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 《山行》教案設計_第1頁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 《山行》教案設計_第2頁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 《山行》教案設計_第3頁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 《山行》教案設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 ?山行?教案設計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 ?山行?教案設計教學目的:1、理解詩的意思,理解秋天紅葉的特點,體會詩人熱愛秋天,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感情。2、體會詩人豐富的想象,感受詩歌美的意境。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會背誦。教學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美的意境。教學難點:體會詩美的意境,獲得審美的愉悅。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談話:同學們,一年四季,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生考慮,后交流,老師肯定學生所說因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們看到了一個奇妙、美麗的大自然。有人說:“秋風掃落葉,何等凄涼蕭條!但是,在詩人杜牧眼中,秋天楓葉的生命力仿佛

2、比春天鮮花的生命力還要旺盛,晚秋的風光也同樣生氣勃勃,充滿活力。今天,我們將學習他的?山行?。2、板書:山行杜牧二、自主合作,讀詩明意1、自由朗讀2、請學生讀,互相評價3、齊讀4、出示學習古詩的方法,齊讀。1、知詩人,解詩題;2、抓字眼,明詩意;3、讀詩句,悟詩情。5、根據學法,四人小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釋或課前搜集的資料,學習古詩。6、小組匯報交流。1、簡介詩人杜牧;2、理解題目意思:山行:在山上行走。3、字詞解釋:a寒山:深秋時節的山林寒山:深秋季節,天氣漸冷,山上草木枯黃,給人一種涼意,故稱寒山,實指秋天的山。b斜:在這首詩中應讀xiá,意思仍當傾斜解釋,這里有曲折

3、不直的意思。c坐:因為;愛:真愛,留戀的意思。d紅于:比更紅。4、學生根據小組討論說說詩句意思。大致理解即可5、老師點撥:a、白云生處與白云深處的區別:深:濃重,濃郁;生:生出,存在。指有白云繚繞的地方,也說明那地方比較高。一個“生字,形象地表現了白云升騰,繚繞和漂浮種種動態,也說明山很高。b、第4句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為這句鋪墊和襯托。詩人為什么用“紅于而不用“紅如?因為“紅于不僅點出色彩鮮艷,而且顯得更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c、同樣寫紅葉的詩句,古人也留下不少,如“林間暖酒燒紅葉“紅樹青山好放船,比較而言,杜牧的寫法好在哪兒?在深秋時節,詩人驚喜地發現,楓葉流丹,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還要艷麗。詩人運用比較的寫法,寫出了這時的秋天像春天一樣充滿活力,透過“霜葉作者感受到了山林熱烈的、活力勃勃的景象。d、前兩句描寫景物特點與作者情感表達又有什么關系呢?請同學們圍繞這個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前兩句描寫的景物很美,但作者最愛的還是楓葉,所以說,前面景物的描寫是為下面的第四句作鋪墊的小結:這首詩中,作者杜牧用驚喜的目光把“寒山、石徑、白云、人家、楓林、霜葉統攝起來,構成了一幅秋山旅行圖,以“愛為核心的情感表達,使這首詩情景交融,令人白談不厭。三、品味想象,欣賞意境。1、創設情景,男女生交替朗讀,品悟詩歌表達情感。2、設置導語,配置音樂、角色、扮演把自己當成詩人。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