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有關二十四節氣的基本知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于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 斯亞貝巴當地時間11月30日上午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 七十四節 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 ”列入聯 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 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 中國的第五大發明2006年,七十四節氣”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 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1年,九華立春祭、班春勸農、石阡說春被 列入該遺產項目的擴展名錄;2014年
2、,三門祭冬、壯族霜降節、苗族趕秋、安 仁趕分社被列入該遺產項目的擴展名錄。出席本屆常會的中國政府代表團表示,七十四節氣”的傳承和保護依然任重道遠。將以此為一個新的起點,根據業已制定的保護計劃,與相關社區、群體和個 人一道積極實施系列保護措施,認真履行各項義務和責任,讓更多的國家、社區、 群體和個人認識、了解上十四節氣”這一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活動,并創造條件確 保相關社區和群體在保護中發揮重要作用, 同時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傳承與 保護的行列中來,激發其積極性和自覺性,使 七十四節氣”這一重要的文化遺產 在當代社會文化生活中煥發出新的活力。二十四節氣來源早在春秋戰國時代,我國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
3、日北至的概念。隨后人們根 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利用之間的關系,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并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 到戰國后期成書的呂氏春秋 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 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 要的節氣。這八個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后來到了 淮南子一書的時候,就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這是中國歷史上關于二十四節氣的最早的記錄。 從考古中發現的出土文物考證,中國西漢 時期就已經采取節氣注歷了。漢代著作周髀算經一書,就有八節二十四節氣 的記載
4、。大都表示氣候變化,物象差異,與農業結合得十分密切。因此,當時從 八節二十四節氣上就可以掌握季節的變化,決定對農作物的適時播種與收割了。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七言詩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按照公歷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二十四節有先后,下列口訣記心問: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
5、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二十四節氣命名講究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歷中日期基本周 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個季節的開始,春夏秋冬四個立”,就表示了四個節氣的開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稱為 四立”。公歷上一月在每年的2月4日、 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四立家示的是天文季節的開始,從氣候 上說,一般還在上一季節,如立春黃河流域仍在隆冬。至”是意極、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稱為 上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來。 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歷的 6月21日和12月22
6、日。夏至,太陽直射北 緯23.5度,黃經90度,北半球白晝最長。冬至,太陽直射南緯 23.5度,黃經 270度,北半球白晝最短。分”在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稱為 七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 這兩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歷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春分、秋分,黃道 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時黃經分別為 0度、180度,太陽直射赤道上,晝夜相等。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立夏
7、:夏季的開始。小滿:麥類等更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秋暑露分露降立處白秋寒霜秋季的開始。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天氣轉涼,露凝而白。晝夜平分。露水已寒,將要結冰。天氣漸冷,開始有霜。立冬:冬季的開始。小雪:開始下雪。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小寒:氣候開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二十四節氣分類第一類是反映季節的。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和四立(立 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來表明季節,劃分一年為四季的。二分、二至是
8、太 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因為是從天文角度上來劃分的,所以適用于中國全部地區。 四立便不盡然。盡管也從天文上反映季節的開始, 由于中國地域遼闊,氣候的季 風性和大陸性都極為顯著,各地氣候懸殊,因此各地四季開始日期和其持續時間 并不相同,有些地區四季分明,有些地區不甚明顯,甚至某一整個季節都不出現。 例如黑龍江省暖輝以北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帶便沒有夏季。青藏高原上流傳著: 六月暑天猶著棉,終年多半是寒天”。華南福州以南沒有冬季,有些地區幾乎全 年都是夏季,真是 草經冬不枯,花非春亦放”,四時皆是夏,一雨便成秋”。云 貴等高原又是一番景象,冬短而無夏,昆明就有 四季如春”之稱。所以四立雖是 從天文上劃
9、分得來,卻有很強的地區性,它不能適應于全國。第二類是反映氣候特征的。直接反映熱量狀況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 大寒五個節氣,它們用來表示一年中不同時期寒暑的程度以及暑熱即將過去等都 很確切。直接反映降水現象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個節氣,表明降雨、 降雪的時間和強度。止匕外,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雖說是水汽凝結、凝華現 象,但也反映出溫度逐漸下降的過程, 和每個節氣溫度下降的程度。先是溫度開 始降低,水汽凝露較多;以后溫度下降更甚,不僅露更多,而且涼起來,但還未 結冰;最后溫度降至攝氏零度以下,水汽凝華為霜。從農業生產上看,這三個節 氣的熱量意義大于它們的水分意義,具體而生動。第三類
10、是反映物候現象的。小滿、芒種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況;驚蟄、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現象,尤其是驚蟄,它用天上的初雷和地下蟄蟲的復蘇, 向天地萬物通報春回大地的信息。節氣風俗立春節氣立春位居二十四節氣之首, 人們十分重視這個節氣。3000年前中國就有迎春儀式,至今已形成了許多固定的風俗 俗。 立春這天,一項重要*俗就是皎春”,又稱啃春”。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餅,而南方則 流行吃春卷。吃春餅和春卷,是人們對&年之計在于春”的美好祝福。因此,這一 *俗一直延續至今。值得一提的是,立春這一日,中國民間咬春”的另外一種食品是蘿卜。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實其意義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蘿卜還可以解
11、酒、通氣,具有營 養、健身、祛病等功效。除 咬春”外,中國民間還有 打春” *谷,又叫鞭春牛”鞭土牛:起 源較早,這種方式體現了人們對五谷豐登的美好期盼。因為,春牛在塑制時,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當牛被打爛時,五谷就流了出來。人們歡笑著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倉中,預示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然而真正使冬眠動物蘇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聲,而是氣溫回升到一定程度時地中的溫度。有諺語云: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二雷打驚蟄谷米賤,驚蟄聞雷米如泥這是說驚蟄日或驚蟄日后聽到雷聲是正常的,風調雨順,是個好年景。驚蟄'節氣后,南方暖濕氣團 開始活躍,氣溫明顯回升。常年節氣平均氣溫淮北
12、地區為 67C,淮河以南地區為 78 C,比"雨水"節氣升高3c或以上。該 節氣內黃淮地區的氣溫自南向北先后穩定升至5c以上,而氣溫穩定升至 5C,是農業生產的重要氣象界限溫度,它預示著樹木開始發芽、春長,春播作物開始播種。常年節氣平均降雨量淮北地區為1520毫米,淮河以南地區為 2040毫米。驚蟄雷動,百蟲 驚而出走”,從泥土、洞*中出來,于是蟲蟻開始活動,逐漸遍及田園、家中,或殃害莊稼,或 滋擾生活。因此驚蟄期間,各地中國民間均有不同的除蟲儀式。客家民間則以 炒蟲'方式,達到驅蟲的功利目的。驚蟄這一天,一些地區要吃炒豆。在少數民族地區,廣西金秀 的瑤族在驚蟄時家
13、家戶戶要吃炒蟲”,蟲”炒熟后,放在廳堂中,全家人圍坐一起大吃,還要邊吃邊喊: 吃炒蟲了,吃炒蟲了! ”盡興處還要比賽,誰吃得越快,嚼得越響,大家就來 祝賀他為消滅害蟲立了功。其實蟲”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義。一|春分節氣一年中第四個節氣。 這時晝夜平分,即視太陽 在黃經上自0。至15。的一段時間(約15. 2天),從每年3月20日(或21日)開始至4月4日(或5日)結束。這 時太陽直射點由赤道移至 5° 57'泥狹義上指春分開始,視太陽在天球上經過黃經0。與赤道交點(升交點)的時刻;即在 3月20日(或21日)。因這個時刻處于春季的中點,這交點 也稱為春分點。春分點和秋分點,
14、合稱為二分點。春分點系天文學名詞,全球通用;但南半江一帶交鋒,致使江南地區常常乍暖還寒晴復雨清明雨”對植物生長尤為重要,農諺有清 明前后一場雨,強如秀才中了舉 ”之說。飲食 清明節氣中,不宜食用 發”的食品,如筍、雞等。可多食些柔肝養肺的食品,如芹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臟、 通血脈;山藥,健脾補肺;淡菜,益陰,可滋水涵木。春天,肝陽上亢的老人,特別容易出現頭痛、昏眩,這就是祖國傳統醫學所說的 “春氣者諸病在頭"。老年慢性氣管炎也易在春季發作,飲 食防治方法是多吃具有祛痰、健脾、*、養肺的食物。谷雨節氣進入公歷四月的谷雨節氣,跟早春二月時的雨水節氣,雖同有一個雨”字,但在涵義上有著很
15、大的區別。雨水節氣,不見雪花飛舞,靜聽春雨無聲,意味著黃河中下游地區開始下雨。而谷雨節氣的名稱,來自古人的 雨生百谷”之說,表示這個時期的降水對農 作物的生長極為重要。 不過這谷雨的谷字不僅指谷子這一種莊稼,而是農作物的總稱。 諺語說 谷雨無雨,交回田主 :是從相反的角度來說明雨水的重要。下面說說谷雨期間的主要天 氣特點:春天由于天氣多變,因此在飲食和養生方面很講究,谷雨到時,已是暮春,我們該如何健康飲食、吃適合這一季節的食物呢?暮春氣候復雜,不過絕大多數地區都多大風天氣,此時人體就容易流失水分,抵抗力就會隨之下降,容易誘發、加重感冒與很多慢性們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內開花的植物中,挑選一種花期最準
16、確的植物為代表,將其稱之為這一 上自黃經105°至120°的一段時間,約15. 7天。小暑前后,我省大部分地方雷暴天氣增多,立冬節氣立冬”節氣,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 19個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古時中國民間*慣以立冬為冬季開始。中國幅員廣大,除全年無冬的華南沿海和長冬無夏的 青藏高原地區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時開始的。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大寒節氣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最后一個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 300°時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見
17、前(小寒)。”授時通考 天時引三 禮義宗:失寒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 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這個時期,鐵路、郵電、石油、海上運輸等部門要特別注意及早 采取預防大風降溫、大雪等災害性天氣的措施。農業上要加強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凍。慣。每年的公歷2月4日左右為立春,此時太陽達到黃經 315度,是農歷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立春表示春季開始,萬物有了勃 勃生機,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中國古代將立春分為三候:工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三候所對應的花信 工候迎春,二
18、候櫻桃,三候望春。”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后,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蘇醒,再過五日,河里的冰開始 融化,魚開始到水面上游動, 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春天已經到來,然而冬天的寒冷還未消失殆盡,它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慢慢消融,大地解凍才能使萬物復蘇, 才能有萬物生長的土壤, 所以三候的說法十分準確地把倉滿糧足。一些農村仍有 鞭春牛”的風俗。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形象地反映了立春時節的自然景象。時至立春,人們會明顯感覺到白天變長 了,太陽也暖和多了,氣溫、日照、降水趨于上升或增多。雨水節氣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
19、氣。每年的 2月19日前后,太陽黃經達 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雨水節氣一般從2月18日或19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芷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意思是說,雨水節氣前后,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書中就有雨水節后鴻雁來”草木萌動”等物候記載。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雨水三候對應的花信 .候菜花,二候棠棣,三候李花 ”此節氣,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擺在 岸邊
20、如同先祭后食的樣子;五天過后,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天,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雨水不僅表征降雨的開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氣溫的升高。雨水前,天氣相對來說比較寒冷。 雨水后,人們則明顯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開和春滿人間,沁人的氣息激勵著身心。驚蟄節氣傳統上為春季,第三個節氣。即視太陽在黃道 上自黃經345。至360。(0。)的一段時間,每年3月5日(或6日)開始,至3月20日(或21 )結束,約15天。這 時太陽直射點由 5° 57'夥至赤道。狹義上,指驚蟄開始,視太陽在天球上經過黃經345
21、°的時刻,即在3月5日(或6日)。古代分驚蟄為三侯:&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鵬)鳴;三候鷹化為鳩。”驚蟄三候所代表的花信為:&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薔薇。”。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描述已是進入仲春,此時天氣轉暖,漸有春雷,冬眠的動物開始蘇醒。北京地區,北海冰 融化,雁飛,蜜蜂開始群飛,春雪終止,榆樹開花。驚蟄",是 立春”以后天氣轉暖,春雷初響,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期,此時過冬的蟲卵也將開始孵化,由此可見驚球的春分點指東經 180°與赤道的交點,太陽在 9月23日(或24日)經過此
22、點。中國文獻 中指的春分點,通常指黃經 0。與赤道的交點。春分點的確定,始于商代(約在公元前 18 一 20世紀)。古代的春分分為三候一 二候玄烏至二候雷始發聲三候始電。一"便是說春分日后,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并發出閃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有:七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半。”春秋繁露 陰陽出入上下之篇 有:春節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好。”此日陽光直射赤道,幾乎全球晝夜等長。其后陽光直射點位置北移, 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則晝短而夜長。天文學上規定,春分為春季開始。此時,中國大部分地區的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 階段。華中農諺: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
23、北京地區,山桃、加拿大楊、連翹、杏樹、玉蘭等樹木相繼開花。春分花信:工 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春分時節,在中國的西北大部、華北北部和東北地區還處在冬去春來的過渡階段,晴日多風,乍暖還寒。根據近幾年來對沙塵這一地區天氣的統計,4月最多,3月次之。春分15天,正處在3月底到4月初,在這些地區,大風卷起的 揚沙和高空飄來的浮塵,二特別是沙塵暴對大氣造成的污染,二每每都受到眾人的關注,二成為一 時的熱點話題。豎蛋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 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 中國*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游戲",到目前為止尚難考證。
24、不過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豎蛋游戲的最佳時 光,故有 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一|清明節氣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后清明。”踏著春天白節奏,4月5日中國又將迎來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 一一清明節。民俗專家表示,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 在現實社會中有著 巨大影響力的民俗節日,清明節”的得名蘊涵了深厚的 文化密碼清明花信: .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清明源于清明風”。春秋時國語中記載:一年 *有八風”, 其中清明風”屬巽,即陽氣上升,萬物齊巽漢朝劉安所作的淮
25、南子 天文訓中也有 春 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的記載。古人將一年中的 八風”都起了名字:東風叫明庶風、南風叫景風(亦名凱風) ,西風叫閶閭風,北風叫廣莫風,東北風叫條風(又叫 融風),東南風叫清明風,西北風叫不周風,西南風叫涼風。清明風是一年中的八風之一,是冬至后吹過 45天條風和45天景風以后吹來的溫暖清新的風。清明前后往往細雨 霏霏、和風拂拂,正是種植莊稼的大好時節,這時的風和雨都是人們所喜歡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代詩人杜牧的千古名句,生動勾勒出清明雨”的圖景。清明時節正是冷暖空氣沖突激烈的時候,勢力減弱的北方冷空氣和南方的暖濕空氣常常在長病。這個時候,&q
26、uot;補"水就顯得特別重要。一夜春眠之后,人體內水分消耗較多,晨起喝水不 僅可補充因身體代謝失去的水分、洗滌已排空的腸胃,還可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喝水量以250毫升為宜。因為氣溫較低,氣候較為濕冷,所以需要保暖,南方有吃炒玉米 的*俗。布谷鳥開始出來叫喚。按照二十四節氣,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處在暮春時節的谷雨,意味著春將盡,夏將至,冷空氣大舉南侵的情況比較少了,但影響北方的 冷空氣活動并不消停。4月底到5月初,氣溫畢竟要比 3月份高得多,土壤干燥、疏松;空 氣層不穩定,上層風動量下傳,鋒面氣旋活躍,共同引發的大風、沙塵天氣比較常見。大范圍的浮塵天氣,昏黃的天空,落下
27、的黃塵,讓詩人所描繪得草長鶯飛、花紅柳綠、春意盎 然的景象黯然失色。谷雨花信:工候牡丹,二候除醵,三候楝花。”夏天的節氣*俗立夏節氣5月5是農歷的立夏。 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 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 重要節氣。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積栽插的關鍵時期,而且這時期雨水來臨的遲早和雨量的多少,與日后收成關系密切。農諺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立夏無雨,碓頭無米。”中國民間還有畏忌夏季炎熱而稱體重的*俗,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
28、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 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俗,說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 早在古代的君王們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禮記月令篇,解釋立夏日:螃蛔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說明在這時節,青蛙開始聒噪著夏日的來臨, 蚯蚓也忙著幫農民們翻松泥土,鄉間田展的野菜也都彼此爭相出土日日攀長。清晨當人們迎著初夏的霞光, 漫步于鄉村田野、海邊沙灘時,你會從這溫和的陽光中 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農耕立夏時節,萬物繁茂。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并秀。”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后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
29、之說。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所以,中國古來很重視立夏節氣。據記載,周朝時,立夏這天,帝 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 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立夏前后,華北、西北等地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強烈,大氣干燥 和土壤干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尤其是小麥灌漿乳熟前后的干熱風更是導致減產的重要災害性天氣,適時灌水是抗旱防災的關鍵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鋤:這時雜草生長很快,工天不鋤草,三天鋤不了。”中耕鋤草不僅能除去雜草,抗旱防漬,又能提高地溫,加速土壤養分分解,對促進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壯生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小滿節氣,也
30、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斗指甲為小滿,萬物長于此少得盈滿,麥至此方小滿而未全熟,故名也。”這是說從小滿開始,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漸見飽 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小滿,太陽黃經為60度。它是一個表示物候變化的節氣。所謂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按一定的季節時令活動, 這種活動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因此,他們的各種活動便成了季節的標志,如植物的萌芽、發葉、開花、結果、 葉黃、葉落、動物的蟄眠、復蘇、始鳴、繁育、遷徙等,都是受氣候變化制約的,人們把這 些現象叫做物候。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研究物候學的國家,詩經記載: 四月秀羅、五月鳴蜩、八月剝棗、十月獲稻西漢初期的夏小正是中國最早
31、的物候專著,按一年十二個月的順序分別記載了物候、氣象、天象及重要的政事、農事活動,如農耕、養蠶、養 馬等。此后,呂氏春秋、禮記中都記載了有關物候的內容,并逐漸發展成一年二十四 節氣和七十二候。中國古代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節氣。冬去春來,從小寒到谷雨這八個節氣里共有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一種花卉綻蕾開放,人們把花開時吹來的風叫做花信風”(意思是帶來開花音訊的風候)。于是便有了 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說法。為了準確形容,人候的花信風。小滿節氣養生從字面上講,小滿的意思是說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飽滿,但未成熟。從環境上說,小滿過后,天氣逐漸炎熱起來,雨水開始增多。預示著悶熱、 *的夏季即將來臨。根據此氣候的
32、特點小滿養生重在祛濕熱健脾胃。在飲食上應注意多I進食具有清熱、養陰、祛濕、暖胃、溫補等功效的食物,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高熱量的油 膩食物。芒種節氣芒種: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六月六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75。時開始。通緯孝經援神契:小滿后十五日,斗指丙,為芒種,五月節。言有芒之谷可播種也。"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芒種一一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種開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為芒種。太陽到達黃經7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 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故又稱芒種”。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
33、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人們常說 蘭夏”大忙季節,即指忙于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古代將芒種分為三候: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在這一節氣中,螳螂在深秋產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 并且感陰而鳴;與此相反,能夠學*其它鳥嗚叫的反舌鳥, 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東北區:冬、春小麥灌水追肥巴。稻秧插完。谷子、玉米,高粱、棉花定苗。大豆,甘薯完成 第一次鏟躺。高粱、谷子,玉米兩次鏟精。棉花打葉,水稻鋤草,準備追肥,防治病蟲害, 做好防雹工作。華北區:一般麥田開始收割。夏收夏種同時抓緊。加強棉田管理,治朗,澆水,追肥。西北區:冬小麥防治
34、病蟲。春玉米澆水,中耕,鋤草,追肥。谷子中耕鋤 草,間苗,糜子播種、查苗,補苗。西南區,搶種春作物,及時移栽水稻。搶晴收獲夏熟作物。隨收、隨耕,隨種。華中區:搶晴收麥,選留麥種。搶種夏玉米、夏高粱、夏大 豆、芝麻等。中稻追肥,發棵末期結合耘躺排水烤田。 加強單季晚稻管理,認真除雜。 北 部地區麥茬稻、江淮之間單季晚稻開始栽插。雙季晚稻育秧。防治稻田病蟲害。林地培土鋤 草。華南區:早稻追肥,中稻耘田追肥。晚稻播種,早玉米收獲,早黃豆收獲,晚黃豆播種。 春、冬植蔗,宿根蔗中耕追肥,小培土、防治助蟲。夏至節氣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為夏至日,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
35、,南方各地從日出到日沒大多為十四小時左右。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 在繼續積蓄,并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俗話說 熱在三伏二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 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中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0度左右。夏至,古時又稱 夏節"、夏至節”。古時夏至日,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周禮 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就。”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疫疣、 荒年與饑餓死亡。史記 封禪書記載: 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夏至作為古代節日, 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
36、 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遼史),清朝又是 夏至日為交時,日頭時、二時、末時,謂之 工時',居人慎起居、 禁詛咒、戒剃頭,多所忌諱 ”素問 四氣調神大論日: 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就是說,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氣機的通泄。與此相反,舉凡懈怠厭倦,惱怒憂郁,則有礙氣機通跳,皆 非所宜。嵇康養生論對炎炎夏季有其獨到之見,認為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即心靜自然涼:這里所說就是夏季養
37、生法中的精神調養。小暑節氣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小暑節氣,傳統上為夏季第五個節氣。即視太陽在黃道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常與短時大風、暴雨相伴出現,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亦須注意預防。西安7月上旬有3天的高溫天氣(即:35度以上,最高氣溫達到了38.8度),有5天降水日,降水量為 34.8毫米。而同期到今天,沒有出現 35度以上的高溫 天氣,到今天以出現了 4天降水日,降水量達到了 38.7毫米,根據最新的天氣預報,預計: 從今天(7日)到9日,西安地區(7日:雷陣雨轉小到中雨, 8日:中雨轉小到中雨,9 日:大雨,10日:小雨轉陰天)。請大家注意防范。這樣來看西安上旬不會出現高溫天氣,
38、雨水增多。農業生產:從今天(7日)到10日,大部分地區和小到中雨或雷陣雨,關中局 地有大雨到暴雨。建議濕澇的柑橘、 凍猴桃等果園及時排澇降濕;加強果園病害的監測和防治工作;蘋果產區注意中耕除草,蓄水保埔;同時果區應重視氣象災害的防御工作,尤其重視人工消雹。大暑節氣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的 7月23日或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 今則熱氣猶大也。二”這時正值二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二氣溫最高二農作物生長最快, 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臺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 中
39、國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俗。秋天的節氣*俗立秋節氣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8或9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 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必定開始落葉,因此才有落一葉而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而秋季又 是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處暑節氣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4個節氣。處暑節氣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50。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 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了。雖然,處暑前后中國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貴陽一線以東及 以南的廣大地區和*塔里木盆地地區日平均氣溫仍在攝氏二十二度以上,處于夏季,但是這 時冷空氣南下次數增多,氣溫下降逐漸明顯。白露節氣白露(white dews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此時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 歷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中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說此節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干果糧食以備過冬。可 見白露實際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消費金融行業2025用戶畫像與精準營銷策略實施路徑研究報告
- 2025年醫藥流通企業供應鏈協同創新與成本控制實證分析報告
- 再障的護理課件
- 膀胱結石題庫及答案
- 2025年電商平臺知識產權保護與電商廣告監管策略優化實踐報告
- 安全生產知識題庫及答案
- 安全生產法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 安全管理實務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工業互聯網平臺云計算資源動態分配在智能校園科研管理系統中的應用前景報告
- 數字藝術創作與交易產業鏈研究報告2025:版權保護與市場拓展
- 工地切割樁頭合同協議書
- 手術室環境衛生管理要求
- 2025-2030中國激光噴碼機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鐵路旅客運輸組織(活頁式)》課件 7.3 旅客傷害應急處置
- 通信光纜割接施工方案
- 小微公司成立章程范本
-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施工方案
- 2024北京西城區四年級(下)期末英語試題及答案
- 菌菇供貨合同協議
- 2025屆新高考志愿填報指南課件
- 學校空調安裝施工組織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