損害公司和其他股東的利益 。 因 此 , Pitelis (2004 認 為 大 股 東 與 高 級 管 理人 員 之 間 不 存 在 嚴重的激勵協調問題 , 相反 , 兩者作為一個整體 , 可以視為 公司的控制集團 。 到了 21世紀初 , Dyck 等 (2004 指出公司 治理的研究主線之一是探討以大股東和高管人員為集團 的內部人控制問題 , 即小股東和大股東 /高級管理人員的 委托代理問題 。(2 控制權私人收益 。 控制權私人收益 ,
18、也稱 “ 控制權 私利 ” , 是指大股東 /高級管理人員憑借其對公司的控制權 為自身謀取的利益 。 它存在非貨幣和貨幣兩種形式 。 非貨 幣形式的控制權私利通常表現為內部人利用控制地位實 現某種心理收益 , 如調動公司資源實現控制而帶來的滿足 博士論壇 37 - 現代管理科學 2008年第 3期感 (Demsetz 等 , 1985 , 偏 好 某 種 類 型 的 投 資 項 目 (Jensen , 1993 。 貨幣形式的控制權私利則更多地體現了內部人與 小股東利益沖突的一面 , 表現為大股東 /高級管理人員通 過關聯交易 、 非經營性資金占用 、 過度擔保 、 享有高福利等 方式侵占公司
19、和小股東的利益 (Benos , 2004 。(3 小股東利益的保護 。 大股東 /高級管理人員為追求 控制權私利而實施的侵占行為 , 從短期看會損害公司和其 他股東利益 , 從長遠來看 , 會降低上市公司的質量 , 打擊外 部投資者的投資積極性 , 提高公司的融資成本 , 最終危害 到整個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 。 因此 , 很多學者著眼于如何 從國家層面和公司層面建立小股東保護機制 。 Burkart 等 (2001 提出 , 國家層面的小股東保護機 制 可 以 分 成 兩 類 :便于股東實施權利的保護機制和便于股東事后追償的保 護機制 。 Klappe 等 (2002 通過實證分析發現當國家
20、層面的 投資者保護水平較高時 , 該國企業層面的治理水平也相對 較高 ; 當一個國家的法律保護水平不高時 , 企業層面的公 司治理水平對于小股東利益的保護就顯得尤為重要 。 此 外 , 還有其它小股東保護機制作為國家層面和企業層面的 補充 。 根據 Dyck 等的研究 , 這些補充機制主要包括產品和 要素市場的充分競爭 , 使產品價格更具客觀性 , 減少內部 人利用關聯交易進行侵占 ; 發揮資本市場各方主體 (如分 析師 的非正式監督 , 加強 “ 聲譽 ” 機制遏制內部人侵占行 為的作用 。 這樣 , 在各個層面的機制合力作用下 , 隨著小股 東利益保護力度的加強 , 投資者信心的增強 ,
21、公司股票的 市場流動性將上升 。 根據 Grimaud 等 (2004 的研究 , 流動 性強的市場為大股東 /高級管理人員利用信息優勢獲取信 息租金提供了便利 , 從而為大股東 /高級管理人員提高公 司治理水平提供了補償和激勵 。四 、 啟示上述關于企業與公司治理內涵的探索 , 以及公司治理 理論三個主要發展階段的研究 , 對于我國政府如何加強小 股東保護 、 上市公司內部人進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指 導投資者的行為都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1. 我國政府的啟示 。 由于上市公司的大股東 /高級管 理人員追求控制權私利的行為會侵害小股東的利益 , 并最 終損害資本市場的持續發展 , 所以我國政
22、府應在國家層面 上建立健全小股東保護機制 , 包括推行累積投票制度和類 別股東大會制度等方便股東實施權利的保護機制 , 以及加 強民事訴訟與賠償制度和提高執法效率等便于股東事后 追償的保護機制 , 以切實保障小股東的利益 , 維護資本市 場長遠發展的根基 。2. 對上市公司內部人的啟示 。 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促進 中國上市公司的大股東 /高級管理人員以投資者的利益為 導向 , 兼顧利益相關方 , 專注于知識的積累與創新 , 著眼于 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 充分利用和發揮內外部公司治理 機制 , 不斷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 減少對公司和小股東的侵 害 , 以增強公司聲譽 , 并實現公司的長遠發展與
23、價值的持 續提高 。 這樣 , 大股東 /高級管理人員的利益也得到了有力 的保障 。3. 對投資者的啟示 。 由于上市公司的大股東 /高級管 理人員與證券市場的投資者 , 特別是小股東的利益存在沖 突 , 因此 , 小股東要加強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 , 積極行使表 決權 , 以促使上市公司改善公司治理 。 而公司治理水平高 的公司能較有力地保護小股東的利益 , 并能給投資者帶來 長期穩定的價值回報 , 因此本文的研究對于投資者的投資 決策具有指導意義 , 即投資于公司治理良好的公司 , 將能 獲取更高的流動性 , 分享到公司長遠發展的成果 。參考文獻 :1. 青木昌彥 , 錢穎一 . 轉軌經濟中
24、的公司治理結構 :內部人控制和銀行的作用 . 北京 :中國經濟出版社 , 1995. 2. 李維安等著 . 公司治理 . 天津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1.3. B enos , E. and W ei sbach , M . Pr i vat e benef i t s and cr oss l i st i ngs i n t he U ni t ed St at es. Em er gi ng M ar ket s R evi ew , 2004,(5 :217-240.4. B ur kar , M i ke Panunzi , Faust o. A gency con-f l i
25、ct s , ow ner shi p concent r at i on , and l egal shar e-hol der pr ot ect i on. Fi nanci al M ar ket s G r oup (LSE D i scussi on paper , 2001,(378 .5. C l aessens , St i j n D j ankov , Si m eon Fan , JosePh P. Lang , Lar r y H . P. The Separ at i on of ow ner shi p and C ont r ol i n East A si a
26、n C or por at i ons. Jour nal of Fi nanci al Econom i cs , 2000,(58 .6. D yck , A . , Zi ngal es , L. Pr i vat e benef i t s of cont r ol :an i nt er nat i onal com par i son. Jour nal of Fi nance , 2004:537-600.7. Faur e-G r i m aud , A nt oi ne G r om b , D eni s. Publ i c Tr adi ng and Pr i vat e I ncent i ves. R evi ew of Fi nan-ci al St udi es , 2004, 17(4 :985-1014.8. H ar t , O l i ver D . 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郁金香課件教學課件
- 2025屆茂名市重點中學物理高一下期末聯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廣陽區地方資產管理辦法
- 集團分散采購管理辦法
- 集團快遞收發管理辦法
- 銀行檔案銷毀管理辦法
- 生產安全管理辦法公布
- 金融知識宣傳管理辦法
- 金融信托安全管理辦法
- 贛州投資基金管理辦法
-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口算題1000道帶答案
- AAMIST79-2017衛生保健設施蒸汽滅菌和無菌保證綜合指南
- 2025年重慶出版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
- 施工現場重大危險源辨識及監控措施
- DB21T 2414.2-2015 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 第2部分:道路交通
- 2023年高考真題-歷史(遼寧卷) 含解析
- 化工廠消防演練方案
- 2024屆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訓練(含答案)
- 介紹正畸課件教學課件
-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檢測人員考試真題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