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何必曰利》學案臨江市一中備課教師孫磊_第1頁
《王何必曰利》學案臨江市一中備課教師孫磊_第2頁
《王何必曰利》學案臨江市一中備課教師孫磊_第3頁
《王何必曰利》學案臨江市一中備課教師孫磊_第4頁
《王何必曰利》學案臨江市一中備課教師孫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王何必曰利學案 臨江市一中 孫磊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史記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種說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當今社會是一個物質社會,人們追求財利并沒有什么錯。但是,兩眼只盯著財利的人會失去很多美好的東西;不擇手段追逐財利的人,不僅會傷害他人,而且會傷害自己;如果人人利字當頭,那么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會淪為冷冰冰的金錢交易。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利”和“義”呢? 孔子曾經說過:“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

2、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今天我們通過學習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學們對此會有一個更清楚的認識。一、為下列加紅詞語注音。1、宋牼將之楚_2、然而不王者_3、孳孳為善者_4、蹠之徒也_5、利與善之間也_二、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紅詞語的含義。1、上下交征利_2、茍為后義而先利_3、吾聞秦、楚構兵_4、我將見楚王說而罷之_5、愿聞其指_6、然而不亡者_7、孳孳為善者_8、舜之徒也_9、利與善之間也_10、是君臣、父子、兄弟終去仁義_三、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紅詞語的特殊用法。1、茍為后義而先利_2、未有義而后其君者_四、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1、

3、先生將何之_2、未之有也_五、結合注釋,理解重要語句。1、原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2、原文: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3、原文:楚王不悅,我將見秦王說而罷之。二王我將有所遇焉。4、原文:為人臣者懷仁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仁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仁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懷仁義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六、課文內容分析。1、結合第一則的內容,分析孟子說理的思路。2、孟子數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3、推行仁義有什么好處?4、有人說孟子主張實行仁義,反對追求“利”,這

4、種看法對不對,為什么?5、作者在第3則內容中,強調了什么?6、本文在寫作上有什么樣的特點 七、拓展訓練。 1、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 (1)萬乘之國_ (2)先生將何之_ (3)則苗渤然興之矣_ (4)我將見秦王說而罷之_ (5)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_ (6)而良人未之知也_ (7)之祭者,乞其余_ (8)此其為饜足之道也_ 2、指出下列句子中“兵”的用法。 (1)非我也,兵也_ (2)兵連禍結_ (3)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_ (4)草木皆兵_ 3、指出下列句子中“勝”的用法。 (1)驢不勝怒,蹄之_ (2)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_ (3)此之謂戰勝于朝廷_ (4)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

5、江水綠如藍_ (5)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_ 4、閱讀下文,做后面的問題。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于齊,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公輸盤不說。子墨子曰:“請獻十金。”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公輸盤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輸盤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

6、胡不見我于王?”公輸盤曰:“諾。”子墨子見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 王曰:“必為有竊疾矣。”子墨子曰:“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云夢,犀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宋,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于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輸盤詘,而曰

7、:“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問其故。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1)墨子勸阻楚國攻打宋國可以分為三個步驟,試分別用簡短的語句加以概括。 (2)選文在寫作上有什么樣的特點,請同學們選擇一點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3)選文中墨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4)本文在說理的方式上,與課文有什么樣的區別? 參考答案 1、(1)助詞,相當于“的”。(2)動詞,往,到去。(3)語助詞,沒有實在意義(4)代詞(5)助詞,構成“之所以者”句式。(6)代詞(7)動詞,往,到去。(8)助詞,相當于“的”。 2、(1)兵器(2)戰爭(3)軍隊(4)士兵 3、(1)能承受(2)盡(3)勝利(4)超過(5)優美的 4、(1)使公輸盤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