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數的改寫》教學設計_第1頁
《多位數的改寫》教學設計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習必備歡迎下載第1頁多位數的改寫教學設計您現在正在閱讀的多位數的改寫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 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多位數的改寫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科書第 14 15 頁例 5、例 6,做一做及練習二第 3- 5、7- 8 題。教學目標:1.會將整萬的數改成用萬作單位的數。2會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億以內數萬后面的尾數,求出它的近似數。3.引導學生觀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和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能把整萬的數改寫用萬作單位的數。教學難點:能正確地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出它的近似數。教法設計:啟發、引導、講授、歸納 學

2、法指導:小組合作,總結歸納 教具準備:投影儀主題圖教學過程:一、導入1、敘述度大叔的感覺?2、談話:見到大數感覺比較麻煩,在生活生產中為了讀寫的方便需要把整萬、 整億的數改寫成用億萬作單位的數。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板書課題:多位數的改寫二、探究新知(一)教學把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1.投影出示白細胞和紅細胞的圖片,介紹白細胞:能消滅病菌,清潔血液;紅細胞:能輸送氧氣。一小滴血液含有:紅細胞: 5000000 個,白細胞:10000 個。2.讓學生把紅細胞和白細胞的個數讀出來。1按照四位分級的方法把上面三個數表示成下面形式:500 0000 1 00002讓學生讀出二個數:五百萬、一萬

3、。3教師:讀了這些數以后,你發現了什么?4教師根據學生的讀數過程作如下板書:500 0000 = 500 萬 1 0000 = 1 萬3.學生觀察、比較等號右邊與等號左邊的數。1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等號右邊的數與等號左邊的數有什么不同?(等號右邊的數省略了萬位后面的尾數,等號左邊的數沒有省略萬位后面的尾 數。2它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等號兩邊的數大小完全相同)您現在正在閱讀的多位數的改寫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多位數的改寫教學設計4.學生小組討論:1請同學們想一想,怎樣用萬作單位表示整萬的數?(用萬作單位表示整萬的數 只需要去掉萬位后面的四個 0,并寫上萬字。

4、)2用萬作單位表示數有什么好處?5.練習:學習必備歡迎下載第2頁讓學生獨立完成第 14 頁做一做 1、2 題,師巡視。(二八 教學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1 導入:用什么方法省略 4926 和 9375 千位后面的尾數?兩個數的省略方法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說出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數要根據百位上的數進行四舍五入的方法。)師:如果把數擴大到比萬大的數,還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求它的近似數嗎?3. 教師出示例 61讓學生試做,同時指定一名學生在黑板上完成。2集本訂正,然后分組議一議:在省略 12756 和 1389000 萬位后面的尾數時,要根據哪一位上的數進行四舍五入?在求近似數時,12756 的千位上的

5、數不滿5,應該怎么辦? 1389000 千位上的數比 5 大,該怎么辦?求出的近似數為什 么不使用等號而要使用約等號?3引導學生通過討論,解決以上三個問題。要特別注意讓學生搞清楚:因為是求 一個數的近似數,不是準確數,所以要使用約等號。4讓學生完成第 15 頁做一做的題目,然后抽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4.小結:學生分小組討論,然后由每小組推薦一個代表匯報討論結果,最后由教師總結: 求近似數和改寫數都要改變數的表現形式, 但它們的實質是不同的,求近似數改 變了原數的大小,而用萬作單位只改變了數的表現形式,沒有改變數的大小。三、鞏固練習1完成練習二第 3、5 題。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6、和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出近似數在方 法上有什么不同。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二第 4 題。四、課堂小結教師:談談本節課的收獲?我國古代的讀書人,從上學之日起,就日誦不輟,一般在幾年內就能識記幾千個漢 字,熟記幾百篇文章,寫出的詩文也是字斟句酌,瑯瑯上口,成為滿腹經綸的文人。 為什么在現代化教學的今天,我們念了十幾年書的高中畢業生甚至大學生,竟提 起作文就頭疼,寫不出像樣的文章呢?呂叔湘先生早在 1978 年就尖銳地提 出:“中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差,中學語文畢業生語文水平低,十幾年上課總時 數是 9160 課時,語文是 2749 課時,恰好是 30%十年的時間,二千七百多課時,用 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

7、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尋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 腹中無物。特別是寫議論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學生都知道議論文的“三要素”是 論點、論據、論證,也通曉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提出問題一一分析問題一一解決問 題,但真正動起筆來就犯難了。知道“是這樣”,就是講不出“為什么”。根本原 因還是無“米”下“鍋”。于是便翻開作文集錦之類的書大段抄起來,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參考作文書就很難寫出像樣的文章。所以,詞匯貧乏、內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學生作文的通病。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單在布局謀篇等寫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須認識到“死記硬背”的重要性,讓學生積累足夠 的“米”。死記硬背是一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但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死記硬背被作為一種僵化的、阻礙學生能力發展的教學方式,漸漸為人們所摒棄;而另學習必備歡迎下載第3頁一方面,老師們又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煞費苦心。其實,只要應用得 當,“死記硬背”與提高學生素質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重 要前提和基礎。學生小結后教師做概括性的總結和評價。其實,任何一門學科都離不開死記硬背,關鍵是記憶有技巧,“死記”之后會“活用”。 不記住那些基礎知識,怎么會向高層次進軍?尤其是語文學科涉獵的范圍很 廣,要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單靠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