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持續硬膜外腔鎮痛在剖宮產術后的應用 【關鍵詞】 慢性前列腺炎;肝主疏瀉;肝郁氣滯摘要 以中草藥為主,以肝論治慢性前列腺炎在臨床中起到良好效果。關鍵詞 慢性前列腺炎;肝主疏瀉;肝郁氣滯我們自2002年2月至2006年2月從肝論治慢性前列腺炎812例,獲得良好的療效,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本組812例,均來自門診患者,年齡最大75歲,最小18歲,18歲26歲163例,27歲37歲406例,38歲48歲122例,49歲59歲81例,60歲73歲40例。其中已婚698例,未婚116例,病史均在0.
2、5 a以上,最長15 a。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我們結合長期的臨床實踐,均以從肝論治慢性前列腺炎取得滿意效果,痊愈487例,有效243例,無效81例,總有效率90%。2理論根據我們認為前列腺炎之病本在肝。肝氣不舒,氣郁化熱,濕熱下注,瘀血、痰濕阻滯于前陰是基本病機,其根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前陰是足厥陰肝經循行所經之處。肝氣不舒,病必循經而發。二是肝主筋,而前陰為宗筋之所聚。三是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肝氣不舒,一方面可氣郁化熱,另一方面可氣滯濕停,使濕熱聚于下焦。四是雖腎主二陰、司二便,但又必依賴于肝主疏泄的調節作用,疏泄正常,則精溺以時出,反之,則出現或遺精或陽萎早泄,或尿出白濁,小便淋漓不盡等
3、癥。五是此病患者平素多有急躁、易怒或郁怒的性格特點。3審立虛實,治肝為要前列腺炎在臨床上,可分為虛實,然不論虛實,治療均責之于肝。實者之病機為肝郁氣滯,在此基礎上又致濕熱內生,流注下焦,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癥,有時可進而導致痰、淤血等病理產物內生,出現睪丸腫脹疼痛,舒肝理氣為其常法。虛者乃是由于肝病日久,肝腎同源,子盜母氣,從而導致腎虛,成為虛實夾雜之癥。臨床表現為在原有癥狀基礎上,又兼腰膝酸軟或性功能障礙等,治療可采用肝腎同治之法,然孰重孰輕,當視具體情況而定,故本病不論虛實,總以舒肝理氣為第一要務。治療以逍遙散為基本方加減,藥用:當歸9 g,炒白芍9 g,柴胡6 g,云岑9 g,人參1
4、0 g,炒白術9 g,香附9 g,郁金9 g,炒川楝子9 g,砂仁9 g,甘草3 g。本方以理氣為主,氣病及血,因此加入當歸、郁金之血分藥,郁金既可解郁,又能活血清熱,于本病尤宜。以人參、白術、砂仁培補脾土,扶養后天,有“先安未受邪之地”之義,以防肝氣克犯脾胃。4靈活變通,隨癥加減前列腺炎的癥狀表現不一,變化多端,因此需在謹守病機的基礎上各司其屬,靈活變通,方能取得滿意效果。常用加減伴有小便灼熱、疼痛、尿頻、色黃赤,口干、舌紅苔黃,脈弦數者,可將炒白芍改為生白芍,加丹皮6 g9 g,炒山梔6 g9 g,扁蓄9 g,瞿麥9 g等清熱利尿之品;伴少腹脹痛,下焦虛寒,便溏者,可加沉香6 g,烏藥6
5、g,炒小茴香9 g,以行氣散寒止痛;肝失疏泄,氣不行水,或肝木乘脾致其運化失職而見有陰囊潮濕者可加澤瀉6 g,炒山藥9 g,肝氣郁滯,痰瘀內生,睪丸腫脹疼痛者加川芎9 g,陳皮6 g,山楂核9 g,荔枝核9 g,以活血化瘀,理氣化痰散結,伴有腰膝酸軟、遺精或陽萎、脈沉弱等腎虛癥狀者,可配制補腎之方藥,以基本方配伍六味地黃丸加懷牛膝6 g。但在補腎,特別是補腎陰時應考慮患者是否有氣滯濕停的情況,以防產生養陰反助濕的弊端,可適當配伍利濕之劑。5典型病例患者,男,36歲,2005年8月5日初診,主訴:會陰部疼痛不適1年余,加重伴尿頻、尿急、尿痛1月。病見小便灼熱疼痛、尿頻、尿急、尿痛、小便黃赤,心煩
6、眠差,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前列腺液常規示:卵磷脂小體減少,白細胞()膿細胞()。辨證為肝氣不舒,濕熱下注,治以舒肝為主,佐以利尿通淋。處方:當歸9 g,生白芍9 g,柴胡6 g,云岑9 g,郁金9 g,人參10 g,炒白術9 g,通草9 g,炒川楝子9 g,扁蓄9 g,瞿麥9 g,琥珀3 g,(分二次沖服),砂仁9 g,甘草3 g。水煎服3劑,每日1劑。二診,諸癥同上,但悉減,仍心煩,舌尖紅赤,苔薄黃,脈弦數,上方去琥珀、通草,加炒山梔9 g,丹皮9 g,以清心火,水煎服3劑,每日1劑。三診,尿路刺激癥狀基本消失,情志漸和,感覺會陰部、尿道不適及尿后小便余瀝,舌稍紅苔薄白,脈弦,于上方去扁
7、蓄、瞿麥等清熱利尿之品連服,隨癥加減一月后,諸癥盡消,前列腺液復查均為正常。6討論前列腺炎是困擾成年男性的常見病,疑難病癥,急性者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會陰部痛等特征,慢性患者表現為小腹會陰、睪丸、不適,尿出白濁等,屬中醫“熱淋”、“勞淋”或“精濁”等范疇。目前西醫治療多采用抗菌消炎法,中醫急性期常用利尿通淋法,慢性期常從腎論治,但效果都不很理想,而我們近年根據中醫辨證理論結合臨床實踐,總結出從肝論治前列腺的經驗,驗之于患者,療效滿意。臨猗縣人民醫院,山西 臨猗 044100張淑琴,孫聰智摘要 以中草藥為主,以肝論治慢性前列腺炎在臨床中起到良好效果。關鍵詞 慢性前列腺炎;肝主疏瀉;肝郁氣滯我
8、們自2002年2月至2006年2月從肝論治慢性前列腺炎812例,獲得良好的療效,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本組812例,均來自門診患者,年齡最大75歲,最小18歲,18歲26歲163例,27歲37歲406例,38歲48歲122例,49歲59歲81例,60歲73歲40例。其中已婚698例,未婚116例,病史均在0.5 a以上,最長15 a。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我們結合長期的臨床實踐,均以從肝論治慢性前列腺炎取得滿意效果,痊愈487例,有效243例,無效81例,總有效率90%。2理論根據我們認為前列腺炎之病本在肝。肝氣不舒,氣郁化熱,濕熱下注,瘀血、痰濕阻滯于前陰是基本病機,其根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前
9、陰是足厥陰肝經循行所經之處。肝氣不舒,病必循經而發。二是肝主筋,而前陰為宗筋之所聚。三是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肝氣不舒,一方面可氣郁化熱,另一方面可氣滯濕停,使濕熱聚于下焦。四是雖腎主二陰、司二便,但又必依賴于肝主疏泄的調節作用,疏泄正常,則精溺以時出,反之,則出現或遺精或陽萎早泄,或尿出白濁,小便淋漓不盡等癥。五是此病患者平素多有急躁、易怒或郁怒的性格特點。3審立虛實,治肝為要前列腺炎在臨床上,可分為虛實,然不論虛實,治療均責之于肝。實者之病機為肝郁氣滯,在此基礎上又致濕熱內生,流注下焦,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癥,有時可進而導致痰、淤血等病理產物內生,出現睪丸腫脹疼痛,舒肝理氣為其常法。虛者
10、乃是由于肝病日久,肝腎同源,子盜母氣,從而導致腎虛,成為虛實夾雜之癥。臨床表現為在原有癥狀基礎上,又兼腰膝酸軟或性功能障礙等,治療可采用肝腎同治之法,然孰重孰輕,當視具體情況而定,故本病不論虛實,總以舒肝理氣為第一要務。治療以逍遙散為基本方加減,藥用:當歸9 g,炒白芍9 g,柴胡6 g,云岑9 g,人參10 g,炒白術9 g,香附9 g,郁金9 g,炒川楝子9 g,砂仁9 g,甘草3 g。本方以理氣為主,氣病及血,因此加入當歸、郁金之血分藥,郁金既可解郁,又能活血清熱,于本病尤宜。以人參、白術、砂仁培補脾土,扶養后天,有“先安未受邪之地”之義,以防肝氣克犯脾胃。4靈活變通,隨癥加減前列腺炎的
11、癥狀表現不一,變化多端,因此需在謹守病機的基礎上各司其屬,靈活變通,方能取得滿意效果。常用加減伴有小便灼熱、疼痛、尿頻、色黃赤,口干、舌紅苔黃,脈弦數者,可將炒白芍改為生白芍,加丹皮6 g9 g,炒山梔6 g9 g,扁蓄9 g,瞿麥9 g等清熱利尿之品;伴少腹脹痛,下焦虛寒,便溏者,可加沉香6 g,烏藥6 g,炒小茴香9 g,以行氣散寒止痛;肝失疏泄,氣不行水,或肝木乘脾致其運化失職而見有陰囊潮濕者可加澤瀉6 g,炒山藥9 g,肝氣郁滯,痰瘀內生,睪丸腫脹疼痛者加川芎9 g,陳皮6 g,山楂核9 g,荔枝核9 g,以活血化瘀,理氣化痰散結,伴有腰膝酸軟、遺精或陽萎、脈沉弱等腎虛癥狀者,可配制補
12、腎之方藥,以基本方配伍六味地黃丸加懷牛膝6 g。但在補腎,特別是補腎陰時應考慮患者是否有氣滯濕停的情況,以防產生養陰反助濕的弊端,可適當配伍利濕之劑。5典型病例患者,男,36歲,2005年8月5日初診,主訴:會陰部疼痛不適1年余,加重伴尿頻、尿急、尿痛1月。病見小便灼熱疼痛、尿頻、尿急、尿痛、小便黃赤,心煩眠差,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前列腺液常規示:卵磷脂小體減少,白細胞()膿細胞()。辨證為肝氣不舒,濕熱下注,治以舒肝為主,佐以利尿通淋。處方:當歸9 g,生白芍9 g,柴胡6 g,云岑9 g,郁金9 g,人參10 g,炒白術9 g,通草9 g,炒川楝子9 g,扁蓄9 g,瞿麥9 g,琥珀3
13、 g,(分二次沖服),砂仁9 g,甘草3 g。水煎服3劑,每日1劑。二診,諸癥同上,但悉減,仍心煩,舌尖紅赤,苔薄黃,脈弦數,上方去琥珀、通草,加炒山梔9 g,丹皮9 g,以清心火,水煎服3劑,每日1劑。三診,尿路刺激癥狀基本消失,情志漸和,感覺會陰部、尿道不適及尿后小便余瀝,舌稍紅苔薄白,脈弦,于上方去扁蓄、瞿麥等清熱利尿之品連服,隨癥加減一月后,諸癥盡消,前列腺液復查均為正常。6討論前列腺炎是困擾成年男性的常見病,疑難病癥,急性者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會陰部痛等特征,慢性患者表現為小腹會陰、睪丸、不適,尿出白濁等,屬中醫“熱淋”、“勞淋”或“精濁”等范疇。目前西醫治療多采用抗菌消炎法,中
14、醫急性期常用利尿通淋法,慢性期常從腎論治,但效果都不很理想,而我們近年根據中醫辨證理論結合臨床實踐,總結出從肝論治前列腺的經驗,驗之于患者,療效滿意。臨猗縣人民醫院,山西 臨猗 044100張淑琴,孫聰智摘要 以中草藥為主,以肝論治慢性前列腺炎在臨床中起到良好效果。關鍵詞 慢性前列腺炎;肝主疏瀉;肝郁氣滯我們自2002年2月至2006年2月從肝論治慢性前列腺炎812例,獲得良好的療效,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本組812例,均來自門診患者,年齡最大75歲,最小18歲,18歲26歲163例,27歲37歲4
15、06例,38歲48歲122例,49歲59歲81例,60歲73歲40例。其中已婚698例,未婚116例,病史均在0.5 a以上,最長15 a。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我們結合長期的臨床實踐,均以從肝論治慢性前列腺炎取得滿意效果,痊愈487例,有效243例,無效81例,總有效率90%。2理論根據我們認為前列腺炎之病本在肝。肝氣不舒,氣郁化熱,濕熱下注,瘀血、痰濕阻滯于前陰是基本病機,其根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前陰是足厥陰肝經循行所經之處。肝氣不舒,病必循經而發。二是肝主筋,而前陰為宗筋之所聚。三是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肝氣不舒,一方面可氣郁化熱,另一方面可氣滯濕停,使濕熱聚于下焦。四是雖腎主二陰、司二便
16、,但又必依賴于肝主疏泄的調節作用,疏泄正常,則精溺以時出,反之,則出現或遺精或陽萎早泄,或尿出白濁,小便淋漓不盡等癥。五是此病患者平素多有急躁、易怒或郁怒的性格特點。3審立虛實,治肝為要前列腺炎在臨床上,可分為虛實,然不論虛實,治療均責之于肝。實者之病機為肝郁氣滯,在此基礎上又致濕熱內生,流注下焦,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癥,有時可進而導致痰、淤血等病理產物內生,出現睪丸腫脹疼痛,舒肝理氣為其常法。虛者乃是由于肝病日久,肝腎同源,子盜母氣,從而導致腎虛,成為虛實夾雜之癥。臨床表現為在原有癥狀基礎上,又兼腰膝酸軟或性功能障礙等,治療可采用肝腎同治之法,然孰重孰輕,當視具體情況而定,故本病不論虛實
17、,總以舒肝理氣為第一要務。治療以逍遙散為基本方加減,藥用:當歸9 g,炒白芍9 g,柴胡6 g,云岑9 g,人參10 g,炒白術9 g,香附9 g,郁金9 g,炒川楝子9 g,砂仁9 g,甘草3 g。本方以理氣為主,氣病及血,因此加入當歸、郁金之血分藥,郁金既可解郁,又能活血清熱,于本病尤宜。以人參、白術、砂仁培補脾土,扶養后天,有“先安未受邪之地”之義,以防肝氣克犯脾胃。4靈活變通,隨癥加減前列腺炎的癥狀表現不一,變化多端,因此需在謹守病機的基礎上各司其屬,靈活變通,方能取得滿意效果。常用加減伴有小便灼熱、疼痛、尿頻、色黃赤,口干、舌紅苔黃,脈弦數者,可將炒白芍改為生白芍,加丹皮6 g9 g
18、,炒山梔6 g9 g,扁蓄9 g,瞿麥9 g等清熱利尿之品;伴少腹脹痛,下焦虛寒,便溏者,可加沉香6 g,烏藥6 g,炒小茴香9 g,以行氣散寒止痛;肝失疏泄,氣不行水,或肝木乘脾致其運化失職而見有陰囊潮濕者可加澤瀉6 g,炒山藥9 g,肝氣郁滯,痰瘀內生,睪丸腫脹疼痛者加川芎9 g,陳皮6 g,山楂核9 g,荔枝核9 g,以活血化瘀,理氣化痰散結,伴有腰膝酸軟、遺精或陽萎、脈沉弱等腎虛癥狀者,可配制補腎之方藥,以基本方配伍六味地黃丸加懷牛膝6 g。但在補腎,特別是補腎陰時應考慮患者是否有氣滯濕停的情況,以防產生養陰反助濕的弊端,可適當配伍利濕之劑。5典型病例患者,男,36歲,2005年8月5
19、日初診,主訴:會陰部疼痛不適1年余,加重伴尿頻、尿急、尿痛1月。病見小便灼熱疼痛、尿頻、尿急、尿痛、小便黃赤,心煩眠差,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前列腺液常規示:卵磷脂小體減少,白細胞()膿細胞()。辨證為肝氣不舒,濕熱下注,治以舒肝為主,佐以利尿通淋。處方:當歸9 g,生白芍9 g,柴胡6 g,云岑9 g,郁金9 g,人參10 g,炒白術9 g,通草9 g,炒川楝子9 g,扁蓄9 g,瞿麥9 g,琥珀3 g,(分二次沖服),砂仁9 g,甘草3 g。水煎服3劑,每日1劑。二診,諸癥同上,但悉減,仍心煩,舌尖紅赤,苔薄黃,脈弦數,上方去琥珀、通草,加炒山梔9 g,丹皮9 g,以清心火,水煎服3劑,
20、每日1劑。三診,尿路刺激癥狀基本消失,情志漸和,感覺會陰部、尿道不適及尿后小便余瀝,舌稍紅苔薄白,脈弦,于上方去扁蓄、瞿麥等清熱利尿之品連服,隨癥加減一月后,諸癥盡消,前列腺液復查均為正常。6討論前列腺炎是困擾成年男性的常見病,疑難病癥,急性者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會陰部痛等特征,慢性患者表現為小腹會陰、睪丸、不適,尿出白濁等,屬中醫“熱淋”、“勞淋”或“精濁”等范疇。目前西醫治療多采用抗菌消炎法,中醫急性期常用利尿通淋法,慢性期常從腎論治,但效果都不很理想,而我們近年根據中醫辨證理論結合臨床實踐,總結出從肝論治前列腺的經驗,驗之于患者,療效滿意。臨猗縣人民醫院,山西 臨猗 044100張淑
21、琴,孫聰智摘要 以中草藥為主,以肝論治慢性前列腺炎在臨床中起到良好效果。關鍵詞 慢性前列腺炎;肝主疏瀉;肝郁氣滯我們自2002年2月至2006年2月從肝論治慢性前列腺炎812例,獲得良好的療效,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本組812例,均來自門診患者,年齡最大75歲,最小18歲,18歲26歲163例,27歲37歲406例,38歲48歲122例,49歲59歲81例,60歲73歲40例。其中已婚698例,未婚116例,病史均在0.5 a以上,最長15 a。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我們結合長期的臨床實踐,均以從肝論治慢性前列腺炎取得滿意效果,痊愈487例,有效243例,無效81例,總有效率90%。2理論根據我們認
22、為前列腺炎之病本在肝。肝氣不舒,氣郁化熱,濕熱下注,瘀血、痰濕阻滯于前陰是基本病機,其根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前陰是足厥陰肝經循行所經之處。肝氣不舒,病必循經而發。二是肝主筋,而前陰為宗筋之所聚。三是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肝氣不舒,一方面可氣郁化熱,另一方面可氣滯濕停,使濕熱聚于下焦。四是雖腎主二陰、司二便,但又必依賴于肝主疏泄的調節作用,疏泄正常,則精溺以時出,反之,則出現或遺精或陽萎早泄,或尿出白濁,小便淋漓不盡等癥。五是此病患者平素多有急躁、易怒或郁怒的性格特點。3審立虛實,治肝為要前列腺炎在臨床上,可分為虛實,然不論虛實,治療均責之于肝。實者之病機為肝郁氣滯,在此基礎上又致濕熱內生,流注下焦,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癥,有時可進而導致痰、淤血等病理產物內生,出現睪丸腫脹疼痛,舒肝理氣為其常法。虛者乃是由于肝病日久,肝腎同源,子盜母氣,從而導致腎虛,成為虛實夾雜之癥。臨床表現為在原有癥狀基礎上,又兼腰膝酸軟或性功能障礙等,治療可采用肝腎同治之法,然孰重孰輕,當視具體情況而定,故本病不論虛實,總以舒肝理氣為第一要務。治療以逍遙散為基本方加減,藥用:當歸9 g,炒白芍9 g,柴胡6 g,云岑9 g,人參10 g,炒白術9 g,香附9 g,郁金9 g,炒川楝子9 g,砂仁9 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介居間合同解除協議書
- 會議場地租賃合同協議書
- 鋼結構臨時工合同協議書
- 油卡訂購合同協議書
- 貨架安裝合同協議書
- 賣房裝修合作協議書合同
- 款項合同協議書
- 房屋租賃合同解除協議書
- 合同協議書逾期
- 美發店合作協議書合同
- 茶葉加工機械與設備(全套524張課件)
- 五年級下冊數學課件-4.分數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及應用練習 蘇教版 (共11張PPT)
- 設備機房出入登記表
- 起重吊裝作業審批表
- 工程質保金付款申請表格
- 最新三角形的特性優質課教學設計公開課教案
- X射線衍射學:第九章 點陣常數的精確測定
- 招商工作策略與路徑pptPPT通用課件
- 宮腔鏡的儀器及噐械(課堂PPT)
- 通訊工具的發展PPT課件
- 血常規檢驗報告單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