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試講課程: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一、教材分析本節內容是本章的重點內容。在課程標準的具體內容標準中,與本節內容相對應的條目是“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本節重點為:氨基酸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難點為: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以及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要達成這一目標,教學中應該以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為主線,聯系初中知識引導學生說出有關蛋白質消化與吸收、重要功能等知識,首先學習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然后,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認識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再結合教材中蛋白質主要功能示例,進行這一部分的學習。最
2、后,闡明結構與功能的適應的觀點,讓學生認可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寫出氨基酸的結構通式,說明氨基酸的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2)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2過程與方法:(1)討論例舉氨基酸、蛋白質的功能,訓練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培養學生主體意識,主動參與意識;(2)培養學生的觀察、探究能力,訓練學生的歸納和比較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認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2)關注蛋白質研究的新進展。三、教學重點與難點1、教學重點:(1)氨基酸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2)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2、教學難點:(1)氨基酸形
3、成蛋白質的過程;(2)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四、教學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 2學案導學。3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布置預習五、課前準備1學生的學習準備:完成課前預習學案。2教師的教學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印制學案,提前下發課前預習學案。六、課時安排:1課時七、教學過程1、新課引入 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重要物質之一,它在組成細胞的化合物中的含量僅次于水,占細胞干重的50以上。食品包裝上常常附有食品成分說明,如果你留心觀察的話,你會發現蛋白質是許多食品的重要成分,有時你還會看到添加某些氨基
4、酸的食品。【教師】:你能過說出多少種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呢?【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回答豆制品、肉類、奶類。2、氨基酸【教師】:我們平時所吃的食物中,一般都含有蛋白質,瘦肉、蛋、奶和大豆制品中的蛋白質含量尤其豐富。蛋白質必需經過消化成為各種氨基酸,才能被人體吸收和利用。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在生物體中組成當白質的氨基酸約有20種。氨基酸的結構有什么特點呢?請大家觀察課本第20頁的思考與討論中的幾種氨基酸的結構,思考討論,這些氨基酸的結構具有什么共同特點?【教師】:教師在黑板上寫出甲烷分子(CH4)的結構式。比較課本上氨基酸的分子結構式與甲烷分子的不同,再思考氨基酸的結構具有什么共同特點。【學
5、生】:每種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一個氫原子,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教師】:用一個氨基,一個羧基,一個側鏈基團R基分別取代甲烷中的三個H,就組成蛋白質分子的基本單位氨基酸的結構通式: NH2COOH 每種氨基酸都至少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我們可以把氨基酸的結構通式想象成我們的人體,軀干是中心碳原子,左臂是氨基,右臂是羧基,腿是氫,頭部是R基。氨基酸有20種,各種氨基酸之間的區別在于R基的不同,如甘氨酸的R基是一個氫原子(-),丙氨酸的R基是一個甲基(-CH3)。這就像我們每位同學頭部有不同的笑臉從而區別了每個人。在人體內有的氨基酸是無法在人體細胞內合成的,如賴氨酸和色氨酸,但它又
6、是構成蛋白質所不可缺少的,所以要對這類人體無法合成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有一定量的補充。討論:蛋白質是一種生物大分子,往往是由很多個氨基酸構成的,那些氨基酸之間是如何連接在一起構成蛋白質分子的呢?是通過一種叫做脫水縮合的化學反應來完成連接的。【教師】:請兩位學生,一位學生的左手與另一位學生的右手相碰。(教師解釋:這個活動就象一個氨基酸的氨基與另一個氨基酸的羧基脫掉稅分子縮合連接成肽鍵。)(教師以板圖形式講解兩個氨基酸之間的脫水縮合反應。并請同學注意肽鍵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形成的產物叫二肽的原因)(教師再演示三肽化合物的形成)許多的氨基酸通過肽鍵相互連接成多肽,多肽鏈盤曲折疊構成了蛋白質分子的結構
7、。師生共同歸納總結: 構成 脫水縮合 盤曲折疊 C、H、O、N (s)氨基肽鏈(一條或多條)蛋白質 3、蛋白質的分子結構: 氨基酸分子互相結合的方式:脫水縮合。肽鍵、肽(由肽鍵聯結而成的化合物)。由n個氨基酸分子縮合成一條肽鏈,形成(n1)個肽鍵,脫掉(n1)個水分子,產生一個多肽(n肽)。 若n個氨基酸分子縮合形成m條肽鏈,則形成(nm)個肽鍵,脫掉(nm)個水分子。 已知一個蛋白質分有a個氨基酸,平均分子質量為b,c條肽鏈,則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為:ab18(ac) 當n個氨基酸相互間縮合成多肽時,n個氨基酸之間的排列有n!種。 在一條肽鏈的兩端一定分別是COOH和NH2
8、。一條肽鏈所含COOH和NH2的數量至少都是一個,m條肽鏈所含COOH和NH2的數量至少都是m個。4、蛋白質的多樣性討論:既然蛋白質都是按照上述方式構成的,那么,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種類的蛋白質呢?【學生】:因為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數量,排列次序不同。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數目很多,由于數目,種類,排列次序不同,會形成不同種類的蛋白質,再加上構成蛋白質的肽鏈的空間結構千差萬別,這些都是細胞中的蛋白質種類繁多的原因。師生共同歸納: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組成每種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數目不同;組成每種蛋白質的氨基酸排列次序不同;每種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均不相同。討論:蛋白質的結構多種多樣,在細胞中承
9、擔的功能也是多種多樣的。請大家回憶初中生物學中涉及了蛋白質分子的哪些功能? 【學生】:經過討論可舉出如抗體,酶,激素(胰島素)作用的例子。【教師】:加以歸納,蛋白質作為生命活動的主要體現者,它在生命活動中擔當無可替代的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有些蛋白質是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物質(結構蛋白);有些蛋白質有催化作用(酶);有些蛋白質有調節作用(激素蛋白);有些蛋白質有運輸作用(載體蛋白);有些蛋白質有免疫作用(抗體)。八、課堂總結本堂課主要學習了氨基酸結構特點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讓學生識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再結合教材中蛋白質主要功能示例,進行這一部分的
10、學習,讓學生認可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九、學習評價教學過程中準確把握重難點,內容銜接自然緊湊,緊靠教學目標三個維度,符合學段教學要求、教材特點與學生實際。能夠與學生深入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能夠積極跟隨老師引導,主動思考。十、板書設計第2節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一、蛋白質的化學元素組成:1、都含C、H、O、N四種化學元素,且主要由這四種元素組成。2、有很多重要的蛋白質還含P、S,少數還含Fe、Cu、Mn、I、Zn等。二、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氨基酸1、種類:大約有20種。2、結構通式:三、蛋白質的分子結構:1、氨基酸分子互相結合的方式:脫水縮合。 2、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 ; 。 四、蛋白質的功能 ; ; ; ; 。十一、課外作業 課下讓同學們加深復習,同時完成課本后面(P32)的練習題。十二、教學反思在實際教學中,盡量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新課標理念下,教師不再是“傳道、授業、解惑”者,而是學生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服務者。整個課堂是教師“搭建一個平臺,讓學生展示自己”的課堂。本課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帶著強烈好奇心去探索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騎馬小提琴的題目和答案
- 期末測試題目和答案高中
- 水泥企業危險源培訓
- 神經纖維性瘤護理
- 護工護理對象清潔
- 植被清理及土清挖工程施工方案
- 路況檢測培訓課件
- 3.周壯志 質性研究
- 護理安全管理與手衛生
- 校區舊房加固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經顱磁刺激儀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山東威海經發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下屬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5
-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方案及流程
- 2025年江蘇高考歷史真題(解析版)
- 動火工作方案
- 廣西來賓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
- 會員月底抽獎活動方案
- 2025年互聯網醫療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對比分析報告
- 攀枝花市仁和區社會招考社區工作者考試真題2024
- 2025年上海楊浦區七下英語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答案
- 森工集團考試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