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脫氮基本原理及影響因素_第1頁
生物脫氮基本原理及影響因素_第2頁
生物脫氮基本原理及影響因素_第3頁
生物脫氮基本原理及影響因素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06-03-06 14:11:00     作者:weidognwin    編輯:studa9ngns摘要:介紹了生物脫氮基本原理及影響因素,為環境工作者掌握生物脫氮。廢水中存在著有機氮、氨氮、硝態氮等形式的氮,而其中以氨氮和有機氮為主要形式。在生物處理過程中,有機氮被異養微生物氧化分解,即通過氨化作用轉化為成氨氮,而后經硝化過程轉化變為NO3-N和NO2-N,最后通過反硝化作用使硝態氮轉化成氮氣,而逸入大氣。由此可

2、見,進行生物脫氮可分為氨化硝化反硝化三個步驟。由于氨化反應速度很快。在一般廢水處理設施中均能完成,故生物脫氮的關鍵在于硝化和反硝化。 關鍵詞:生物脫氮 基本原理 影響因素  廢水中存在著有機氮、氨氮、硝態氮等形式的氮,而其中以氨氮和有機氮為主要形式。在生物處理過程中,有機氮被異養微生物氧化分解,即通過氨化作用轉化為成氨氮,而后經硝化過程轉化變為NO3-N和NO2-N,最后通過反硝化作用使硝態氮轉化成氮氣,而逸入大氣。由此可見,進行生物脫氮可分為氨化硝化反硝化三個步驟。由于氨化反應速度很快。在一般廢水處理設施中均能完成,故生物脫氮的關鍵在于硝化和反硝化。1 氨化作用1.1 概念氨化作用

3、是指將有機氮化合物轉化為氨態氮的過程,也稱為礦化作用。1.2 細菌參與氨化作用的細菌成為氨化細菌。在自然界中,它們的種類很多,主要有好氧性的熒光假單胞菌和靈桿菌,兼性的變形桿菌和厭氧的腐敗梭菌等。1.3 降解方式(分好氧和厭氧)在好氧條件下,主要有兩種降解方式,一是氧化酶催化下的氧化脫氨。例如氨基酸生成酮酸和氨: 2-1丙氨酸               亞氨基丙酸法      

4、0;   丙酮酸 另一是某些好氧菌,在水解酶的催化作用下能水解脫氮反應。例如尿素能被許多細菌水解產生氨,分解尿素的細菌有尿八聯球菌和尿素芽孢桿菌等,它們式好氧菌,其反應式如下:          2-2在厭氧條件或缺氧的條件下,厭氧微生物和兼性厭氧微生物對有機氮化合物進行還原脫氨、水解脫氨和脫水脫氨三種途徑的氨化反應。             2-3  &#

5、160;     2-4        2-52 硝化作用2.1 概念硝化作用是指將氨氮氧化為亞硝酸氮和硝態氮的生物化學反應,2.2 細菌這個過程由亞硝酸菌和硝酸菌共同完成。亞硝化菌有亞硝酸單胞菌屬、亞硝酸螺桿菌屬和亞硝酸球菌屬。硝酸菌有硝化桿菌屬、硝化球菌屬。亞硝酸菌和硝化菌統稱為硝化菌。2.3 反應過程包括亞硝化反應和硝化反應兩個步驟。該反應歷程為:亞硝化反應           2

6、-6硝化反應                       2-7總反應式           2-8發生硝化反應時細菌分別從氧化NH3和NO2-的過程中獲得能量,碳源來自無機碳化合物,如CO32、HCO、CO2等。假定細胞的組成為C5H7NO2,則硝化菌合成的化學計量關系可表示為

7、:亞硝化反應     2-9硝化反應              2-10在綜合考慮了氧化合成后,實際應用中的硝化反應總方程式為:    2-112.4 特點從上式可以看出硝化過程的三個重要特點:NH3的生物氧化需要大量的氧,大約每去除1g的NH3-N需要4.2gO2;硝化過程細胞產率非常低,且難以維持較高勝物濃度,特別是在低溫的冬季;硝化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的質子(H),為了使反應能順利進行,需要大量

8、的堿中和,其理論上大約為每氧化1g的NH3-N需要堿度5.57g(以NaCO3計)。2.5 硝化反應影響因素溫度在生物硝化系統中,硝化細菌對溫度的變化非常敏感,在535的范圍內,硝化菌能進行正常的生理代謝活動。當廢水溫度低于15時,硝化速率會明顯下降,當溫度低于10時已啟動的硝化系統可以勉強維持,硝化速率只有30時的硝化硝化速率的25%1。盡管溫度的升高,生物活性增大,硝化速率也升高,但溫度過高將使硝化菌大量死亡,實際運行中要求硝化反應溫度低于2。pH值硝化菌對pH值變化非常敏感,最佳pH值是8.08.4,在這一最佳pH值條件下,硝化速度,硝化菌最大的比值速度可達最大值。Anthonison認

9、為pH對硝化反應的影響只是表觀現象,實際起作用是兩個平衡H+NH3 = NH4+和H+NO2-= HNO2中的NH3(FA)和HNO2(FNA),pH通過這兩個平衡影響FA和FNA的濃度起作用的。FA與FNA濃度可由下式計算:               其中A總氮(NH3+NH4+)濃度;  Kb氨的離解常數;Kw 水的電離常數;          Ka亞硝酸的離解溶解氧氧是硝化反應過程中的電子受體,反應器內溶解氧高低,必將影響硝化反應得進程。在活性污泥法系統中,大多數學者認為溶解氧應該控制在1.52.0mg/L內,低于0.5mg/L則硝化作用趨于停止。當前,有許多學者認為在低DO(1.5mg/L)下可出現SND現象。在DO2.0mg/L,溶解氧濃度對硝化過程影響可不予考慮。但DO濃度不宜太高,因為溶解氧過高能夠導致有機物分解過快,從而使微生物缺乏營養,活性污泥易于老化,結構松散。此外溶解氧過高,過量能耗,在經濟上也是不適宜的。生物固體平均停留時間(污泥齡)為了使硝化菌群能夠在連續流反應器系統存活,微生物在反應器內的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