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學年度高中地理 上學期期中考試(理) 湘教版必修2_第1頁
2010—2011學年度高中地理 上學期期中考試(理) 湘教版必修2_第2頁
2010—2011學年度高中地理 上學期期中考試(理) 湘教版必修2_第3頁
2010—2011學年度高中地理 上學期期中考試(理) 湘教版必修2_第4頁
2010—2011學年度高中地理 上學期期中考試(理) 湘教版必修2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 校 年 班 姓 名 考 場 考 號裝訂線20102011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二地理(理科)試卷本試卷分第卷(選擇題)和第卷(非選擇題),全卷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第卷 選擇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選對的得2分,選錯或不答得0分)l關于區域及其主要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A一個地區就是一個區域,各區域間沒有明顯的差異B有人類居住的地方就是一個區域,認識了這里的人們,就知道該區域的特點C區域內部沒有明顯差異,因此很難形成區域特點D區域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指標來劃分的,各區域都有明顯的區域特征219

2、97年東南亞爆發了金融危機,對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影響。這件事說明了區域的發展明顯受 A區域空間特征的影響 B區域結構的影響C區域競爭的影響 D區域外部環境的影響3下列有關區域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A人均國民收入指標可全面度量一個區域的總體發展水平B區域空間結構的演化表現出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的總體發展趨勢C在工業化階段,區域社會經濟表現出明顯的均衡增長態勢D在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整個區域處于不平衡的加速發展狀態4為實現區域的持續發展,我們在制定區域的發展戰略時,應該既要考慮區域的資源優勢,也要考慮限制性因素,進行綜合分析 注重區域的情況,不必考慮其他區域的情況 注重短期利益,長期利

3、益可忽視 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應針對不同區域和不同區域發展階段制定出不同的發展戰略A B C D5上海浦東新區的開發,為上海市的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上海市建設浦東新區是因為上海市人口出生率高 城市規模擴大的需要 經濟發展的需要 解決上海市城市問題的需要A B C D6.下面四幅圖中,黑點表示鄉鎮、圓圈表示城市,按從左向右的順序,能正確反映城市發展一般規律的是A B C D7造成我國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差異的原因是自然原因 社會原因 經濟原因 技術原因A B C D. 8制約西部經濟發展最重要的經濟原因是A資金、技術、人才匱乏 B農業基礎薄弱C水土流失嚴重 D自然資源不足9我國政府推動西部地區經

4、濟發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給予西部大量的財政補貼增加對西部基礎設施的投資保護西部的工業產品不受外部產品的競爭發揮地區優勢,積極引進人才A B C D10“西氣東輸”對我國經濟和環境的影響,正確的說法是促進西部開發,有利于西部地區經濟發展 改變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 初步解決西部水資源缺乏問題 減輕東部地區能源壓力,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 今后我國不再使用煤炭作能源A B C D下圖表示我國某工業公司向異國發展的過程,a、b、c三國均為發達國家。第階段,該工司將國內生產的產品銷往a、b、c三國;第階段,該公司分別在a、b、c三國投資設廠以避開貿易壁壘。據此判斷1113題。11影響該種工業生產布局的主要

5、因素是A勞動力 B原料 C市場 D動力12該公司為我國和a、b、c三王國所設計的產品具有差異,這足因為它們消費文化的地理差異 生產能力的地理差異管理水平的地理差異 市場需求的地理差異A B C D13一旦關稅等貿易壁壘降低,該公司還會繼續保持在a、b、c三國的生產布局,因為它仍然有利于利用廉價勞動力 降低產品運輸成本迅速對市場變化作出反應 降低原材料消耗A B C D14與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成因無關的是A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B海陸位置C地形、地勢 D人類活動15導致西北地區自然景觀東西方向差異的主導因素是A水分條件由東向西逐漸變干 B水分條件由西向東逐漸變干C熱量條件由東向兩逐漸遞減 D

6、熱量條件由西向東逐漸遞減我國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北方荒漠化土地面積達149萬平方千米,約占國土面積的155,日趨嚴重的土地沙化正影響著西部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威脅著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卮?617題。16我國荒漠化土地的主要人為成因是A人們發展工農業生產所致 B降水減少,蒸發加劇所致C人們對土地的不合理開發利用所致 D氣候干旱所致17防治荒漠化行之有效的方法應是A恢復自然植被 B普及防治荒漠化知識C集資防治 D設置大沙壩固沙我國西北地區的荒漠化是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綜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態環境的結果?;卮?819題。18我國西北地區以干旱為主的自然景觀的主要成因是A地處東南季風的

7、背風坡 B深居內陸,地形阻隔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 D常年受亞洲高壓控制19在西北地區荒漠化土地面積中,人類活動不當是主因,在人類活動中導致荒漠化的第一大表現是A過度樵采 B過度放牧 C過度開墾 D水資源利用不當讀圖“我國西北地區”回答2024題:20圖示地區形成以干旱為主要自然特征的原因是距海洋遠 終年受到副熱帶高壓控制高大土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對水汽的阻隔作用緯度位置高 地形封閉A B C D21該地區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區位因素是A交通 B水源 C地形 D軍事22該地區農業生產地域類型是A商品谷物農業 B大牧場放牧業 C綠洲農業 D種植園農業23該地區在農業發展過程中所帶來最嚴重的生態問題是A

8、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酸化 D物種滅絕24該地區農業發展方向應是A大力發展瓜果、花卉等創匯農業 B加大科技投入,發展長絨棉加工C擴大草原面積,大力發展畜牧業 D改良土壤,發展水稻種植業25下列土地類型中屬于濕地的是湖泊 麥田 海洋 沼澤A B C D新華社消息,我國平均每年有20個天然湖泊消亡。統計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個,有“千湖之省”的美譽,而目前只剩83個。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縮小四成,由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煙波浩淼的大湖相繼消亡,湖水逐漸向鹽湖、干鹽湖方向發展,除聞名中外的羅布泊外,東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一155m)已是一片荒漠。有關專家說,

9、湖泊環境的日益惡化,已造成水災頻發,成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制約性因素。閱讀上述文字,完成第2627小題26過去洞庭湖不斷萎縮的主要原因是泥沙淤積 周邊地區灌溉用水過量人工圍墾 氣候干旱,蒸發旺盛A B C D27西部地區鹽湖、干鹽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氣候惡化,年降水量減少 B冰雪融水量不足 C引水灌溉,蒸發、下滲量增大 D圍湖造田28從保護濕地和發展經濟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為有A固定耕地、保護天然林、退耕種草B停止挖沙、打壩蓄水、恢復沼澤地C利用文化生態優勢發展旅游等綠色產業D加大投入,進行改造,建濕地公園 我國西北干旱半干旱區油氣資源豐富。據此回答2930小題29.西部大開發首先要A發展

10、高新產業,加快城市化進程 B人口外遷,減輕環境壓力C治水改土,改造低產田 D抓好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30西氣東輸的主要原因是A西部資源開發成本 B東部市場需求量大C地勢西高東低,便于管道輸送 D東部靠海,便于出口第卷二非選擇題(40分)1我國“十五”計劃提出,要“加強南水北調工程的前期工作,盡早開工建設”。讀圖“南水北調東線方案示意”回答:(每空三分,共27分)(1)在水循環的各個環節中,南水北調工程體現人類活動對 施加的影響。(2)在東線方案工程中,可利用 河主干線及周邊平行水道作為輸水渠道。(3)東線方案主要能緩解我國水資源最缺水的地區(自北向南依次為) 河、 河、 河三大流域用水的緊張情況。(4)“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南起 ,主要解決 地區缺水問題。該調水線路的特點是調水源頭水質 ,水量 2讀圖,20世紀90年代后期我國“三個經濟地帶的產業結構”,回答下列問題:(除第(2)小題3分外,其余每空兩分,共13分)(1)A圖所代表的經濟地帶名稱是什么?你判斷的依據是什么? , (2)C圖代表的地區經濟發展速度在三個地帶中處于第一位,其產業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3)下列各省與其所屬經濟地帶連線正確的是A山西省A圖 B廣東省B圖 C云南省C圖 (4)東部經濟地帶的優勢在于集中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