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實驗一淀粉酶的制備一、實驗目的學習并掌握淀粉酶的制備工藝。二、實驗原理淀粉酶廣泛存在于植物、哺乳動物和微生物中。淀粉酶是內切酶,酶的作用點僅限于淀粉鏈的1,4糖苷鍵,對1,6糖苷鍵不能作用,但能越過1,6糖苷鍵,將1,4糖苷鍵隨機切斷成長短不一的短鏈糊精,而使淀粉對碘呈藍紫色的特異性反應逐漸變紅棕色。在酶解的最初階段,淀粉酶對淀粉的水解速度很快,但當水解到一定程度后,水解雖在繼續進行,水解速度卻變得緩慢。該酶的最小作用底物是麥芽三糖以上的低聚糖,對麥芽三糖的作用很弱,對麥芽糖沒有水解能力??莶菅挎邨U菌(Bacillus subtilis)是當今工業酶制劑的主要生產菌種之一,主要用于生產淀粉酶
2、、蛋白酶和脂肪酶等。本實驗利用高產淀粉酶的枯草芽孢桿菌T2生產淀粉酶用于制備淀粉水解糖。三、實驗器材1.菌種: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T22.儀器:潔凈工作臺、滅菌鍋、振蕩培養箱、高速冷凍離心機、高壓滅菌鍋四、實驗步驟1.培養基的制備與滅菌發酵培養基:蛋白胨5g,酵母膏2.5g,葡萄糖0.5g,可溶性淀粉2.5g,KH2PO4 1g,MgSO4.7H2O 0.25g,CaCl2.2H2O 0.1g,H2O 500mL,pH7.0。分裝于100mL錐形瓶中,每瓶50mL,121滅菌20min。2.接種與產酶培養接種環灼燒滅菌后,輕輕刮取斜面種子培養基中的少量菌體,接入液
3、體培養基中,并使環在液體與管壁接觸的部位輕輕摩擦,使菌體分散于液體中。37振蕩培養48 h。3.離心將發酵液置高速冷凍離心機中10000r/min離心10 min,除菌體,上清液即為淀粉酶粗酶液。1 / 16實驗二糖化酶的制備一、 實驗目的學習并掌握黑曲霉發酵產生糖化酶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二、實驗原理糖化酶又稱葡萄糖淀粉酶 (glucoamylase, EC 3.2.1.3),其作用方式不像-淀粉酶那樣無作用次序,而是從底物鏈的非還原性末端開始,順次切下一個個葡萄糖單位,遇到分支處的-1,6糖苷鍵時,可將-1,6糖苷鍵切開,然后繼續作用-1,4糖苷鍵,直到產物全部成為葡萄糖為止。但糖化酶對-
4、1,6糖苷鍵的作用速度遠不及對-1,4糖苷鍵的作用速度,因此水解支鏈淀粉多的淀粉時,需延長水解作用時間或添加部分支鏈淀粉酶。 我國糖化酶的生產主要由黑曲霉優良菌種經深層發酵精制提煉而成。本實驗利用黑曲霉具有多種活力較強酶系的特點,利用淀粉類物質為原料,獲得制備淀粉水解糖所需的糖化酶。三、實驗材料1. 菌種: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2. 儀器:潔凈工作臺、滅菌鍋、振蕩培養箱、高速冷凍離心機、高壓滅菌鍋四、實驗步驟實驗流程:保藏菌種®菌株活化及平板擴大培養®搖瓶培養1.菌株活化及擴大培養制備PDA培養基:去皮馬鈴薯200 g切成小塊,加水約500 mL,煮沸
5、30 min,然后用紗布過濾,濾液加蔗糖20 g,瓊脂20 g。溶化后加水定容至1000 mL,分裝于250 ml錐形瓶中,121滅菌20 min,自然pH。接種:取滅菌后PDA培養基倒平板,冷卻后,接種斜面保藏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種,28恒溫培養3d。 2.搖瓶發酵培養 發酵培養基的制備:玉米粉培養基:玉米粉30g,米糠5g,麩皮5g,加水1000ml,拌勻至無干粉又無結團,分裝于250 ml錐形瓶內,每瓶100 ml, 自然pH,121滅菌20 min。接種與產酶培養:取培養72h的黑曲霉平板,用打孔器打孔制成菌片。每個錐形瓶中接種12片,28振蕩培養96 h。
6、3.離心將搖床培養4d的黑曲霉發酵液4層紗布過濾后離心(10000r/min,10min)除菌體,所得上清液即為糖化酶粗酶液。實驗三 糖化酶活力測定一、實驗目的1. 掌握糖化酶酶活定義及其計算方法。酶活定義:將1g固體酶粉(或1ml液體酶),于40、pH4.6的條件下,1 h分解可溶性淀粉產生1mg葡萄糖所需的酶量定義為1個酶活力單位,以u/g(u/mL)表示。2. 掌握糖化酶的測定方法及原理。二、實驗原理糖化酶是一種外切型糖苷酶,可從淀粉分子的非還原性末端依次水解-1,4-糖苷鍵生成葡萄糖。本實驗根據3,5二硝基水楊酸(DNS)與葡萄糖共熱后被還原成棕紅色的3氨基5硝基水楊酸在波長540nm
7、處有較強光吸收且吸光度值與葡萄糖量呈正比的原理,利用分光光度計測定顯色反應的吸光度值并根據吸光度值與葡萄糖含量的相互關系(見附圖)確定糖化酶活力。附圖:葡萄糖標準曲線三、實驗材料1.儀器:恒溫水浴鍋、分光光度計、秒表、比色管、玻璃儀器等2.酶液:實驗二所得粗酶液3.試劑(1)0.2 mol/L pH 4.5醋酸緩沖液:稱取16.4 g無水醋酸鈉,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A液)。取分析純冰醋酸11.6 mL定容至1000 mL(B液)。分別取A液25.5 mL,B液25.5 mL混合,加50 mL蒸餾水。(2)1mo1/L NaOH溶液:稱取40 g NaOH加蒸餾水溶解,定容至1000 m
8、l。(3)1% 3,5-二硝基水楊酸(DNS)試劑:酒石酸鉀鈉100 g溶于400 mL蒸餾水,加熱中依次加入NaOH 5 g,3,5-二硝基水楊酸5 g,苯酚1 g,亞硫酸鈉0.25 g,攪拌至溶。冷卻后定容至500 mL,儲于棕色瓶室溫保存。(4)2可溶性淀粉溶液:準確稱取2 g可溶性淀粉(預先于100105烘干約2 h),加少量蒸餾水調勻,傾入80 mL左右的沸蒸餾水中,繼續煮沸至透明,冷卻后定容至100 mL。四、實驗步驟于甲、乙兩支50 mL比色管中,分別加入2可溶性淀粉25 mL及0.2mol/L醋酸緩沖液5 mL,搖勻后置40恒溫水浴中預熱510min。在甲管中加入待測酶液2 m
9、L,乙管中加2 mL蒸餾水作對照,搖勻,立即記時,準確反應30 min。取出試管,各加1 mo1/L NaOH溶液0.2 mL終止酶反應,冷卻至室溫。吸取上述反應液與空白液各2.5 mL于25 mL比色管中,用蒸餾水定容至刻度。分別吸取稀釋液2 mL于試管中,加入2 mL DNS,共同沸水浴3min,冷卻至室溫后測定540nm處的光吸收值。比色時空白液用于調零。五、實驗結果根據下式計算出發酵液的酶活大小XA×B×32.2××n×2式中X糖化酶活力(u/mL)A根據OD值查出的葡萄糖量B吸取稀釋后糖化液2 mL,換算為1 mL,即1/21/2吸取
10、酶液2 mL,換算為1 mLn糖化液稀釋倍數( 10×)2反應30 min,換算成1h32.2反應液的總體積(mL)實驗四淀粉水解糖的制備一、實驗目的學習并掌握淀粉水解糖的酶法制備工藝。二、實驗原理根據淀粉的性質及采用的水解催化劑的不同,可將淀粉的水解方法分為酸解法、酸酶結合法和酶解法。酶解法是指利用淀粉酶將淀粉水解為葡萄糖的過程。酶解法制葡萄糖可分為兩步,第一步是利用淀粉酶將淀粉液化為糊精及低聚糖,使淀粉的可溶性增加,這個過程稱為液化;第二步是利用糖化酶將糊精或低聚糖進一步水解,轉變為葡萄糖的過程,在生產上稱為糖化。淀粉的液化和糖化都是在酶的作用下進行的,故也稱為雙酶水解法。酶解法
11、制葡萄糖的優點有:(1)酶水解過程條件比較溫和,不需耐高溫、高壓和耐酸的設備,便于就地取材。(2)由于酶具有專一性,水解副反應少,所得糖液純度高,淀粉的轉化率高。(3)可在較高淀粉乳濃度下水解。酸解法一般使用1012°Bé(含淀粉18%20%);酶解法用2023°Bé(含淀粉34%40%),而且可以采用粗原料。(4)用酶解法制得的糖液顏色淺、較純凈、無苦味、質量高,有利于糖液的精制。三、實驗材料1.材料:可溶性淀粉淀粉酶糖化酶CaCl22.儀器:恒溫水浴鍋四、實驗步驟1.淀粉的液化稱取淀粉2 g,加水至100 mL,滴加NaOH調節pH為6.06.5,加
12、0.11g CaCl2使Ca2濃度達到0.01mol/L,加入50 mL實驗一中枯草芽孢桿菌T2產生的淀粉酶粗酶液,在8590下保溫30min,碘液檢測顯棕色時,迅速升溫至100,加熱5min使淀粉酶失活,即可轉入糖化階段。2.淀粉的糖化將上述液化液降溫至60,調整pH為4.04.5,按100u/g淀粉的量加入實驗二中黑曲霉產生的糖化酶粗酶液,保溫48h左右,分別在0.5h、1h、1.5h、2h、2.5h、3h、6h、12h、24h、48h取反應液加入碘液5ml,觀察顏色變化。五、實驗結果接近碘液顏色時表明糖化完畢。實驗五檸檬酸的發酵與結晶一、實驗目的掌握用液體發酵法生產檸檬酸及用鈣鹽法獲得檸
13、檬酸結晶的方法。二、實驗原理以淀粉質為原料發酵生產檸檬酸的微生物,都需要先將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然后再進一步由葡萄糖生成檸檬酸。由于黑曲霉自身能產生液化酶和糖化酶,且糖化酶活力較高,故檸檬酸生產的糖化、發酵是由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一個菌株完成的,即黑曲霉可以邊長菌、邊糖化、邊發酵產酸的方式生產檸檬酸。發酵前期我們利用了黑曲霉產生的糖化酶來制備淀粉水解糖(實驗二),本實驗利用鈣鹽法從后期黑曲霉檸檬酸發酵液中分離提取并獲得檸檬酸的結晶。鈣鹽法結晶檸檬酸的主要原理是,在除雜后的發酵液中加鈣鹽生成檸檬酸鈣沉淀,達到與其它可溶性雜質分開的目的;然后在檸檬酸鈣中加入硫酸酸解,生成檸檬
14、酸和硫酸鈣沉淀,濃縮除去硫酸鈣沉淀后的檸檬酸溶液即得檸檬酸結晶。主要反應式為:2C 6H 8O 7·H 2O+3CaCO3®Ca3(C6H 5O 7)2·4H2O+3CO2+H 2OCa3(C6H 5O 7) 2·4H 2O+3H2SO4+4H 2O®2C6H 8O7·H2O+3CaSO4·2H2OCaCO3+H2SO4 ®CaSO4+H2O+CO2附錄:1.根據檸檬酸的生成量,由上面反應式可計算出中和檸檬酸所需CaCO3的量(每中和C6H 8O7·H 2O 100 g需要CaCO3 71.5 g)及酸解
15、時加入H2SO4的量(每加入1g CaCO3需要H2SO4 0.98 g)。2.檸檬酸含量的測定:吸取1 mL除雜后的上清液,加入到100 mL錐形瓶中,再加適量的去離子水,加23滴1酚酞試劑,用0.1429 molL NaOH進行滴定至微紅色,計算用去的NaOH體積,記為檸檬酸的百分含量(每消耗1mLNaOH為1%的酸度,即每100 ml檸檬酸溶液中所含檸檬酸的質量為1g),用檸檬酸的百分含量乘以發酵液的體積即檸檬酸的含量。三、實驗材料1.儀器:恒溫水浴鍋,鼓風干燥箱,離心機 2.發酵液:實驗二中搖床培養4d的黑曲霉發酵液3.試劑:CaCO3 ,1酚酞試劑硫酸溶液(1 molL H2SO4)
16、氫氧化鈉溶液(NaOH,0.1429 molL)四、實驗流程檸檬酸發酵液®離心去除菌體及殘渣® CaCO3中和上清液®離心得檸檬酸鈣沉淀®H2SO4酸解®離心除硫酸鈣沉淀®濃縮含檸檬酸的上清液®檸檬酸結晶五、實驗步驟1.除雜:將實驗二所得粗酶液加熱至80保溫30 min,離心(4000r/min,10min)取上清,用酸堿滴定法測上清液中檸檬酸含量(方法見上附錄)。2CaCO3中和沉淀:根據檸檬酸的含量計算出CaCO3的添加量。在上述上清液中,邊攪拌邊緩慢加入CaCO3,然后置85恒溫水浴中加熱,保溫攪拌30min,趁熱離心
17、(4000r/min,10min),并用80左右的熱水洗滌離心后的沉淀。3酸解:在檸檬酸鈣沉淀中加入100 mL去離子水調勻,再加熱至85,加入H2SO4溶液(添加量根據中和所用CaCO3的量計算),邊加邊攪拌,之后繼續保溫攪拌30min,離心(4000r/min,10min),得清亮棕黃色的酸解液。4濃縮:將酸解液置70鼓風干燥箱中,過夜濃縮。5結晶:將濃縮液置50恒溫水浴鍋中結晶。50保溫40 min后關掉電源,自然降至室溫,得檸檬酸結晶。六、實驗結果1.將實驗中所得數據填入下表項目測定或計算值檸檬酸含量中和所需CaCO3的量酸解時添加H2SO4溶液的體積2.描繪檸檬酸的晶體形態。七、注意
18、事項結晶過程注意控制中和及酸解時加入的硫酸量不應過多,否則易造成結晶后得到黑糊狀雜質。實驗六檸檬酸的紙層析鑒定一、實驗目的掌握用紙層析鑒定檸檬酸的方法。二、實驗原理紙層析是以濾紙作為支持物的分配層析法,由于設備簡單,操作方便,所需樣品量少,分辨力較高等優點而廣泛用于物質的分離及定性和定量分析。本實驗用紙層析對實驗五獲得的檸檬酸進行鑒定,所用的展開劑是由水飽和的有機溶劑組成,由于水與濾紙纖維素有較強的親和力,因而其擴散作用降低,形成固定相,而有機溶劑與濾紙親和力弱,可在濾紙毛細管中自由流動,形成流動相,由于混合液中各組分在兩相中的分配系數不同,在流動相中的移動速率(即遷移率Rf值)就不同,從而在
19、濾紙上形成距原點不等的層析點。Rf = 原點到層析斑點中心的距離/原點到溶劑前沿的距離三、實驗材料1.器材:新華1號濾紙,噴霧器, 培養皿,吹風機等。2.試劑:2 %檸檬酸標準溶液及2 %草酸標準溶液展開劑:正丁醇:甲酸:水:冰醋酸=4:1:4:1(體積比)搖勻。顯色劑:稱取溴甲酚綠粉末0.1g移至研缽中,分數次加入適量的0.01mol/L NaOH溶液,仔細研磨直至溶解為止,最終用蒸餾水稀釋至250 ml,配成0.04%溴甲酚綠試劑。(注意展開劑要現配現用,出現分層后不能繼續使用)四、實驗步驟1.濾紙的準備:取濾紙(新華一號濾紙4×15cm)1張,在濾紙縱向對應的兩邊距邊沿2cm處
20、,各畫兩條平行線,一條作前沿標志,一條作點樣線,在點線上每隔2cm畫一個“+”作為點樣位置,共3個點。2.點樣:分別點上標準檸檬酸溶液、標準草酸溶液、檸檬酸樣品溶液,每個點樣10uL重復2次,每次點樣后要用吹風機冷風吹干,每點在紙上擴散的直徑約35mm,注意點樣時勿用手直接觸碰濾紙。點樣完畢用標簽紙或大頭針將濾紙做成筒形,點樣面向外,注意紙的兩邊不要接觸。3.展層:培養皿中加入展開劑,液層不要超過點樣線,(高約1.5cm,約5060 mL溶劑)將筒狀濾紙豎直放入,待溶劑到達標志線后取出,冷風吹干。展層時間約0.51 h。4.顯色:取出濾紙,用電吹風吹干,用噴霧器噴上顯色劑后再吹干。五、實驗結果
21、1. 繪出紙層析的顯色結果;2. 測量原點至色譜中心和至溶劑前沿的距離,計算Rf值。實驗七葡萄酒的釀制葡萄酒是葡萄汁發酵而成的低度酒精飲料,它的主要成分有單寧、酒精、糖分、有機酸等。葡萄酒的品種繁多,按酒色分為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紅葡萄酒;按酒中糖分含量分為干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甜葡萄酒;按飲用方式分為餐前、佐餐和餐后葡萄酒;按釀造方法分為天然葡萄酒、加強葡萄酒、添香葡萄酒;按酒中CO2含量分為靜酒和起泡酒。葡萄酒的生產工藝成熟,原料來源豐富。既可工廠大規模生產,又可莊園小批量釀造。一、實驗目的學習葡萄酒釀制的原理,掌握干白和干紅葡萄酒釀制工藝。二、實驗原理葡萄酒的釀造原理是利用
22、葡萄皮自帶的酵母或人工接種的酵母菌,將葡萄汁中的葡萄糖、果糖發酵,生成酒精、二氧化碳,同時生成副產物高級醇、脂肪酸、揮發酸和酯類等,并將葡萄原料中的色素、單寧、有機酸、果香物質、無機鹽等所有與葡萄酒質量有關的成分,都帶到發酵的原料酒中,再經陳釀澄清,使酒質達到清澈透明、色澤美觀、滋味醇和、芳香宜人。三、實驗材料與儀器1材料:新鮮葡萄,活性干酵母菌,6的亞硫酸,白砂糖,酒石酸(檸檬酸),濾紙,酒精,皂土,紗布,漏斗。 2.試劑:0.1molL NaOH標準溶液,4g/L濃度的碘液(精確濃度為3.97g/L),2可溶性淀粉溶液,1.0g/L標準葡萄糖溶液(鹽酸酸化), 1molL NaOH溶液,1
23、/3濃度的硫酸。3.儀器:手持式糖度,酒精度計,密度計。四、干白葡萄酒的釀造1.工藝流程成熟的葡萄(紅皮白肉或白葡萄)分選除梗破碎榨汁加二氧化硫靜置澄清分離清汁調整成分發酵分離酒泥原酒貯存換容器密閉貯存下膠過濾冷凍過濾灌裝干白葡萄酒2操作步驟(1)器具準備破碎葡萄之前,先將用具洗刷干凈,發酵及貯酒容器用6的亞硫酸溶液沖洗,或用硫磺煙熏進行消毒。所用器具應選擇水缸、上釉陶缸、玻璃瓶、橡木桶、瓷盆等,不得用鐵、銅制作的工具,因葡萄汁(酒)與鐵、銅接觸,會使鐵、銅離子溶進葡萄汁,而使酒變質敗壞。(2)原料與分選釀酒用的葡萄要成熟。成熟的葡萄種子為褐色或深褐色,綠色的葡萄果皮由綠色變為黃色或淺黃色,果
24、實透明發亮。紅色葡萄呈紫色或紫黑色,味酸甜。將采收的葡萄剔除霉爛的果子和青果以及其他雜質,取樣化驗酸度,糖度。(3)破碎與壓榨將分選好的葡萄放在瓷盆內,除去果梗,榨取果汁,汁與皮渣分別放在不同的玻璃瓶內進行發酵。葡萄汁發酵后為一級酒,皮渣發酵后為普通酒。(4)果汁澄清葡萄經破碎榨汁后,按每升葡萄汁加入2.5ml 6的亞硫酸溶液(相當于添加二氧化硫150mg/L),靜置24h待汁液澄清后,分離沉淀物,得澄清葡萄汁。(5)果汁成分調整我國大多數地區葡萄的含糖量在1220,發酵后生成711.7的酒精,因酒精含量較低,所以需要在葡萄汁發酵期,補加白砂糖,使發酵后生成所需濃度的酒精。實際生產上,每生成1
25、酒需要1.7度糖(1.7)。果汁含糖量調整到21-23,用葡萄汁溶解糖并在發酵旺盛時添加。式中m加糖量(g)0.6251kg糖溶解后所占體積(L)V葡萄汁體積(L) 需要達到的酒精含量() b葡萄汁的含糖量()(6)酸度調整配制葡萄酒,要求果汁含酸量在0.81.2g/100ml為宜,果汁的酸度如果低于0.5g/100ml,可補加酒石酸或利用酸度高的品種葡萄混合發酵,使其酸度達到要求。(本實驗不調)(7)發酵將調整成分的果汁放在玻璃試劑瓶中,果汁量約為容器的80,不宜過量,以防發酵時產生泡沫溢出而造成損失。瓶口蓋上安有發酵栓的橡膠塞,使發酵產生的CO2排出,又不致使發酵瓶外的雜菌進入發酵瓶。本實
26、驗用添加0.04的活性干酵母進行發酵,方法是先用3040的水活化酵母2030min。發酵過程中,一般溫度為1418,不允許超過20??砂寻l酵瓶放在盛水的浴盆內,通過調節浴盆內水溫(比如加冰塊或換水)控制發酵溫度,也可把發酵瓶放在控溫培養箱內進行發酵。當發酵進入旺盛期時(液面有大量氣泡)一次性加入所要調整的糖(用正在發酵的葡萄汁溶解糖)低溫發酵的時間較長,主發酵510d,后發酵為1525d,當發酵液面較平靜,溫度下降,殘糖小于4g/L時(口嘗發酵液感覺不到甜味),表明發酵已完成。在發酵過程中,每天測兩次溫度和殘糖。測量前,把溫度計用70酒精擦洗,把取樣管經干熱滅菌,以防發酵液染菌。取樣及測溫均應
27、在發酵液位中部。(8)分離酒泥發酵結束1520d或1個月后即可分離酒腳,把相同的酒合并入一個容器內,即用同品種、同類型的酒添至容器容積的9095,同時按每升2.5ml加入6的亞硫酸溶液,以防雜菌污染引起揮發酸升高。添完后,再用發酵栓封閉,進入貯存期。(9)葡萄酒的貯存在貯存期應定期檢查,經常保持貯酒室的衛生,切忌蒼蠅侵入酒內并及時添加二氧化硫,添加量以化驗為依據。酒中保持游離二氧化硫在3050mg/L,小于需添加。室內定期消毒,冬季一般一月一次,夏季710d一次。換容器(大規模生產稱為換桶):后發酵結束后,進行第2次換容器,大約5個月后進行第3次換容器。每次換容器后都應補充二氧化硫,使酒中保持
28、游離二氧化硫在30-50mg/L。密封貯存。貯存約1年。添滿(大規模生產稱為添桶):每次換容器盡量使容器滿載酒液。(10)下膠皂土下膠方法:將皂土用6080的溫開水浸泡,每天攪拌數次,制成6%的懸浮液,每升加6的亞硫酸溶液1.6ml(相當于添加二氧化硫100mg/L),備用。按每升葡萄酒加0.41g/L(本實驗加0.8g/L)加含有6%皂土的懸浮液,邊加邊攪拌后靜置57d酒液徹底澄清后,虹吸分離沉淀物并過濾。(11)過濾原酒一般酒精含量為大于10%,含酸量0.50.7g/100ml,揮發酸含量在0.05g/100ml以下,含糖量在0.4g/100ml以下。(12)冷凍(生產上通常利用冬季溫度降至-46維持715d后將酒與含酒石酸氫鹽的酒泥分離,除去酒石)五、紅葡萄酒釀造工藝1.工藝流程成熟的紅葡萄分選去梗破碎加二氧化硫發酵壓榨調整酒精含量后發酵換容器貯存換容器貯存陳釀下膠過濾冷凍過濾灌裝干紅葡萄酒2.操作步驟干紅葡萄酒的釀造工藝與干白葡萄酒的釀造工藝相似。不同的是,葡萄破碎后不壓榨,將皮肉汁混合發酵,以浸提果皮上的色素,不同的操作如下:(1)發酵發酵溫度可達33,生產中控制在2830之間,主發酵期一般為35d。紅葡萄酒發酵分以下3個階段:發酵初期:主要為酵母繁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PCB鋼網清洗機市場競爭格局及行業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機動混凝土切割機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不飽和聚酸樹脂鈕扣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2024-2030版)
- 中國渣土清運車車載視頻監控行業發展潛力預測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中國鯡魚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規劃建議報告
- 廣東東莞外國語學校2025年物理高二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廣東省廣州三中2025屆物理高一下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避免護理糾紛
- 汕頭市行政規章管理辦法
- 工程管理部工作管理辦法
- 高中英語常用動詞短語(完整版)
- 攝影入門基礎知識 課件
- 工程設計費收費標準
- 鋼管現場安裝施工方案
- 人教A版高中數學《數列的概念》優秀1課件
- 勘察外業見證合同
- 光伏組件開路電壓測試記錄
- 鐵程檢用表(共47頁)
- 物理化學:9-表面現象-液體表面1
- 霍尼韋爾DC中文說明書
- 2022小升初語文訓練真題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