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地結構類型和普遍特征_第1頁
語言地結構類型和普遍特征_第2頁
語言地結構類型和普遍特征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言的結構類型和普遍特征 一、語言的結構類型(一)從詞法角度分類1. 孤立語 孤立語的特點是詞幾乎沒有形態變化,詞類缺乏形態標志,構詞主要采用詞 根或詞根加詞根的形式。詞與詞之間的語法關系不是通過詞本身的形態變化表現 出來,而是通過詞序和虛詞的語法手段來表達。漢藏語系的大多數語言屬于孤立語。2.屈折語屈折語在構詞方面有兩個特點: 用部屈折手段構詞。屈折語也用附加語素表示不同的語法意義,但與粘著語的附加語素有別:一是屈折語中的附加語素可表示不同的語法意義, 同一個語法意義也可用不同 的詞形表示; 二是屈折語的詞根與附加語素常結合得比較緊密。俄語、德語、法語、英語等都屬于屈折語,但英法語的詞形變化

2、已經大 大簡化。日語例子 土耳其語例子:二)從句法角度分類 三、語言的普遍特征 語言類型學主要就研究語言的普遍特征(1)條件 從句在所有語言中以前置于主 句為正常語序 (Greenberg) (與語言的時間順序象似性有關)(2)一切語言都至少有由名詞性詞語和動詞性詞語構成的句子。(3)一切語言都有形容詞性詞語修飾名詞性詞語,副詞性詞語修飾形容詞性詞語第四章 語言的發展與 分化一、語言發展的原因和特點(一)原因1、社會原因是語言發展的基本條件。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其發展變化受到社會發展變化的影響 (網絡網絡語言)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必須和社會發展保持一致。 社會的分化、統一、接觸直接

3、影響語言。2、語言系統各因素的相互影響也會引起語言的發展。語言部的各種因素處于對立統一的關系中, 互相影響, 互相聯系,又互相制約, 局部的變化往往會引起一系列連鎖的反應。作為一個系統,語言要素的這種影響 是顯而易見的, 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局, 這同社會系統中的因素的相互影響變化 沒有什么兩樣。語音、詞匯、語法相互影響的例子。(1)音節結構簡單,同音字增多,引起單音節詞辨義方面的困難,出現了大量 的雙音節詞。(2)語音中的輕聲、兒化等,具有辨別詞性和詞義的作用,對詞匯和語法產生 影響。(3)語法中虛詞的長期運用,使其語音上發生變化(二)特點語言發展的漸變性和不平衡性是語言發展的兩個最重要的特點

4、,1、漸變性漸變性是語言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 指語言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變化, 但語言不像社會變革 那樣產生突變,而是逐漸發展變化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為什么語言發展變化會有漸變性特點呢?這是由語言的社會功能所決定的, 語言作為人類最重要 的交際工具,社會成員相互聯系的紐帶和橋梁,是人們日常生活根本離不開的,人們無時無刻不 使用語言,語言同社會的關系是如此密切,因此不可能發生巨變、突變,只能逐漸變化,即使社 會發生了劇烈變化, 語言也不馬上巨變, 大有我自巋然不動之勢。 這樣才能有人們的需要相適應, 不至于影響人們的使用。我們前面說到,有些國家分裂了,一種語言也隨著分裂為不同的語言, 這里好象發

5、生了巨變,其實這只是名分上的變化,沒有影響到語言的實質,真正的變化還是在以 后逐漸發生的。語言發展漸變性的表現:語音一一-詞匯一一單音節一雙音節;涕一淚語法詞綴化;派生詞構成方式;賓語前置、定語后置。2、不平衡性第一,語言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的發展不平衡,發展速度不一樣,有的快,有的 慢,其中詞匯變化最快,語音和語法發展比較慢。第二,語言在不同的地域的發展速度和發展方向也不一樣,同一種語言現象, 在有的地區變化,在有的地區不發生變化,有的地區是另一種變化,其結果是形 成地域方言和社會方言。為什么語言發展變化會有不平衡性特點呢?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第 一,語言系統中,詞匯變化最快,因為詞匯

6、與社會的聯系最為緊密,最直接,對 社會的發展變化反應也最靈敏,社會的變化,現實現象的產生與消失,隨時都能 在詞匯中反應出來,比如一個新事物新觀念產生了,要進入交際領域,首先就要 有個名稱,就必然要在詞匯系統中反映出來,而社會現象、事物、觀念的產生與 消失,是經常發生的,在詞匯中以新詞的產生、舊詞的消亡、詞義的發展變化等 種種形式。第二,由于各地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水平不一致,往往就導致語 言在不同地域的發展變化具有不同的特點,因而具有不平衡性的特點。比如我們 今天常用的 樓盤、樓花、按揭、寫字樓”就是從 臺港-地”這樣傳開的語言發展在地域上不平衡性的表現社會的分化是產生地域方言或親

7、屬語言的社會原因,語言發 展的不平衡性是產生地域方言或親屬語言的語言部的原因:、語言的分化(一)社會方言與地域方言1、社會方言:社會方言是社會部不同年齡、性別、職業、階級和階層等方面的人在語言使用上表現出來的變異,是言 語社團的一種標志。主要有行業用語、科技術語、階級方言 等。如“動手術 ”、“出診”、“注射”、“亮相”、“花臉”、“閱卷 等。 “隱語 ”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方言。社會方言及其風格變體是語言的支流,它們所用的材料和結 構規則都是全民共同的,是其他言語社團的成員都懂得或者 能夠弄懂的,一般不會因為語言表達上的差異而影響相互的 交際和理解。2、地域方言:地域方言是全民語言在不同地域的分

8、支, 是語言發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例如漢語就有北方方 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閩方言 七種。地域方言是從同一種母語分化而產生的,但在不同的 地域,發生了不同的變化,有的是語音發生了不同的變化, 有的是詞匯發生了不同的變化,有的是語法發生了不同的變 化。地域方言的差別,主要表現在語音上,劃分方言的主要依據 也是語音。詞匯上也有不少差別,語法的差別較小。平谷:墻上掛著槍。:槍上掛著墻。“聽得懂、聽不懂”不能作為劃分方言的標準。確定方言身份時要考慮兩個因素:統一的社會和語言本身的 差異。劃分方言不能光憑語言本身的差異,還要看使用方言的人是 不是屬于同一個民族和各方言之上是

9、不是還有一個共同語作 為各地區人們的交際工具。社會方言與地域方言的異同。相同點:社會方言和地域方言都是同一種 語言分化的結果,使用的基本材料都 有共同的語言基礎,比如基本詞匯和語法都是大致相同的;都沒有全民性特點, 在使用圍上有一定局限,或限于某個地域,或限于某個特定的人群。不同點:社會方言的差別主要反映在詞匯方面。而地域方言的差別表現在 語音、詞匯、語法各個方面,往往表現為系統上的一系列差別,尤其以語音差別 最為突出。正因為地域方言的差別是系統上的,所以在一定的社會政治條件下, 地域方言就有可能分化為不同的語言,而社會方言由于其差別主要是在詞匯系統 方面,所以無論如何也不會發展為獨立的語言。

10、聽得懂和聽不懂不是劃分地域方言的基礎。地域方言的差別舉例(二)親屬語言和語言的譜系分類1、親屬語言:從同一種語言分化出來的幾種獨立的語言,彼此有同源關系,我 們稱它為親屬語言。漢語和藏語來自史前的原始漢藏語,它們同出一源,是親屬語言。 原始漢藏語 母語漢語 子語藏語法、意、西、葡、羅 拉丁語 原 英、德、荷、瑞、丹麥 日耳曼語始俄、保、捷、波、塞爾維亞 古斯拉夫語印譜系分類:根據語言的親屬關系對語言所作的分類,叫做語言的 “譜 系分類”。語 系:印歐語 系、漢藏語系、烏拉 爾語系、 阿爾泰語系、閃含 語系、高加索 語系、達羅昆荼語系、馬來玻利尼西亞語系、南亞語系 語族 語支 語群印歐語系印度-

11、伊朗語族斯拉夫語族 波 羅的語族 日耳曼語族 拉丁語族東南西俄語 烏克蘭 語白俄羅斯語漢藏語系漢語語族藏緬 語族 壯 侗語族 苗 瑤語族藏 語支 緬語支 彝語支 景頗語 支1.漢語語族(7)漢語語支-漢語-八大方言2藏緬語族(1)藏語支-藏語(2)緬語支-緬甸語、阿昌語等(3)彝語支-彝語、傈僳語、哈尼語、納西語、拉祜語、白語等(4)景頗語支-景頗語3. 壯侗語族(1)壯傣語支-壯語、傣語、布依語、泰國語、老撾語等(2)侗水語支-侗語、水語、么佬語、毛南語等(3)黎語支-黎語4. 苗瑤語族(1)苗語支-苗語(2)瑤語支-瑤語。印歐語系印度語族伊朗語族斯拉夫語族波羅的語族日耳曼語族拉丁語族凱爾特

12、語族希臘語族阿爾巴尼亞語族 亞美尼亞語族 吐火羅語族三、語言的統一語言隨社會的統一而統一。 書面語的統一 口語的統一白話文運動國語運動(方言是要消亡還是要保存)1、共同語:各民族之間共同的交際工具。 北方方言、倫敦方言、多斯崗方言 2、什么是共同語、現代漢語共同語是什么? 什么是共同語: 共同語是在一種方言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個民族或一 個國家通用的語言。在某一地域方言的基礎上形成,哪一種方言能成 為共同語的基礎方言決定于經濟、政治、文化的條件。因此語言的統 一不同于語言的分化,它是在一種方言的基礎上產生共同語,共同語 再向方言滲透。共同語可以說是語言統一的標志。2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 現代漢民

13、族的共同語是普通話, 它以語音為標準音, 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 以典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 普通話的基礎方言是北 方方言,這主要是由政治原因決定的,其代表點近千年來一直是政治中心,同時 又是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以話為代表的北方方言在全國具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就 成為了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基礎方言。規化 語言的規化就是要根據語言的發展規律為語言的運用確定語音、詞 匯、語法各方面的標準。對象:書面語原則(1) 符合規律推廣(2)不符合規律“約定俗成”:打掃衛生、恢復疲勞、好得要死、 甜得要命(3)既不符合規律、又不廣泛使用剔除仿譯詞:屬于意譯詞里的一種,用本族語言的材料逐一翻譯 原詞的語素,不但

14、將它的意義,而且將它的部構成形式也轉 植過來。例如:黑板、足球、牛津、鐵路 站/驛之爭:借詞戰勝本族詞二、語言的融合1、定義:語言融合是隨著不同民族的接觸或融合而產生的一種語言 現象,指一種語言排擠和代替其他語言而成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際工 具。融合過程中,有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兩種情況。左傳 .襄公十四年: “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 語不達。 ”漢語在語言融合中成為勝利者。 但某些地區的漢語中有少數民族語言 的影子:例如 “他吃著飯呢 ”,在額爾多斯、等地說成 “他吃飯著呢。 這受到北方阿爾泰語的影響。 “我給你”在說成是 “你我啊給”。3、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1)自愿融合:有些

15、民族順乎歷史發展的規律,自覺放棄 使用自己的語言,選用漢語作為共同的交際工具,叫自愿融 合。歷史上孝文帝制訂一系列政策,禁止本民族的鮮卑語, 提倡語漢語。2)被迫融合:有些民族為了保持本民族的語言進行了艱苦的斗爭, 但迫于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也不得不放棄自己的語言,學會漢語, 實現語言的融合,叫被迫融合。女真族金世宗:汝輩自幼惟習漢人風俗,不知女直純實之風,至于文 字語言,或不通曉,是忘本也。 應衛士有不閑女直語者,并勒于 學, 仍自后不得漢語。滿族:清太宗皇太極:昔金熙宗循漢俗,服漢衣冠,盡忘本國言語, 太祖、太宗之業遂衰 使后世無變祖宗之制。順治時漸習漢俗” 滿族辛亥革命以后就改用漢語,目前能夠掌握滿文的人很少,省少數 鄉鎮。般是先出現雙語現象, 最后導致4、融合的過程 語言的融合的融合, 一種語言取代另一種語言雙語現象是指被融合民族的成員一般會講兩種語言:本族 語和在融合過程中占優勢的那種語言。 以雙語現象階段,必然會產生語言間的相互影響,即使是被 替代的語言,也會在勝利者的語言中留下自己的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