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詩兩首文檔_第1頁
21古詩兩首文檔_第2頁
21古詩兩首文檔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題:21、古詩兩首 課型:古詩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體會詩句中詞語的意思。3、通過朗讀古詩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和作者對農民的同情。教學重點: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2、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教學難點: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展開想象,體會詩歌的思想內容。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 認識本課的生字,學習書寫:禾、午、辛、苦。2、理解古詩鋤禾的意思,看圖想象農民在烈日下揮汗鋤禾的勞動場面,從而知道糧食是來之不易的。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小朋友,你知道我們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從哪兒來的?二、學習古詩

2、鋤禾1、出示古詩圖文:看圖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指名誦讀,教師教學生讀出節奏。2、解題:唐代詩人李紳寫的。鋤:鋤頭,這里表示動作。禾:禾苗。“鋤禾”是什么意思呢?3、講讀詩句第1句。(l)自讀。看圖:圖上畫了什么?(2)看圖理解;“日當午”:太陽當頭照的意思。“汗”;汗水。“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3)這幅圖以及第一句詩說明了什么?應該怎樣朗讀呢?(感受農民在烈日下鋤禾的情景,體會農民的辛苦。)(4)小結:古詩1、2兩行寫了農民頂著烈日在田間辛勤勞動的情景,這是詩人所看到的。4、講讀第2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1)自己邊讀邊想;這句詩告訴我們什么?(2)指名說一說

3、。(3)指導朗讀。(4)小結:這兩行告訴我們糧食來得不容易,這是詩人所想到的。三、鞏固詩意,練習背誦1、輕聲地跟著老師一起說說詩意。2、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3、指名說。4背誦、表演古詩。5、這首鋤禾告訴我們什么呢?你讀了之后有什么感想?(懂得了糧食來之不易,學會要愛惜糧食。)四、指導寫字1、“禾”獨體字,與“木”比較,書寫時筆畫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獨體字,與”干”、“牛”相比較“辛”、“苦”:這兩個字都有一長橫,要寫得穩而長。2、師范寫“辛、苦”3、生描紅、臨寫。第二課時課時目標:2、 認識本課的生字,學習書寫:農、收、萬、閑、夫。2、理解古詩憫農的意思,感受時空的推移和農事的變化,

4、體會農民一年忙到頭的辛勞和取得糧食豐收的不容易。教學過程:一、 談話導入我們吃的糧食來之不易,平時要怎么樣做?二、指導看圖問:這幅圖上畫了什么人在干什么?三、講讀詩句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粟:小米。泛指谷粒子:這里讀第三聲,也指谷粒2、體會“春秋”、“種收”、“一粒粟萬顆子”的對比,感受農民一年到頭的辛勞和取得豐收的不易。(指導朗讀)3、可是面對一片豐收,農民為什么會想象出詩句中的悲慘景象呢? 學習“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海:普天下,全中國。無閑田:沒有丟棄不種的田地。猶餓死:還是餓死了。4、指導朗讀體會“無閑田”與猶餓死”的強烈對比,讓學生感受遍地豐收景象與農民怕餓死荒野這兩幅圖,在心中激起“為什么”的疑問。5、此時此刻,你們想說什么?想問什么?6、小結:農民在黑暗的社會里受到剝削階級的殘酷剝削,過著悲慘的生活。四鞏固詩意,指導背誦五、指導寫字 1、收:左窄右寬夫:注意撇捺的舒展與平穩。閑:“門字框”要寫得舒展些2、師范寫,生描紅,仿寫。作業設計:1、比一比,再組詞禾( ) 午( ) 辛( ) 苦( )木( ) 牛( ) 心( ) 古( )2、選詞填空放 鋤 捉 種 搬( )蟲 ( )莊稼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