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數”設計_第1頁
“克和千克數”設計_第2頁
“克和千克數”設計_第3頁
“克和千克數”設計_第4頁
“克和千克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克和千克數學設計【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千克和克。【教學目的】1.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關注學生的生活經歷,培養學生調查,搜集處理應用信息的才能,架設數學與生活的橋梁。3.拓展學生的思維,對學生進展安康教育。【教具準備】1.學生每組托盤秤1臺,重1 克、1千克的物體假設干,每個學生兩包鹽、1枚2分硬幣。2.老師使用托盤秤1臺,天平1架,2分硬幣10筒,每筒100個3.課前讓學生到生活中理解有關物體“輕、重的知識。4.多媒體課件一個。【教學流程】一、在談話中引出問題

2、,在匯報中認識秤、質量單位,導出課題。1.拋出問題:師:關于物體的輕、重,我們課前已經進展了一個調查,下面誰來匯報一下,通過調查,你理解到了什么?如今咱們交流一下,好嗎?1怎樣知道物體的輕、重呢?生:用秤稱2稱量物體的輕、重都有哪些秤呢?生:天平生:臺秤生:盆秤生:桿秤生:磅秤師:好!老師搜集了一些秤的圖片,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點擊課件師:生活中,你在哪里見過什么秤?生1:生2:師:你們真細心,從生活認識到這么多秤。3表示物體重、輕有哪些單位?生1:噸、千克生2:克生3:斤、兩生4:公斤師:物體輕重的單位,剛剛同學們說了好多,說明大家調查的很認真,表示物體輕、重的單位,可以為物體的質量單位,斤

3、、兩是我們國這過去常用的計量單位,從1990年12月21日開場,我國就規定不使用這兩個計量單位了。2.匯報引出課題師:課前,李老師讓大家去生活中理解了一些物體的輕、重,誰來匯報一下?生1:一包鹽重500克生2:一袋精制粉重1千克生3:師:剛剛同學們展示的物品,有的以克作單位,有的以千克為單位,看來,表示物體的輕重,可以用千克或克作單位,千克和克是國際上通用的質量單位。這節課,我們共同認識一下千克和克板書“千克和克二、認識1千克1.出示一個稱砣和兩鹽,讓學生猜一猜是一個稱砣重,還是兩包鹽重?引發學生的爭議,來稱一稱。師:剛剛,那位小女孩和李老師站在一起,同學們馬上就看出了李老師體重重,小女孩體重

4、輕,如今李老師手里有兩樣東西,這是1個稱砣,這是兩包食鹽,猜猜看,是兩包食鹽重,還是1個稱砣重?生1:兩包鹽重生2:一個稱砣重師:有不同意見了,單靠眼睛看,能判斷正確嗎?該怎么辦?生:用秤稱師:好!出示盆秤,這是?生:盆秤師:稱量物體時,當指針指到稱面上的刻度“1時,就表示該物體重1千克,指針指到數字2就表示2千克,但稱物體時,千萬不能用手壓,要輕拿輕放,聽明白了嗎?2.稱一稱師:下面,請同學們分別稱一稱你們桌面上的秤砣和兩包鹽這兩樣東西,認真觀察指針變化,記住它們的質量。學生開場興趣盎然地稱東西師:稱好了嗎?哪個小組的同學來說一說你們稱量的結果。生1:一個稱砣重1千克。生2:兩包鹽重也是1千

5、克。師:通過稱量,你們發現這兩包東西的輕、重關系是怎樣的?生:一個稱砣和兩包鹽一樣重。師:同學們,兩包鹽和一個秤砣大小不一樣,但重量一樣,都是1千克師板書1千克,也可以用英文字母Kg表示千克,這個符號在我們盆秤的稱面上也有,那3Kg表示多重?3.感受1千克師:下面,請每位同學拿起兩包鹽,把兩包鹽放在手上,閉上眼睛掂量一下,靜靜地感受1千克有多重,把它記在腦子里。全體學生靜靜掂量兩包鹽4.理解1千克師:老師這里有幾樣東西,你們來掂一掂,估測一下,有沒有1千克?是比1千克重,還是比1千克輕?還是剛剛1千克?生掂量匯報,師相機驗證。5.感受幾千克1師:請每個小組的同學掂一掂自己帶來的書包,看看和掂量

6、1千克有什么不同的感覺?生:匯報,并驗證。2找一個比較重的書包稱一稱、背一背,引出安康的話題二、認識克1. 稱1枚2分硬幣,引出爭議。師:剛剛大家稱了書包的重,這是1枚2分硬幣,請每一組的1號同學輕輕地放1枚2分硬幣在盆秤的托盤里,其他同學看指針變化,稱稱有多重?生稱量,小聲議論師:把一個2分硬硬幣放在盆秤去稱,你們看出了指針變化嗎?為什么?生搖頭:沒有師:哪該怎么辦?該用什么秤去稱?生:用天平稱。師:對,我們要用更精細的儀器天平來稱量。同學們,這是一臺調好的天平,這是一個5克的法碼,老師如今就用這個法碼來稱。2.師:稱5個2分硬幣的重剛好是5克,那說明一個2分硬幣的重大約是幾克?生:1克3.

7、認讀1克師:對!1枚2分硬幣重1克,也可以用英文字母g表示。因此1克就是1g,3g就是?3克4.掂一掂感知1克師:請每位同學拿出課前準備好的2分硬幣,放在手上,閉上眼睛,靜靜地掂一掂,互相說有什么感覺?5.找一找1克重的東西師:在家知道了1克有多重?如今找一找身邊哪些物品的重大約是1克的?生1:生2:生3:6.感受幾克師:大家理解了1克有多重,你們知道2克有多重嗎?10個2分硬幣有多重?50個呢?三、克和千克的關系1.師:老師這里有1筒2分硬幣一共100個,你們說說這筒2分硬幣重大約是多少克?這樣的2筒呢?生:2.師:如今這兩筒硬幣放在盆秤上去稱,指針有沒有指“1千克,估測一下,大約要幾筒這樣

8、的2分硬幣?生:10筒師:我們來驗證一下。師:如今盆秤上的指針指到了“1,說明這樣的10筒2分硬重就是多少?1千克,板書那以克為單位就是多少克?板書1000克生:這是因為1個2分硬幣重約1克,1000個重約1000克。師:從中我們明白了1千克里有幾個1克?這說明1千克和1000克的大小關系是怎樣的?生說師板書3.認讀1千克=1000克4.練習89頁第5題點擊課件出示在括號內填上“、“或“=。2千克 2019克 800克 1千克5千克 4900克 2500克 3千克四、穩固練習1.估測一本數學書的重有沒有1千克,表示它的質量用什么作單位比較適宜?2.請各小組同學拿出自己的數學書稱出1千克數學書,

9、看看重1千克數學書大約需要幾本?3.請1號同學上來提蘋果下去,先請各小組估測一下1千克蘋果大約有幾個,再稱一稱。4.關于信的練習1一封平信不能超過20克,小明向爺爺寫了一封信,同時寄了幾張照片,大家看看這樣封信重約多少克?30克2這封信能收到嗎?為什么?這封信要使爺爺收到,該怎么辦?3后來爺爺收到了這封信,看了之后卻笑得直不起腰來,我們也來看一看,讀一讀這封信:外公:您好!我已經10歲,身體長得特別安康,體重已達50克,每天早上能吃掉30千克的雞蛋2個,250克的豆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100千克的饅頭4個,晚上吃得更多,和爸爸媽媽在一起能把將近1克的米飯吃光。外孫:小明師;同學們為什么笑了?進

10、展改錯宋以后,京師所設小學館和武學堂中的老師稱謂皆稱之為“教諭。至元明清之縣學一律循之不變。明朝入選翰林院的進士之師稱“教習。到清末,學堂興起,各科老師仍沿用“教習一稱。其實“教諭在明清時還有學官一意,即主管縣一級的教育生員。而相應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員者那么謂“教授和“學正。“教授“學正和“教諭的副手一律稱“訓導。于民間,特別是漢代以后,對于在“校或“學中傳授經學者也稱為“經師。在一些特定的講學場合,比方書院、皇室,也稱老師為“院長、西席、講席等。宋以后,京師所設小學館和武學堂中的老師稱謂皆稱之為“教諭。至元明清之縣學一律循之不變。明朝入選翰林院的進士之師稱“教習。到清末,學堂興起,各科老師仍沿

11、用“教習一稱。其實“教諭在明清時還有學官一意,即主管縣一級的教育生員。而相應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員者那么謂“教授和“學正。“教授“學正和“教諭的副手一律稱“訓導。于民間,特別是漢代以后,對于在“校或“學中傳授經學者也稱為“經師。在一些特定的講學場合,比方書院、皇室,也稱老師為“院長、西席、講席等。小結:今天我們在活動中解決了很多問題,認識了質量單位克和千克,今后我們要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要練說,得練聽。聽是說的前提,聽得準確,才有條件正確模擬,才能不斷地掌握高一級程度的語言。我在教學中,注意聽說結合,訓練幼兒聽的才能,課堂上,我特別重視老師的語言,我對幼兒說話,注意聲音清楚,上下起伏,抑揚有致,富有吸引力,這樣能引起幼兒的注意。當我發現有的幼兒不專心聽別人發言時,就隨時表揚那些靜聽的幼兒,或是讓他重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